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呢?”
吉娜最后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第二天,吉娜就飞赴纽约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有来自各国的几百名演员前去应征主角。
吉娜费尽周折地从一个化妆师手里拿到了将排的剧本。在这以后的两天中,吉娜闭门苦读,悄悄演练。初试那天,吉娜以精心的准备出奇制胜,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在哈佛的理念中,时间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因你财富充裕而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你物质匮乏而少给你一秒。对此,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曾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多,但时间却会因你对它的态度而给你不同的结果。对于珍惜它的人,它会在你的生命碑石上刻上辉煌的一笔,而对于那些将其肆意糟蹋的懒汉,它只会让其活得越来越累。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之中,很多人由于惰性心理的驱使,让今天得过且过,把决心与梦想拖到明天,却不知道拖延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也不知道世上的事,有很多就是坏在了拖延上。
第15节: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3)
比如说,恺撒大将由于接到报告后没有立刻去阅读,拖延了片刻,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当时,曲仑登的司令雷尔叫人送信向恺撒报告,华盛顿已经率领军队渡过特拉华河。但当信使把信送到他手中时,他正在和朋友们玩牌,于是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里,他说待牌玩完之后再阅读也不迟。这个“迟”字就是他死亡的到来,当他读完信之后,情知大事不妙,但等他去召集军队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导致全军被俘,以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丧失在敌人的手中。正是是这数分钟的迟延,竟使他失去了荣誉和生命。
大多数成功者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拖延等于死亡。”阿莫斯?劳伦斯说:“整个事情成功的秘诀在于形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习惯是一直拖延,直到时代超越了他们,结果就被甩到后面去了。”哈佛大学教授哈里克曾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恶习而最终一事无成,这都是因为拖延能够杀伤人的积极性。”
而作为哈佛的学生,他们是从来不会将该做的事拖延的。他们在课堂上,会听到这样的教诲:要想抓住今天,就不要等待明天。因为总是等待明天,明天就会把你送进坟墓。所以,他们也把这种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绝不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很多人可能觉得拖延一会儿没有什么,但就是这一会儿可能就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要知道,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拖延才错过了种种机遇,让自己始终停滞不前。对此,比尔?盖茨说:“凡是将应该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将来再做的人总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会在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
要知道,今天的日子很短暂,而且正在像秒针滴答般逐渐缩短。它是残酷的,不断地消逝又绝不回头。所以,面对今天,我们不要总是怀念过去。毕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只有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让自己的人生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把握不好今天,你将悔恨终生。
第16节: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4)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好奇地问它:“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汲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到了吗?”
“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
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时,自诩能够一面查看过去,一面瞻望未来,却 惟独没有好好把握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成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唾骂而弃于废墟中了。”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所以我们说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完成,绝不能推到明天。如果总是面对今天望明天,却不知明日何其多,而明日的明日便是人生的尽头了。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经营好今天,明天也悄悄地溜走了。
一位毕业于哈佛的商业巨子在谈到他的成功秘诀时,只说了四个字:“现在就做”。的确,很多人习惯于等待,习惯于拖延,习惯于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做事,但是,时间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你的等待就多陪伴你一会儿,无论你想怎样挽留,它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记住赛谬尔?斯迈尔斯的话: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
所以,想要早日登上成功殿堂的人,一定要根除拖延的坏习惯,一定不要将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做。真正地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你会发现成功也并不那么难。
第17节:时间在流逝(1)
时间在流逝。
——Time is passing。
也许你腰缠万贯,也许你一贫如洗,但有一样东西是无论谁都拥有的,那就是时间。虽然说时间不嫌贫爱富,但它也不会永远为谁停留,它给每个人的都一样多,而且,该走的时候,它会义无反顾地离开,没有任何回头的余地。在与哈佛学子的交谈中,我听到了这样一则关于时间的寓言:
曾经,有一个富人,名叫时间。他拥有无数的家禽和牲口,他的土地无边无际,他的田里物产富饶,他的大箱子里塞满了各种宝物,他的谷仓里装满了粮食。
这个富人拥有这么多的财产,连国外的人也知道了,于是,各国商人远道而来,随同的还有舞蹈家、歌手、演员。各国派遣使者来,只是为了要看一看这位富人,回国后就可以对百姓说,这个富人怎么生活,样子是怎样的。富人把牛、羊、衣服送给穷人,于是人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慷慨了,还说,没有看见过时间富人的人就等于没有生活过。
又过了很多年,有一个部落准备派出使者去向富人问好。临行前,部落的人对使者说:“你们到时间富人的国家去,要想法见到他。你们回来时,要让我们知道,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富有,那么慷慨。”使者们走了好多天,才到达了富人居住的国家。
在城郊,他们遇到了一个瘦瘦的、衣衫褴褛的老头。使者问:“这里有没有一个时间富人?如果有,请您告诉我们,他住在哪里?”老人忧郁地回答:“有的。时间就住在这里,你进城去,人们会告诉你的。”
使者进了城,向市民们问了好,说:“我们来看时间,他的声名也传到了我们部落,我们很想看看这位神奇的人,准备回去后告诉同胞。”正当使者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慢慢地走到他们面前。这时有人说:“他就是时间!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使者看了看又瘦又老、衣衫褴褛的老乞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名人吗?”他们问道。“是的,我就是时间,我现在变成不幸的人了。”老头说,“过去我是最富的人,现在是世界最穷的人。”使者点点头说:“是啊,生活常常这样,但我们怎么对同胞说呢?”老头想了想,答道:“你们回到家里,见到同胞,对他们说:‘记住,时间已不是过去那个样子!’”
第18节:时间在流逝(2)
人们常把时间比作流水,说它匆匆流过,一去不复返。的确,时间就是在流逝,在你不经意间从你的面前消失。你若有心抓住,它就能为你服务。如果你对其视而不见,任其流逝,那你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正因为时间在流逝,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握住拥有的每一分钟。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效率的事情。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锻炼,让自己的能力再提高一步;我们要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要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价值。
哈佛的学生对于时间是极为重视的。他们从一入校,就接受了时间管理的理念,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以效率为先,从不肯让时间白白流走。在他们的头脑中,接受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时间对于人类的意义,取决于我们怎样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它。对于智者来说,它是伟大的祝福,它能使智者的生命和精神走向永恒;对于愚者来讲,它是无穷的祸患,给患者留下的是绵绵无尽的悔恨和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他们认为,凡是有理想有大志的人都能很好地把握时间,让时间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他们经常谈到威尔逊的例子并以此为榜样。
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他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威尔逊在1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在外面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只能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
但是,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威尔逊也坚持读书学习。他节省每一个硬币,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他还抓紧一切机会来学习,只要有可能,他就能从中让自己学到东西。
就这样,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一个农场里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00英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他风尘仆仆地经过了波士顿,在那里他看到了邦克希尔纪念碑和其他历史名胜。
第19节:时间在流逝(3)
在他度过了21岁生日后的第一个月,就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在那里采伐圆木。威尔逊每天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来为止。
无论身处怎样艰苦的环境,威尔逊先生都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的确,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深刻地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抓住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了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白白流走,最终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所以说,在时间飞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要记住哈佛的教诲:时间不会等着你,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处处都取得主动的地位。
第20节: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1)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The saliva you dribble today bees your tears tomorrow。
任何成功都不是很轻易就能获得的。它需要不断地努力,需要艰辛的拼搏。如果你贪图安逸,不愿为之付出,那你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而如果你能克服重重阻碍,不断向前,那你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垂青。
在哈佛,你是看不到偷懒投机的人的。哈佛的教授告诉学生说:“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为这个世界做出些什么,留下些什么。”他们认为,要想有所成就,你就要勤奋,就要努力。
有感于此,我在这里要引用一个故事,看你从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罗伯特?巴拉尼在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耽误了治疗,使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地僵硬了。父母为自己的儿子伤心,巴拉尼当然也痛苦至极。但是,懂事的巴拉尼,尽管年纪才七八岁,却把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对父母说:“你们不要为我伤心,我完全能做出一个健康人的成就。”父母听到儿子这番话,悲喜交集,抱着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以泪洗面。?
巴拉尼从此狠下决心,埋头勤读书。父母交替着每天送接他到学校,一直坚持了十多年,风雨不改。巴拉尼没有辜负父母的心血,也没有忘掉自己的誓言,读小学、中学时,成绩一直保持优异,名列同级学生前茅。?
18岁时,巴拉尼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90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巴拉尼留在维也纳大学耳科诊所工作,当了一名实习医生。他努力工作,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一生发表的科研论文有184篇,治疗好了许多耳科绝症。
经过不断的努力,巴拉尼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今医学上有关小脑活动的试验,大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他不仅得到了奥地利皇家授予的学位,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仍有不少的人害怕艰难,不愿付出。他们得过且过,混沌度日。在他们看来,努力也不一定成功,还不如享受为先。还有的人觉得自己已经有所成就,认为不需要再那么艰苦地付出,而是应该享受一下了。然而,他们不知道,不经过努力的享受完全没有实际意义,也不会长久,这种所谓的享受最终会给你带来贻误,让你追悔莫及。哈佛教授认为,作为青年人,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是一件最可悲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过高的期望,就没有对更大成就的期待。而不求进取,满足于现状也终究会让自己已有的成就失色,最终一事无成。
在康顿公司高阶主管的眼中,卡尔是值得栽培的业务人才。他能力超群,工作做得让人无可挑剔。与他同期进入公司的迈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老实业务员,不太善于表达,却很勤快。
他们同期接受公司的培训,自信满满的卡尔却从不把迈克放在眼里,因为作为常胜将军的他,根本就看不上木讷而又有点愚笨的迈克。但是,迈克却很崇拜卡尔,经常向他请教业务上的问题。除此之外,迈克还非常勤奋用心,他总是在下班后继续钻研相关的技能,充实专业知识,不断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而与此同时,卡尔却仍在沾沾自喜,沉醉于自己的出色而不思进取。他觉得自己就是最出色的,没有谁比得上他。在迈克寻求提高自身能力的时候,他在家中与友人聚会,常常是酩酊大醉而后倒头大睡,根本不知道此时的自己在业务上已经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第21节: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2)
最终,卡尔因业绩不断下滑而被解雇,而迈克则因出色的表现被晋升为业务经理。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得兼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了另一结局。也许你现在很舒适,很惬意,但你能保证若干年后的你仍能拥有今天的一切吗?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样: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