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天下师。未满而知约者。知气与血合。候人迎气口。以知三阴三阳之气。而不知阴阳血气。推变无
穷。可浑束为一。而合于天之大数。故通人道于天道者。斯可以为天下师。约方者。约束血气之法。如
约囊者。谓气与血合。犹气在橐龠之中。满而弗约。则输泄矣。故方成而弗约。则神与弗俱。谓血与气
不能共居而合一也。满而弗约者。谓不知经治。脉急弗引也。约而为一者。脉大以弱。此血气已和。则
欲安静也。
雷公曰。愿闻为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
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愿闻为工者。愿闻血气之相应。而后明合一之大道。是由工而上。上而神。神而明也。寸口主阴。
故主中。人迎主阳。故主外。阴阳中外之气。左右往来。若引绳上下齐等。如脉大者。人迎气口俱大。脉
小者。人迎气口俱小。春夏阳气盛而人迎微大。秋冬阴气盛而寸口微大。如是者阴阳相应。是谓平人。
若不应天之四时。而更偏大于数倍。是为溢阴溢阳之关格矣。此论三阴三阳之气。而应于人迎气口之两
脉也。高子曰。人迎气口。谓左右之两寸口。所以分候阴阳之气。非寸关尺三部也。若以三部论之。
则左有阴阳。而右有阴阳矣。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
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
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
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
。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间去声数叶朔)
此论阴阳之气偏盛。而脉见于人迎气口。及病之在气在脉。以证明血气之相应相合也。三阳之气
偏盛。则人迎大二倍三倍。此气血之相应也。脉大以弱。则欲安静。此血气之相合也。痛痹者。病在
于皮腠之气分。气伤故痛。气血相抟。其脉则紧。此病在气而见于脉也。代则乍甚乍间。乍痛乍止者。
病在血气之交。或在气。或在脉。有交相更代之义。故脉代也。盛则泻之者。气盛宜泻之也。虚则补
之者。气虚宜补之也。紧痛之在气分。故当取之分肉。代则病在血气之交。故当刺其血络。且饮药者。
助其血脉脏腑。勿使病从络脉而入于经脉。从经脉而入于脏腑也。陷下则灸之者。气之下陷也。不盛
不虚者。气之和平也。以经取之者。病不在气。而已入于经。则当取之于经矣。若人迎大于四倍。且
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者死不治。夫始言人迎大一倍二倍三倍者。此阳气太盛而应于脉也。后言以
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此阳盛之气。溢于脉中。气血之相合也。此
以阴阳气之偏盛。病之在气在脉。以明气之应于脉而合于脉也。故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
脏腑之病。本者。以三阴三阳之气为本。末者。以左右之人迎气口为标。盖言阴阳血气。浑束为一。外
可以候三阴三阳之六气。内可以候五脏六腑之有形。此阴阳离合之大道。天运常变之大数也。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病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
糜。少气。溺变色。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
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名曰经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
之病。
夫在天苍 丹素玄之气。经于十干之分。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六气合六经。
五行生五脏。是六气本于五脏之所生。故阴气太盛。则胀满寒中。虚则热中。出糜。溺色变。气从内
而外。由阴而阳也。是以候人迎气口。则知阴阳六气之盛虚。内可以验其脏腑之病。阴阳外内之相通也。
夫痛痹在于分腠之气分。腠者。皮肤脏腑之肉理。故病在阳者。取之分肉。病在阴者。先刺而后灸之。
盖灸者。所以启在内在下之气也。代则气分之邪。交于脉络。故先取血络。而后饮药以调之。陷下则
徒灸之。盖言气陷下者宜灸。今入于脉中。又当取之于经矣。如陷于脉而宜灸者。乃脉受络之留血而
陷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若气并于血。又非灸之所宜也。此盖因气之盛虚。病之外内。以证
明血气之有分有合。有邪病。有和调。反复辨论。皆所以明约束之道。所谓邪病者。中有着血。犹囊
满而弗约。则输泄矣。和调者。气并于血。神与气俱。浑束为一。阴阳已和。则欲安静。毋用力烦劳。
不可灸也。朱永年曰。本经中论人迎寸口大一二三倍之文。凡四见。其中章
旨不同。学人各宜体会。若仅以三阴三阳论之。去经义远矣。马氏以六气增注脏腑。更为蛇足。
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此总结上文。以申明约束为一之道。通其荥输者。谓血气之相合。从荥输而溜注于脉也。大数者。
谓合一之道。通天道也。故知其大数。则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陷下则徒灸之。盖谓气盛者宜
泻。气虚者宜补。气陷下者宜灸。今气与血合。浑束为一。有病者则当取之于经。气盛于脉中者。又
当引而伸之。血气和平而相合者。则欲安静调养。是以徒泻徒补徒灸也。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
刺。此病入于经。所当以经治之。脉急则引者。阴阳偏盛之气。并于脉中。故脉数急。又当引而伸之。
盖囊满勿约。则输泄矣。若脉大以弱者。此平和定气。与血相合。而已和调。则欲安静以调养。无用
力以伤其血脉。无烦劳以伤其气也。此章假人迎气口之盛躁。以明气血之合一。故曰脉急则引者。先
言盛躁之气。而合于脉中也。继言脉大以弱者。乃平和之气血。浑束于一也。气并于脉中。故脉大。血
气和调。故柔软也。外揣篇论浑束为一而合于天道。天地有外内上下之气交。故司外可以揣内。司内可
以揣外。此天地之合一也。此篇论阴阳六气。与血脉浑束为一。应司天在上。在泉在下。如水镜之察。
不失其形。此水天之合一也。愚按、此篇大义。谓阴阳六气。外合于手足六经。内合于五脏六腑。可分
可合。可外可内者也。候人迎气口者。候六气之在外。而不涉于经也。陷下则灸之者。谓气陷于内。
而不陷于脉也。故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卫气外行于皮肤分肉。内行于脏腑之募原。六气在外。
同卫气而在肤表之间。陷于内则入于脏腑之募原矣。故曰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盖以
内为本而外为末。血为本而气为标。审其病之在气在脉。在外在内也。如病在外之六气。有不涉于六
经者。有病在气而转入于经者。有陷于内而不干于脏腑者。有陷于募原之中。而病及于脏腑者。此六
气之于经脉脏腑。可分而可合也。紧则为痛。痹者。病形而伤气也。代则乍甚乍间者。气始入于脉也。
盖六气本于五脏之所生。而外出于肤表。合而为一。则从络而脉。脉而经。经而脏腑也。六气出入于
脏腑经脉之间。有离有合。营运无息者也。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此六气行于脉外也。脉大以
弱。则欲安静。此气与血合。混束而为一矣。即如中风伤寒。六经相传。七日来复。此病在六气。而
不涉于经也。如病一二日。即见呕吐 泄诸证者。此陷于内而入腑也。有病一二日。即见神昏气促烦
躁诸证者。此陷于脏腑之募原而为半死半生之证矣。盖客于脏外者生。干脏者死。干脏而脏真完固。不
为邪伤者生。脏真伤而神昏躁盛者死。故曰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如伤寒之黄连阿胶桃花小陷胸证。
此病在气而溜于经也。盖邪入于经。其脏气实。不必动脏。则溜于腑。若血脉传溜。大气入脏。腹痛
下淫。可以致死。而不可以致生矣。夫邪气淫 。不可胜数。有病一二日。或即溜于经。或即陷于内。
或即干脏入腑者。有病多日而渐次溜经陷内。干脏入腑者。有病久而只在气在形。不入于内者。此邪
病之有重轻。正气之有虚实也。此篇论血气之离合出入。审病气之轻重死生。大有关于至道。故帝令
斋宿而始授其书。予亦不厌琐赘而复明之。以勉后学。知正气之出入。则知邪病之浅深。治其始蒙。
其未逆。弗使邪气内入而成不救。此医道中修身善后之大功德也。高子曰。外揣篇论气与
形合。此篇论气与血合。五变章论病在形而不病气。本藏篇论病在脏腑而不病气。本经厥逆诸篇。有
病气者。有病血者。有血气之兼病者。此阴阳离合之道。变化之不测也。
卷六
五色第四十九
属性: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
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
岁。
此承三十七章之五阅五使。复辨明五脏之气。见色于明堂。见脉于气口。察其色。切其脉。以知
病之间甚。人之寿夭也。五阅章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
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故帝复释之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
颜者。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盖言
面部之形色。应天地之形气。欲其清明而广浓也。夫五脏生于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五色。及三
阴三阳之六气。故色见于明堂。脉出于气口。乃五脏之气。见于色而应于脉也。故曰五气者。五脏之使
也。五时之副也。气口者。左之人迎。右之寸口。所以候三阴三阳之气。三阴三阳者。五脏六腑之气也。
朱氏曰。按五藏生成篇云。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盖五脏之气色见于面。五脏之血色
见于目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候肾。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右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
肺。左外以候心。是五脏之有形。候见于左右三部之寸关尺。五脏之气。候见于气口也。故曰脉之浮
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此五脏之形气。各有所候也。夫天地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故
视人之寿夭。决病之死生者。必明乎此。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
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恶叶乌)
五官者。五脏之外候也。明堂者。鼻也。鼻之准骨。贵高起而平直者也。五脏次于中央。阙庭之
中。肺也。阙下者。心也。直下者。肝也。再下者。脾也。脏为阴而主中。故候次于中央也。六腑挟其两侧。
肝左者。胆也。方上者。胃也。中次者。大肠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腑
为阳而主外。故位次于两侧也。肾为水脏。故挟大肠而位于蕃蔽之外。应地居中而海水之在外也。首面上于
阙庭。王宫在于下极。应天阙在上。王宫在下。有天地人之三部也。阙庭者。肺也。肺主天而居上也。极下者。
脾也。脾主地而居下也。王宫者。心之部也。心为君主而居中也。五脏安居于胸中。而脏真之色。致见于外。
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
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朱永年曰。不辨者。谓不辨其真色。而辨其病色也。五色之见。各出其色部者。谓五脏之病色。各见于本
部也。刺热论曰。色荣颧骨。热病也。部骨陷者。谓本部之色。隐然陷于骨间者。必不免于病矣。盖病生于
内者。从内而外。色隐现于骨者。病已成矣。承袭者。谓子袭母气也。如心部见黄。肝部见赤。肺部见黑。肾部见
青。此子之气色承袭于母部。虽病甚不死。盖从子以泄其母病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为五官。
倪冲之曰。此察五部之色。而知外淫之病也。青黑者。风寒之色。故为痛。黄赤者。火土之色。
故为热。白者。清肃之气。故为寒。是为五色之所司。而为外因之病也。莫子瑜曰。上节论五脏之病色。
各出其部。此论天之风寒。见于五色。审别外内。是为良工。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而沉者。
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
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
伤于食。
此切其脉口人迎。以知病之间甚外内也。夫外因之病。从外而内。自阳而阴。内因之病。从内而外。
由阴而阳。脉口主内。人迎主外。故曰外内皆在。谓候其脉口人迎。而外感内伤之病。皆可以知其甚
衰也。故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甚在内也。人迎气大紧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为阳。沉为阴。其
脉口浮滑者。阳气在阴。故病主日进。人迎沉而滑者。阴气出阳。故病日损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
进在内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进在外也。脉之浮沉。谓左右寸关尺三部之脉。与人迎寸口之气。大
小浮沉等者。此脏腑之形气俱病。故
为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此阴病见阳脉。故为易已。是以小则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阳病在外。
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坚者伤于寒。病因于外也。气口主中。是以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病因于内也。人迎气口。主脏腑阴阳之气。故候其两脉。而外内之病皆在焉。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
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脏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
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
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朱永年曰。此察其色。而知病之间甚外内也。粗明主阳。沉大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