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中的真理,我们就像法利赛人代人听道,替天行道而已。难道我们不是长执,就可以多妻、放纵、贪财、好酒、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吗?追寻别人的责任,强调他人的错误,也许就是要拼命拔掉别人眼中的刺去转移视线,以免他人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三、我错了,我要负责
这是承担责任面对现实的心态。一个人成为基督徒的转折点是:从前我知道“罪的定义”,现在我承认“我有罪”;从前我明白“罪人”的解释,现在我表示“我是罪人”。一个基督徒的成长,也是把初信主时“无所谓”的行为变为成熟期的“有所谓”。属灵的敏锐加强了,眼光广阔了,知罪就越多。难怪使徒约翰劝信徒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就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
浪子的比喻(参路十五17-21)提供基督徒一个典范,彻底地活出“我错了,我要负责”的真谛。首先是对神在言语上认罪。浪子醒悟过来,就说他得罪了天。我们所犯一切的罪,都一定是得罪神。如大卫认罪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诗五十一4)摩西也指出人犯罪,就干犯耶和华(参利六1)。《约翰壹书》第一章九节即可延伸用在未信者,更应成为已信者长进的过程:“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其实是对神行为上的回转。浪子不单打算,而且实际起来往父亲那里去。开车走错了方向,不能只是认错,更加要立刻回头,才可以达到目的地。认罪之余,要在圣经的光照和圣灵的带领中悔改归正,“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二十六20)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往真理前行。第三是对人在言语上的道歉。浪子对父亲说“又得罪了你”。信徒私下向神认罪没有面子的压力,但向人道歉就困难得多。特别是长辈向晚辈或关系亲密的人说对不起。然而,信徒必须常常学习由衷致歉,更不要拖延,让事情恶化。“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五16)最后是对人在行为上赔偿。浪子不敢再作儿子,只愿作雇工,向父亲具体的赔偿。信徒犯罪往往伤害了别人;没有赔偿的道歉是片面的。亏负人不可只赔本,还要加上五分之一。受害人不在要把赔偿交给其亲戚,没有亲属则送到服侍耶和华的祭司(参民7、8)。现在来说,若找不到收赔偿的人,便送到教会由神代收。信徒赔偿是一定有途径的。除了金钱,礼物和服务也是适当的补偿。总的来说,全面的悔改是对神对人言语和行为兼有的。购物打折值得开心,但“我错了,我要负责”产生折扣,却是属灵健康的哀愁!
四、你错了,我也要负责
这是延伸责任改变现实的心态。“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个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个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3-5)信徒要以耶稣的心态和行动为榜样。他没有罪,却延伸责任降卑为人,且死在十字架上,改变了人类要面对罪与死的现实。若信徒以神的面子为归依,个人看别人比自己更重要,便是以主心为己心。客观来说,别人犯的罪,例如淫乱(奸淫、婚外婚前性行为、色情癖),我们没有参与。但主观来说,我们必须自问:在事发前我们有教导、劝勉和警告吗?在事发时有提醒、拦阻和挽回吗?在事发后有补救、责备和安慰吗?还是袖手旁观、可惜可怜、左传右播,以诧异的眼光(而非奇妙的恩典)对待当事人。“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个人务要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罗十五1-3)
五、君子与小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中的君子是人本的,靠人的力量成为有德行的人。基督教的君子是神本的,以耶稣舍命的爱为榜样,靠着圣灵的力量,与基督同为君子。小人要求别人,注重“你要负责”;君子要求自己,强调“我要负责”。信徒能通过“属灵君子”的自我检视,则离全面属灵健康不远已。
问题研讨
一、评估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认识底线和了解强弱,并探讨其特征如何影响心理与属灵的健康。如要进一步保养顾惜身体,又要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呢?
二、按照马斯洛指出的心理健康特点,与科斯格罗夫和马洛里二氏列举的心理健康表现,逐一检视自己的实况和潜质。
三、试从“小人与君子”四个层次,剖析自己的属灵健康。
阅读建议
一、谭中岳:《心理与属灵》,增订本,台湾高雄市:圣光神学院出版社,二OO二年。
二、Welliver;Dotsey;LaughingTogether:TheValueofHumorinFamilyLife。Elgin;Illinois;USA:BrethrenPress;1986。
四。灵命篇 第35课 属灵争战的生活/李定武
信徒当敬拜神保守心警醒抵制撒但,单要事奉神。
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太四10、11)
圣经说:“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二OO一年纽约市(NewYork)“九·一一”事件的发生给美国(U。S。A。)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惊慌、悲惨、萧条与沮丧。一向平安的美国,在突然间被卷入与恐怖分子间一场似乎永打不完的战争中。
事实上,圣经是一本描述战争的书,它指出人类每天都处在属灵争战的生活里。而这场战争虽长,却有结束的一天,而且是已经打胜了的。基督耶稣因着对神的顺服,已在十架上战胜撒但。神的子民只要专一拜主为神,就可以在人生中靠基督夸胜,过得胜的生活!
主耶稣在公开进入事奉前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与撒但争战,在其试探下得胜,并在神面前向撒但宣告:“当拜主你的神”。(太四10)今天你我要参与神国的事奉之前,也必须同样胜过试探,作出类似的宣告:“当拜主你的神!”
让我们从《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至十一节,以三个角度来看如何过一个属灵争战的生活:第一,要深信神掌握主权;第二,谨防撒但的诡计;第三,忠于参战的责任。
基督徒应当求主帮助我们靠神尽上人的责任——保守我们的心,专一拜主我们的神——学习过一个得胜的属灵生活。若要得胜,首先我们必须深信神掌握属灵争战的主权。
深信神掌握主权
《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节:“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的第一句话,给这场属灵争战作了一个简介:人物的出场表是耶稣、圣灵和魔鬼;场地是在旷野;争战的内容是耶稣受试探。我们将会看到,剧情的结局表明出一项事实:全权之神掌握属灵的争战!
一、耶稣受试探与受洗是彼此相连的
耶稣受试探不是偶然的,而是神全权预定必然要发生的事件。马太在描述耶稣受试探时,一开始就用“当时”一词,这表明受试探是紧接着前段受洗的事,耶稣受试探是受洗后的自然结果。
父神对他儿子的受洗作了一个宣告:“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7)针对这句话,撒但对耶稣作出试探性的挑战。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在那里受到试探。这是耶稣实践他弥赛亚职责的一部分。耶稣必须先与魔鬼争战,这是他事奉的开始与基础。
二、耶稣受试探与始祖受试探是彼此对立的
耶稣受试探决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预言的应验。耶稣与亚当两人都受到魔鬼的试探,但这两件事是对立的,这可以从以下的表看出来:
两个亚当受试探的对比
受魔鬼的试探第一个亚当
(参创三、十五章)第两个亚当
(参太四1-11)
人心的反应贪心忠心
试探的结果不顺服神
使众人陷在罪中
(参罗五18上)顺从神
将义给了众人
(参罗五18下)
由此我们可得到第一项结论:属灵争战的胜负完全在乎人心的反应。人心是战场,也是战利品。我们先要认定一项事实:全权之神控制属灵的争战。当人一堕落,神就开始作控制破坏的工作。在《创世纪》第三章十五节,神设立了“神的敌对原则”,并开始了这场属灵争战。
我们可将《创世纪》第三章十五节分成四段来分析:
甲:我(神)又要
乙:叫你(蛇)和女人彼此为仇
丙: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
丁: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列在下面:
由甲:神自己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属灵的争战。
由乙:“仇”是圣经上最早描述属灵争战的一个字,代表敌对,是神自己立下这个仇,设下敌对的原则。
由丙:“后裔”是个集合名词,可以指一人,也可以指所有的人。新约支持这种说法,撒但是邪恶势力统帅(参弗二2“空中掌权的首领”)。“女人的后裔”可以指耶稣(单数),也可以指跟随耶稣的人(集体)。
由丁:指耶稣(单数)要战胜撒但,这合乎传统对弥赛亚的解释。同时说出撒但也会带给人痛苦(“伤了他的脚跟”)。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神掌握属灵争战的主权:
·神开始属灵的争战(甲)
·神立下敌对的原则(乙)
·神结束属灵的争战(丁)
·神带领他子民参与属灵的争战(甲)
·圣经不将属灵的争战看作是神与撒但之间直接的斗争,而是撒但与人类之间的冲突(乙与丁)。见下图:属灵的争战。
三、圣灵会领人,特别是新膏的弥赛亚,进入试探吗?
是的,但我们需另加说明。首先,圣灵的确引耶稣到旷野,虽然并未特别指出为去受试探;但耶稣在旷野,却特别“受魔鬼的试探”。圣灵是自由的,会带我们遇上好事,也会遇上不好的事;但圣灵决不会鼓励我们怀疑或怂恿我们受试探。在这些事件中,绝不是神在作试探的工作。
因此严谨的讲,我们不能说神或圣灵领耶稣进入试探;但神的灵的确领耶稣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耶稣受到了试探。原文这个动词可以译作试验或试探;要看是神还是撒但站在大前提上。因此在这段复杂的经文中,圣灵的带领和撒但的引诱给了这个字双重的意义;试验和试探。就好像《创世纪》第二十二章一节可以当作是亚拨拉罕的试验或试探一样。
其次,从神学角度来看,神必须受到尊重。“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雅一13)对历史上发生的恶事,神不需要负责。
九.一一事件伊斯兰教恐怖分子给美国世贸中心的双塔楼所带来的悲剧,神需要负责吗?答案是不,原因如下:首先,神已将他的道德律清楚写在圣经中,是人心中的罪使人故意行恶顶撞神(参耶十七9),人要为此负上责任;其次,神要藉他最终的审判显明他是全然公义、全权之主:证明神是完全公平的,神比照个人的行为报应个人(参罗二6;太十六27)。
求神加添给我们信心,深信神掌握征战的主权,并顺服依靠他。但此外,我们还必须尽上人的责任:谨防撒但的诡计。
谨防撒但的诡计——消极的责任
《马太福音》第四章二至三节:“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要过一个得胜的属灵征战生活,人必须尽上责任;我们消极的责任就是慎防撒但的诡计。《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当认清撒但工作的目的,试探的手段和攻击的目标,好预防他的诡计得逞。
一、撒但工作的目的是使人与神分离
《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节:“受魔鬼的试探”,“魔鬼”字根的动词(diaballein)就是“分离”。撒但的工作就是挑拨与离间。我们千万不要被撒但利用,变成他作分离及破坏工作的工具。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说:魔鬼“主要目标是引领我们忽视,并且完全弃绝神的话和他的工作。”我们要谨防撒但的诡计,他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与神分离,使人离开神的路、神的话、神的工作,和神的子民。他使神的子民不信神的保佑,不顺从神的原则,不遵守神立定的计划,和不忠于神。他最终是使我们的心动摇,并转离神,然后将我们的心掳去。
什么是决定撒但胜负的因素?不在于属神的人是否受到撒但的攻击,而是在于撒但是否得到这人的心。譬如说,撒但对约伯挑战,其目的就是要使约伯因受害而将心转离神。约伯的伟大,不是因为他在苦难中未曾抱怨过神。他的确曾为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埋怨神,而且他埋怨神在他最需要时竟然忍心对他沉默。他的伟大乃在于当人看神没有给他什么好处的时候,他仍然不肯放弃神。
撒但对耶稣的试探,其目的也一样。他要使耶稣对父神的心动摇,而且是耶稣为了自我的利益不去遵守神的定规,失去对神的信赖,但耶稣却没有败下阵来。可见决定撒但胜负的因素完全在于撒但有否得到人心!
二、撒但试探的手段是使人怀疑神
《马太福音》第四章三节:“那试探人的进前来。”“试探人的”一词指出撒但的工作。试探是撒但古老的手段,挑起人对神的怀疑。让我们从两方面来看撒但的本质:
第一方面,试探是外加进来的恶念。圣经说:“那试探人的进前来”。“进前来”表示那试探思念原不是耶稣内在的思想,而是撒但从外加进来的。在主所受的第一个试探中,撒但说:“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太四3)让“石头变成食物”绝不是主内在原有的意念。主耶稣没有原罪,他不会有这种不信靠神的想法;这乃是撒但外加进来恶念的所以我们要谨防撒但的诡计,因他会将罪恶的念头加进我们的思想中,引诱我们离开神的路。
第二方面,试探是引诱人服侍自我。撒但的试探不是使耶稣怀疑他儿子的身分,而是引诱耶稣为了自己的利益,误用他弥赛亚的权能。撒但的目的是要耶稣怀疑神的保佑;要耶稣不顺服神的原则和方法;对神不忠心与做出一些不荣耀神的事。
始祖亚当犯罪,就是因为受到撒但的引诱去服侍自我。撒但对夏娃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院中的果子’吗?”撒但不但要引诱人怀疑神的话,而且要人将注意力从“分别善恶“——神是人分辨真理的标准——转移到“吃食物”——在人与物的关系上自己作主。撒但引诱人处处从自我的利益上作抉择,这就是撒但的诡计!
我们需要常常鉴查自己爱神和事奉神的动机,千万别为了满足自己,去服侍自我。这一点不但信徒要非常小心,传道人更当谨慎。我们千万不要口里说服侍神,内心却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或服侍自我!
三、撒但攻击的目标针对人的弱点
撒但对耶稣的第一个试探是属肉体的,因为耶稣刚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