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王盘庚于公元前13世纪车辚辚、马萧萧,率领部族几十万人由黄河东岸迁居至太行脚下、洹水之滨。几乎与此同时,尼罗河畔第18王朝年轻的法老图坦哈蒙,在他的陵墓中写下咒语:
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
展翅的死神将降临他头上。
在美国学者顾立雅来华之前,直接或间接参与法老陵墓发掘的人员,有22人死因不明。花巨资赞助并参与发掘的卡纳冯勋爵,5个月后死于开罗一家医院。第一个解开图坦哈蒙裹尸布,给他用x光透视的雷德,第二年回到伦敦就一命呜呼。
难道商王也有这般魔力和神通么?这一幕幕惨剧是不是商王对挖掘者们提出的警告?
自出土的那一天起,甲骨就书写着传奇。人们相信,只有当契刻在甲骨之上的神秘文字被解读,甲骨背后的秘密才会真正大白于天下。
第三章 疯狂的猜谜游戏
制作第一批象形文字的人,以及创造字母系统使我们能够以少数几个符号纪录全部词汇的人,确乎令人敬服。但解读象形文字、锲形文字和克里特岛线形文字B的人——这些探赜索隐的古文字学家,不也同样令人钦佩吗?
—— 勒内·埃蒂姆柏
早期的解读
王懿荣第一个推断出甲骨之上契刻的图形,很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失传以久的象形文字。
刘鹗自从购得王懿荣的收藏后,一直著力研究,在《铁云藏龟》自序中,他解释的几条卜辞中至少涉及40个单字,今天可以证明其中有34个是正确的。这些单字除数字外几乎都是象形文字,如车、马、龙、虎、犬、豕等。解读的难度可想而知。
《铁云藏龟》的问世,还使得一位不得志的举人欣喜异常。他5次参加礼部的公开招聘,可惜都榜上无名,从此无意仕途。晚年他曾主持温州师范学堂,并担任浙江省教育会长,享年60岁,著作等身,他的名字叫孙诒让。
孙诒让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以其独到的经学和文字学功底,写出了《契文举例》两卷十篇共5万余字,即使用今天的标准衡量,也是一等一的快手。
《铁云藏龟》本就墨拓不精,又有不少伪刻,孙诒让凭借着无比的耐心和渊博的学识,先后猜出贞、乘、羌、省、禽、赵、周、若、复、易等100多个常用字,这些字大都结构复杂,解读难度很大。最让孙诒让头疼的,当属“牲畜形多相类,盖不易识别”。有的“豕”释成“牛”,“兕(犀牛)”释成“犬”,甚至将“见”释成了“马”。实则甲骨文中象形字,都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豕突出垂腹短尾;犬突出卷尾;兕和马都是散尾,但兕有角而马无角;鹿则侧面画一角,正面画两角;鹿角带枝,牛角向上弯,羊角向下弯。仅仅从豕的字,就有22个之多:有指3个月、6个月、1岁的猪;有指公猪、母猪、野猪的;有指不同种的猪;有指猪的身形、步态、声音的。甲骨文的“家”字,为什么要用房屋和一头公猪表示,至今众说纷纭。
100年前,手边只有汗漫不真的几张拓片,我们能要求些什么呢?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大规模的印刷。可是,做为朴学大师的孙诒让,也在这部书中称甲骨上的图形〃大约与金文相近,笔划尤简省,形声多不具,又象形字颇多〃。因而赞同刘鹗的推断,〃知必出于商周之间〃。这是认为甲骨应是商周物的另一位学者了。
罗振玉虽然不是甲骨发现的第一人,可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无比的耐心,当他开始介入到甲骨文的研究中后,关于甲骨文的解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08年,罗振玉最早弄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在河南安阳小屯村。1910年,罗振玉根据自己的解读,断言甲骨应该是商朝的遗物。但直到1914年,4年的时间过去了,甲骨文对当时的学者来说,几乎还是读不懂的天书。
当时的国学泰斗章太炎非常不屑对甲骨文字的研究,他认为“文字源流,除《说文》外,不可妄求”,在章太炎的心中,只有《说文》值得信赖,关于甲骨文的解读不过是一小撮文人雅士沽名钓誉的做法。而和章太炎观点一致的学者,当时不在少数。
究竟孰是孰非,简单的“口水战”已经完全没有意义,真相就隐藏在甲骨之上的文字中。这些文字应该如何解读呢?
罗王之学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罗振玉开始着手研究甲骨文,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叫王国维。
王国维原本研究哲学、教育和美学,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尼采的超人学说也都有所涉猎。1911年王国维与罗振玉一起东渡日本,受罗振玉影响,转攻经学、小学和史学。1914年帮助罗振玉整理和校订《殷墟书契考释》,从此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国维与罗振玉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认字,对于这些奇怪的文字,他们要像小学生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攻破。但是,这些奇怪的图案真的是一种成为体系的文字么?
他们先从字型分析出许多字的含义,然后把这些字带入到不同的句子中,看看是否能够使句子通顺的读下来。这个工作并不容易,这些奇怪文字背后的含义,就像一个个竞猜的迷题,破解失传的文字,本身就是一项坚苦卓绝的工作。
这一段日子,罗振玉在日记里深有感触,他说:“这就像在黑夜中前行的长路,当你看到光芒时,原来是萤火的一闪。有时一天能解读几个字,有时好几天也不能了解一字的含义。其中费尽心力的痛苦,不处在其中,很难体味的到。”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前行,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二人破解了几百个甲骨文。
王国维是第一个对甲骨进行缀合工作的人,甲骨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是以小块的形式出土,王国维从几千片甲骨的小片中找出同一块的粘合在一起,形成能够读通读懂的大段文字。直到今天,他们的研究方法依然值得学者们借鉴。
在探寻真相的路上,所有的先驱者都走的异常艰难,但其中常任无法体会的乐趣,激励着他们执著的前行。
天干表的发现
当字型简单、容易辨认的少数字被确认后,面对更多结构复杂,无从下手的图案,罗振玉与王国维的工作一时陷入了停顿。就在此时,一个看上去极为简单的甲骨文字映入了他们的眼帘,这个字乍看之下毫不奇怪,它在今天的中国字中念做“十”。
它,是一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文字,在很多甲骨片上都有这个字的存在。罗振玉与王国维注意到,在这个字的后面还有另一些频繁出现的文字。
从外形上看,这些字并不复杂,它们很像是中国古老的纪年方式——天干中的文字:乙、丙、丁。如果这几个字是乙丙丁,那么做为天干的第一个字甲在那里呢?罗振玉认为,这个看似“十”的文字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十”,它也许就是天干中的“甲”,只是在那时,甲字的写法是没有框的。如果真是这样,把这些字连起来读就是天干的“甲乙丙丁”。
但是,这个设想还要有其它的证据来支持,当他们继续串连甲乙丙丁之后的文字时,罗振玉与王国维突然茅塞顿开。原来,在这甲骨之上契刻的不是别的,而是清清楚楚的古老纪年历——天干表。这十个文字,正是中国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可是,这种古老的纪年方式为什么会在甲骨上频繁出现呢?天干表的发现,成为破解甲骨文的肇端。
商王的名谥
甲骨文经过证实,的确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这个文字失传已久,以至于在其后漫长的三千年时光里,人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如今,甲骨文跨越时空的隔阂,再一次现身于世人的眼前,它们到底会为人们揭示一些什么样的秘密呢?
天干表被解读之后不久,罗振玉与王国维又陆续解读出几百个甲骨文字,他们开始通读整句。当他们读到一千三百零三句时,两个人突然间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些甲骨实为历史上最最了不起的史料。
他们自这些甲骨中,发现了许多奇怪的名字。这些人名有一个共同点,每一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天干。
这些名字是:大乙、大丁、外丙、祖乙、庚丁、武丁、帝辛……
这些人绝不是平常之人,他们正是《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商王。1914年,罗振玉谢绝一切宾客,40多天足不出户,写成了《殷墟书契考释》一书,考定帝王22,先妣14,人名78,地名193,文字485个,从此商王朝的秘密昭然若揭。
原来,《史记》中描述的王朝并非是虚无的,商王们全部以天干为名,真实的生活在三千年前的岁月中。
《山海经》中,有关于商族首领王亥的详细记载。《世本》作胲,《天问》作该,《竹书纪年》作殷王子亥,《史记》作振。王国维通过甲骨文的研究,证实了商人确有一个叫王亥的先祖,是商朝建立前另一个使用干支字命名的。历代国王都追祭他。据日本甲骨文学者岛邦男统计,甲骨刻辞中给王亥的供奉有100项,有时用多达300头牛的牺牲品向王亥祈祷。为司马迁所不取的百家不雅驯之言,证实并非野狐禅,也破译了屈原《天问》中不解的章句。有趣的是,王亥名字在甲骨文中有4种带有凤鸟符号的写法,或上冠以鸟,或从隹从萑(也是一种鸟),或从又从鸟。《山海经》中〃有人曰王亥,两手执鸟〃的奇谈居然在甲骨文中发现,商代鸟图腾得到确证。《诗经》开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及《史记》所言,至少在商民中已经广泛流传。王亥因贩牛和其他部族发生矛盾,在一次宫庭宴会后被暗杀了。
关于商人的祖先,《礼记》和《国语》各执一词。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第一次注意到一个半人半兽的象形字,隶定做 。卜辞中称为高祖,参照《帝王世纪》中有〃帝喾名 〃之说,始知 是 在传抄中的笔误。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史记》分别记述尧、契、后稷都是帝 之子,可知商人认定的远祖比尧舜的时代还早。 在甲骨文中出现80余处,半人半猴的形象,鲜明地刻画出一个短尾。此字几经演变,但头、尾、手、足四部分始终保留。从甲骨文内容看,商人称其为高祖,并和自然神具有同等法力。人们不断向他膜拜,寻求庇护。《说文》解释此字〃一曰母猴,似人〃。不少古族创世神话中,都有猴变人的故事,但商人认母猴为女始祖,揭示了一个更久远的过去。
甲骨文,正是三千年前失落的古文字,这些文字反过来也证明了商的存在。商王朝,并非是传说中的亚特兰特斯,而是一个曾经存在而又消失的古老王朝。
卜师的工作
罗振玉和王国维还发现,甲骨不是作为图书传递知识用的,甲骨只为商朝的王室服务,甲骨文上的每一句都是占卜师为商王进行占卜的结果,它们是商王与鬼神来往的信件。
商人信奉鬼神,于大小事前都要占卜听从鬼神的意见,占卜者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他们叫做贞人。
商朝的统治者无论公共利益还是私人行为,都要到祖宗或神灵那里去得到启示,在时间隧道里穿梭的贞人具有极大的威权,而商人对祖先神灵奉献的〃牺牲〃几乎就是一场血腥的战争:一次腰斩或砍头的奴隶(多指俘获的羌人)达300人以上,目的是为了向祖先献上一支精锐的部队。
商代契刻文字的贞人,是极少数享有恩宠和特权的知识分子,据专家统计,已发现不重复的贞人名有115个之多。每一个甲骨文字都带有鲜明的个性,比如“旗”字,有用左手有用右手,有肩扛有挥舞,有单人也有双人、多人,显然是对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描述。有一片卜骨写武丁到某地狩猎,中途从人车毁马伤,为了突出车辕断裂的事故,一个车字双轮在下,一个车字双轮在上,车轴也是分开的。
贞人对神明提出问题:“最近十天会灾难吗?”,占卜者边问边在火上烧灼着龟骨,骨片遇热表面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纹,并且发出轻微的卜卜声,这时神明的回声开始出现在龟甲上。贞人仔细辨明了神明的旨意,禀告商王:“会有灾难,可能会有战争的消息”。
三天后,果然从西边传来军情,一个叫土方的部落袭击了商国的两个村落。当这一切结束后,占卜者会将此次占卜的原因与结果记录下来,刻在甲骨之上。
了不起的商
罗振玉与王国维完全被甲骨文中的世界吸引了。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有系统的文字,但属演化阶段,百分之八十都是象形图画。
它们,绝不仅仅是商王求神问卜的文字,而是一个伟大国家的档案。
商的疆域北到辽宁,南到珠江流域,西起陕西,东至大海,是3000年前地球上最为广阔的国家。甲骨文中有许多象形文字,在这些文字中,人们可以分辨出商朝上百种手工业分工,这些象形文字的身上,记录了那个时代中最普通也最动人的故事。
甲骨文中许多象形字和会意字,本身就是珍贵的史料,反映了商代统治者对民众的“人身蹂躏”、“械具和囹圄”、“肉刑”、“砍头以祭”、“剖肠剐腹”等,揭示出古文字的内涵和远古时代的信息。
罗振玉1903年推测有字龟甲为〃夏殷之龟〃。1908年罗振玉终于搞清了甲骨出土的确切地点,并假设小屯为〃武乙(盘庚的四世孙)之墟〃。1911年对甲骨上的契刻图形判断为〃殷商贞卜文字〃,从而纠正了自己以前的推测。1914年更进一步根据对甲骨贞卜文字的解读,确指小屯即商王武乙至帝乙(商朝末期的国君)执政期间的都城。虽然现已证明,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任国王盘庚带领它的臣民从山东〃奄〃西渡黄河,经过一次和平的迁徒,来到安阳洹水河畔,建立了崭新的都城,并在此传8代12王,历254年之久。但当时罗振玉根据手边少得可怜的材料,几乎独自一人发奋研究的结果,应当说是凿破混沌的创举。
当时的国学泰斗章太炎不屑于甲骨文字的研究,提出“文字源流,除《说文》外,不可妄求”,不见经史者不可信。但是远在日本的罗振玉却不再听从这些声音,他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更为灵活。如以下例子:
第一列“爵”,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有流有柱有足,用于已出土的酒器形态,但小篆已面目全非。说文释爵:“礼器也,像雀之形”。罗氏认为有一定的道理,甲骨文爵字确实像鸟首,有冠毛、有目、有嘴。
第二列“斝”,《说文》释“从吅从斗,冂象形”。并说斝和爵是同一礼器的不同用语。但在甲骨文中斝和爵是二字共存,出土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甲骨文斝字从 ,突出了斝的形态特征,可见《说文》从 乃由 讹,从斗乃由 转讹。
第三列“衣”,罗振玉思考良久,终于认识这字原来是“像襟袄左右掩覆之形”的象形字。从商代出土的石人玉人铜人看,长袍前开口的衣服很有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层的时尚。
第四列“为”,《说文》释“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下腹为母猴形”。而金文和石鼓文均作从爪从象,甲骨文更清楚作以手牵象之形,反映“为”字本意是役象以助劳,与母猴毫无瓜葛。
罗振玉的认字方法既参照了《说文》,又不拘泥于《说文》,条分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