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张聿青医案 >

第34章

张聿青医案-第34章

小说: 张聿青医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痰,停饮在胃,中州痞阻,壅极而决,上吐下泻者屡。然虽经吐泻,而饮邪之根蒂未除。脾肺胃二脏一腑 
之气,已是暗损,遂致痰饮化水,渗入肌肤,火必炎上,水必就下,所以先从足肿,渐及胫股,玉茎阴囊一 
皆肿胀,今则腹满脘硬,食入发喘,脉象沉弦,此痰饮而变成水气之症也。花甲之年,舌光无苔,病实正 
虚,恐水气逆射于肺,而致喘势暴盛。拟降肺疏胃,运脾利湿,兼进牡蛎泽泻散使之入下。 
甜葶苈(七分) 大腹皮(二钱) 五加皮(二钱) 生薏仁(四钱) 泽泻(一钱五分) 川朴(一钱) 
连皮苓(四钱) 鸡内金(三钱) 车前子(二钱) 炒冬瓜皮(五钱) 牡蛎泽泻散(三钱) 
附录牡蛎泽泻散方(并方解) 
牡蛎 泽泻 蜀漆 葶苈 栝蒌根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凡肿胀日,甚能得畅泻,病必转轻。然病久元虚,恐气不运药,虽进猛剂,徒然频利,水仍不下曾见频 
利而水不下者,服昆山丸药,依然下水而愈。同一泻下,不如择善而行,非畏葸也。湿热壅遏,前人有 
牡蛎泽泻散一方,专治水蓄于下,上焦之气,不能下化,故用商陆葶苈,从肺及肾,开其来源之壅,而 
后牡蛎海藻之软坚,蜀漆泽泻之开泄,方能得力。用栝蒌根者,恐行水之气过驶,有伤上焦之阴,仍 
使之从脾吸阴,还归于上。其方下注云、小溲大畅,即止后服。以商陆行水,有排山倒岳之势也。又、三 
白散专治囊肿肤肿腹胀。如牡蛎泽泻散仍未得效,然后服神 丸。此方专下水气之重者。然恐但 
利而不泻,宜以重药而轻服之,所谓缓攻是也。此二方皆生平每投辄效者。倘得肿势大退,清其渊 
薮,不外五皮五苓之类。扶正可以祛邪,而祛邪即能保正,所以泻下之后,不在补药中求针线也。所 
虑者,既泻既利,病仍不退,不虑其虚脱也。三白散用白牵牛,其用黑牵牛者,合茴香二味名禹功散, 
亦属屡用屡验,但力量较三白神 两方不如远甚。管见所及,聊备呈阅。 
邱景林 痰饮多年,痰多咳嗽,气从上升。迩来两足虚肿,纳减无味,小溲短少,寐中汗出,而往往遗尿 
不禁。脉沉弦。重按少力,苔白质腻。脾肺肾三脏均虚,命阳不能化水外出,遂致水溢肌肤,蒸变无权,致 
胃纳日以呆顿。开太阳,逐痰水,原属痰饮必效之方,惟久病多虚,姑以阳气为重。 
元米炒党参(三钱) 菟丝子(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熟附片(三分) 
煨益智(一钱) 补骨脂(三钱) 陈皮(一钱) 炒于术(一钱) 炒谷芽(二钱) 玫瑰花(二朵) 
又 温助命阳,以生脾土,遗尿得定,而足仍虚肿,胃呆少纳,小溲短少。水溢肌肤,原系脾肾两虚,不能 
化水外出。舌白转黄,口腻而苦,湿中生热,遂成湿热壅遏之局。恐变延入腹。拟金匮防己茯苓汤法。 
炙绵 (一钱五分) 茯苓(四钱) 汉防己(三钱) 泽泻(二钱) 猪苓(二钱) 大腹皮(二钱) 
制苍术(二钱) 宣木瓜(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生薏仁(一两) 炒冬瓜皮(一两二味煎汤代水) 

卷十一
黄瘅
属性:华(左) 遍体面目俱黄,中脘痞满。湿热蕴遏。恐其由标及本。 
西茵陈 制川朴 赤白苓 泽泻 青蒿 山栀 广橘皮 制半夏 木猪苓 上湘军(二钱好酒浸透后下) 
二诊 脘痞稍减,黄瘅略退。药既应手,守前法再望转机。 
茵陈(二钱) 冬术(炒炭二钱) 泽泻(二钱) 砂仁(七分) 黑山栀(二钱) 上湘军(二钱) 
橘皮(一钱) 猪苓(一钱五分) 川朴(一钱) 官桂(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焦麦芽(三钱) 
三诊 面目色黄稍退,而热退不清。还是湿热壅遏熏蒸之所致也。再淡以渗之,苦以泄之。 
官桂(五分后入) 豆豉(三钱) 黑山栀(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郁金(一钱五 
分) 茵陈(三钱) 冬术炭(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杏仁(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四诊 黄瘅已退。然形色瘦夺,脾土无不虚之理。当为兼顾。 
野于术(二钱炒) 广皮(一钱) 猪苓(二钱) 云苓(四钱) 茵陈(二钱) 泽泻(二钱) 
焦麦仁(四钱) 官桂(五分后入)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竹茹(一钱) 
五诊 黄瘅大势虽退,而湿热未能尽澈,小溲未清,足跗带肿。还是湿热坠下,再培土而分利湿邪。 
于术(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川通草(一钱) 茯苓(三钱) 炒冬瓜皮(一两) 泽泻(一钱五分) 
木猪苓(二钱) 焦苍术(一钱) 生熟米仁(各三钱) 茵陈(一钱五分) 
六诊 诸病向安,惟气色尚滞。宜鼓舞脾土,土旺自能胜湿也。 
人参须(五分) 茵陈(二钱) 云茯苓(四钱) 猪苓(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野于术(二钱) 
炮姜(三分) 焦苍术(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七诊 补气运脾渗湿,证情又见起色。再为扩充。 
人参须(五分) 苍术(一钱) 于术(二钱) 茵陈(二钱) 猪苓(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炒冬瓜皮(五钱) 炮姜炭(四分) 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薏仁(各三钱) 谷芽(三钱) 
蒋(左) 四肢面目俱黄。脉形糊滑。此湿热蕴遏,为五瘅中之谷瘅。 
官桂 赤白苓 黑山栀 泽泻 绵茵陈 瞿麦 上湘军 白术炭 猪苓 
二诊 黄瘅大退,前法以清其渊薮。 
官桂 黑山栀 焦麦芽 范志曲 陈皮 川朴 猪茯苓 泽泻 茵陈 
左 湿热蕴遏为黄瘅。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青蒿(三钱) 茵陈(三钱) 川朴(一钱) 上湘军(三钱) 赤白苓 
(各二钱) 黑山栀(三钱) 广皮(一钱) 猪苓(二钱) 焦麦芽(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二诊 黄瘅大退。再淡以渗湿,苦以泄热。 
黑山栀 赤白苓 猪苓 川朴 大腹皮 泽泻 
枳壳 制半夏 麦芽 广皮 上湘军 茵陈 
三诊 营卫不通,忽生寒热,欲和阴阳,当调营卫,欲调营卫,当祛其所以阻我营卫者。 
制半夏 范志曲 赤猪苓 郁金 焦麦芽 上广皮 绵茵陈 建泽泻 官桂(五分) 
四诊 黄瘅大退,湿热未清。 
川朴 郁金 赤猪苓 半夏曲 橘红 泽泻 
茵陈 官桂 整砂仁 大腹皮 焦麦芽 
赵(右) 痧疹之后,风恋未澈,挟湿内郁,脾运失司,以致面目肢体俱黄,黄瘅之证不能欲速图功。 
茵陈 黑山栀 泽泻 神曲 大腹皮 青蒿 
官桂 赤白苓 川朴 广皮 焦麦芽 
金(左) 腹满气滞,小溲浑黄。湿郁三焦。拟调气理湿。 
制川朴(一钱) 陈皮(一钱) 杏仁(三钱) 范志曲(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茵陈(二钱) 通草(一钱) 焦麦芽(三钱) 鲜佛手(一钱) 
章(右) 谷多气少,面色浮黄,肢倦体乏。脉涩,舌淡。产后劳伤,血虚营滞不和也。 
炒白术 制半夏 秦艽 泽泻 晚蚕砂 猪苓 云茯苓 焦麦芽 白蒺藜 禹余粮丸(二钱) 
许(左) 脘腹痛胀已定,而面目身体俱黄。气滞营郁,恐变胀满。 
广皮 桃仁 延胡索 广郁金 制半夏 生薏仁 
归尾 猩绛 焦枳实 旋复花 青葱管 
右 久病经滞,气血不行,面目俱黄。与寻常湿热有间也。 
归尾 桃仁 泽泻 猩绛 赤猪苓 旋复花 青葱管 
吴 黄瘅大势虽退,气仍未开,缠绵两月,兹则便泄不爽。良以湿困已久,脾阳损伤。拟培土温脾分化。 
于术 生熟薏仁 干姜 陈皮 范志曲 茯苓 绵茵陈 砂仁 泽泻 
二诊 气分稍开,时仍便泄。的是湿热困乏,脾阳因而损伤。药向效边求。 
西茵陈(二钱) 茯苓(三钱) 上广皮(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薏仁(各二钱) 炒干姜(四分) 
猪苓(二钱) 煨木香(三分) 理中丸(一钱五分开水先服) 
左 劳倦内伤,面色无华,胸中吊痛,肢困力乏,胃钝纳减。当以胃为主治。 
白术 赤白苓 郁金 木香 生熟谷芽 广皮 
生薏仁 藿香 蔻仁 白檀香 三丰伐木丸 
杭(左) 面黄力乏,便泄溲黄。湿热在下,正与经旨谷多气少之文符合。 
台术 猪云苓 泽泻 生薏仁 焦麦芽 茵陈 范志曲 广皮 酒炒桑枝 砂仁 

卷十一
痞气
属性:江(左) 嗜饮中虚,气失旋运,水谷之气,不化为津,转化为痰。痰阻营卫,寒热交作,必得便解粘腻,痰尽 
方舒。食入后中脘久痞。脉形濡弱。脾胃愈亏,则浊痰愈甚,前人有见痰休治痰之说,宜以脾胃为本。 
别直参(另煎冲一钱) 炒于术(二钱) 陈橘皮(一钱) 炒竹茹(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白茯苓 
(三钱) 生薏仁(三钱) 炒枳实(一钱) 缩砂仁(五分后下)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李(左) 肝木不和,腹胀脘痞不纳,时发时止,甚则心神恍惚。脉左关独弦。此厥气失疏,风阳扰攘也。 
金铃子 白蒺藜 广郁金 广皮 砂仁 白芍 
制香附 炒枳壳 朱茯神 炒枣仁 香橼皮 
袁(右) 痞满大退,而少腹滞坠不舒。此气湿不泛于上,而压于下。再为疏通。 
制香附 薤白头 云茯苓 陈皮 沉香片 整砂仁 制半夏 建泽泻 煨天麻 猪苓 
二诊 少腹滞坠已舒,而右胁胀满。无非痰气窒塞。 
制半夏 制香附 栝蒌仁 淡干姜 川雅连 云茯苓 炒竹茹 薤白头 白金丸 
姜(左) 气虚湿痰内阻,营卫不克宣通。往来寒热,误投阴腻之物,寒热虽止,而脘痞少腹满,腿肢作酸。 
此阳气不克营运。恐成胀病。 
上安桂(三分饭丸) 制香附(二钱) 制半夏(二钱) 薤白头(三钱) 连皮苓(三钱) 山楂炭(四钱) 
半硫丸(八分药汤送下) 
陆(左) 胃气渐开,而食入后每觉痞满,片刻即舒,平日往往涌吐酸涎。舌苔虽渐化薄,而尚嫌黄浓。良 
以中阳不足,湿痰不克运化。拟温理中阳。 
奎党参(二钱) 蜜炙干姜(三分) 生薏仁(三钱) 橘白(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炒于术(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 玫瑰花(去蒂二朵) 
二诊 补气温中,舌苔化清。的是中虚湿热不克旋运。但时为不寐,良以胃有湿痰,胆寒肝热也。 
台参须(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广藿香(一钱五分) 炒枳实(八分) 姜竹茹(一钱) 
白茯苓(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缩砂仁(四分) 玫瑰花(二朵) 
某 不纳不饥,稍稍纳食,中焦如阻,泛酸欲吐,寤难成寐。脉细濡,关部带滑。此湿热郁阻中州,致脾清 
不升,胃浊不降。六腑以通为用,宜辛以开之。 
制半夏 干姜 茯苓 焦麦芽 竹茹 上广皮 川连 泽泻 佩兰叶 
二诊 辛开苦降,中脘较舒,泛酸呕吐之势稍缓。然犹杳不思纳,略进稀糜,尚觉胀满,腹中攻撑不和, 
大便不解,寤难成寐。脉右部弦滑。胃府之气,略得通降,而肝肠暗动,遂令木郁土中。前法再参平肝泄木。 
川雅连(淡吴萸同炒) 制半夏 茯苓神 金铃子 延胡索 广陈皮 炒枳壳 炒竹茹 
三诊 胀满较舒,痞阻稍松,吐出稠痰,寤得成寐,饮食得以渐进。但脉象尚带弦滑,舌红苔黄。肝胃不 
能和洽,从效方再望应手。 
川楝子 制香附 茯苓神 制半夏 鲜竹茹 延胡索 小青皮 薤白头 左金丸 
四诊 两和肝胃之气,似觉稍和,而胸脘仍然胀满,心胸之间,时觉烙热,痰中带红。脉左寸关带弦,尺 
部数细,右寸关弦滑,尺部坚硬,舌苔白腻,而底质带红。前人谓气有余、便是火,所以心胸烙热者,良由 
肝胃之气不和,气郁生火,气之所在,即火之所在也。再理肝胃之气,而和肝胃之阴。 
金石斛 白蒺藜 蜜炒青皮 黑山栀 郁金 半夏曲 
金铃子 土炒白芍 炒杏仁 竹茹 
五诊 脉左寸关弦象稍退,右关脉弦滑亦稍柔和。胀满渐舒,略能安谷。再从肝胃调和。 
金石斛 制半夏 杭白芍 茯苓 炒香豉 金铃子 广陈皮 白蒺藜 山栀 降香 
六诊 两关弦象稍柔。胃纳亦日见起色,胀满已舒。但舌苔中心浓 ,微带黑色。仍当从于肝胃议治。 
制半夏 金石斛 白芍 白茯苓 黑山栀 薄橘红 沉香曲 丹皮 炒杏仁 炒竹茹 
某 中气虚弱,不饥不纳,二便不利,中脘痞阻,卧难成寐。脉细而滑,口腻苔浊。湿热郁阻,升降 
失司。拟开上焦。 
制半夏 郁金 川雅连 光杏仁 炒枳实 广陈皮 干姜 薤白头 佩兰叶 栝蒌皮 炒竹茹 
二诊 中脘痞阻,饮食不进,口腻痰多。脉象濡滑。浊阻胃中。先为通降。 
藿香 制半夏 金石斛 广皮 茯苓 佩兰叶 
川朴 大腹皮 栝蒌皮 枳实 鲜佛手 竹茹 
三诊 通降胃府,仍然不纳,略一进谷,辄中脘不舒,味变酸浊。脉象濡滑。痰湿闭阻胃口。再降胃化痰, 
而宣气郁。 
香豆豉 炒杏仁 黑山栀 栝蒌皮 降香屑(四分) 上川朴 制半夏 炒枳壳 生姜汁 
四诊 脉象濡细,重按少力,舌苔白腻不化。不纳不饥。中气不足,不能化浊。再扶持中气,而展胃阳。 
人参须 制半夏 橘白 佩兰叶 炒谷芽 益智仁 云茯苓 玫瑰花 鲜竹茹 砂仁(二粒) 
五诊 扶持中气,而展胃阳,稍能知饥安谷。药既应手,宜再扩充。 
人参须(八分) 淡姜渣(三分) 茯苓(三钱) 佩兰叶(八分) 玫瑰花(二朵) 益智仁(六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白(一钱) 焦麦芽(二钱) 
六诊 胃气虽得稍醒,然略一多纳,气辄上冲。脉濡细,右关带滑。中气不足,不能运化,以致湿热结聚, 
通降无权。拟苦辛开通。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连(四钱) 藿香(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佩兰叶(一钱) 橘皮(一钱) 
干姜(二分) 茯苓(三钱) 竹茹(一钱) 

卷十一
积聚
属性:(附 瘕) 
左 中脘聚形,形如覆碗,按之作酸,至卧则气从上逆。此痰气结聚,阳明太阴之滞,阻而难降,不易图治也。 
制半夏 连皮苓 瓦楞子 橘红 九香虫 大腹皮 
淡干姜 薤白头 枳壳 砂仁 
某 左胁下聚形窒碍气机,甚则攻冲入脘,胀满不舒,似觉气自左升,不能右降,而仍还于左,冲入胸 
中,则似觉火逆,所谓火而不泄为阳,抑而不舒为气也。 
制香附 杭白芍 朱茯神 川石斛 青皮 金铃子 白归身 白蒺藜 香橼皮 
马(左) 少腹偏左聚形,食入胀满,色夺形衰。脉迟苔白。此情志抑郁,木不条达也。致气湿瘀滞,酒积不 
行,名曰积聚。恐元气耗损而入损门。 
上官桂 制香附 金铃子 楂炭 延胡索 砂仁末 广陈皮 连皮苓 泽泻 猪苓 
左 少腹结聚有形,按之坚硬。脉沉而弦。此气寒交阻,恐成胀病。 
酒炒归须(二钱) 乌药(一钱五分) 楂炭(三钱) 酒炒赤苓(一钱五分) 制香附(二钱) 郁 
金(一钱五分) 桂枝(五分) 酒炒延胡(一钱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炒蓬术(一钱五分) 
徐(右) 结块坚大如盘,推之不移。气寒血滞,与肠胃汁沫相抟,未可轻视。 
川桂木 延胡 香附 白术 炒蓬术(一钱五分) 两头尖 归须 乌药 楂炭 野水红花子 
二诊 结块稍软,而频咳气逆。此兼感新邪,药宜兼顾。 
桂木 金铃子 延胡 苏梗 当归须 乌药 
楂炭 两头尖 前胡 蓬术 荆三棱 杏仁 香附 
某 中脘结块,按之不甚痛。脉象沉滑。此痰湿流入分肉之间。 
制香附 制半夏 广皮 台白术 青葱管 白茯苓 旋复花 猩绛 指迷茯苓丸 
郁(左) 时病之后,左胁下癖块胀大,腹满不舒。脉弦滑,苔白。脾土不运,胃络阻滞。拟宣通气血,参以运土。 
川桂木(六分) 焦麦芽(四钱) 猪苓(二钱) 范志曲(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