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起的益茨比》主人公盖茨比,出身于破落的资产者家庭。战争期间他结识了当地有名的美女苔西,两人真诚相爱,信誓旦旦,由于盖茨比没有钱,苔西不得不嫁给了有钱的富翁汤姆。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盖茨比的心,他为了夺回失去的爱情,拼命钻营而暴富,他投掷巨金,天天举行宴会,广宴宾朋,为的是吸引苔西重新回到他身边。不久苔西果然来到他的客厅,与他重修旧好。她的丈夫汤姆知识这件事后,立即闯进盖茨比家里,两人大吵一场,不欢而散。后来,盖茨比与苔西出门远行,苔西因为情绪紧张,竟然开车压死了汤姆的情妇玛特尔。盖茨比为了保护苔西,主动承担了车祸的责任。结果,汤姆唆使玛特尔的丈夫威尔逊,开枪打死了盖茨比。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场面冷落,过去宴会上的酒肉宾客一个也没有来,苔西也拒门不见,连一束鲜花也不肯送。
从作品的情节来看,《也不起的盖茨比》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所叙述的也几乎是在美国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一个穷困的青年由于失去金钱的依靠则丧失了爱情,等他偶然发迹以后便发誓要将昔日的情人从她有钱的丈夫手中夺回来,但是他以自己的生命仅仅换回了瞬间的、对爱情的回忆。小说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盖茨比和苔西之间的爱情有多少真挚的成分,也不在于盖茨比为了与苔西重温旧梦所作出的巨大努力,而是抽出了当时一切美国人所关心的一个主题:如何把握自己的力量向命运宣战,如何打破“美国梦”的幻想走向现实。所谓美国梦即指脱离社会现状去企求个人幸福的空想,它是二十年代美国青年的一种流行病,作者敏锐地看准了这一观念的虚伪和毒害,以盖茨比的悲剧敲响了“美国梦”的丧钟。
三个士兵的悲剧—帕索斯的《三个士兵》
多斯·帕索斯(1896—1970)是“迷惘的一代”最后一个重要作家。三十年代,他加入了激进的左翼作家阵营。在他身上,明显地体现了”迷惘的一代”创作倾向的分化和面临的严重危机。他们在时代风潮拉动下,由关心个人转向关心社会,关心广大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由表现孤独、疑虑和迷惘的个人情绪转向了激烈的反抗意识。文学的主体也随之变化,出现了由“我”到“我们”的巨大变革。这些新气象,为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个十兵》这是多斯·帕索斯的代表作。作品的情节是通过三个士兵的不同遭遇展开的。
士兵克里斯弗尔德是一位印第安州的农村青年,他厌恶战争,憎恨那些夸夸其谈,踏着士兵的鲜血往上爬的军官。他整天发牢骚,从总司令到值星士官,一个人诅咒他们不得好死。在部队开往前线的当儿,他趁着战场上的混乱,把手榴弹扔在他恨之入骨的中士身边,然后溜之大吉。第二位士兵安德路斯,是作品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形象,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富有艺术家的浪漫气质。他不仅厌倦严格的兵营生活,而且还在休假期间跑到巴黎去学音乐,回到部队后,他又同克里斯弗尔德结伴逃跑。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十分不幸,最后还是被抓回军营,饱受惩戒之苦。第三位士兵伏赛里,完全被军国主义精神所毒害,他尊敬长官,唯命是从,奴性十足,做梦都想爬上军官的地位。
很明显,《三个士兵》具有“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典型特色,它不仅以大量活生生的事实,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如何摧残个人的美好理想与纯真的天性,如何驱使千万青年在战场上做毫无意义的牺牲,而且鲜明地表现出年轻一代对现实的失望之情。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他们无可奈何。他们或者象伏赛里那样,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麻木不仁,变成战争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或者象克里斯弗尔德那样,整天牢骚满腹,在阴郁的心绪中消磨青春;或者象安德路斯那样,被毁掉了才华,断送了灵感,最后变成一个精神崩溃,只会哀叹命运的可怜虫。总之,这部作品集中地反映了战争期间一代青年的理想、前程的幻灭。他们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和准则,迷惘痛苦,成为“迷惘的一代。”
世界末日的嚎叫——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又称垮掉派。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流派成员是一批对美国现实不满,但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诗人和作家。他们感到悲观、绝望,成为颓废、厌世和神秘的一群人。“垮掉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杰克·克鲁阿克、艾伦·金斯堡等。克鲁阿克一次听到朋友用“垮掉”一词来表达精神上的绝望和世界末日快要来到的感觉;他又感到这词与《圣经》里耶鳅“登山训示”的福音有联系,同时它又象征着当时的一种疯狂急促的爵士音乐的节奏。这样一词三用,概括这一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在艺术技巧上,由于垮掉的一代热衷于写主人公为逃脱现实到处流浪,寻找出路,毫不隐讳的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形成了“个人新闻体”的手法。这种手法是马克·吐温开创的写流浪生活传统的发展。“个人新闻体”手法是为当代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垮掉的一代之王”——克鲁阿克及其小说
杰克·克鲁阿克(1922—1969)是“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的奠基者,他的一部《在路上》,使他成为“垮掉的一代之王”。
《在路上》描写“我”(萨尔·帕拉戴斯)同一个“热型”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亚蒂三次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横穿美洲大陆的长途旅行。小说比较真实地反央了40年代末期美国一部分青年的生活和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对青年个性的压抑和摧残。小说中并没有多少惊险、曲折离奇的情节,但是人物形象还是很鲜明、生动的。小说表现了两种垮掉分子:一种人自甘堕落,不可救药,完全成为行尸走肉,是社会的渣滓,李老牛便是一个典型。书中这个作家以“寻求生活的真实”为借口,鼓吹吸毒的妙处,唆使别人吸毒,他本人毒瘾大到需要用毒品佐餐,每天按时注射毒剂,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毒瘤。作者对李老牛持否定的态度。作者表现的另一种垮掉分子是他的穷朋友们,他们逐步摆脱了垮掉派的思想影响,走上了健康的劳动者的道路,对生活采取了严肃的态度。作者通过书中的一个女垮掉分子之口说道:“生活是严肃的,有人正力图使生活有意义,而不是整天一味傻闹。”这从正面表现了《在路上》一书的倾向。
小说充分体现了垮掉派小说创作反英雄、反情节、反结构等反传统的特点。小说语言或轻快流丽,或激烈狂热,或哀怨忧戚,把叙事、议论、抒情融注在一起。
《在路上》一书问世后,曾出现了一股以写流浪汉旅途生活为内容的“路上”小说热。许多青年人效法克鲁阿克和书中的人物,离开家门外出流浪,时人称之为“背包革命。”
欧美现当代通俗文学
概 述
通俗文学,在欧美大多称作“大众文学”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雅俗共赏的文学,它能够引发各个层次的读者的兴味,拔动他们的情感之弦。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历程来看,“通俗”与“严肃”文学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似有区别,但更有联系。诸如《十日谈》、《斯巴达克斯》、《人间喜剧》、《一千零一夜》等世界名著,在早期都是作为通俗文学被人们称颂的。不少世界著名文学家如狄更斯、巴尔扎克等都写过通俗文学作品。
欧美现当代通俗文学是一片群星荟萃、争奇斗艳的沃土。了解通俗文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条捷径。
欧美通俗小说一般可以分为几类:
侦探小说。这是以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的创作而流行起来的通俗小说。柯南道尔在他的一系列侦探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福尔摩斯的典型形象。他头戴鸭舌帽,口叼烟斗,目光如炬,经常像猎犬一样地在犯罪现场逡巡,任何悬案一到他手中总是迎刃而解。柯南道尔善于随着案情的发展,进行周密的逻辑推理而破案,创立了侦探小说着重推理的流派,对后来的推理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继柯南道尔之后的克利斯蒂发展了侦探小说,制造悬念、注重推理的同时,将政治溶入小说中。当代的侦探小说往往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等重大事件,使小说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政治黑幕小说。这类小说注重揭示上层政治首脑间争夺权利的事件;家世小说,通过主人公坎坷一生的挣扎、奋斗,表现人世炎凉、世间沧桑;言情小说,描写永恒的爱情的主人公们的聚散分离,一般缠绵悱侧、情意浓浓,等等。
政治小说家——欧文·华莱士及其小说
欧文·华莱士是美国有名的政治小说家。他从1955年开始写作,一共写了十二部长篇小说,每一部都在美国和英国畅销,其中有九部已拍制成电影。
华莱士的政治小说,主题集中在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上,华莱士对美国历史、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十分熟悉,而且善于观察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动向,眼光敏锐,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而能够在纷乱的政局中抓住最敏感、最富于爆炸性的矛盾,来构思高度戏剧性的故事,并使矛盾和冲突层层展开,逐步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华莱士创作态度十分严肃,他的小说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主题,高度戏剧性的情节,写实主义的手法,朴实简练的语言,因而他的政治小说,既有通俗惊险小说的强大吸引力,又有相当丰富的现实内容。
《R密件》是他的一部相当出色的美国政治小说,它通过美国最高领导层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揭示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阴暗面和它的致命弱点。
政治小说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大的读者。它们在手法上是写实的,在内容上是大家关心的,能理解的东西。大众往往通过政治说来认识现实、思考现实。它们的社会影响自然也就大得多。一部好的政治小说,既使达不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它可以通过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揭示现实中的某些矛盾。从《R案件》这部小说中,我们不仅能得到有关美国社会、历史、立法和司法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也能窥见白宫和联邦调查局的某些内幕,以及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些致命的弱点,有助于我们对美国社会现实的理解。
恐怖主义的敌手——阿瑟·黑利的《晚间新闻》
蜚声当代国际文坛的加拿大小说家阿瑟·黑利,六、七十年代发表《大饭店》、《航空港》、《钱商》等名作之后,搁笔多年。1990年4月,他突然推出一部长篇新作《晚间新闻》,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读书界的轰动。
小说描写了一个代号叫“森德罗”的南美恐怖组织对美国新闻工作者斯隆一家人进行残酷迫害的故事。纽约CBA电视新闻中心的节目主持人克劳福德·斯隆在他写的书中声称:“对付恐怖主义分子,唯一的办法是反恐怖主义,也就是尽力找到他们并悄悄把他们消灭……千万不可与他们进行协商,支付赎金。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引起了恐怖主义分子的极端仇视。“森德罗”恐怖组织绑架了斯隆的父亲、妻子、儿子,运往南美的原始丛林中,要挟斯隆所在的CBA电视新闻中心定期定时向全世界播放宣扬“森德罗”政治观点的录像片。这可给电视中心出了难题。为了两全其美地处理好这个棘手问题,CBA总部一方面施用缓兵之计,稳住恐怖分子;另一方面组织了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哈里·帕特里奇为首的特别工作小组,对恐怖分子的行踪和人质下落进行快速侦查。谁知CBA的计划被财团老板汇露,恐怖分子立即以惩罚人质作为对CBA和斯隆本人的报复。他们先是惨无人道地砍断斯隆十一岁儿子的两根手指,并派人将断指送到斯隆的办公桌上;然后又处决了斯隆的父亲,将老人的头颅放在美国驻秘鲁大使馆的门前。这一系列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并没有使斯降屈服,他仍然主张和恐怖分子斗争到底,决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经过帕特里奇和特别工作小组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查清了恐怖分子的去向和人质的下落,并很快投入营救人质的行动。就在人质生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帕特里奇小组神奇地深入虎穴,将尚存的两名人质救出。然而,帕特里奇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最后因未及时登上飞机而牺牲。
这部小说之所以以引起轰动,除了谋杀、绑架、搏斗等惊险情节外,作者在作品中讨论了一些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诸如对人类的生存、世界的存在构成越来越广泛影响的恐怖主义问题;西方国家新闻企业化、商品化的问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献身精神、牺牲精神等等。
《晚间新闻》的艺术魅力,主要不是表现在情节的紧张曲折和悬念设置的技巧上。尽管它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重视对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的周密调查和地各种线索细微末节的推理分析。然而,通观全书就不难发现,侦探模式仅仅是一个躯壳,作者刻意追求的不是情节结构等外在形式,而是各种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丰富的内心生活和感情生活。
疑案小说家——汤玛士·哈里斯及其《沉默的羔羊》
汤玛土·哈里斯,曾任美联社驻纽约的记者兼编辑,专门负责刑案的编采,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在疑案小说的领域内,占有较高的地位,先后出版了《黑色星期天》、《红色龙》和《沉默的羔羊》。其中《沉默的羔羊》跃登《纽约时报》和《出版家周刑》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同名电影获第六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等五项奖。
美国联邦调查局见习特工史达琳,年轻娇小,却冷静聪慧,意志坚定。她受到上司柯劳佛的偏爱,接爱了缉拿性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任务。她为了了解案犯的特殊心理,不得不去中向莱克特博士雪找线索。他是个专业修养极高,却有杀人嗜好的精神病专家。他要史琳达讲出个人经历以换取情报,她从容周旋,斗智斗勇,获取了破案的重要线索,终于将连续残杀女性的凶手击毙。小说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犯罪问题,表现了对社会犯罪、恐怖以及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谴责,被誉为美国十年来最好的惊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