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兵和市民看成要间接地毁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使这个国家成为基督教
世界。人们认为百年来的宗教成见和极宝贵的社会习俗将要不巩固了。”①
英国人在印度实行的社会改革给印度社会生活中注入了崭新的文明形式,可
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当时的大多数印度人看来,这是对他们传统生
活方式和传统宗教的极大威胁。
① 辛哈和班纳吉:《印度通史》,张若达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第624 页。
… Page 67…
2。旧印度解体中各派宗教的动向
在古老的中世纪印度完全沦为英帝国殖民地的200年中,各宗教内部都
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同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地区一样,印度的伊斯兰教也出现了两种典型的倾
向——复古主义和现代主义。
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谢赫·瓦利乌拉(1703—1762年)。他出生于德
里的一个宗教学者家庭,父亲曾在奥朗则布时代参加过《伊斯兰法典》的编
纂工作。他本人曾到过麦加和麦地那研习伊斯兰教经典,受瓦哈比派的影响。
瓦利乌拉生活的时代,莫卧儿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连
年不断,道德堕落,社会和宗教矛盾激化。同时,阿克巴宗教宽容政策的影
响还存在,印度教的势力有所增长。有感于此,瓦利乌拉决心重振伊斯兰教,
纯洁它的宗教信仰,加强穆斯林之间的团结,抵抗印度教的逼人态势。
瓦利乌拉认为,穆斯林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在于信仰的不统一。他主张
回到伊斯兰的原始教义上去,尊《古兰经》和《圣训》为唯一的信仰基础,
剔除印度穆斯林中的神秘主义因素,认为这是印度教对伊斯兰教的侵蚀。瓦
利乌拉将《古兰经》译成波斯文,这是莫卧儿帝国的宫廷语言和学校教育的
通用语言,从此扩大《古兰经》的影响,他不顾一些乌里玛的反对,广泛宣
传他的主张。他说, 《古兰经》是主的信息,发奋学习《古兰经》的人离主
最近。瓦利乌拉抨击对待《古兰经》的形式主义态度,他告诉人们,主的声
音并不是给人的崇拜物,而是供人诵读,研究和理解的,它应渗透到人们的
实际行动中,成为人们处理日常一切问题的根本准则。
瓦利乌拉极力主张强化穆斯林的道德规范,为此,他认为必须严肃伊斯
兰教法。针对印度穆斯林教法上的不统一,他认为应以《圣训》作为最高准
则,融合不同的教法传统,求同存异。对于《圣训》的理解,他不承认9世
纪汇集的圣训的权威性,倾向于更早些的所谓“真实可信”的圣训。
瓦利乌拉还极力鼓动进行伊斯兰圣战,以便鼓舞穆斯林走向低落的士
气,回击马拉塔人和锡克教徒对莫卧儿朝廷的反叛。
当然,瓦利乌拉的努力并不能挽回莫卧儿帝国衰落的趋势,他的重振穆
斯林道德的呼唤也未能将那些有影响力和权势的人们生活纳入道德的规范,
但是他的思想和行动必竟代表了一股强大的势力,19世纪出现的“圣战者运
动”就是瓦利乌拉复古主义思潮的直接继续。这个运动的领导者赛义德·阿
赫默德是瓦利乌拉的儿子阿布杜·阿齐兹的学生,瓦利乌拉的两个孙子也参
予了运动的领导工作。赛义德·阿赫默德写的《正通》和瓦利乌拉的孙子沙
赫·伊斯玛仪写的《信仰之坚振》成为运动的理论指导。圣战者运动坚持以
伊斯兰教的原始教义为基础统一印度的穆斯林各派,运动的领导者们在印度
北部广大地区布道传教,强调伊斯兰教的一神教义,反对多神崇拜,反对宗
教仪式中的拜物教成分和偶像崇拜,例如对圣徒、圣墓的崇拜。运动呼吁必
须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清除一切违反经训的思想和习俗,强化
伊斯兰教教法和戒律,摒弃朝拜印度教神庙和圣地,呼印度教口号的行为。
圣战者运动的目标是要建立符合伊斯兰教原始教义的“理想之国”。这
是根据瓦利乌拉的历史理论提出来的。瓦利乌拉曾提出一种“普世哈里发”
学说,认为人类历史分四个阶段:一是没有典制礼法的原始社会;二是在哲
学家指导下的城邦国家;三是为克服分裂,恢复秩序建立的君主制;四是为
… Page 68…
限制地方君主制而建立的普世哈里发制,这是最理想的“正义国家”。在这
样的国家里,哈里发具有绝对的权威,穆斯林必须绝对顺从哈里发,即使他
是不义的,也不能兴兵反抗。因为哈里发有着神圣的使命,他要负责保卫穆
斯林的国土不受外来侵犯,以至高无上的权力监督所有的伊斯兰教君主,使
之遵循伊斯兰教法。圣战者运动接过了这个理论,又构想出一个与“理想国
家”相对立的“不完善国家”的概念,这就是当时由英国和其他异教徒占领
的印度国土。圣战者运动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改造“不完善国家”,
建立正统伊斯兰教的“理想国家”。运动将这种思想化为实际行动,以村社
为基地,在非穆斯林统治的地区广建圣战者组织,委任清真寺教长为宣教员,
宣传伊斯兰教义,设立宗教法庭,严格在穆斯林中实行教法。1830年,赛义
德·阿赫默德宣布对印度西北部的锡克教地区举行“圣战”,一度攻占白沙
瓦,并在那里建立一个伊斯兰神权国家,但在锡克教徒的反击下失败,赛义
德·阿赫默德战死于战场。
圣战者运动的领导者们还在印度穆斯林中播下一种仇恨西方文明的种
子,使印度穆斯林远离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近现代的科学知识。他们认
为,西方文明是邪恶的,它会使穆斯林脱离伊斯兰教而陷入卑俗之中,因此
①
必须极力规避。这是对新的世界形势的“一种消极的反应”。它使穆斯林非
但未能适应新环境,反倒越加墨守旧的生活方式。
复古主义并不是印度穆斯林回应新世界局势的唯一形式。19世纪中叶,
一股伊斯兰教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印度出现,它的代表人物是赛义德·阿赫
默德汗(1817—1898年)。它出身于德里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年轻时在英
国东印度公司任职,到过英国,亲身考察英国社会和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与
英国官方保有良好的关系。他认为,穆斯林应当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知
识,改造伊斯兰教中不适应新形势的古老传统,同时又要坚持伊斯兰教的最
基本原则。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改革伊斯兰教的传统教育模式,
仿照英国大学的样子创建印度的伊斯兰高等教育。由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开
创的印度伊斯兰教现代主义运动后来发展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一支重要力
量。
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本土的古老宗教,8、9世纪间经商羯罗(约公元788
—820年)改革后正式脱离婆罗门教,在印度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它
与伊斯兰教抗争10余个世纪之久,而没有被伊斯兰教所消蚀,这可算个奇
迹。13世纪开始的虔诚运动之后,吸收伊斯兰教的某些因素,增强了生存的
活力。印度半岛南部的一些印度教的小王国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它们
与莫卧儿帝国抗争着,18世纪中叶还一度北上,入主德里。印度教和伊斯兰
教,这是印度大地上的两个中世纪的巨人。在西方殖民者和新的文明形式面
前,它们又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迫切问题,它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伊斯
兰教的复古主义和现代主义是它回答西方人的挑战的两种方式,印度教差不
多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由拉姆·莫罕·罗易(1772—1833年)领导的印度
教宗教改革运动不顾守旧势力的顽抗,力图使古老的印度教与近代的西方文
明接轨,使印度教走出中世纪。他的事业为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准备了思想
和组织基础,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他本人也被誉为“近
代印度之父”。
① 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吴云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596 页。
… Page 69…
罗易出身于孟加拉地区一个婆罗门家庭,早年就开始学习阿拉伯文和波
斯文,接触了伊斯兰教义和古希腊哲学,后曾游历过波斯、阿拉伯、缅甸,
还到过中国的西藏。1804年至1815年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作牧税人,1815年
退出东印度公司,专门从事宗教和社会改革活动。罗易广学博识,通梵语、
阿拉伯语、波斯语、英语、法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等,熟知欧洲近代的哲
学、经济学等人文知识,能深刻体察印度的国情,民情。他痛切感到印度因
贫穷、落后而被推到屈辱的地位,决心改变祖国的面貌,有朝一日能使印度
与西方国家争强。罗易对西方世界的态度,初看起来是矛盾的:当看到英国
人侵略和奴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时,他憎恶这些外来的殖民者;当他了解了
英国人的思想、他们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以及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时,对比印
度传统中落后的东西,他又感到这些英国人是文明的、先进的。他想借助英
国人的力量,求助他们的支持,用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改造印度
社会的传统习惯,使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所以,罗易对西方世界的态度又
是明确和坚定的——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使印度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他
说:“设想在一百年后,印度人民 由于经常同欧洲人交往,获得一般政
治知识和近代科学知识,难道还不能觉醒起来去反对压迫他的民族?!到那
时同英国人的关系,要么是仇敌,要么是平等的盟友。”①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罗易首先着手改革印度教。他认为,“印度教徒
所信奉的现行宗教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兴趣,种姓差异使他们形成不胜枚
举的大小宗派,因而完全抹杀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繁文褥节和清规戒律
使他们根本不能从事任何艰巨事业。”②
罗易认为印度教之所以宗教林立,难以统一,原因之一是信仰不统一,
有多神崇拜的遗迹。在印度教的渊源之一吠陀教中,多神崇拜的色彩最浓厚,
它将自然力、祖先、英雄人物等都作为崇拜对象,并设想这些神分布在天、
空、地三界。婆罗门教也认为有三大主神,即梵天主创造,毗湿奴主护持,
湿婆主毁灭。罗易在众多的印度教经典中最看重《梵经》,因为它的一神论
色彩最鲜明,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存在是“梵”,只有梵是最真实的,其他的
一切都是梵的“幻现”。罗易坚持《梵经》这一基本思想,视梵天为最高的
创造者。
如何理解梵的本性,在印度教中也是有不同见解的。传统上以拟人观看
梵,称它为“原人”,有千头、千眼、千足。由原人的头生出婆罗门,从肩
生出刹帝利,由腿出首陀罗。这是种姓制度的一个思想依据。罗易反对把梵
视作人,认为它是非人格,无名状的,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存在,却又可以
为人们所理解。罗易想以这种理论作为铲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消除印度
教徒的种姓隔阂。
印度教有强烈的消极遁世倾向。罗易认为这是阻扼民族觉醒和政治上走
向成熟的重要因素。他极力反对转世轮回和因果报应说,这种观念让人禁欲
苦行,以此作为摆脱轮回之苦的门径。罗易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为社
会服务,参予社会变革的实践。他吸收基督教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文思
想,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体系,提倡努力进取,平等博爱,以改变人们的传统
道德观念。
① 培伦主编:《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342 页。
② 同上。
… Page 70…
改造旧的宗教礼仪也是罗易领导的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印度教特别看
重繁琐的宗教礼仪,有数不清的宗教节日和祭祀活动,视其为神人沟通、摆
脱苦难所必需。祭祀必须由婆罗门主持,他们是“人间之神”,垄断经典的
解释权。复杂的礼仪充满神秘色彩,禁锢人们的心灵,而且还加强着种姓制
度。罗易认为,信仰神,体验神的主宰作用,并非一定要借助那些礼仪,只
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投入沉思默想之中,就可获得关于神的真知。内心的真
诚信仰和实践上自觉地遵行神意,就是虔诚的教徒。在罗易创建的梵社庙堂
中就不设神像,不搞什么仪式,只是静静地祈祷,沉思。
罗易改革印度教最大的功绩是将理性精神注入了印度教,改变重启示的
神秘主义传统。他不主张盲目迷信经典,而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经验出发
研究和理解经典,从中阐发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义来,这是对印度教的最根
本性的改革。
罗易是推进印度教改革的卓越思想家,又是位有胆识的社会活动家。他
顶着顽固分子的攻击将其改革的思想付诸实践,向延续几千年之久的陈规陋
习宣战。1828年,罗易组织了梵社。这是个宗教性社团,也是个社会政治性
的组织。在罗易领导下,梵社一视同仁地聚集各方人士,组织实施广泛的社
会改革计划。首先,梵社积极推动反萨蒂制度 (寡妇殉夫)的斗争。它的成
员深入到群众中做宣传,劝阻殉夫者,其间遇到很大阻力。萨蒂制度根深蒂
固,即使那些受害的妇女也是相当顽固地坚持这一习俗。罗易广泛争取社会
各界的支持,他直接向英国的自由派人士和英国的殖民当局做工作,迫使当
局颁布了禁止萨蒂的法令。其次,梵社致力于提高妇女地位的工作。他大造
舆论,反对童婚,反对禁止寡妇改嫁,主张妇女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财产继
承权。罗易认为,寡妇所以自愿焚身殉夫,无财产继承权是重要原因。丈夫
一旦死去,其遗孀就失去生活的经济来源。给予寡妇继承亡夫遗产的权利,
就为取消萨蒂制度准备了经济条件。梵社本身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做出榜
样,他的成员不搞童婚,吸收妇女入梵社,创办女校,发行妇女专刊。再次,
梵社积极倡导消除种姓制度,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陈述种姓制度的弊端,
也推动殖民当局在法律上限制种姓制度。不过,这毕竟是触动了印度最深层
的社会结构,阻力就不只是来自政治和宗教方面了。种姓一直是印度人联结
个人和社会的纽带。如果打破种姓制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