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 >

第6章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攻入中都,一把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金中都城从此全毁。到元代至明初其遗址还有残留,等到嘉靖时修筑外城以后,这些遗迹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只有凤凰嘴村一带,还能够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土岗,那就是金中都城墙的遗痕。

  元大都城没有在金中都基础上扩建,金中都毁成那样也没法再扩建了。于是元朝人只好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处另起炉灶修建全新版的新城。新城的形状也是矩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元大都的城垣都是由夯土板筑而成,其中有竖柱和横木用来加固城墙。这样的城墙,遇上雨天很容易被雨水冲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城墙顶部用苇衣和管道防水。全新版的城,用的却是简易版的城墙,难怪明朝的时候非要拆它不可。元大都城一共有十一个门。现在建国门南侧的观象台,就是元大都城东南角楼的旧址。 

  明北京城的最初建立,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座地方性的北方重镇。明代初期,朱元璋建都于南京,燕王朱棣攻克元朝的大都。在这期间,作为元代京城的大都城,曾被降为明代的北平府。按当时封建城市的建筑规制,明初曾对大都城在格局及规模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在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了明代初期的北平府,规模仅为大都城的三分之二,多数城门仍沿用元代名称。明初北京城的这一重大变化,无疑是当时政治原因所致,即明初建立都城的南京,是国家都城的规制,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当时封建城市的建筑理念及等级规制,必将元代的大都城降为明初的地方城市,其城市规模也绝不能超越当时的都城南京城。因此,必须缩减大都城的城市规模,从而建成符合当时封建等级规制的北平府,其城市规模为九门,城墙周围40里。这期间的北京城,仅是明王朝的一座地方城市北平府,其城墙与城门建筑,仅为明初地方城市的规模。这是北京城的委屈时代。

  明永乐元年,将北平府确立为都城北京,并着手开始北京城的大规模修建工程。根据文献记载,永乐年间耗时十余年修建了紫禁城、皇城外,又将原南侧城墙向外扩展至现正阳门一线,修筑了正阳门及南侧一线城墙,扩大了原有的城市面积,使城墙的总长度达到52里。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踌躇满志的明成祖朱棣完成了都城城墙的营建。这一年十一月初四,他正式颁布迁都诏书,诏书中以华丽的修辞赞美了营建北京这件盛事:〃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并于第二年新年,在新都城举行盛大的庆祝典礼。在永乐以后一段时期内,对城墙的修缮加固工程就始终未停。

  北京在经元末兵火之后,到明初人口大减,据《宛署杂记》的记述,当时北平一度出现〃商贾未集,市廛尚疏〃的现象,据《明史》记载,朱棣为使北京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曾先后下令〃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大二县厢长,附籍京师〃;〃发流罪以下垦北京田〃;迁山西民实北京,迁直隶、苏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减免逋赋等措施,使北京人口大增,特别是又经过宣德、正统、景泰、成化、正德等朝百余年的发展,使北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在北京南城的正阳、崇文、宣武三门之外,逐渐形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建有正东坊、正西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等。由于城南地区处于辽、金旧城与明北京新城之间,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形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同时,城南地区是皇家祭祀天地、先农的天坛、先农坛所在的重要区域。对当时南城外的防卫问题,早在成化年间就曾有此动议。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率大军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掠劫财物,满载车骑而自行撤离,致使京城周围受到一次极为严重的破坏。经此〃庚戌之变〃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北京开始修建外城。至此,北京城墙的总长度达到70余里。这是北京城的舒展时代。

第19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15)


  从明嘉靖以后至清代嘉庆这250余年的时间内,北京城再也没有大规模地开展城墙的扩建工程,而是十分注重对原有城墙的维护与修缮,特别是在明代后期,明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瓦剌和后金的袭扰,曾多次较大规模地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奥斯伍尔德o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记述到,当时在北京内外城的城墙,发现了大量的明嘉靖以后刻有万历30年至46年及崇祯8年修缮城墙的记事牌,也证明了明代后期曾多次对城墙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与加固,使城墙保持了完好状况的史实。

  清王朝则更加注重和充分利用北京城墙对城市的防护功能。清代初期,曾将八旗军全部驻扎于内城的各个城门内,以加强北京城的防务。据《燕都丛考》记载:〃自清建国,内外城仍明之旧,内城周四十里(应为四十五里),为九门……分别满州、蒙古、汉军八旗方位: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军队的驻地与城门的防卫结合在一起,最充分地体现了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

  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曾先后对北京的皇城、内城、外城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在城墙的修缮上,乾嘉时期也达到了城墙修缮的高峰,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中,奥斯伍尔德o喜龙在对北京内外城墙的考察中,发现多处刻有清代各时期修缮城墙的石碑,记载了清代各朝维修城墙的准确年代。其中,在城墙上发现的乾隆年款碑刻为最多,据对全书记述统计,这些带年款的碑刻所记载修缮城墙的时间分别是:乾隆四年、六年、八年、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四十九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六年等。从上述不完全统计得知,仅乾隆在位的60年中,就有20余年修城墙的记录。

  此外,记载嘉庆年间修缮城墙的碑刻同样数量很多,其维修城墙的时间分别是:嘉庆二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年等。在嘉庆在位的25年中竟有十余年修缮城墙的纪录。

  但是这些皇帝显然没有意识到帝都正面临巨大的危险。固然,在冷兵器时代,城墙的防御功能对一个城市可以起决定作用,但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现代兵器的发展,古代城墙的防御作用已大为减弱。

  1900年八国联军依仗现代化的枪炮,再次攻破北京城墙,侵入北京城,北京的古老城墙在西方列强的现代化兵器面前已完全失去了其对城市的防护作用,城墙作为守护帝都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城墙已然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北京城墙的拆除,最早是从1900年以后,由于〃庚子事变〃铁路进城造成的。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的第一条实用铁路是最早修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后延伸至北京。由于这条铁路是向英国华英公司借款修建的,所以受英国人的控制,当初清政府不准火车进城,火车站只修到永定门外。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将火车引入城内,在正阳门建立火车站。这样,进京铁路将永定门东城墙拆除一段,形成豁口入城,穿东便门北侧及西侧城墙取直向西,经崇文门瓮城而直达前门火车站。其结果,仅这段铁路就使北京的外城、内城拆开了三段豁口,崇文门瓮城被拆除。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北京作为封 建王朝帝都的历史从此结束。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记》中对于当时的城墙有这样的描述,书中说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内外城,它们〃均有坚固之城墙环绕〃,那时游北京者〃定先登上城墙〃,书的作者被〃城墙之壮大所惊倒〃并赞美说:北京的城墙〃真正之金城铁壁〃,站在城墙上〃最能将北京之大观收入双眼,最引人注目者,乃城内中央与正阳门相接之皇宫。〃但这已然是北京城墙最后的晚唱了。1912年12月竣工的北京环城铁路,因铁轨修建在城墙与护城河之间,为使铁路畅通,又将北京内城的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等拆毁。

第20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16)


  在此后年间,北京城墙又曾多次受到局部拆毁,这一情况在《燕都丛考》中多有记载:〃北平城池,民国以来,未改其故,惟下阳门本为瓮形,四方各有门,平时开其三。南门在前清时,惟皇帝出入始启之。民国三年、始将东西瓮城拆去,而南门仍沿旧例关闭……则于北门之东西各辟二门,以分轨撤。其后电车亦于出入。〃又载:〃各城箭楼,渐多圮毁。民国十六年,仍将宣武、朝阳二门城楼拆除,其材皆合抱之楠梓,时官署多欠薪,售之以供薪水……二十二年,拆去宣武门南面之瓮城,于是,宣武门外面之大街,成为一直线。〃

  一个帝国结束了,而帝国的城墙也终于成了〃活化石〃,只能在风中孤立无言。城墙,那些经历沧桑的城墙,成为一个帝都兴衰的注脚和最后的目击证人。

  最后的国子监

  光绪十七年,帝都日渐式微的消息在一张国子监的毕业文凭上显现了出来。这一年,户部广东新会县黄玉亭〃捐银五十四两做监生〃。收到银两后,户部立刻发了国子监毕业文凭,上面还特别注明〃杜绝假冒〃。

  国子监的公信力于是在民间受到广泛的质疑,那么,作为北京这个帝都御制文化的〃圣地〃,可疑的国子监文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都城不但是政治中心、经济的管理中心、军事的指挥中心,还是个文化中心。因为文化和宗教一样,都是确立都城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所以统治者们向来极为重视。比如最早的太学,就是中央直接办教育。在东汉的时候,就设了一个太学。〃太〃〃大〃是一个意思,当时东汉太学三万多人,规模相当大。一直到清代的国子监,没有哪个除了都城之外的城市,比都城的教育规模更大的。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东侧,始建于元代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从元代迁都大都(今北京)到现在,国子监在北京的历史,已经超过700年。通俗地说,国子监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学。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国子监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律、射、御、书、数等。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们最大荣耀莫过于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考取进士金榜提名并刻名于孔庙,从而光宗耀祖,在家乡刻立牌坊,还可飞黄腾达,在朝中作官。当时国子监中不但有中国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这么说吧,当时的国子监是用文化的神圣感来确立都城的威仪感的。

  神圣首先体现在形式上。国子监的学生由地方学校举荐上来,然后全部参加一次入学考试,按学生成绩的好坏〃分科〃,与现在的高考差不多。而且除了成绩外,形象也很重要,年老残疾、相貌丑陋的考生即使考上,也会被劝退的。 

  考进国子监后,学生不仅不用交学杂费,而且国家还给生活补贴。毕业以后,学生都包分配,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就在京城做个小官。当然,想当大官还得参加科举考试。

  正因为如此神圣和富有诱惑力,国子监制定了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不准监生擅自进学校的厨房,不准对学校的伙食说三道四,不准在学生宿舍里唱歌喝酒,不准穿其他的衣服,只许穿校服,不准假装称病(1426年12月,礼部在上奏给明宣宗的一份奏章里埋怨说,国子监里的学生许多都说请假还乡,有的到现在还不来,请皇上派人问一问,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家里有事,对那些说谎者要给予惩处),不准深更半夜的时候在学校里游荡……这些行为规范似乎比现在的大学还严格。

  也正因为如此〃神圣〃,明朝的国子监,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朱元璋亲自写了一本《御制大诰》,之后这本〃朱皇帝语录〃被正式纳入考试大纲,成为科举的必考课目。国子监的学生尤其应该重点掌握。据统计,该书的发行量当时达到了2000万册。

  〃政治学习〃一多,〃白色恐怖〃就来了,比如充军、杀头。明朝国子监第一任校长宋讷很得朱元璋赏识,因为他执行校规特别认真。可他一认真,学生就惨了。许多〃犯禁〃的学生甚至被活活饿死,还有一些学生则因为不堪学习重负,上吊自杀。

第21节:西安:一个王城的背影(1)


  一个叫赵麟的学生坐不住了,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国子监墙上,以示抗议。朱元璋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若不从重惩处,日后定会有人效仿。一声令下,赵麟被砍头了。国子监校门口竖起了一根高高的竿子,赵麟的头颅就像大蒜一样被挂在竿子上,摇摇晃晃得煞是可怕。杀了赵麟以后,朱元璋又叫人写了《赵麟诽谤册》和《警愚辅教》两本小册子,作为教材发给国子监的学生,告诫他们好好学习,不要再写大字报闹事。

  直到现在,在国子监仪门外右边,人们还能看到朱元璋的碑文。〃打五十竹篦〃、〃处斩〃、〃割了脚筋〃等字眼不断映入眼帘,当然,现在有些字已经模糊不清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时间的卷帙早已哗哗翻过了数百年。

  恩威并重之下,国子监的文化终于灿烂〃开放〃。这是一个帝都阳光灿烂的午后明朝中期的时候,国子监学生曾高达8124人,国子监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一到晚上便灯火辉煌〃延袤十里,灯火相辉〃,其壮观的场面可想而知,许多学生在这里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

  当时国子监里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交趾、鞑靼等,就像现在中国人热衷到美国、日本留学一样。

  国子监的东面就是孔庙,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孔庙。里面有从国子监移过去的世界上最重的书〃十三经石刻〃(又称〃乾隆石经〃),是用189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刻写的最完整的儒家经典,书法家蒋衡光在石头上书写就用了12年时间,这部书简直就是一大片壮观的碑林。

  孔庙前院矗立着元、明、清三朝198座〃进士题名碑〃,碑上刻有5万多名历朝进士的人名、名次、籍贯,洋洋洒洒一大片。在这座庞大的碑林中,有一个个今人都熟悉不已的名字:袁中道、孔尚任、于谦、纪晓岚、王渔洋,甚至大贪官严嵩。还有张謇,晚清光绪20年甲午恩科状元、著名的立宪派代表人物、民族实业家。

  但是盛极必衰。到了后期,国子监就慢慢地走向没落了。当时的政府自顾不暇,不给拨钱了,国子监的老师们也抱怨自己工资太低。原因之一是,这不是官府衙门,没人来打官司告状,不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二是,没有盐税河工可以承揽,挣不到〃外快〃。

  为了〃发财致富〃,国子监的掌权者就想到了卖文凭。尤其到了清朝后期,有钱就能买到学生做。于是就出现了上文一幕。当时有考生中了进士,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