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格鲁教法集成 >

第4章

格鲁教法集成-第4章

小说: 格鲁教法集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坑ξ鞑坎孛褚螅鞘实钡目诖袒澹聪铝恕镀刑岬赖坡邸贰!ㄆ刑岬来蔚凇ǖ囊饽睿蛐砜梢猿莆吧鲜χ饕濉保词欠鹜拥难祷澹缡诩堑挠《壬鲜α髌腥桶擞b的知识传承里,都看得到源自“菩提道次第”的自我省思。“菩提道次第”结合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的所有基本修行,根源是释迦牟尼的教义,再由各个传承延续下来。研读时,应该加强自我修行,而不是强调宗派和传承。

  之前我曾提到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的教义,直接或间接普及于所有宗派。玛尔巴在尼泊尔遇见阿底峡时,曾经向他请益过许多教义。密勒日巴的弟子冈波巴,更将阿底峡的“菩提道次第”,与密勒日巴的“大手印”结合。阿底峡到达西藏,往北走向“多林”的路途,他经过一座山,即后来有名的萨迦,萨迦派于几年后,在那里建立了重要地位。阿底峡在山间俯视,授记(预言)此处会出现萨迦寺院,以及萨迦派的创始者。阿底峡的传承,包括“菩提道次第”在内,日后都成为萨迦派教义的重要基础。

  有的时候,我们会听说格鲁派太过知识性了,其分析和思考会阻碍观想与灵修上路,我个人认为这是所知有限的人之愚见。达赖喇嘛一世、二世、三世、五世和十三世,都曾到藏传佛教所有宗派,特别是宁玛派,广泛学习他们的教法。所有达赖喇嘛都是“哲蚌寺上师”和“黄帽持有者”,但是,他们对每一个宗派都同样尊重,而且跟随感到兴趣的传承上师学习佛法,从不考虑是什么宗派。

  以宗派之分的顽固封闭心,来学习佛经或修行,如同将良药变成毒药。这种宗教优势的成见,只会让我们成为傻瓜。藏传佛教传承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格鲁派有一支观想法,是由噶举派的创始者玛尔巴带入西藏的。我的修行之中,有百分之三十属于宁玛巴传承。我也曾向许多日本人、部派佛教学者和上师,跟他们教学相长、学习佛法知识。大部分西藏喇嘛都这么做。

  当我们了解心识之道的自性,就再也不会看到各种佛陀教义和修行法,有何冲突矛盾之处。佛陀并未针对困惑于什么是纯粹佛教?什么不是?什么是高层次修行?什么是低层次?而传授浩瀚教义。任何人只要对已证悟者的意思有基本了解,无论在哪个宗派或哪支传承,都能听到每位上师反映出来的佛法语言。

  我们知道旅行者在不同地方,会穿着不同衣服以适应各种气候变化。相同的,佛法各个传承的特性,也会按照发展时间和文化背景稍做调整。我们研究传承的来源时,会发现都是源自释迦牟尼而形成的完整体系。或许可以追溯到初转法轮(释迦牟尼第一次传法),这在小乘的修行重点是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自制和三种高层次修行法。也可能推及二轮法转,强调大乘中心思想。或推及以唯心教义为基础的三转法轮,又或和金刚乘攸关,秘密传授或结合数个传承的口传。

  修行者若吸收早期印度佛教上师如龙树菩萨、八觔、世亲(天亲)、法称等阐述的深广教义,就深切了解尊重每一支佛法传承的重要。我们应该尝试遵循“多位上师”的原则。这并非意味我们得混合所有修行法,使其庞杂无章,而是要开放所有教义,使上师的思想有效传递,以及支持任何我们可能学习之传承的知识,让它发扬光大。

  “菩提道次第”修行者的第二项先决条件,是要有吹毛求疵的头脑。教导缺少好奇心的弟子,就好像是用链子牵着猴子到处走一样,不可能进步。无论我们有多少信心,如果不能长久保持好问及严谨态度,我们的修行会一直停留在某种无益的状态下。若不培养正确心理,即使是进入无上瑜伽檀陀罗的四灌顶,对我们毫无价值可言。

  上师每项教诲之目的,都在平静弟子消极的心,并培养心识特质。我们若不好问,就无法在生活中,决定何时运用何种特定的教诲。持续以未开化的心境研修佛法,只会让神圣的生命成为魔鬼。读佛经若不能减少我们的贪欲、嗔恶、傲慢等,则要重新考虑开放让教义进入心中,以及进行把教义当做生命的修行之重要时刻了;对初修行者而言,这特别重要。

  拥有一套平衡的学习和修行方法很重要虽然理解力很重要,但是,必须确定我们的修行不但能超越理性思考,还要为培养心识、克服内在弱点之目的,使修行成为生活的

  一部分。我们应该像阿底峡的弟子仲敦巴一样,他说:

  “无论何时,只要我修法,就同时冥思与观想。冥思时也修法及观想,观想时也是在修法和冥思;这就是噶当派之道。”

  这项贯通三倍力量的修行法,可以保护我们免于走错方向,或跟着错误的指导走。这两点是心识追求者最重要的特质,应该尽量发挥这些能力,以及《淬链精金》列出的其他先决条件。若我们不做必要的努力,开发内在特质,即使最好的上师和最高等教诲,也无法帮助我们。弥勒曾经说过:

  “佛法真义,惠及众生。”

  最敏锐的意识,自性纯洁无瑕,是一切众生皆具备的。从这点来看,众生皆平等。我们处境相同,当所有状况皆配合得宜时,我们的佛性会与他人的佛境加通。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吸收证悟之道对人类来说,比其他低等动物来得容易。我们身体复杂的神经系统,及高度的辨识知觉,提供心识发展方面更多机会。

  我们为何认为心识的进步是可望而不可及呢?我们或许有许多错误及弱点,但是若我们藉由读书、批评分析及观想,使自己遵守教诲,就可以感受去除内心恶念的特质。这些内在特质就像解毒剂,可以对抗内心的负面影响力。了解观想的解毒剂时,心理扭曲及情绪痛苦的力量会逐渐减弱,心识则回升至纯洁、不受扭曲的境界。

  佛陀的西藏语为“桑结”。桑,意指无任何错误及弱点。结,是延伸到极至的智慧。在这里,我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纯洁与智慧,也可以说,我们是不同规格的佛陀。虽然与全然证悟的佛陀相比,我们的内在佛陀非常渺小,可是,完美佛陀境界并非不能达成。不完美可以自动从我们内心被排除,透过正确修行,每项特质都可以被制造出来。

  我们的心现在虽然不完美,若我们努力发展各项观想能力来对抗的话;绝对可以克服不完美。现今许多传承的教诲,带我们达到完美无瑕的知识境界,克服内在瑕疵,而心识依然享受完全解脱,不受恶业创造出来的无尽痛苦影响。现今的精神上师仍旧不少,除非我们能够付出努力来修行,否则珍贵的重生,恐怕没有太大的意义。

  达赖喇嘛三世:弟子应具备的三项基本特质是:

  一、真诚。

  二、智慧,能分辨此道路上有益的及有害的外力。

  三、恒心,对获得心识的认知及修行有深切渴望。

  弟子也应该具备第四项特质:对佛法及佛陀教诲心存感激。

  适合被带颌到“菩提道次第”教诲殊胜之道的弟子,还必须具备六项特质:

  一、对佛法有极大兴趣。

  二、实际教诲过程中,能保持心识清醒并且集中精神。

  三、对上师及教诲有信心,而且心存尊敬。

  四、舍弃怀疑教诲错误的态度,并心存接受的态度。

  五、保持有助于学习的状况。

  六、去除所有无益于学习的状况。

  如果你要获得“菩提道次第”的传法成就,应尽量保持上述上师应具备的特质。如果你要聆听传法,应该开发上述存在你内心的种种理想弟子之特质。

  法王达赖喇嘛:

  事实上,人类未曾远离证悟。我们的五官,就如佛陀散放的身体。在睡梦中,我们的身体好像已经圆寂,有如得到佛陀加持。不论醒着或睡着,都像佛陀的法身,永远保持清净敏锐的心识。我们只需要试着清净世俗的自性,就拥有佛陀形象。

  达赖喇嘛三世:

  在精神上师指导下,接受“菩提道次第”传承修行时,必须尽量在合适的清静场所设立圣坛,安置上师及佛陀的法相、一座佛像和佛经,以及纯净供品。

  圣坛前方宜设置舒适的观想坐位,每天以“毗卢七支坐”,打坐四次到六次,从事菩提道次第研修及观想。

  法王达赖喇嘛:

  西藏有支传承,是在闭关或半闭关时修行“菩提道次第”。弟子每次被教授观想一段课程,并在之后几星期或几个月,不断持续修行,直到获得这部分的证悟。选择安静愉悦地点做为修行场所非常重要,让环境的自然之美,使我们心中充满宁静与快乐。每天观想两次、四次或六次,从菩提道次第的生起次第开始,然后投入观想主题。

  先从系列性主题进行观想,然后针对特定主题专注观想。在半闭关状态,一天只需要观想一次、两次或三坐次。

  达赖喇嘛三世:

  如何仰赖精神上师

  仰赖精神上师的最好方式,就是藉由他的神秘特质,和他对你心识生活有益的功能,来进行沉思观想。

  想一想,上师对你的仁慈情况:精神上师是一切秘密成就之根本,此生及来生所有慈悲之起源。他是运用佛法之药,医治我们心识的医师。虽然过去历经无数轮迥,但是以前从未遇到或曾经遇到,可惜并未遵从他的教诲,因此没有成就佛陀果位。想一想:

  “我现在遇到精神上师,应该尽量用修行成就取悦他。”

  给予快饿死的人一碗简单食物,远比给予一袋金币要慈悲得多。因为如此,上师可以说甚至比佛陀还要慈悲。

  “五道次第”说:

  拥有佛陀自身的众生,会迈向完美圆满境界。

  但是,众生自身的上师比佛陀更慈悲,因为他都亲自给众生口头教诲。

  想想你的上师,他比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还要更加慈悲。

  法王达赖喇嘛:

  培养对精神上师正确态度的实际方法,是运用上师为我们的生命带来良好特质及正面影响,进行沉思观想。藉由不断忆思上师表现的大慈悲,就会产生适合在上师指导下从事心识修行的信心。忆念上师角色的过程,在生起道和圆满道的修行都非常重要。我们观想时,涌现一连串反应,这些反应若在一开始就被了解,便可以清除心中许多疑虑困惑及迷信。

  精神上师是心识修行进步的根源。格西波多瓦曾经说过:

  “连那些世俗生意人,部必须跟随合格的前辈学习,何况寻求证悟之道的人,更应该如此。我们大部分人来自平凡境界,在寻求证悟的道路上,毫无背景或经验。我们想得到这些经验,何不跟随有资格的上师,由他把经验传给我们,又教导我们方法呢?”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写道:

  “心识发展之根源,在于培养与上师之间的有效关际。”

  这意味我们必须培养正确态度。如果关系够坚强,就可支撑修行的树干、树枝、树叶以及花朵。树根强壮,树就会跟着变得很强壮;反之,树根脆弱时,整棵树将很脆弱。

  有两项需要培养的基本态度,一是对上师的尊敬,一是对上师为我们生命带来正面影响而心存感激。我们应该产生视师如佛的敬意,能够做到这点,就能像亲近佛陀般地来亲近上师,自然地激发出对修行上师教诲的感受能力。我们和谁越亲近,就越容易接受谁的建言,精神上师可为我们指出证悟之道,为使建言能对我们产生助益,必须亲自完成这些修行。视师如佛,可以很容易应用教诲,将身语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视师如佛的指示并非不合理,在许多场合,精神上师即是佛陀自身。佛教创始人是教导许多不同证悟之道的佛陀,他大约在二十五世纪前过世。今日引领我们体验佛陀教诲的别无他人,只有我们的宗师即精神上师。如杲将上师视为俗人,不去努力经营紧密关系,那么和证悟之间仍有很大距离。佛陀比皈依三宝更神圣,是所有精粹的来源,我们既然知道敬重三宝,怎么可以不敬重代他执行教诲工作的人呢?

  视师如佛的教诲,是从无上瑜伽檀陀罗来的。小乘和大乘的经文,都曾叙述上师的种类、拥有合格上师的必要、上师必备的先决条件、弟子应该具有的态度等等。这些主题在檀陀罗经文中也提到,但是有一项大乘小乘里都没有的,就是“檀陀罗上师必须是佛陀”,必须有能力将佛陀教诲配合自己的修行经验,以二道次第教导弟子。尤其是檀陀罗上师,要以自己的修行经验为弟子进行“第四灌顶”,这点只有金刚持佛做得到。实际传授四灌顶的上师,必定已经证悟清净心识和幻身,了解喜乐与空无的真谛。

  从弟子方面来说,灌顶主要是引发心中并澈澄明的自觉,这项自觉力量的大小,是由弟子所处的心境而定。如果将启蒙上师视为佛陀,则可获得最大自觉。上师可以传授四灌顶,只因为他就是佛陀。

  上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是学习理想上师的特质。接受任何一位上师之前,必先查明他是否有资格当心识的向导?要仔细分析自己对未来上师的感觉,并确认能否配合他的教导来修行,再将他视为佛陀。一旦确信可以对上师保持信心和正确态度,培养良好的师弟关系将让你受益非浅。另一方面,无论上师资格有多深,若对他的能力无法产生信心,就无法从上师的心识教诲里得到启示。因此,在接受一位上师之前,我们有权利和责任去精挑细选。

  经文将上师特质如此大费周章地描述,是在教导我们,寻找一位可以开启内心佛道的上师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跟着资格不符的上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檀陀罗经文提到,请求某人为上师之前,纵使花十二年的时间来观察,都是明智的。选择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必须非常谨慎。

  上师执行佛陀的工作,在传法上与佛陀平等,就慈悲程度而言,甚至超越诸佛。担当一切众生之上师的诸佛,释迦牟尼佛被认为对我们最慈悲,我们就是藉由他的教诲而与诸佛接触,在他之前的迦叶佛,并未降临人间。虽然释迦牟尼佛为过去诸佛最仁慈的一位,我们仍然无法直接从他那儿得到教诲;过去这两位佛陀,部无法直接帮助我们。

  如果所有过去诸佛和传承上师,现在都现身在眼前,我们也无法以已经受证悟的能力认出他们,我们与他们没有足够强烈的轮迥关联,他们也无法影响我们。上师以一般人的长相,用最大慈悲降临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可以看到并能够接触,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从事佛陀的作为。佛陀仅能藉上师来接近我们,若不敬重上师、不留心上师的教诲,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我们应该深思上师无以伦比的慈悲,并且产生深切的感激。

  我们之所以自浑沌以来,就不断在生存的轮迥中不停打转,是因为以前没有遇到精神上师,或是遇到了,却不懂得营造亲密关系。我们应该马上就下定决心,掌握现在实况和机会,在上师引导下从事心识修行。

  达赖喇嘛三世:

  接近精神上师

  为了得到心识的指示,佛陀自己以物质、服务和修行来供养。例如,在某一世,他供养十万黄金给上师,获得偈语“有生就有死,停止生死过程是福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