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伤寒论辩证广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方寸七。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成注云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治少阴热利分理之法也。成注云。下利不渴者。
里寒也。此以下利而渴。知非里寒。至六七日。正当热邪传里之时。经云足。少阴之脉。其直者入肺中。其支者。从肺
出络心。注胸中。下利本有水渍。经中之热。与水搏结。侵于肺。则咳逆于胸。则呕。凌于心。则烦。少阴之病本欲寐。
今者反不得眠。其为热甚而躁动。明矣。与猪苓汤以清降邪热。通调水道。斯利止而呕渴等候自平矣。
或问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病。余答云。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其脉必弦大而长。此
条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下利之证无疑。猪苓汤方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
内台方议曰。少阴下利不渴者。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而呕。心烦不得眠。知非里寒。乃里热者。故用猪苓为
君。茯苓为臣轻淡之味。而理虚烦。行水道。泽泻为佐而泄伏水。阿胶滑石为使。镇下而利水道者也。
琥按阿胶之用。不但利水。其气平而味甘微咸。上以益肺气而清化源。则咳止。下以滋肾阴而除经热则利平。此成
氏未悉之义。学人不可不知。
琥又按上方。乃治阳明病。热渴引饮。小便不利之剂。上条病亦借用之。何也。盖阳明病。发热。渴欲饮水。小便
不利者。乃水热相结而不行。兹则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亦水热搏结而不行也。病名虽异。而病源则
同。故仲景法。同用猪苓汤主之。不过是清热利水。兼润燥滋阴之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系邪传少阴。热入于府之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者。非
才得病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谓少阴口燥咽干之病。已得之二三日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邪热传于经。以故口燥
咽干。成注云邪热已甚。肾水将干。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汤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或问大承气汤。乃下胃府
实热之药。与少阴病热。肾水干之证无与。成注云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全肾。何也。余答云。仲景于论例中原云。
三阴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则是上条少阴病乃入府证也。少阴邪热。已入于府。胃府实热。以故口燥咽干。
用大承气汤以泄府实。而经中之邪热自除。且少阴之藏本肾属水。胃府属土。泻土所以救水。故成注云然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少阴病。亦热邪入府。所当急下之证。
少阴之藏本水。经中热极。则迫其水液下流。而肾燥。肾愈燥。则肠中之物愈坚。以故下利。止清水耳。色纯青者。肾
将竭而肝木反来侮之。故色青也。心下痛为实。口干燥为热。故与大承气汤。以下实热之邪。)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病。虽系少阴。实则阳明。实热证之显见者也。少阴邪热。
传入阳明胃府。成注云。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阳明病土胜肾水则干。急与大承气汤。以救肾水。或问少阴之邪。
既传阳明而见腹胀等证。何以不入阳明篇中。余答云。此条病实承上二条。口燥咽干之证而言。以故系之为少阴病。否
则与阳明病。实无以别矣。学人宜细诊之。)
(附例)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此条自厥阴篇移附于此。愚意云。少阴病可下者。亦当于脉候决之。少阴者。两
手尺中之脉也。趺阳者。两足跗上高骨间动脉也。少阴主肾水。趺阳主胃土。兹者。少阴脉弱。趺阳脉强。是为负于趺
阳。则肾水已亏。胃土太旺。故宜用大承气汤。以泻土救水。虽下之。亦为顺候也。)
琥按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故一名会原。
诊法。病重者。切此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云云至)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
之宜四逆汤。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此条系真阴证之宜用灸法者。正文与
注详中寒论中)
(琥)按以上方论。乃仲景治少阴病法也。少阴之经有真寒。有热病。今止就少阴热病。从阳经传来者。一十七条
悉为解说于前。又考昔贤治少阴热病法。与仲景论稍有异旨者。复为详辩于后。务使学人临证施方。略知通变云耳。
卷之九
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属性:庞安时云。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也。宜大承气
汤下之。补亡论常器之云。未可下也。更详余证。可下则下之。
琥按上庞氏云云。即仲景论例中语也。其用大承气汤者。又即仲景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其说同也。但一云。五六日。一云。二三日。若论传经之时。不止二三日矣。此必是口燥咽干之证。已得
之二三日。故云宜急下也。
琥又按常器之云。未可下者。以脉沉故也。殊不知少阴热病。可下之脉沉。必沉脉中兼数疾。或有力。此的系可
下之脉。昔人言不尽意。在学人以意会之而已。又少阴病。邪气传经之脉本微细。邪气入府之脉必沉实。愚尝诊之。最
为有准。
云岐子云。少阴经病。口燥舌干而渴者。胃中实热而有痛。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口干燥而渴。自
利清水。心下痛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少阴经病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干燥而渴。饮水。大便难者。
胃实也。脉沉而疾者。宜大承气汤。
琥按上云岐子云云。即仲景少阴病。所当急下之三证也。仲景原论中不言脉。而此独言脉。更觉详悉。
海藏老人云。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脉尺寸俱沉。沉疾。则大承气汤。疾而无力者。不可下。如大热。而脉反细小。
不可下。宜泻心汤。
卷之九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难知)一物黄连泻心汤
属性:(此方出古本东垣书第九卷此事难知中)
黄连无分两并无用水煎法
易老随证加减例附后
烦者。加栀子。(烦心烦也。仲景少阴热病。有心烦一条。)
燥者加香豉。(燥。即口燥是也。加香豉者。火郁则发之也。)呕者。加半夏。(呕者。胸有饮也。加半夏以涤饮。)
满者。加甘草。(满。胸满也。加生甘草。引黄连一味。直至满所。以泄实热。)腹痛。加芍药。(少阴热病。有腹中痛一
条仲景加炮附子者。误也。今加芍药。以能和营血。止腹痛。)脉迟。加附子。下焦寒。加干姜。(此二条。与制汤本义
相反。今从删。)大便硬者。加酒浸大黄。此比之大承气为少缓耳。虽下之与脉细小无害。
琥按上方。乃海藏治少阴传经热证。口燥舌干而渴。止因尺寸脉细小。不敢用大承气。而以此汤代之者也。观乎
此。而知昔贤读仲景书。不轻用仲景方。盖慎之至耳。今医。治伤寒。但知证书。而不细察夫脉者。不其大害矣夫。
琥又按仲景辩少阴证。相传为足经。主肾。今海藏反用黄连一味。为泻心汤者。乃知手少阴亦有伤寒病也。
又云。少阴渴逆者。失下也。阴消将尽。阳逆上行。使阴不纳也。或舌挛。言语不正。反昏冒。与咽痛者。少阴也。
速下之。大承气汤。若阳极。脉微将尽者。不宜下。宜泻心汤。凉膈散。去硝清肺亦可。
卷之九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难知)凉膈去硝散方
属性:(此方本治上焦热甚。气中之血药也。今借用之。以治少阴渴逆之证。)
山栀子仁(一两) 连翘 黄芩 薄荷(各一两半) 大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盏。同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
琥按上主疗云。少阴渴逆。肾热也。然至舌挛。言语不正。昏冒。咽痛。虽为肾热。实则阴不纳阳。阳热已极。
逆而上行。上干于心矣。脉微者。乃阴气微而将尽也。此为脉中无神。故不可用下药。以大泄其热。止须用凉膈散。又
去硝以清肺。盖金为水母。肺清。则肾经之热。亦随之而解矣。此读仲景书。而神于通变。不执死方者欤。
又云。少阴心惊悸。邪热入阴。肾水乘心。是以心悸。是水犯火也。不当治水与火。治在于木。故仲景用四逆散调
之。(此即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也。方已见前。)
琥按上主疗云。治木者。乃肾热极。反调其肝。实则泻其子也。又仲景于四逆散方后云。悸者。加桂枝五分。兹
则专主悸。而不加桂。可见用药之法。不可执也。
(琥)按仲景治少阴病。用大承气汤者。共三证。一则口燥咽干。一则自利纯青水。心下痛。口干燥。一则腹胀不
大便。乃火土过极。水将涸矣。故用大承气汤泻土。即所以救水。土为水之贼也。然病患之脉。必两尺沉数。有力者。
宜下之。无力者。不宜下也。宜滋阴泻热。玄黄膏主之。
卷之九附昔贤治少阴病方论变法
(添加)玄黄膏方
属性:玄参 生地黄(各四两) 大黄(酒浸一两)
上三味。蒸一伏时。合捣。令相得。如膏。每用取两许。投百沸汤中。热绞取汁一升。作一服。腹胀者。加浓朴枳
实各五钱。
上方。乃入手足。少阴兼走阳明之药也。阴虚人及老人血少者。大宜服之。
(琥)总按以上方论。乃治少阴经热病。通变之法也。少阴热病所急者。止一下证。所难者。亦止一下证耳。学人
苟能临证切脉。神而明之。则旧论新方。何一非济人之良法哉。
卷之十
辩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属性:(此系仲景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厥阴病。乃总言病热之大纲
也。成注云。邪传厥阴。则热已深而成消渴。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也。厥阴属木。肝木过旺。则肾水不足以滋之。
故水易消。而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气即是火。火性急速。以故上逆之势如撞。肝相火也。心君
火也。以火犯火。火热亢极。心中则疼。饥不欲食者。胃属土。火热。则土偏燥。故饥。木强。则土受制。故不欲食也。
食则吐蛔者。蛔胃中长虫也。蛔居胃中。因人不食。则饥而上膈。故一闻食臭。即上逆而吐出也。厥阴经邪热。横逆于
脏腑之间。故见以上诸证。实则胃中空虚。无物可下。若漫下之。则木乘所胜。利遂不止。而成土崩之势矣。愚按此条
论。乃仲景约言病热之大纲。以故不及治法。设误下之而利不止者。宜以理中汤救之。)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未言伤寒。而先言中风者。亦犹太阳病例。先出中风条也。论例中原云。
厥阴受病。尺寸脉俱微缓。愚已校正当是沉弦之误。盖寒为沉。而风为弦也。兹者风已传入。脉见微浮。成注云。此邪
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不浮则邪气深入。正多变证。故云。未愈也。或问仲景但云。脉微浮。不言中风形证。
何以知。为厥阴病。余答云。病患必见消渴。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二证。而后谓之厥阴病也。王宇泰云。仲景立法。
凡曰厥阴病者。皆气上撞。心痛吐蛔也。言虽如此。亦不可拘。)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厥阴病渴。传经之邪热已深。欲饮水。则邪热有向外之机。盖木火亢盛。得水
济之。则阴阳气和。而病自愈。或问厥阴原有消渴一候。不言自愈。此条渴。何以与之水即愈也。余答云武陵陈氏云。
消渴者。热甚而津液消烁。虽饮水。不能胜其燥烈。乃邪气深入。未愈之征也。此渴欲饮水。其热非消渴之比。乃邪气
向外。欲解之象也。两者自是不同。)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此言厥阴逆厥之端也。成注云。四逆者。四肢不温。厥者。手足冷也。邪传厥
阴阳气内陷。阴气已微阳气内陷。则外不与四肢相接。故逆而厥。阴气已微。则内不能守于脏腑。故不可下。若轻下之。
则内陷之阳热未去。将几微之真阴。反随之而亡矣。在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
不轻试也。诸字。是该下文诸厥之条而言。虚家亦然者。言人于未病之前。气血本虚家。虽病热厥。亦不可下。成注引
金匮云。虚者十补。勿一泻之。此是言其平日。若病伤寒。不可取以为例也。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
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当先以四逆散调之。)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先厥后热。乃阴寒也。发热。是阳气自复。故利止。见厥是阴气还胜。
故复利。此条病。名为伤寒。而实中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
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
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
脓也。(索苏故切当作素。此条病。先发热而后厥。乃伤寒传经邪热伏匿之证也。始发热者。邪自三阳经起也。热至六日。
邪传厥阴。阳气内陷。因而见厥。协热下利反九日之久者。邪热伏于里。不能还于表也。凡厥利者。多胃气下陷。当不
能食。今反能食者。恐是除中之证。除中者。胃中之真气。所余无几。将欲尽除。求救于食。如灯将灭。而复明之意。
当以索饼试与食之。以观其发热与否。其不骤发热者。此非除中。知胃中真气尚在。其厥与利。必渐自愈。其发热者。
是为暴热。恐其骤来。则能食。出即来也。既来而复骤去者。此胃中真气。得食而尽泄于外。即名除中而必死矣。若然。
则是厥利之人。食以索饼。但虑其热之暴耳。使其于九日之后。其热悠悠。又三日脉之。而热续在者。此言诊之。而前
已发热六日矣。兹则复热三日。故云续也。此其人。内陷之阳气渐还。而复于四肢之间。可期之于旦日前。夜半后。病
当向愈盖自丑至卯。为厥阴欲解之时也。所以然者。以热与厥期。无太过不及而相应。故当愈也。如愈后。又三日。脉
之。而脉数仍不罢。此为邪热之气。尚有余留。条辩云。厥阴主血。血热持久。则壅瘀腐化而为痈脓。所不免耳。愚按
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可服千金漏芦汤。盖此汤即漏芦连翘汤也。治时行热毒。变作赤色痈疽者。若
未发痈脓之前。厥利发热。还宜以白头翁汤主之。)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云云至)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条病。
虽名伤寒。实则中寒证也。上条除中是热邪。此条是寒邪。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