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格鲁教法集成 >

第14章

格鲁教法集成-第14章

小说: 格鲁教法集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个瑜伽修行者,如此修行;
  你,解脱的追寻者,也应该这么做。

  法王达赖喇嘛:到目前为止,“淬炼精金”讨论的主题,从培养心识,到以空性发展观想禅定为主要目标,这些都属于显宗教义。小乘和大乘修行,称为普通或一般修行,它们会在心识追求者的内心,产生檀陀罗修行的基础,因此,大小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修行。所有想研究佛教檀陀罗的人,都必须先获得显宗修行的经验,让心识净化和成熟。这不是仅读几本书或含糊说几句祈请文就可以,而是要在每个观想主题里,得到内在经验。西藏的四大宗派:宁玛巴、萨迦巴、噶举巴和格鲁巴都有共同观念,即重视显宗的修行。某些术语的使用、各种修行的细节,与显宗的差异比较小。四个藏传佛教传承,都教授以上所说的小乘和一般大乘的修行法,做为进入秘密金刚乘之前的预先准备。不论噶举巴的“改变心识四法”,或萨迦巴说的“离贪欲四法”,其主题、本质和修行目标都是相同的。密勒日巴的主要弟子冈波巴,他写的“菩提道次第(即解脱道庄严宝蔓)',今日仍是许多噶举巴弟子的重要修行法本。

  檀陀罗的分类有很多种。新派(指萨迦巴、噶举巴和格鲁巴)以四檀陀罗为准,旧派(宁玛巴)更进一步,细分为六檀陀罗。

  “淬炼精金”的分类是:事檀陀罗、行檀陀罗、瑜伽檀陀罗以及大印瑜伽檀陀罗(无上瑜珈檀陀罗),前三类合称“基本澶陀罹'。一旦显宗的修行得到成就时,即可以考虑进行四檀陀罗的金刚乘修行法。

  我们应该修行哪类金刚乘?又应该修行哪种特定的檀陀罗?这取决于我们的身语意、轮回背景等自性和意向。在无上瑜伽檀陀罗,体内能量的脉道、神秘明点。、维持生存必须的能量、遗传的冲动等自性,都是列入考虑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檀陀罗修行法之前,应与上师讨论此课题。

  确定何种檀陀罗最适合需求时,应该由完全合格的传承上师主持灌顶(启蒙),并进入金刚乘大门。所有成就基础,都缘于遵守灌顶时立下的誓言和承诺,所以,应该随时注意这些誓约,例如,作、行之基本檀陀罗修行。我立下皈依和发菩提心誓约,又下许多承诺,例如不吃肉和其他不净食物。

  瑜伽檀陀罗修行,会加上五佛十九誓约。进入无上瑜伽檀陀罗,还要加上坚守二十二项檀陀罗誓约,以及各种与追寻特定檀陀罗有关的修行承诺。例如,母檀陀罗(般若檀陀罗)修行者的动作,都要从左边开始。此外,月亮周期的第十天和第二十五天,空行勇父与空行母在身体脉管舞蹈时,修行者要进行象征方便与智慧能量结合的神秘供养。为了常保檀陀罗修行成就,我们必须专心于两类瑜伽檀陀罗修行。瑜伽檀陀罗分为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无上瑜伽檀陀罗则分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些都是过去伟大证悟者和大成就者走过的道路。他们确认重要的神性瑜伽修行,有效地应用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为了有效应用檀陀罗修行法,必须先让自己具有自制的解脱意志,以符合修行资格,这样的意志即大乘的大慈悲心识,另外,还要对空性教义有正确认识。缺少自制的解脱意志,就会被感官的贪爱和强烈性欲束缚,无法维持檀陀罗修行。自制的先决条件,在无上瑜伽檀陀罗特别重要,被表现在性欲的意象上。

  宗喀巴大师提到第二种自性时,他说“发大慈悲的菩提心也很重要”。在无上瑜伽檀陀罗里,修行者若非充满大慈悲心,很容易导入歧途。

  第三种自性是,了解空性教义为檀陀罗修行法的基础。每一种“能立(编注:能立是佛学术语,意为推理证明,分为真能立与似能立二种)都是以对空性的观想开始与结束,缺少空性智慧而修行金刚乘,可能非常危险。有一种主要檀陀罗修行,是培养微细神圣的自信,那是已证悟之擅陀罗本尊的自信,称为曼荼罗王。

  我们心识是佛陀的法身、语言是喜乐身,形体是化应身,整个世界和一切有情众生,都置于檀陀罗诸本尊居住的曼荼罗里面。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对“我”的理解,要这么做,就必须牵涉到空性的主题。修行神圣的瑜伽,却不了解空性,不但修行无效,而且还可能引起障碍和其他不良后果。

  有一种说法是,以适当心识基础,正确地修行!金刚乘就是一条快速成就的道路。但是,对心识不成熟的人来说,却很危险。这种危险的潜在因素,就是为什么修行金刚乘,必须在合格金刚上师指导下学习的理由之一若还未具备不贪欲的解脱心识、菩提心的大慈悲,和了解真实概念之空性的智慧等三种自性,就应该先转向修行显宗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问,直到自性产生稳定的内在力量为止。总之,我们应该期望能够尽快修行金刚乘,并以最大热忱,努力使自己合适于修行者被要求的资格。

  显宗修行法,无法在此生带给我们全然证悟,然而,利用显宗修行获得心识稳定的成就,应用在金刚乘修行,可以在几年时间内,就获得证悟。西藏人不断提到密勒日巴的理由,并非由于他是西藏人塑造出来的唯一佛陀,而是大家的佛陀,特别接近我们的身语意罢了。他云游四海时,与庶民一起生活,是我们最乐于记忆与传诵的。密勒日巴具体表现出自然心识特质,这是西藏人至爱及珍视的自性。

  我们若能完成无上瑜伽檀陀罗生起和圆满次第修行,则在今生,身的证悟就获得殊胜成就。即使只完成生起次第修行,今生所有的目的也会完成,最大成就仍然可能在死时或死后达成。在生起次第阶段,我们修行完美荣耀的神性瑜伽,散发出光与热,主要与“死时的明光、中阴和转世为法身、报身和化身”的观想过程有关。这项修行为圆满次第修行的前行,种下佛陀完美“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或法身、报身和化身)的种籽。应用圆满次第使这些种籽成熟、完美,并进入三真实佛身的领域。如果死亡到来之前,没有时间完成圆满次第,只要有生起次第修行,即可获得死亡明光为法身、中阴为报身、转世为化身,等于提供三次机会,以获得伟大的认知和控制转世后的前程。一旦熟练生起次第,就能够进行各种曼荼罗的檀陀罗修行!以造福众生。神性瑜伽既浩瀚又深奥,包含所有佛陀教诲,和所有可能面临的情况在内。完成修行生起次第的成就,有如我们在圆满次第学校报过名一样。即使我们不能发展生起次第曼荼罗观想法,至少应该在认真尝试圆满次第修行之前,得到生起次第观想的稳定性。还有一项传承是,在整个生起次第修行期间,先进行局部圆满次第观想,以熟悉修行法,并且将修行成就置于心识意向上面,这样的、心识意向,在从事密集的圆满次第瑜伽修行时,会显出效果。

  像遏罗迦、秘集金刚、时轮金刚、喜金刚、阎曼德迦(大威德金刚)等无上瑜珈檀陀罗,都教授以“身”为观想基础修行法。充满身的能量,被引导人中脉。这些能量集中于身的明点,与脉道在此相会,目的是要解除妨碍解脱能量流动的结。技们必须控制组成男性和女性遗传物质的明点(滴),身原本由这些遗传物质形成,并经由压力点牵引出来,以净化及刺激它们。这是“脉.明点.气”的修行过程。

  就檀陀罗的观点,充满能量的气,是心识的媒介。能量的气纯净而微细时,心识状态相对清净。经由转换身体能量,我们也转换心识。

  如何修行“脉·明点·气”呢?我们引导充满能量的气,进人中脉,并且分别自顶轮和脐轮,提取原始白菩提和红菩提的明点,让它们在“脉结”相会,产生的微细能量会生出微细心识。我们鼓励这种特殊心识,于空性智慧自性中产生。利用此特别心识和支持身体的能量,从事观想的益处,超过多年的平凡观想。在金刚乘中,可以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完成显宗必须费尽一生时间,才能达到的修行成就。

  为了获得全知佛陀果位,我们必须同时得到佛陀的心和身之因。显宗的佛身之因,就是先前讨论六波罗蜜时,解释的修行法。法身之因,是对空性的观想.这是在形式上的身与意架构内完成。在无上瑜伽檀陀罗里,我们对肢体的微细能量基础,和澄彻心识的意识会产生错觉,然后心识停留在微细能量上。观想时,我们集中微细意识在意象上,成为色身之因,或显现佛陀的形体,微细意识与我们对空性的专注,成为法身或法身之因。我们让微细能量在错觉的虹光身中产生,然后引导所产生的微细意识,是教授“脉·明点·气”的目的。

  此世今生要得到檀陀罗修行成就,端赖修行原初微细心识。以厩扨微细心识这盏明灯为修行基础,很容易在今生限制严格的檀陀罗修行,如时轮金刚修行法,或一般的檀陀罗修行,如遏罗迦和秘集金刚修行法,得到佛果,我们甚至可以毫无保留地获得证悟,使平凡的身体转换成神秘的虹光身。许多伟大瑜伽修行者的故事里,都说他们获得如此成就,他们死后,躯体转化为彩虹并消失,只留下毛发和指甲。


 
笨者之帚编制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格鲁教法集成
 上一篇'目录'下一篇 
 
 
第十三章:淬炼精金结语 
 

  达赖喇嘛三世:

  这是凝聚所有苏怛罗和檀陀罗重点,研究如何达到完美之身的方法,以及在转世的机会里,如何表现完美之身的意义。以这种渐进方式修行!可以有效运用珍贵佛法,嘉惠自己与他人。宗喀巴大师将这些修行经验放在内心!并建议弟子也要这么做。将它牢记在心,想像宗喀巴大师正坐在你面前,用冷静有力和印象深刻的声音,训诫你要如实修行,并真正运用他的教诲,驯服你的心识意向,落实他的教诫。

  法王达赖喇嘛:宗喀巴大师用偈语的形式,在“菩提道次第论”提出一些教义。他不仅让修行者更进一步了解他的心识,更造福深入想了解轮回之道的人。

  我们提到“证悟之道”时,听起来好像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可是,一但开始认真修行,突然间好像变得相当棘手难得、遥不可及,这是思想和行动的矛盾之处使然。若想不被此困难打击而引起沮丧,就应该蓄积智慧与禅定,集中心识修行。享受修行艺术的坚持、自觉、决心和能力,是产生稳定进步的主要条件。

  修行最常见的错误,是期望快速获得成就。我们当然应该尽可能从事密集而且纯净修行,除非我们已产生“微细身”能量和意识层次,不然,我觉得不要热切期望快速得到证悟,是比较明智的做法。首先,我们应该努力于产生小小的成就。若将证悟想像成遥远的事物,修行就会保持稳定与冷静。期望立竿见影的进步,反而是在妨碍进步,而不急切期盼的修行,往往会得到更多成就。

  什么是进步?我们如何察觉到?教义如同一面镜子,在镜子前面,我们应该把持住自己身语意的修行。回顾一年前,你那时身语意的行为意向,和现在的情况比较一下。如果修行得很好,某些进步迹象会反映在佛法的镜子里。

  我们通常不了解心识的进步是什么,或在错误的生活领域寻找进步。除了找到挫折之外,我们能够期望什么?在接受修行以前,最好以全然的理性自我检视一番,察觉到内在改变不只是期盼或幻想成真时!再稳定而坚持地修行。心识是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不是随时启动及关闭的引擎。我们持续不断地滥用修行,它就别无选择地,只有渐渐减弱及消失成就。

  无知、我执和贪爱症候群,从久远以前就伴随我们,而且贪瞠痴慢疑等本能,一页深植在我们、心识内。要去除它们,并非像开灯驱散室内黑暗那么简单。我们稳定修行时,黑暗的力量无形中就被破坏了,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用深思和、水久的观想,使“菩提道次第”修行一直处在稳定中。

  进入“菩提道次第”生起次第有许多方法。西藏有一项传承是,上师每次给修行者一种“菩提道次第”观想课程,这项课程还没有心得之前,不会教授更高深的课程。我认为应该在进入下一个主题之前,对眼前的主题要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度。例如,显宗的观想与心识上师的关系,和金刚乘互相比较就有不同的优点。我们获得观想空性和自性成就前后,对上师会有不同的亲近态度。

  即使是无上瑜伽檀陀罗的生起和圆满次第,对心识上师的认知也有差异。很明显地,我们无法在进行第一步骤“菩提道次第(即上师瑜珈的修行)之前,就完成第二步骤(即观想珍贵人身的修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获得基础上的特定主题之观想心得,而这项主题是我们正在修行中的。

  “淬炼精金”有两项重点,首先,应该尊重心识上师为佛陀或是已证悟者,为我们的修行典范,他以凡人之身进入我们生命里!为了我们而先行证得佛陀果位。第二,应该观想上师的慈悲自性,和上师维持正确关系,使修行更圆熟。

  我们的修行同伴是佛陀使者,了解他们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在生命意向中,打开心识之门,打下稳固根基,进入第二阶段观想,即“生为人身”,具有无限天赋、心识潜能的珍贵性与稀有性。我们必须使这项主题成为主要观想课题,直到认知人类身体为心识容器、是会产生永恒利益的内在自性之船为止。

  平凡的轮回心识,仅视人身追逐自性,是生物本能需求的工具,这些都只满足肤浅的心识层次,其影响力不超过死亡之门。我们必须学习欣赏人类自性的内在心识特质,学习对生命积极与富创造力的一面,并具有信心。要是认为生命没有目的,只追求瞬息短暂目标,就很难进入心识修行。为了断绝对生命的无益庸俗态度,我们要静虑禅修,深思先前提到的八无暇以及十圆满,然后进一步思考人身意义和珍贵的自性。这样的深思,可以巧妙转变我们自身和生存相关的尊荣感受,鼓励我们不再视自己是丛林定律的荒谬轮回里,渴望追求立即利益的一只动物,开始认识深刻的自性,区分人与动物、昆虫的心识发展能力。这会引起以强烈喜悦、产生汲取生命精髓的念头。死亡与无常,能激发我们短暂的自性,认识希望和喜乐的基础。任何时刻,死亡都可能掠夺我们的生命,而且若我们尚未产生心识,则将一无所有。

  宗喀巴大师在“圣道三要”书中写道:'了解人类生命的珍贵、稀有以及有限,将粉碎我们此生肤浅和世俗目的之幻想。反覆观想轮回的必然定律,和生活中令人不满意的自性,将粉碎对来生世俗目标的憧憬幻想。我们心识培养出不愿受轮回掣肘的观点,日夜期盼解脱的宁静,则自主的解脱心识就产生了。'

  宗喀巴大师简述“菩提道次第”三项最基本修行,分别是培养自主的解脱心识、利他的菩提心和空性智慧。观想人类生命的珍贵、无常和死亡.是寻求三善道的原初观点。对轮回定律的观想,用于希望超越三善道!以代替涅盘解脱。

  在此传承之下,观想珍贵人身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一再被强调。我们追寻真谛!接下来观想轮回定律和让人永不满意的轮回。虽然观想三恶趣产生的痛苦,包含在后面的主题之下,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