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 >

第8章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第8章

小说: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言太阳之为病。是总下文中风伤寒而立论也。按黄仲理云。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风寒。寒字上又增一风字。乃知恶寒二字。不但指伤寒而言。连中风之候。亦在其中。太阳之经主表。故 
成注云。此是太阳表病。)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即上文云。脉浮。头项强痛是也。篇中凡言太阳病。皆 
仿此。夫太阳表病。有营卫之分。成注云。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为阳邪。故病即发热。汗出恶风者。人受风邪所伤。 
则皮腠疏。气不能卫固其外故也。方氏条辩云。风性柔和。故脉见缓。或云。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 
中风脉。下文云紧脉。亦当仿此。愚以上言中风。非东垣所云。中腑。中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 
中不直云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伤卫之证。上文已言之矣。此特举寒 
伤营之证而发明之。经云。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仲景云。或未发热者。成注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 
伤寒恶寒。势所必至体痛者。寒伤营。营主血。血为寒气所凝。故作痛呕逆者。胃口亦受寒气所郁。而作呕也。脉经云。 
寸口为阳。尺中为阴。伤寒之脉。尺与寸俱紧者。成注云。寒性劲急故也。愚按此条论。于未发热下。当增无汗二字。 
然云恶寒体痛。则无汗之意。即在其中。又按体痛。尚论篇误注作体重。且云仲景恐人见恶寒体重呕逆。又未发热。误 
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故早揭此语于辩证之先。独不思仲景论太阳病。开口便云头项强痛。何至与阴经错误。喻氏之言。 
何懵懂之至邪。)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此言伤寒。乃兼上中风之证而言。 
下言二三日。伤寒亦仿此。脉静者。谓浮紧者不甚紧。浮缓者不甚缓也。以外来风寒之邪。约略言之。则一日太阳。二 
日阳明。三日少阳。成注云。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颇欲吐者。言不但干呕作逆。直欲大吐。乃病进之兆也。躁烦者。 
热郁之极。脉数者。一息五六至之谓。急疾也。言太阳病。欲传入阳明。不惟脉紧者。数而急疾。即缓脉。亦变而为数 
且疾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条辩云上言不传。乃是太阳病向愈之候。此言不传。当兼太阳病不解 
之候。成注亦云。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此是不解之意。) 
(附后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条是阳明病温。而亦列于太阳篇者。以初病起。即头项强痛故 
也。然此条既系温病。不可与风寒同治。因另立治温法。在后第十三卷中。)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彼下者。 
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小便不利四 
字。当在若被下者四字之上。否则既云不利。又曰失溲悖矣。此即上条温病。误发其汗。变作风温是为一逆。复误下。 
或误火。是为再逆。程氏后条辩云。凡风温身重多眠。语言难出。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发黄惊痫 等。此皆温病中 
之坏病。亦宜入治温论。正文与注。详见后第十三卷中。)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 
故也。(凡病有身发热。而外作恶寒之状者。此风寒之邪。伤于阳经而发。乃伤寒病也。有身无热。而外作恶寒之状者。 
此风寒之邪。直中阴经而发。为中寒病也。阳数奇。故愈。约以七日。七者。少阳之数也。阴数偶。故愈。约以六日。 
六者。老阴之数也。成注以火成数七。水成数六。为解亦通。愚按条辩云。无热恶寒者。乃伤寒或未发热之时。尚论篇 
云。寒邪初受。未郁成热。要之此言。终是太阳病。仲景云一二日发者。乌得云。病发于阴。若以寒伤营。营为阴作解。 
牵强极矣。张氏缵论云。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乃阴阳寒热关头。学人所当体认。上论宜入前第二卷伤 
寒例中)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欲作再经准 
绳作欲再传经。犹言再传一经也。太阳者。巨阳也。内经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行其经尽者。谓寒邪之行。只 
在太阳一经。至七日。则太阳之邪。不外泄。即内入。故曰尽也。凡诸经之邪。必至七日。为行经尽。而自愈之时。如 
阳明病身热。二日受者。八日愈少阳病耳聋。三日受者。九日愈。皆七日以上也。欲作再经者。谓太阳病邪之初。郁热 
不散。欲再传经。当是阳明受之。非若成注云。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不愈。则太阳之邪。 
再传入阳明也。仲景立此条。是设一截病法云。太阳病愈。必至七日以上。太阳病传。止在二三日间医者。宜及此时。 
针足阳明。迎而夺之。以泄其热。则病邪之气已衰。纵使有经而不至于传。则其病自愈。条辩云夺其传路而遏之。遏之 
之意。犹未善解。针足阳明穴。详后第十四卷。刺热法中。愚按成氏此条注谬甚。尚论篇承其谬云。太阳之邪。传至厥 
阴。六经尽矣。至七日当愈设不愈。则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岂非谬中之谬邪。考马玄台内经注云。自太阳至 
厥阴。犹人由户升堂入室。厥阴复出传于太阳。奈有少阴太阴少阳阳明以隔之。岂有遽出而传太阳之理。此斥再传之非。 
实为千载定论。)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太阳者。盛阳也。成注云。巳午未。太阳气王。故乘其时而病解。后条辩云。太阳病 
欲解。必藉令未土。土者。阴阳之冲气也。缘病之发也。非虚发。必阴阳之乖气。有乘吾之经气者。病之解也。不徒解 
必阴阳之冲气。有王吾之经气者。愚谓四时之气。如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皆遇土令而后得解。六经之解。各以三时太阳 
从巳至未。未。土也。阳明从申至戌。戌。土也。少阳从寅至辰。辰。亦土也。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 
丑至卯。三阴之解。亦以土也。此为至当不易之理。成注总解云。阳行速。阴行缓。阳生于昼。阴生于夜。三阳经解时。 
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三阴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按此论亦有理。)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成注云。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此即是不了了。必俟十二日。六经行 
尽之时。余邪悉去。不治自愈。) 
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身大热者。 
足太阳病已。发热之时也。欲得近衣。是表恶风寒也。热在皮肤。是寒郁而肌表蒸热也。寒在骨髓。是风寒之气。束人 
肌骨间也。凡人病外伤风寒。则遍身骨节入髓疼痛。而作恶寒之状。扪其皮肤。则大热烙手。此系太阳表证。故列入太 
阳上编。身大寒者。谓病传三阴。邪已入腑。表无热也。不欲近衣。是内热发烦躁也。寒在皮肤。谓内热亢甚。肌表反 
作冷也。热在骨髓。是为郁热在里。深入脏腑间也。凡人病外伤风寒。表之不散。传入于府。胃腑实热。久不得泄。扬 
手掷足。大作烦躁之状。扪其肢体间。厥逆冰手。此非太阳病例。仲景举此对代而言之耳。愚以病患身热欲得近衣者。 
仲景法。宜用麻黄汤以汗之。身寒不欲近衣者。宜用大柴胡汤。或三承气汤以下之。按成注以皮肤骨髓。有浅深内外表 
里之分。后条辩不察其误。谓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是沉阴内锢。而虚阳外浮。皮肤表热是假。骨髓里寒是真。 
悖谬极矣。身寒不欲近衣。注与上同义。兹不尽述。或云。此条非仲景论。系叔和所增入者。详其文义。与阳盛阴虚。 
汗之则死云云。又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云云。同 此危疑之辞。以惊惑人耳。例宜从删。)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 
主之(历举上十二条。但论太阳中风伤寒温病等脉证。此条特举治法而申言之也。中风脉缓。阳浮阴弱者。脉缓之义也。 
诊脉之法。有浮中沉三候。浮取之为阳。沉取之为阴。阳以候卫。阴以候营。阳脉浮。则卫气虚。而皮腠空疏。风易透 
之。风性本热。故不待闭郁而热自发也。阴脉弱。则营血虚而津液漏泄。热复蒸之。热气迫血。故不待覆盖而汗自出也。 
成注云。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盖人病外感之证。未有恶风而不兼恶寒。恶寒而不 
兼恶风者不可拘拘于伤风但恶风也。翕翕者。言如合羽所覆。热发在表故也。鼻鸣者。肺开窍于鼻。又主皮毛。皮毛失 
护。风热壅而气喘作声也。干呕者。诸阳受气于胸中。太阳之真气不能外布。故胸中逆塞而欲作呕也。与桂枝汤者。成 
注云。和营卫而散风邪也。愚按成氏注太阳中风云。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营虚。又引经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 
卫强。其言强实者。乃风邪之气入于卫中。既强且实也。如卫中之气果系强实。何由而外恶风寒邪。予故于阳脉浮下。 
竟注作卫气虚也。营血果系虚弱矣。然此不过因其自汗出。汗为血液。故曰虚耳。如营中之血果虚。则仲景与桂枝汤后。 
不当复云温覆。以出其汗矣。大抵外感之病以驱邪为主。风寒之邪入于营卫。营卫中真气总系虚弱。但一时为邪所入。 
必先用发散药。攻去其邪待邪气去尽。方可以虚弱立论。成注所言不甚明畅。因多削去。以方喻程三家之注。及鄙意以 
补之。)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汤方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 
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 
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 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 
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小促 。言催促煮药之人也。宋 
版作少从容。此系传写之误。) 
成氏明理论云。经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云云。盖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 
其于腠理致密。营卫邪实。津液禁固。寒邪所胜者。则桂枝汤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 
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津液内耗也。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 
桂枝汤少和之也。桂味辛热。用之为君。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是谓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 
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 
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 
之。以辛散之。是用以为使也。姜枣之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 
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 
琥按上成论如此明畅。则仲景立桂枝汤方。似乎一味不可。增损。宜乎后人用之。无不效矣。予每见今医执此方。 
而准投于冬月太阳病一二日有汗之伤风。及服之。非徒无益。反有害者。何也。愚以太阳伤风证。未必尽人皆真正营弱 
者。内台方议云。使其人禀质素壮。气血有余。壮热不止。脉却阳浮而阴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本方中当用赤芍药。 
以泻营中之邪实也。世传仲景桂枝汤方内用白芍药者。乃补营兼实卫之剂。在病患必体虚不任风寒。其脉浮缓微弱。其 
热翕翕然不甚。其汗时出。无有止时。方可竟投桂枝。否则风邪始盛于表。而用白芍药之酸以收之。大枣炙甘草之甘温 
以补之。吾恐虽有桂枝之辛热。生姜之辛温。其风寒之邪。何能尽由此二味而发散邪。当日仲景设立此方。必为正气虚 
而表邪微者用耳。今之治伤寒者。必欲祖而行之。其误多矣。 
琥又按中风发热。甚至鼻鸣干呕者。此邪热也。邪热之气。不能杀谷。言不能胜谷气也。仲景于桂枝汤方后云。服 
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必其人外虽病头项强痛。发热自汗恶风寒。内则饮食如故。胸膈未尝痞满。故令其 热稀 
粥。且禁其勿食肉面等物也。予每见今人病风寒。必先挟食者多。故非惟不敢 热稀粥。并不敢投桂枝汤。恐炙甘草大 
枣之甘温。反作胀满故也。后学如读书不明理。见证审脉不亲切。执一桂枝汤方。以治太阳中风证。差错不少。慎之慎 
之。琥又按仲景于桂枝汤方下云。温覆令微汗若一服汗出。不必尽剂。若不汗。更作服。又不汗。服至汗出。则此是发 
汗药也。成氏明理论又引经云。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又似止汗之药。何也。愚谓太阳 
伤风。乃表虚为风寒所袭。其自汗必有时而出。有时又止。出不能透。所以发热不休。仲景用桂枝汤者。以辛甘发散肌 
表之风邪。使邪去则表密而汗自止。热自休。乃发中有止之义。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言太阳病同是头痛发热。只要认其证。必汗出恶风。乃为中风。方可 
投桂枝汤也。)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KT 音殊。KT KT 者。鸟飞羽短伸颈之貌。太阳 
病项背 
强矣。复KT KT 然颈不得舒。颈之经属阳明。项背与颈KT KT 然其状当无汗矣。今反汗出恶风。仲景法。太阳 
病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今因其KT KT 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成氏不解此义。而云 
药味与桂枝汤同。且疑其有麻黄。为误甚矣。愚按此条。当是太阳阳明中风证。上桂枝句云云。当作桂枝汤加葛根主之。 
其义始明。)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加葛根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 粥。余 
如桂枝汤法。 
琥按上方。乃桂枝汤中。加葛根一味药也。夫桂枝汤。仲景用以治太阳中风。汗出恶风之证。今者项背强。 
又复KT KT 然而颈拘缩。夫KT KT 者。本为寒甚。寒甚者。当无汗。今则反汗出而恶风。此系太阳伤风证。因 
多KT KT 然拘缩之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