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

第19章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第19章

小说: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孙坚率十万大军直击洛阳。
  这时的南阳太守袁术对孙坚是大胆使用的,自己的全部家当几乎全部交给了孙坚,南阳、鲁阳二郡的全部军马的指挥权交到了孙坚手上,使孙坚的长沙军一下膨胀到了十万之众;以两郡之所有财力物力供应孙坚部队的军需,又请示东汉中央政府落实了孙坚豫州刺史、破虏将军的官位,使孙坚名至实归。
  大家注意到了吗?向被讨伐的敌人请示封官(当时的所谓朝廷其实就是董卓),这也算是东汉末年的一道独特的官场风景。以后的曹操也是照此方抓的药,直到汉献帝免了自己的皇帝头衔,才不得不暂停了这套虚礼。
  董卓呢?还真就颁发了委任状。给自己的敌人封官是什么样的心情?大概有人认为肯定是极不乐意——不然,子金山认为老董当时的感觉绝对极“爽”:小样儿,还造我的反?连官不都得由本太师批示。
  还有一方面原因,你董卓封不封的人家这官都是要做的,空头人情,不送白不送。
  对了,这里补充一句:这时的董卓又挖空心思给自己提了一级,当了太师了,一般这个尊位是专给皇帝老丈人留的,董卓给自己戴这顶帽子无非是强调比皇帝高一辈罢了。
  还是说孙坚,虽然成了别人的家奴,但实际上是当了大官,指挥着十万大军,部队番号也随他的职务改称为豫州军。真估不透现在的孙坚内心情感,是乐?是羞?是苦?是酸?仰或兼而有之?
  孙坚大军到了梁东,西凉军的徐荣也到了梁东,一方是兵精粮足的十万大军;一方是狂傲无比的两万西凉铁骑;按孙子兵法上的提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现在应该是孙坚攻必胜了,谁知偏遇上了个不按孙子兵法出牌的徐荣,这胜负就难说了。
  那徐荣大概没用心钻研过《孙子兵法》,一到梁东,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置城外的数万敌军而不顾,散开一万骑兵包围了梁东!摆出了一副马上用骑兵攻城的架势。
  孙坚大怒:“匹夫安敢欺我!”
  这事是明摆着的,徐荣就压根儿没把勇冠天下的孙坚和他率领的十万大军放在眼里,你以为孙坚是浪得虚名?那十万豫州军都是来观摩学习的?徐荣是狂妄轻敌吗?非也。
  徐荣是把孙坚琢磨透了才来的这一手不讲理的战法。
  就孙坚目前的心理来说:这是归顺袁术后的第一仗,人家可是把看家的老本都托付给了你,此战许胜不许败,于国、于私、于理、于情都败不得。再说孙坚身经百战,其中大多都是以少胜多,像今天打这么阔气的仗真还从没有过。
  问题是孙坚是个闻名全国的英雄啊,英雄哪里会用这种无赖的战法?犯得上这么火急火燎地拼命?那他要是按部就班地给我玩阵地战怎么办?
  徐荣怕的就是这个,要先激怒他,人只要怒火满腔,智慧就靠边站了。
  在他眼皮子底下围他的城就是激怒他的最好的办法,不亚于抢他的老婆,只要你出击与我野战,我就能充分发挥西凉骑兵的长处,机动自如,进退由我,别急——他不是自持英雄,兵多骄横吗?再给他设个小圈套,你以为西凉人不懂得战略战术?走着瞧吧,马上就见分晓。
  在指挥作战方面,孙坚从来是冷静的。
  面对徐荣把本已有限的兵力分出去近一半围城,孙坚岂能看不明白?他哪里有攻城的实力?修城墙就是专门用来克制骑兵的,用骑兵打攻坚战,那还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作为一军主帅,徐荣就是再怎么名不见经传,也不会这么愚蠢。这是虚张声势,目的很简单,就是诱我出兵救城,他好借机袭我营寨,我何不将计就计?
  两军对垒就是双方的司令员在斗心眼,等到了交手的一刻,也就基本到了战役的尾声了。现在两个主帅看来都把对方估计的过高了,也都估计的过低了,矛盾吗?不矛盾,作战如下棋,本来就是竭尽心智来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其运子过程就是在制造和化解矛盾中消耗对方,壮大自己,把对方的招法预期的过高或过低都是致命的。
  五十  两个牛人的第一次对话(2)
  现在就比运气了,有时候运气决定一切。
  徐荣的西凉铁骑列队来往驰骋于孙坚大军与围城部队之间。
  孙坚身先士卒慢慢地向看来是阻援部队的敌人接近。
  两翼的重甲步兵竟好像比中间的步骑混合部队行进的还要快点,怎么了?莫非是孙坚初次指挥各方军马,有些调动不灵?
  不是的,这是孙坚有意为之,目的很明确:趁敌人注意力在孙坚带领的中军推进时,两翼尽快与城中接应的部队合拢,到那时,十万大军所张开的虎口就等于合上了嘴,而徐荣的主力也就成了虎口里的食,孙坚要一举围歼徐荣骑兵主力。
  那徐荣的注意力还当真就在孙坚身上,好像对两翼的战场态势视而不见,擂起战鼓,骑驽兵警戒两侧,徐荣本人跃阵而出,手持长杆大刀,竟然指名索战孙坚。
  可能有的古代战史专家要出来指责了,古时候作战也不是士兵观战,将军拼命呀,那都是小说中虚构的,真实打仗哪有用这么愚笨形式的?专家们错了,经子金山考证,古时候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就是这样打仗的。
  是古人愚蠢?非也,是古人哪比得今人的道德观念?具体理由与证据子金山以后会提供给大家,现在孙坚与那徐荣就要贴身拼命了,暂时没那个工夫争论这些纯学术问题。
  孙坚就是从血水里长大的,何曾怕过这个?能阵前一刀宰了你,那就省事多了,当即提刀出战,双方的士兵都暂时做起了拉拉队,只听得呐喊如狮吼,战鼓似滚雷,一场马上的白刃战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五十一  各怀鬼胎的单挑厮杀(1)
  喜欢中国古典战争小说的人大概挺熟悉一个词:“回合”。这个词最早就出于单独的马战,后来被下棋的人借用了去,很形象的解释每人各出一招的规矩,再后来用途就多了去了,大到国与国谈判,小到夫妻之间、蛐蛐斗架,近几年好像出现最频繁的是乌拉圭回合谈判。
  步战能不能用回合来计量呢?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贴身肉搏之时,你出了十拳,我兴许一招致命,这个账不大好算;至于现在自由搏击赛场上有个漂亮MM举的那个小牌子,上面写着第几回合字样,那是为了烘托赛场气氛专门借用过来的,哪有扭打三分钟还算一回合的?
  一对一的马战不同,双方都要借助战马的速度来增加自己的打击力度,所以就远远地撤开了,同时加速,两马交错时,马背上的人便抓紧时间给对方一下,手快的说不准能捞上两下——当然要以牺牲力度为代价——两骑对冲过去了,这一回合就算是结束了,如果双方都还不服气,那就各自圈回马来,原样再来一次,第二回合就开始了。
  现在孙坚与徐荣已经较量好几个回合了,那时候的人还没学会韦小宝的下三烂歪招,放个暗箭、打个群架什么的虽然也免不了,但大面上还是讲点约定成俗的潜规则,所以大部分还是安分做观众的。不过旁观也未必轻松,你看看现在足球场上观众的忘我劲,就能想像到看人拼刀子的投入程度了。
  孙坚与徐荣二马交错之际,人借马力,马仗人势,兵器相同,分量相当,两杆大刀喀嚓一响,交汇于双马之间,首个回合就平淡的结束了。
  一个西凉骁骑,一个中原勇将,谁服气谁呀?所以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勒马而回,继续来。双方的将士呐喊震天,为自己的主帅助威,实际上与足球场上的观众一样,都是希望自己一方的球员拼命。
  徐荣首合较量以后,略感两臂发麻,心中暗叹孙坚猛力,不过俺徐荣的绝招还在后面呢,今天有你孙坚好看的;孙坚现在的感觉相当良好,估计着自己在力量上稍胜对方半筹,五十回合之内,干掉敌人有望。
  实际上二人各怀鬼胎:徐荣心里的小九九咱们一会儿就能亲眼见到,就不用提前说了;孙坚一直用眼角扫视着两翼自己的重甲步兵,两翼的部队并没有停顿下来等着二人的胜负,只不过速度略缓,距离更远,但包抄向梁东城墙的目标没变。
  纠缠的时间越久,对孙坚部队的战场态势就越有利。
  第二回合开始后,人在上边厮杀,座下的战马也没闲着,相交之时,也把对方的坐骑当成了争春的儿马,趁空啃上对方一口、撂上对方一蹄子,这也是早训出来的本领。
  十来回合刚过,徐荣刀法已见略散,现在认输败下阵去?必将大大影响己方部队的士气,再硬撑下去?大刀无情,说不准自己的脑袋就丢在这儿了。
  徐荣像是突然觉察到了两翼的危险,趁回合之间与孙坚离的最远之时,催马便向战阵西侧驰去,随着他口中的一声唿哨,西凉军中号角扬起,西凉军一部随徐荣开始西逃,一部退往围城的西凉骑兵。
  围城的部队也肯定发觉了战局对己方的不利,马上开始分往两翼集结;梁东城的城门已开始打开,护城河上的吊桥已开始缓落,那是在按孙坚约好的信号准备出城接应两翼步兵,围歼西凉主力。
  孙坚突然感觉到煮熟的鸭子要飞走,自己一举围歼西凉铁骑主力的计划可能要落空,两翼的部队还没合拢,那西凉马要是撒起欢来可不是那么容易追的。
  战机瞬息万变,哪容有细思的工夫?孙坚当即扬刀向自己的亲信副将祖茂发出了出击的信号,本人也纵马向徐荣追去。
  祖茂跟随孙坚征战多年,深领孙坚的指挥意图,把大军分为两部,步兵杀向围城的西凉军,自己率数千轻骑兵紧随孙坚追向徐荣。
  西凉马跑得不慢,紧追之下,虽然离豫州兵的大部队越来越远,但孙坚、祖茂的轻骑兵还是与敌人逐渐接近,看来威震天下的西凉铁骑也不过如此。
  五十一  各怀鬼胎的单挑厮杀(2)
  前面徐荣带着他的西凉溃兵穿过了一片树林,孙坚略微放慢了追击的速度,待祖茂所率的骑兵基本汇合后,直向树林杀去。
  五十二  金蝉脱壳孙坚也用了一回马甲(1)
  林内并无什么伏兵,也没有所担心的绊马索之类的东西,看样子徐荣的西凉军已穿过了林子,眼看自己的部队也要追出树林了。
  突然,孙坚隐隐心里感到有些不安:闻名天下的西凉铁骑不应该这么经不得战阵呀?就在刚要下令停止追敌时,林外长长的几声号角响起,东南西北号角悠然响应,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孙坚知道坏了,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西凉兵也会巧用兵法,自己的半世英名,没料到折在这徐荣手里!
  是真英雄岂能受欺于宵小?孙坚率部回军向来路杀去,要拼出一条血路来,与自己的大部队汇合。哪知来路的西凉铁骑层层叠叠,箭弩如雨,刚试冲了一下,还没怎么厮杀,自己的骑兵已损伤一半有余,这下孙坚对西凉军的战斗力有了切身体会。
  退回树林后,西凉骑兵并没有迫近追来,看来是素闻孙坚勇名,倒也不敢过分用强。可是孙坚心里明白,敌人真正的主力还不在这儿,在梁东城下,那支没有主帅指挥的豫州大军完了,一大群长着坚角的牛,是对付不了一小群生着利爪獠牙的野狼的。
  一阵阵呐喊传进了树林:“孙坚早降!投降不杀!”
  孙坚绝望了,自己难道连曹操也不如?曹操还能落个损兵未折将,性命得保全,孙坚却要丧师殒命于此?
  拼命吧,将军只能阵前死,自古壮士裹尸还!孙坚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士兵,这都是随自己刀山剑阵里滚出来的老兵,没有一个人有怯阵的表情,视死如归的人们聚在一起,铸成了一片庄严的悲壮。
  不用动员,不用说什么多余的废话,孙坚知道,他们都能够跟随自己慷慨赴难,战斗到最后一息。
  正欲身先士卒做最后的自杀性一搏,身边的祖茂突然伸手抢过了孙坚头上鲜艳的铜盔,带在了自己的头上:
  “麾将先行,将军随后杀出,保重!”
  不待孙坚表示什么,祖茂已率残部杀出了林外;孙坚差点热泪涌出:这是祖茂在以自己的性命吸引强敌啊,还用再说些什么?杀出去吧!
  孙坚铜盔上鲜红的盔缨吸引了西凉重兵的注意,一层层地围向了祖茂,那祖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此时勇猛非凡,西凉兵但凡照面,不出三合即滚落一颗人头,一时无人敢于近前。只是密排骑兵战阵,牢牢的困住祖茂,祖茂干脆回身杀向树林,他已注意到孙坚此时已经冲出了西凉铁骑的包围。
  跑了十余骑披头散发的豫州兵,徐荣根本不大在意,眼前的孙坚才是条大鱼,对孙坚拼死杀回树林,西凉兵也没有认真的阻挡,这片树林早已被围得铁桶一般,不怕你能上天入地。
  树林内隐约可见孙坚头顶的红缨,对于肯定要拼命的孙坚,徐荣更犯不上上前拼命,手下的西凉将士也没有必要作无谓牺牲,徐荣自料难以活捉孙坚,退而求次,死的也凑合吧。给我用弓箭招呼他!
  箭若流星,密如急雨。
  其实孙坚的头盔只是戴在了半截树桩之上,树桩有一人多高。祖茂在孙坚脱险后,内心安定,急中生智,让这顶惹眼的铜盔戴在半截树桩上威风吧。自己则藏身在不远处,冲出去是不可能的,也不是祖茂愿做的:孙将军还没有走远,要尽量给他留更多的远遁时间。
  眼看天色将晚,徐荣担心夜长梦多,再有变故,冒险率铁骑慢慢靠近树林,及近目标,才发觉上当,心中大悔。正待传令搜索树林,不远处已传来厮杀声,原来是士兵已发觉祖茂,展开了围杀。
  不一时战斗声息,徐荣走上前细看,才发觉一直被围的并不是孙坚,没奈何只好割下了祖茂的脑袋,再凑上孙坚的战盔,向上司胡轸报功吧,虽没斩敌主帅,却歼敌全军,无疑也是大功一件。完美的事情总是免不了有缺憾。
  徐荣心里想的是实际情况:他的主力由自己的副将李蒙率领的确在梁东城下。指挥系统突然混乱的豫州军被李蒙的西凉铁骑杀得七零八落,步兵逃命又比不得骑兵,说全歼了豫州军基本上接近事实。
  五十二  金蝉脱壳孙坚也用了一回马甲(2)
  孙坚逃进了梁东城内,心里既恨自己轻敌致败,又为损失爱将祖茂而痛心,还有个更大的难题在等着他去解:怎么向袁术交代呀?
  他恨死了西凉兵,恨不得马上出兵报仇雪耻,可是捞本的本钱呢?他现在是个几乎输光了的赌徒啊。想与董卓军拼命还不容易,人家现在马上就找上门来了。紧急军情来报: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为主帅,悍将华雄为前敌都督,起西凉铁骑三万,现已杀奔豫州而来。
  还有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董卓在派出胡轸、华雄大军的同时,又命令勇冠天下的吕布吕奉先协助胡轸的副帅,率并州大军三万,一起压向豫州。
  山雨欲来风满楼!孙坚现在有一种薄皮鸡蛋面临泰山压顶的感觉。
  五十三  会忽悠的人都是高手(1)
  沛国樵县。
  曹操的扩军工作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毕竟是“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父老乡亲对曹操不久之前的失利是不在意的,估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队伍还打过败仗,阿瞒这细伢这么英明,还能犯错误?
  曹操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相当到位,绝不亚于希特勒的爱将戈培尔部长:
  “董卓逆贼,谋杀天子,欺凌百官,残害黎民,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曹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