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李翰卿-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煎,经前服。 按:病发于经前属实,为厥阴气滞,络脉不疏,故其经脉所过之少腹、乳房胀痛;气郁遏阳,则肢体有冷感;气滞血行不畅,故见经色紫有块;脉弦为肝郁之候。综观脉症,为气滞血瘀,故治以加味乌药汤理气疏肝开郁,失笑散活血止痛。全方重理气,辅以活血止痛而达气顺血和痛止之功效。
闭
经
闭经八证 少虚多实
审征求因 各施其术
闭经病症当排除妊娠、乳子、歇经、断经等生理现象及石女、暗经等先天畸形。因其病因多样,病机复杂,故临证首辨其寒、热、虚、实,次辨其表、里、气、血及在脏、在腑之不同,据全身兼症及脉症审因论治。李老从脾虚、血枯、热结、寒凝、气滞、血瘀、痰湿、食积八型论治。
脾虚者,由于摄人不足,或劳倦过度,或误服汗下攻伐药,损伤脾胃,化源不足,血海不能满溢,致月经久闭不行,如《兰室秘藏》所谓:“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老,而致经水断绝不行。”症见月经数月不潮,神疲肢倦,胸腹胀满,饮食不化,消瘦,大便溏泻,舌淡苔薄,脉细。脾虚又有脾气虚及脾阳虚之异,脾气虚者,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加鹿茸;脾阳虚者,健脾温阳,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当归、川芎、附子、肉桂,或八珍汤去白芍、川芎,加黄芪、补骨脂、香附、山药。
血枯者,为血虚之重证,“枯者竭也,血虚极矣”,生化血液的机能障碍,血液匮乏,渐而枯竭,如源断流,则无血可见。症见月经经年累月不至,饮食日减,肌肉渐消,面黄发落,甚且骨蒸潮热,舌淡,脉细。轻者人参养荣汤,重者资生通脉汤,后者药物有炒白术9克,生山药30克,生鸡内金6克,元肉18克,山萸12克,枸杞12克,元参9克,生白芍9克,桃仁3~6克,红花3~4.5克,甘草6克。
热结者,由于心胃积热,蕴于中焦,经血为热所结,血海无血可行。症见经闭,喜冷恶热,口舌干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治宜养血清热调经,当分上、中、下三焦何处结热而用药偏倚。方用玉烛散,即四物汤合调胃承气汤或加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竹叶、蜂蜜。
寒凝者,为经产之时血室正开,感风受寒,或伤于生冷,血为寒凝,经血被阻不行。症见月经不至,喜热性饮食,恶寒,小腹冷痛,口不干,脉沉迟或紧。当辨表寒、里寒轻重,分别用吴茱萸汤或琥珀散,以温散攻逐通经。
气滞者,七情郁结,气机失于调畅,经脉阻塞,经血被阻。症见闭经,胸腹胀痛,喜太息,时嗳气,头晕,两目干涩,左脉沉弦。方用逍遥散加香附、泽兰、丹皮、生地、郁金、黑栀、黄芩等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血瘀者,为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外感内伤,致宿血停滞,凝结经脉,胞脉被阻,经血不得下行。症见经闭而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有瘀,脉沉涩。临证视其体质盛衰用泽兰汤(泽兰、当归、白芍、甘草)合柏子仁丸(柏子仁、牛膝、卷柏各15克,泽兰、续断各60克,熟地75克)或通瘀煎。
痰湿壅阻者,其人必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聚而阻胞,致经闭不行。症见闭经肥胖,恶心痰多,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通经。方用芎归二陈汤。
食滞者,由于积食,饮食不进,不能生化经血。症见月经闭而不行,脐腹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舌胀苔厚,脉滑,右关明显。方用大承气汤荡涤肠胃,排除积食。
因病致闭者 宜治其病
由闭致病者 但调其经
闭经一病与他病并见者,当别病之先后。如陈素庵所论:血分因经闭,血壅不行,流于四肢而形成浮肿,为经病而致他病,不必治肿,但调其经。方用小调经散加红花、丹皮、牛膝,调经活血则肿自消。小调经散原治产后水肿,组成药物有白芍、当归、没药、琥珀、桂心各3克,细辛、麝香各1.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姜汁温酒调服。先浮肿而后经水断绝不行,称之水分。“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出焉”,膀胱气化不行,水饮溢于肌肤,从而影响丫月经的正常来潮,治疗但治其肿。脾升清降浊,为运化水湿之枢纽,故治宜健脾行水,理气利尿。方用茯苓导水汤,药物有茯苓、槟榔、猪苓、砂仁、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份。
血滞、血枯均有变证,妇人经闭咳嗽,宜从速治疗,否则病久体衰,感受风邪,虚实夹杂,终成血分痨证。症见经闭,久嗽,骨蒸,潮热, 自汗,盗汗,消瘦食少,脉虚数等,为气、血、阴俱虚之证。宜据其脉证,辨其虚之在气、血、阴之偏重而施补脾益气、滋阴宁嗽、退蒸止汗之侧重不同。李老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证阴虚最重,治宜滋阴为主,方用劫劳散,药物组成有白芍、炙芪、人参、五味子、阿胶珠、茯苓、当归、生地、半夏、生姜、大枣,水煎服。
经行身痛
辨表里虚实 治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是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身体疼痛证候,证分表里虚实,由“外亏卫气之荣养”而感邪,适经潮乘虚而作,脉络失和,“内乏荣血之灌溉”,筋脉失养,或因故气血运行失畅,经脉不利,故经行则痛。临床上,李老常以身痛发生时间辨虚实,以是否兼有恶寒发热之症辨表里,并据此进行治疗。
有表证的身痛:痛在经前或经期,恶寒,发热,脉浮。治宜发表解肌,调和营血。表实者麻黄汤,表虚者桂枝汤,体虚者兼用四物汤养血。
无表证的身痛:经前或经期身痛,无恶寒发热,经血色黯有血块,行而不畅,舌淡红或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或兼弦涩。此为血脉壅滞不通之候。治宜疏通经络。方用羌桂四物汤。
经后身痛:痛在经后,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淡,舌淡红,苔薄,脉细弱。为血虚筋脉失荣之证。治宜补益血脉。方用黄芪建中汤。
经期便血
经期使血当从虚论治
月经前或行经期间大便下血、经量减少,称为“经期便血”,古谓之“血走肠道”。故亦称“错经”。证分虚热及肝脾肾并虚二证,当从虚论治。
虚热证,即阴虚火盛,责之肠道积热灼伤阴津,经行之际则热迫血走于肠道。症见经期便血,月经量少,血色鲜红,渴喜冷饮,饮而不解,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虚数。治宜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方用《景岳全书》约营煎,药物有生地4.5~15克,白芍7.5~9克,黄芩4.5~6克,地榆6~9克,续断6~9克,槐花4.5~9克,乌梅4.5~6克,黑芥穗3~4.5克,甘草3~4.5克。如大便燥结甚者,去乌梅之收敛,加麻仁7.5~9克,郁李仁4.5~7。5克;热盛者,加栀子4.5~6克,黄连3~4.5克。
肝脾肾三脏并虚者,责之于劳倦过度。症见经前大便下血,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苍白,头晕,神疲,小便频数,大便稀薄,舌淡红,脉细无力,尺脉更弱。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止血升陷。方用《傅青主女科》顺经两安汤,药物有人参9克,熟地15克,山萸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巴戟天3克,黑芥穗6克,升麻1.5克,水煎服。
带下病
带下病治疗四法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子宫阴道疾患,其形成如《医宗金鉴》所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人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虾血黑肾赤属心。”可见带下病与冲任带脉劳伤、胞宫感受风寒湿热邪气及脏腑气血偏盛偏衰相关,内因为脏腑气血失调,外因为感邪,不内外因则属醉饱房劳、膏粱厚味或服燥性药太过,阴血虚亏,阳气下陷。故审因论治或调理脏腑气血,或祛邪,或调理冲任,必要时收敛固涩并化瘀通滞。
1.调理脏腑气血 包括补气健脾、补肾、调肝。 白带属气虚,补气健脾乃治法之大纲。仲淳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肾水枯。”带下日久不愈,量多,兼见肾虚证者,必补肾以利气化。肝属木,脾属土,肝郁则脾土受伤,湿气失于运化则带证转甚,故凡带证兼见肝气郁滞者,须兼理肝气。 2.除湿调寒热 夫带下俱是湿证,带证系湿证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故除湿为带下病主要治法。除湿有利水渗湿,健脾燥湿,温阳化湿,兼热者清热,兼寒者祛寒。分别寒、湿、热之轻重多少,治疗时也有所偏重。 3.理冲任之气 凡带证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气血,其病自愈。胞络者系于肾,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如易黄汤中黄柏、车前子是也。
4.升提固涩,化瘀通滞
凡带证服滲利药太多,湿热虽解而气往下陷而不愈者,必当佐以升阳之品方效,如葛根、白芷、升麻、柴胡之类。
带证曰久不愈,排泄量多且有滑脱不禁现象者,宜于健脾、补肾之时予以收敛固涩,如芡实、白果、龙牡、赤石脂等。
张寿甫认为,带下积久不愈,必有瘀血留着于内,故带证日久,应于收涩之中佐化瘀通滞之品,其拟清带汤中龙骨、牡蛎、茜草、海螵蛸皆具二功。李老认为,开通可制固涩之滞,为标本兼治,以达补虚固脱、滞化血和之功。
附案:
案一 熊某,女,48岁。门诊号:93039。
1965年'O月19日初诊:带下量多1年,加重10日,形质清稀,伴乏力,腰困腹痛,下腹时发凉或灼热。背部午后灼热,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疲惫,经来量少,色淡红,经后下腹疼痛加重,纳呆,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
生山药15克 生龙牡各12克 海螵蛸9克 茜草4.5克 生白芍9克 生白术9克 生蒲黄4.5克 炒灵脂6克川楝子4.5克 羌活3克
水煎服。
按:李老辨证,据全身症状、舌脉确立病性为虚,次据个别虚证症状,辨明在脾、在肾之异,同时必据夹杂证辨明兼寒、兼热等不同。带下辨证则带下本症兼症并重,综合分析归纳得出。从带下量多,质清稀,兼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腰困,纳呆,脉沉,辨证属脾虚兼肾不足。脾虚水湿不化,下注冲任胞宫,损伤冲任而成本病。腰为肾之府,胞络者系于肾,冲任损伤累及肾,故腰困;湿性粘滞重浊,壅遏气机,阳气被阻则凉,郁而化热则热,故下腹时凉时灼热;气虚血滞,血行不畅故腹痛,经后气血愈虚,故经后加重;带下日久不愈,气虚失摄则量多,故有脱象。李老以张寿甫清带汤补虚固脱,方中用生山药补脾肾固元气,生龙牡、茜草、海螵蛸收敛固涩并具开通之性,使补涩而不滞,另加生白术健脾,生白芍养血益阴,合失笑散、川楝子理气止痛,羌活一味既得解上身之风湿,兼能温升,有升提之意。全方共奏补虚固脱、活血止痛之功。
李老常以清带汤加味治疗带下病,在张寿甫调寒热基础上,寒甚者,加干姜、肉桂、附子、茴香;虚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生地等;热盛成毒者,加银花、三七、鸦胆子等药。
案二 一妇带下不止,服调经剂,血愈下,复投寒凉剂,遂下泄,肌肉如削,不能言语,四肢厥逆,脉细如丝。予参附汤(人参60克,附子9克)1剂手足微温,再剂思饮食,继服八珍汤40余剂而愈。
按:此妇患临经带下,带下不止欲滑,为阳虚下陷,下元不能固摄,当固摄肝肾,升举清阳,却予调经剂,故虚未得补而失于收摄,故经潮则量反多,人以为血热迫血妄行,又投寒凉剂复伤脾胃阳气,气血乏源,气血愈虚,脾胃功能失调,传导升降失司而发生泄泻,肌肉失养则肌肉如削,清阳不升则失语,气虚阳微不达四末故四肢厥逆,不能营阴,则脉细如丝。纵观诸症为带、经、泄同病,乃素体虚弱而伐以寒凉,故见四肢厥逆,脉细如丝,辨证属阳微气脱。遵治病必求于本,病虽异而证则相同,法当异病同治。急投参附为扶阳固脱,阳回则继用八珍汤补气养血缓图治本,药巾病的而愈。
带下辨证 本证兼证并重
带下病有寒、热、虚、实四种,然临证多虚实夹杂,寒热相间,如虚证中有脾虚、肾虚之异,又有兼寒兼热之不同,更有多脏同病、气血俱损之证。临床辨证以带下本症兼症并重。
带下本症,有带下色、量、质、味、发病久暂、排泄时的感觉等。
从色辨:白多寒,或湿胜于热,或病在气分,或关肺经;色黃多系湿热,或关脾经;色青者,多与肝经有关,或肝郁气滞,或肝经湿热,或肝肾两虚;色黑者,多与肾经有关,或系热盛,或系经漏;色赤者,多热,或热胜于湿,或病在血分,或与心经有关;带下赤白相兼,多系湿热互结;五色杂下,多系有溃烂。总之,浅淡者多虚,深浓者多实。
从量辨:量多为虚,量少为实,量时多时少多肝郁。
从质辨:形如胶粘者多湿热,清稀如水多风寒,形如米泔多脾湿,如鸡子清者多脾气虚、肾阳虚证。
从味辨:味腥臭者多湿热。
从排泄时的感觉辨:排泄时觉凉者多寒,觉热者多热。
从发病时间辨:久者多虚,短暂者多实。
然仅据以上本症不足为据,必兼具全身相应兼症者方可确立。如:
肝郁者,必兼精神郁闷,胸胁胀痛,喜太息,脉沉或弦涩等。
湿热者,不论其色如何,暈较多或如崩,质稠粘,味腥秽,必兼体倦,门干苦或粘腻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滑数等。
脾虚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必兼饮食不化,精神疲倦,大便溏,舌淡,苔薄,脉细等。
寒湿者,带清稀,必兼形寒畏冷,四肢不温,下腹冷痛, 口不干,舌苔淡白而润,脉沉迟缓。
湿毒证,带下黄白如脓,或伴下疳,必兼尿道刺痛,阴部肿痛溃烂,舌红,苔干黄,脉数等。
从带下量色辨转归
带下病为带下色、量、质、味的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故带下病诊断不泥其量之多少。但有色质味之异常即可,李老以量作为疾病轻重转归的尺度之一。量多者病较重,量少者病较轻,量多而忽然大下之崩带病重而险;量由多变少,为病退及药对证的表现,量由少变多为病进或药不对证,治之无效的现象,用药后量如光多后少。考虑为有效,属已成之带尽出,未成之带有所阻。
带下有白带、黄带、青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五色带之分,白者属肺,赤者属心……从带下颜色可确立带下类型及所属经络,并能以色之淡浅深浓体会病势,带下浅淡,病为轻,色质深浓,病较重,五色杂下,病重而险。
妊娠病滑胎责之肝经虚热 殒堕关系脾肾气虚
滑胎为连续自然堕胎或小产3次以上者,有的甚至每孕到一定月份则自然滑堕,滑堕之虞有母体、父体两方面因素。巢氏认为胎怀十月,经养各有所主,而母体因素最与十二经中肾、肝、脾三脏及气血相关。正如《景岳全书》中所云: “所以屡见小产堕胎者,多在三月、五月及七月之间,而下次之堕必如期复然,必以先决伤此一经则遇阙不能过矣。”故滑胎之关键在于堕后虚损未复,治“必当家此着胎之源而预培其损”,即寻找病因,预防为主,重在未孕时。
四时之令,必始于春木,故十二经之养始于肝木。妊娠早期胎未成形,赖阴血荫胎,肝体阴用阳,肝体柔和则胎安,否则肝血虚,肝气旺,胎失所养,并热扰胎气,则殒堕。故早期殒堕者,责之肝经虚热。孕前宜常服逍遥散加生地,热甚者,加黄芩,以达柔肝健脾清热之目的,肝体柔,肝气平。而孕自安。
妊娠有赖于肾气冲盛,天癸泌至,和于阴阳,冲任相资,而胎元之健固亦须肾以系胎,气以载胎,血以养胎,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先后天充足相资,则胎元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