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我的梦4-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奥运会最热闹的场面是代表团出发。几百人的代表团都穿着笔挺的礼服,大家一起等待登机,彼此打招呼,一起聊天、合影,仿佛是一个大家庭。我去悉尼之前赶上了一次,我记得当时我拿着摄像机,拍下了许多有意思的镜头。雅典我们男篮提前出发了,没赶上。不知道下一届出发怎么安排,但肯定没有一起等飞机的场面了。
在奥运会期间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换纪念章。纪念章有好多种,有国家徽章、项目徽章、城市徽章还有赞助商和新闻单位的。在悉尼的时候,我没有准备,可能因为我个子高,好多人和我照相,照完像就送我一个纪念章,后来,我把其中一样的拿出来和别人交换,17天下来,换了70多个,小有成就。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在悉尼没进前八,最后几天就没比赛了,有时间干这些事。去雅典之前,我买了不少纪念章,中国奥委会的,准备重操旧业,但是我们这次进了前八,一直比赛到最后,没时间,只换了50多个。
96年亚特兰大,我16岁。我们全家半夜爬起来看中国男篮和阿根廷的比赛,中国队赢了,进入八强。比赛结束之后,男篮的队员、教练激动的拥抱、向观众致意,我真是羡慕。当时,我并不清楚中国男篮在世界上的定位,比起奥运会上的十几块金牌,并没有特别在乎这个第八名。但我爸妈告诉我他们很了不起,这个奥运第八是历史性的突破。后来,我进了国家队,和世界强队一交了手,才意识到96年那批队员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如今,这批队员的名字我还能背出来:后卫李晓勇、吴庆龙、李楠,前锋郑武、孙军、胡卫东,大前锋刘玉栋、巩晓斌、吴乃群,中锋是大郅、巴特儿和单涛,主教练是宫鲁明。
我认为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中国男篮是历史上最强的,后卫有李晓勇压阵,外线有老胡、郑武、李楠这样的神投,内线大郅能攻,巴特儿能扛,我能防。可惜打法国我们输了,真是遗憾。现在想来,一个原因是我们赛前对对手不太了解,只是看过一场录像,法国对南斯拉夫,看完之后,我觉得我们和法国有的打。果然,比赛一开始我们打的特顺,我们内线完全压制了对方,上半场我就砍了10分,其他队员外线三分也有,快攻也有,一下子就领先了不少。但是后来,我们防守出了问题,遗憾的输了比赛。当时,我们防守没有组织,完
全靠个人的移动、跟防,对方外线一配合,我们就防不住了。现在,我们接受了国际先进的篮球理念,防守有了组织,掐死对方外线的一个点不成问题,可是时光无法倒流。
在悉尼,我还是个年轻队员,没压力,上场拼命发挥就行,打好了赚了,打不好正常的。球队没进前八,我到没有多少挫折感。奥运会最后几天,没有比赛了,在奥运村玩儿了一阵,看演出、打桌球、换纪念章,还有购物。国家队出国比赛有外汇补贴,每天50美金,奥运会十几天,加上之前我们打“钻石杯”的奖金,我兜里一下子有了3,000美元,长这么大头一回有这么多钱让我自由支配,还是外币,当时觉得生活真是美。
雅典的情况完全不同于悉尼,因为我出名了。出名之后光想自己就不行了,就得想如何带领国家队打好,取得好成绩。我认为我们这支国家队有潜力,在两三年之后,我们自然而然会成熟,可以随时爆发出像打塞黑那样的水平和稳定的状态。可现在,我们需要一种刺激来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我要想办法刺激自己,也要刺激队友。
我想了一些办法刺激自己,从雅典回来,有朋友问我话怎么说得那么绝,不为自己留条后路?我当时只是想打球和打仗一个道理,置于死地而后生。我相信自己的潜力。何况,我和我们国家队也有这个资本,自信是一方面,实力是另一方面。
我也要想个办法刺激队友,这个法子只能用一次,多了就没用了,否则对队友不好,对自己也不好。输了西班牙之后,我选择了爆发,其实也是情绪到了那个份上,我别无选择。
事后有朋友说我选择的方式不好。说道方式,我的一个朋友说我脑子里要有两个频道,在NBA就播到美国频道,在国家队,就播到中国频道。但当时那种情况下,我哪还顾的上选择频道。我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就是想激励队友“永不放弃”。刘炜(国家队队员)我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钻石杯”(奥运会之前的热身赛)上,我们的状态很好,内线、外线都有球。所以大家的心气都很高,也想拿块牌什么的。但是和西班牙一交手,我们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在状态,输得挺惨。
比赛之后,姚明说了些话,主要的意思是大家不要放弃,要把训练做好,只要把训练的东西打出来,比赛至少输的不会很难看。后来,大家做到了。
打新西兰,我们拼了。有人说我一个人战胜了新西兰,我不同意。进攻大家把球传给我,我得分多一点,但是别忘了防守可是5个人的事,我们只让新西兰得了62分。否则,我一个人得再多得分也没用。打完比赛,我走出体育馆,深深得呼了口气,真舒服呀。后来,我们没有放弃,打塞黑,我们掐死了对方得外线神投,终于赢了,进了前八。
刘炜(国家队队员)和新西兰的比赛是上午第一场,9点多开始。我们在世锦赛上打安哥拉也是这个时间,我们7点起床,结果输了,后来知道对方比我们早起了一个小时。这次我们吸取教训,所有队员5点就起来了。比赛打到下半场,我发现新西兰那个胖子(新西兰队队员佩罗·卡梅伦,世锦赛最佳前锋,本场比赛一分未得)还没睡醒呢。
我和姚明住一个房间。打塞黑那天晚上,姚明说看今天训练的情况,明天一定赢塞黑。
当时我也觉得有机会,但是希望不大,毕竟人家是世界冠军。比赛开始,大家放开了,上半场一打完,我就觉得我们一定赢。
雅典奥运会,我们还是第八。如何再前进一步,我需要好好想想。我现在出名了,成了球队的领袖,但球队的领袖光得分不行,一个人多得分并不能保证球队赢球。在NBA球队的领袖,比如火箭队的弗朗西斯,他时刻在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说话就没人敢说话,他用自
己的激情和意志力去激励队友,打击对手。NBA允许球队的领袖犯错误,但他必须承担责任。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我需要找个好办法。但无论如何,通过雅典奥运会,我们明白了一点:篮球就是竞争,打世界强队,没有游刃有余的取胜方法,只有拼尽全力、连滚带爬的争取胜利。
在雅典,我本来想去看女篮的比赛,但条件所限没去成。闭幕式上,和叶莉在一起,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当耳边想起熟悉的乐曲“茉莉花”,我知道,这是来自祖国的声音。听了一个多月的西方摇滚,在那个时刻倍感亲切。这时,有人问我:“姚明,雅典的17天觉得快吗?”我说,“17天,从悉尼到雅典,这四年我都觉得太快了。”
四年,太快了。2008,北京,就在眼前。
第十五章 特奥会:平等、包容和理想(1)
姚明
连载:我的世界我的梦 出版社: 作者:姚明
我在NBA风光,但我的父母却辞了自己的工作,离开了他们熟悉的上海,专门到美国来照顾我,因此,我应该尽可能的照顾他们。我觉得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谁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同时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应当帮助他们,我也做了些实在事情,比如资助有困难的人,但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像小说里的侠客。
2003年4月,我从美国回到上海,正赶上非典,人人都憋在家里,街上没什么人,我顿时
觉得整个生活都改变了。当时我想独自去医院看望还在坚持工作的医生、护士,但马上背告知这是不可能的,可总得为他们做点什么。后来,姚之队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策划了一个直播节目,我参加了。这个节目很成功,许多明星参与了活动,许多普通人通过手机短信捐了款,最后总共筹集了500多万。
我知道自己已经是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的偶像。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偶像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好的,比如抗非典,还是不太好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所以,我决定自己不但要做好事,还要让别人知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办成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我对章明基说,自己希望作一项公益事业的代言人。
章明基:(姚明经纪人)我们与十几个有意向与姚明合作的国际慈善机构取得了联系,并且邀请这些机构的代表到波特兰开会,分别进行现场介绍。最后,排除了一些有管理问题、道德问题风险的机构,将其余的机构介绍提供给姚明,供他选择。最终,姚明选择了代言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当时,我选择代言特奥运动的原因是我特别喜欢特奥运动员的誓词:“让我去获胜,如果我不能获胜,让我勇敢的去尝试”。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有时候,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但这应当改变,因为即使失败了,只要正视失败,就有成功的机会。特奥会的理想是希望所有人消除差异,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我知道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永远不能实现,但是,我希望利用我的影响力,使得这个过程能够快一些。
章明基:(姚明经纪人)其实,姚之队(姚明经纪人代理小组)内部有人认为姚明代言特奥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他们担心姚明很高,代言特奥会使人形成“傻大个”的印象;同时特奥运动毕竟是个冷门,姚明所面临的挑战会大一些。而姚明却不以为然,他的自信心很强,他说他不在乎,而且冷门更需要他的参与。后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因为下一届特奥会2007年在上海举行,所以我在上海参加了一些推广活动,接触了一些特奥运动员,还参观了他们的辅读学校。我记得学校的黑板报上写着:老师的责任———保护好每个学生;学生的责任———学会保护好自己。确实,智障人士是社会上最需要关怀和爱护的人群之一,而特奥会的目的正是将这些智障人士带回我们的社会来。
代言特奥之前,我对特奥运动员的了解仅仅是一条电视新闻,大概的意思是参加400米跑的运动员认为不公平,因为起跑线有前有后。我没觉得可笑,只是觉得他们很单纯。在辅读学校,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了“小小特奥会”,小朋友们对于运动的专注程度令我钦佩。
只是当时的秩序有些乱,影响了小朋友们享受运动的快乐,因为我所到之处总是人头攒动。
后来,我在搜狐的聊天室说了句不太好听的话,“我在辅读学校搞活动的时候发现,感觉智障儿童比我们正常的人更守纪律。”不对吗?在那些小朋友单纯的眼里,那些乱挤乱撞的人才是脑子有毛病。
中国有6千万的智障人士,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开好特奥会是一方面,传播特奥的理想,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创造平等的生活环境,更重要。 姚明在成为全球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代言人之后发表的公开信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所有关注我的人们: 大家好。借此机会向所有关注我、关心我的朋友们问好,因为你们的支持对我很重要,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第十五章 特奥会:平等、包容和理想(2)
姚明
连载:我的世界我的梦 出版社: 作者:姚明
今天,我正式成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形象代言人。对此,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我也感到我有义务同所有已经或者即将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的人们一道,将特奥理想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
作为运动员,“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理想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半年之前,我得知特奥运动希望我为他们作全球形象代言,当时,我希望留一些时间考虑,没有马上答应
。但后来,我看到上一届特奥会上,一位特奥运动员庄严地宣誓,他说:“让我去获胜,如果我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他的誓言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这样的誓言同样伟大,同样值得钦佩。再后来,我领会到了特奥运动的真谛:我们这些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们,需要平等的机会。特奥运动的理想就是要克服来自地域、国家、政见、性别、年龄、种族与宗教的界限,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接受对方,包容对方,改变世界。这种思想远远超出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是更高的理想。最后,我欣然接受邀请,代言特奥运动,因为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支持正确的事情。
2007年,我的家乡上海将承办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非常高兴。到那时,国际化、高效率的上海和广大关心特奥运动的中国人会将特奥运动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奥理想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身为上海的一员,为此贡献力量,我责无旁贷。
我盼望2007年的到来,到那时,运动场上的团结精神将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差异,追求平等,人类共同的理想将再一次得到弘扬,在我们分享胜利的那一刻,特奥会将把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当我回首现实,我发现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尽如人意。特奥运动的理想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努力才能实现,也许时间很长。不过我相信,只要众志成城,我们将不断成长,为了我们的社会和共同居住的地球的美好未来,所有崇尚平等,热爱和平的人们,请加入我们的行列。谢谢大家。
姚明 2004年6月11日 特奥运动和特奥理想 In aworldwhere differences are emphasised,there is a growingmovement of acˉceptance and inclusionthat celebrates acplishmentsbothlarge and small。Thismoveˉment isSpecialOlympics,whichprovides sportstrainingand athletic petitionopporˉtunities for individuals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It has been transforming lives since itwas founded byEuniceKennedyShriver in1968。 Today,Special Olympics benefits1。4million athletes in150countriesaround the world。InChina alone,there are nearly300,000across everyprovince。These athletes enjoynotonlythephysicalfitness,butalsorecognitionfortheiracplishments andtalˉent。By2005,500,000ofthese athleteswill be training and peting inChina thouˉsandsof other participants will be involved with the movement as coaches,volunteers and supporters。 People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make up theworld’s largest disability populaˉtion,regardless of race,religion,culture or social class。Theirpositive spirit,determiˉnationto succeed and innate human decencymake thempowerful ambassadors forthose that societyregularlyundervalues。 I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