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子·天论》),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是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既然
天道与人道无关,所以荀子提出与孔子不同的见解,即人们不必畏天命,而
应“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人应该积极地利用自然规律,造
福人类。
关于鬼魂是否存在的问题,荀子的观点已达到了无神论的边缘。他认为
人只是自然界万物之一,并无其神秘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
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
制》)。按周礼之“义”为礼仪之意,所以其意为人之不同于万物者在于人
知礼仪。人之所以知礼仪在于人具有依赖于形体的精神与意识。他说:“天
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荀子·天论》),他在此所说的“神生”是指人的精神与意识,强调了
精神与肉体的一体性。而精神并非独立于肉体而存在之物,其意仅表达至此,
而未引伸至否定鬼魂的存在。所以说他在此达到了无神论的边缘。尽管如此,
在两千余年以前的战国时期,能提出这一观点实为难能可贵。
荀子从他的宗教观出发,大力批判诸种迷信思想与活动,他认为星坠、
木鸣、日蚀等并非什么天意,而是自然现象。“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
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荀子·天论》),这些怪异现象仅是
自然变化而已,不足为怪。“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至,无伤也;上暗而
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他认为只要政治清明,这些现象即使一
齐出现,并没有什么可怕;如政治混乱,这些现象即使一项未发生,对社会
亦无益处,荀子也批判了求雨与卜筮。他说“雩(祈雨祭礼)而雨,”“犹
… Page 90…
不雩而雨也” (《荀子·无论》),说明求神祈雨的祭祀是否举行与下雨或
不下雨无关。
荀子的世界观具有向无神论发展的趋势,并猛烈抨击了迷信活动,但他
不反对宗法式的宗教,并主张以神道设教,以教化民众。荀子提出:“故人
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天论》)的说法。因为他主张“性恶论”,
故必须以反映等级制度的礼去教育、改造人的本性,使社会成员安于自己的
等级、地位。而礼又必须依靠全套的宗教祭祀活动维系。他主张“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教之本也”(《荀子·礼
记》),故要实行严格繁琐的宗法性宗教、礼仪,以规范与区分尊卑关系、
长幼之序,以教化诸民。他并明确说明宗教与治国的关系,认为宗教是治国
安邦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祭者,志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
貌之盛矣,荀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君子安行之,官人以
为守,百姓以为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 (《荀
子·礼记》)。在这里,他明确说明了神道设教的目的,即进行祭祀活动是
人道之事,但仅极少数圣人了解此事,一般士人则习以为常,至于百姓则认
为是鬼事,故统治者应将宗教祭祀视为治国安邦的手段。
但重宗教礼仪而轻信仰的神道设教,缺少宗教的神学基础,哲学家的
“天”亦使人难以理解,因而得不到君主的支持和社会接受。所以荀子的宗
教观在以后儒学的发展中不可能居于主流,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他的向
无神论思想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4。道家的宗教思想
道家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重要派别之一,它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及其规律,否定“天”与“礼”的权威,创立了较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其
中包含了他们的宗教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
(1)老子的“道”与禁欲主义
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谥号老聃 (约公元前580—前500年),姓李名
耳,字伯阳,楚国人,据《史记》记载,他曾任周王朝守藏室的史官。晚年,
他回故里隐居,治学授徒,其思想经战国时期道家学人整理、修订,写成《道
德经》一书。全书共五千余字,是以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其中,吸收了不少
民谣谚语,分为道经与德经前后两部分,又称为《老子》。据近年来在湖南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发现的《老子》一书看,与现在流传下来的前后次序有所
不同,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道经侧重于谈哲学与宗教,德经侧重于政治与
军事。老子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二:
①“道”是万物的本源与规律。这是其宗教哲学思想的核心,“道”字
从辞源上讲本意为人走的道路,经引申具有规律之意。春秋时代此词具有天
象运行与人生祸福的规律的含意。老子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与规律。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早最原始的东西,他称为是万物之宗、天地之
根。他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子”(《老子·四章》),即我不知道
是什么东西产生的,在上帝之前即已存在。所以道是原始的,存在于万物之
先。老子说“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这里的“一”一般理解为混沌一体的原初物质或
… Page 91…
宇宙;“二”为宇宙产生阴阳;“三”是阴、阳、和,而生万物。其意为混
沌一体的阴阳未分的原初物质并非世界的本原。“道”比“一”更为原始,
那么这种比“一”更原始的“道”倒底是什么呢?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意即“无”
比“有”更为原始,“无”是天下万物之根源,所以他说的“无”即是“道”。
而且他认为“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住的一种无声、无形、无象的东
西。“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十四章》)。
他还说“道”的特点是“其上不皦(音皎,明亮之意),其下不昧,绳之不
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十四章》)此意
是“道”无所谓上面下面,也谈不到明亮或暗淡,亦无法给它起个名字,它
只能是什么都没有。亦即只是虚无,所以老子的“道”即“无”,仅是一种
抽象思维的神秘主义的精神,而且是超越于万物之上的本源。在这一点上,
老子的“道”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颇有相似之处。
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本源,而且是独立的、永恒的、普遍的规
律。他说:“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即“道”无声无形,它始终独立运转而不停息。他还认为:“天地尚不能久”
(《老子·二十三章》),“道乃久”(《老子·十六章》),即现实世界
的天地万物是暂时的,而“道”是永恒的,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最终均回归
于道。老子认为一切万物之变化其作用均在于“道”,他说“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 (《老子·三十七章》)。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宰”(《老子·十章》),其意为道生育了万物,但不将其据为己有,并不
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更不以万物的主宰而自居,正因“道”之无为而治,始
有如此巨大的化育万物的力量。因此道为万物的本源并支配万物,是最高的
普遍规律与原则。
②禁欲主义思想。老子认为禁欲主义是人们认识道、得道的根本途径,
也是达到天下太平的根本道路。既然万物之本源与规律是“道”,所以老子
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道。然而道又无形无象,用一般的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均不可能达到目的。因此老子提出欲认识道只有无私、无
欲、无知,消除一切杂念,达到无任何追求、无任何作为,即无为之时,始
能认识“道”,即“得道”。老子的禁欲主义还表现在他的无为思想。他提
出“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
是万物之源与规律,属“无不为”,但“道”并非有意志的构成世界,而是
依其自然,所以又是“无为”的。而“无为”是前提与条件,“无不为”则
是结果。他的治国之道亦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有
智、有欲,只要统治者本身作到“无欲”,百姓自然淳朴无私,故应取消一
切可能引起欲望事物,作到“为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
章》)即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消除欲望,实行禁欲主义。老子描述这种理想
社会为“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老子所设想的这种小国寡民不过是对已逝去的社会的理想化,反映了他淡泊
当时社会的一种空想。
老子以“道”取代了传统宗教的“天”,以禁欲主义否定了传统的“礼”,
他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意为礼是忠信之
不足,是乱的祸首。他对天与礼的批判对周代国家宗教的动摇产生了影响,
… Page 92…
他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思想反映了部分人对现实社会的变革、前进的消
极悲观情绪。其道的神秘性为后世的道教所继承,并加以神化与偶像崇拜,
成为人格完美的最高神灵,老子亦被奉为太上老君,被奉为教祖。
(2)庄子的虚无主义与无欲主义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邱附近)人,
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生活贫困潦倒,自认
为生不逢时,曾任漆园的小官,但不久即隐退。庄子的宗教思想集中于流传
于世的《庄子》一书,据学者们研究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自作,其余
的外篇与杂篇,为庄子之传人所写,只反映了部分庄子的思想。
①庄子的虚无主义与宿命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视为万物之
本源,但他对道作了进一步的虚无主义的解释与神秘化。庄子说:“夫道,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
为老” (《庄子·大宗师》),意即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天地之前早
已存在,上帝鬼神均靠它显示,天地万物均为它所产生,既无形无象,又是
最原始的精神存在。而且他认为道是无始无终,甚至无始无终也表达不了道
的永恒性。庄子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使有夫未始有无也
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庄子·齐物论》),其
意是说:“道”在时间上始于何时搞不清楚,如说它有其开始,那么在它开
始之前必有未开始的时候,再进而推之,就是没有开始的没有开始的时候。
道究竟始于何时,永远推不到尽头。此外,道是先有其“有”,抑或先有其
“无”呢?如谈“有”“无”,则在此前即无“有”与“无”,再往前推,
就更说不清了。庄子的这段话似乎玄而又玄,但其推论以及再推论只不过是
表明,道在时间之先,空间之外,无始无终,表明道之“自在”、“全在’”、
“永在”。这使得“道”在神秘化的道路上发展了一大步。
既然道是永恒终极的神秘之物,所以庄子认为人在其面前是无能为力
的,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世间》),并说“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庄子·大宗师》),即生死寿命,
贫富贵贱均天命决定,人完全无能为力,其原因亦是不可知的,人要获得自
由,只能听其自然。他并提出,人只有超脱于是非、名利、生死之累,作到
完全无己,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的神秘境界,才能摆脱苦恼,获得自由。这
当然是典型的宿命论。庄子还认为欲达此境界,获得解脱,必须作到完全的
禁欲。
②庄子的无欲主义。庄子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提倡人只有作
到无欲、忘掉现实的一切才能达此境界,并将此称为“逍遥游”。他认为人
之苦恼均因“有所待”,即对现实世界抱有希望,有所期待而造成,他在《庄
子·逍遥游》中提出:人所以痛苦、不自由均为受现实世界的是非、贵贱、
生死所困扰,受物质条件所限制,即“有所待”而造成。大鹏的飞翔,须以
风与翼为条件,船之航行有赖于水之深浅,传说中的列子能乘风飞行,不需
走路,但还是要靠风飞行。这些均属“有所待”,而非自由。庄子所理想的
生活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
意即他要乘天地之正(即道),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出入了无穷
… Page 93…
的境域,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达此境界的人是“无己”“无名”、“无
功”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关键是作到“无己”与“坐忘”。庄子在《庄
子·大宗师》中具体描述了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他们睡不做梦,醒无忧虑,
活着并不高兴,死也无特别忧伤,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作为。
并说这些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庄子·齐物论》),
即忘形去知,无情无欲。庄子所描绘的这种人是一种精神上虚构的人,他把
人的精神与肉体相对立,只有摆脱肉体 (即无情无欲)始能在精神上得到宗
教式的解脱。这是一种悲观厌世、对现实世界极端消极,而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的没落阶级的思想,庄子把老子无为禁欲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端。
庄子的生死观亦很超脱,他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均为一气之转,
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他认为“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圣乐》),即生死乃自然规律,生
亦不欢,死亦不惧。他对生死之见,决定其情感别于常人。《庄子·圣乐》
中记述,庄子妻死,惠子前往吊唁,见庄子正在敲盆唱歌,以示高兴。惠子
说:你妻子去世你不哭就够可以了,你现在却鼓盆而歌,是否太过份了。庄
子回答说:不然,我也不是无动于衷,但生死本为气变,由生而死是人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