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潜厝煌鄙妗W罾系挠胱钚〉模晔苣殉迨辍�
正是这六个人,成为人们揭开商代历史的肇端。在成千上万块甲骨中,人们寻找着他们的名字,与他们同时出现在一块龟版上的贞人必与他们处于同一时代,以此类推,人们把同时出现在一块龟版上的贞人划归为一个时期,于是,一共找到了五个时期的贞人。
今天,考古学家们在所有已出土的甲骨之中,发现了128位贞人的名子,这些贞人为不同的国王服务,有的王朝多一些,有的王朝少一些,在第四期,为国王占卜的只有一位叫做历的贞人,他,也许是商王朝最独孤的占卜者。通过贞人的存在时间,人们可以很精确的计算,这128位贞人,大概生存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
可是,甲骨文为什么只记录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呢?直到此时,考古学家们依然不能回答。
夯土层的秘密
1930年,李济率领的考古队暂时移师山东,他们受命对济南城子崖遗址进行一个季度的发掘。考古队员们在这里发现有一圈已坍塌的墙是用夯土建成的。在对夯土进行了仔细审视后,人们惊讶的发现这里的地层与前三次在小屯发掘中出现的地层惊人的相似,经过认真讨论,李济等人确定,早期把小屯村发现的夯土层解释为洪水沉积是一个错误。
1931年3月,第四次考古挖掘工作开始。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学专业毕业归国,后来成为著名考古学家的石璋如也作为学员参加进来。大家总结出“卷地毯”的方法,即通过绘制夯土地区图的方法,追寻出殷墟中商王朝的建筑基础,凭借着在济南考古时得到的经验,人们对安阳开始有了不同的发现。
梁思永脱开了旧思路,率领大队人马(最多时达500人)转战后岗一个非常靠近铁路的土丘。这是一个重要的、富有想象力的决定,使考古队得到了阿里巴巴40大盗藏宝窟的钥匙。
在小屯村北、后冈、四盘磨村等地,考古队员先后发现了一些房屋的基址及夯土围墙。不久,殷都中心区3。5万平方米、50多座宫殿基址呈现在世人眼前。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前朝后寝、错落有致的宫殿建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科技水准和超凡的艺术魅力。在科学挖掘工作的指导下,不久后,专家们得以证实,这些基址正是商王朝的建筑遗迹。
穿越时光的隔阂,3000年里,人们得以第一次触摸到这个尘封的王朝。
于是,人们不由想到了罗振玉的推论,这里,会是传说中盘庚迁都的殷么?
文献中的故事却不那么令人乐观。《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亡国的十年后,他的哥哥箕子路过殷墟,看到原先宏伟壮观的宫殿都已经倒塌,王城中长满了青青的麦苗,不由掩面哭泣。
仅仅过了10年,十二位商王苦心经营的殷都就已经破败不堪,何况漫长的三千年时光呢?
安阳第九次考古挖掘
1933年前后,侯家庄附近有人盗挖出大量青铜器和其它珍品,最为出名的3件不知形状、体积颇大的青铜器,立即在古玩市场被卖掉。组织盗墓者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 “一撅刨了个金娃娃”的消息在安阳不胫而走。
梁思永和他的队友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经过紧急磋商,考古队采取果断措施,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向侯家庄(最初传说出土青铜器的地方)西北岗进军。
1934年3月,安阳第九次考古挖掘工作开始起动,没有人能够想到,数十天后,人们的发现震惊了世界。
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这些巨大无比的大坑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们是死去商王的大墓。这些大墓,气势恢宏,形制壮阔,面积最大的,可达1803平方米,深入地下13米之多,从下向上看,很像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商王的棺椁在其中,两边为殉葬者。这一次挖掘规模空前,它使人们对商王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这次发掘所获远远超出了预期:西区4座大墓,东区63座小墓,并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以及刻纹石器。
规模如此之大的墓葬,考古经费开支预算达到3万银元,远远超出了早期的预算。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当时的职务是中央研究院总干事。通过他的斡旋,国立中央博物馆答应投资,但条件是出土文物一律归博物馆永久保存。经费不足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在侯家庄西北岗3次发掘中,共发现了1232个殷商时期的墓穴。其中有9个地下大墓规模宏大,有的大墓甚至深入地下达15米,其中还有一个明显是未完工的。这些大墓都是南北向略偏东,专家分析应该同商代的族属起源有关。墓室基本呈现长方形或方形。墓道长短不一,短的不足10米,长的竟然超过60米。墓底铺有柏木制成的木板,四壁也由木板构筑。木板被涂成红色,上面雕刻了修饰的花纹或彩绘,镶嵌着野猪牙、绿松石以及漆皮。
这9座地下建筑应该是殷商晚期国王们的最后居住地。中国人自古讲究“视死如视生”,座拥天下财富的帝王们自然会用心经营它们在另一个世界的帝国。但由于当地盗墓成风,考古队员从一开始就怀疑是否能挖到有价值的东西。果不其然,其中8座大墓全部被盗挖一空,有的墓坑内盗洞多达数十个。最早的古代盗洞是圆形,直接插入墓室,深及椁棺之内。如此精确的盗掘,应该是周人的作品。
在灭国即是灭城的时代,劫掠重器、挖掘祖坟、焚烧宫殿、迁徙遗民,最彻底的破灭前朝复辟的幻想……此种传统在中国至少延续了15个世纪。另一个盗掘高潮是北宋。宋徽宗是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却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他的一幅画在今天能换半吨黄金。他对金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使成千上万的的青铜器一下子从地下冒了出来。
但盗贼忽略或残留的东西,依然令人振奋。在其中一座墓室的南墓道北端,有一小片未被盗贼发现的夯土,这里分四层安置了2件大方鼎(即著名的牛方鼎和鹿方鼎)、1件石磬、1件玉棒、370把铜戈、360个矛头、100多顶铜盔,还有马车零件和皮革胄等。斜坡墓道是为专用的马车或牛车设计的,当初墓中随葬品的数量到底有多少,今天恐怕难以想象的。
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王陵,他给我们留下了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和最独特的古代文明,也给我们留下了血与火的历史见证。
可惜的是,经过三千多年的时光,由于盗贼的多次光顾,墓穴中残留下的陪葬品已经无法确切指出墓主人是那一位商王了。
对安阳的考古挖掘,绵延了半个世纪,今天,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完整的宫殿宗庙遗址,它们是商王日常起居的寝宫。
在洹河的北面,气势宏大的十一座王陵组成中国历史上最早与最完整的王陵区。
有宫殿与王陵的存在,安阳是否就是殷墟,人们再没有疑问。专家推测,这十一座王陵大墓正是盘庚迁殷后的十一位国王的坟墓;而做为迁都的国王盘庚,并没有把自己埋葬在新建的都城里。
永恒之都
安阳,展现出一个尘封以久的王朝。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景像,令今人匪夷所思。
当玲声响起时,贵族们的目光不由被吸引,一头完全驯化的小象被带入酒会之中,它已经成为众人喜爱的宠物。太阳刚刚升起时,街道上人流扰攘,王后所负责管辖的集市开始贸易,这是王城一天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光。国家重地是青铜器制造厂,他们制造的青铜大鼎需要二百多名青铜匠人协同铸造,工绪之复杂,组织之严密,令人难以想像。当战角吹响之时,全国的青年都要参与备战,巨大的战车套上战马,人们斗志昂扬。国王的去世是举国沉痛的大事,为了保护国王在阴间的权威,将有几百名奴隶与敌国的战俘被杀掉殉葬。他们的尸骨多数被斩成两段,身首被埋在不同的地方……
《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的这一段公案终于因为对殷墟的科学考古工作而终得定论,学者们通过对贞人的鉴定,认为商王盘庚迁都直到商王朝覆灭,只经历了200多年的时光。
这也是为什么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只记载了二百多年历史的原因。原来,多出的500百年并不存在,那只是《史记》中为数很少的错误之一。
但是,商王们在迁殷以前又住在那里,那时,他们用甲骨文来求神问卜吗?这些秘密,还隐藏在时光的迷雾中。
今天,科学家们可以准确的辨断,商王朝从建立到覆灭,时间的总和就在五百年上下。
而后世有明确历史史记载的王朝,再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五百年。五百年后,当天上的仙桃再一次成熟的时候,无论历史上多么伟大的王朝,都已经褪去了时代的颜色。
寻找胡夫
忝列中国“八大古都”的安阳,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播种着过去。经过70多年的耕耘,特别是建国后大规模钻探和勘察,初步探明殷墟都城的概貌:商朝最后的国都,横跨洹水南、北两岸20多个村庄,范围大致有30平方公里。洹河南岸小屯宫殿区是商都的中心枢纽,分甲、乙、丙三组。甲组属居室建筑,乙组为宫庭宗庙建筑,丙组是祭坛。在中心区向外辐射有大小不等的聚落,虽不能连成片,但相当密集。
30多处手工作坊遗址,包括铸铜、烧陶、制骨、琢玉的工场,除少量位于王宫内,大多散落在1。5公里范围内。在一处2万平米铸铜作坊,出土5千多块熔炉残壁,2万多件陶范与陶模,30多个陶制鼓风嘴,诉说着当年上百人协同作业的庞大场面。有人说青铜铸造技术同马车一样,是通过欧亚大平原从西方传入的。此说固然遭到许多反对意见,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青铜铸造技术曾被王室垄断并巧妙地加以利用,美仑美奂的青铜器只有通过赏赐或者战争才能够得到。
在洹河北岸武官村、侯家庄北,发掘带墓道的大墓13座,2200余座杀殉坑和随葬墓。王陵区里埋葬的都是王室成员或建立殊勋的文臣武将。而在都城边缘分布着大量长方形竖穴墓,根据随葬物及徽章判断,死者是按族群分布的。一切迹象表明,当时都城的居民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各居民区之间有大片空白,相当一部分应是耕地。曾出土16米长的陶排水管,怀疑是灌溉农业的一部分。商人尊奉的高祖叫喾,本意就是发明牛耕的人。
从甲骨文的发现至此,一代代学者、考古工作者薪尽火传,终把难稽的洪荒化成一段最可靠的信史。使中国有案可查、有据可考的历史提早了700年。但遗憾仍然挥之不去,至今还没有发掘一座有确切记年、有丰富墓葬、有墓主姓名的胡夫墓或者泰姬陵,引领我们进入完全不同的世界,倾听野性奇绝的故事。说得清又说不清的发现,清晰而迷蒙的时空,幻化成些许惋惜和惆帐。
第五章 持钺的女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不解的迷惑
1899年一次偶然的发现,使甲骨文重现人间。
人们从甲骨文上,找到了尘封三千年的古王朝,在其后,更进一步找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殷墟。
然而,商王朝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太过虚幻,它,只能为我们留下占卜所用的骨片,和这些盗掘一空的大墓吗?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像我们一样,充满着爱恨情仇吗?
母鸡司晨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撰写的。
《左传》中提到商灭亡的原因是“纣克东夷而殒其身”。上演谢幕式的商纣王,因为连年发动对东夷的战争,导致兵衰国疲。而地处西北一隅的周人,同样年年开仗,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组织了“九国联合”,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一路直逼商的陪都——朝歌。巴蜀士卒,虽然武器并不精良,但上阵时又蹦又喊、载歌载舞,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在距离朝歌15公里的牧野,周武王召开誓师大会。在文字只是一小撮人专利的时代,发表鼓蛊人心的演说至关重要。
据《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历数殷商王朝的6宗罪。“沉腼酒色”、“滥用酷刑”一类最易激发公愤的罪状,反倒只字未提。第一重罪是“惟妇言是用”。还引用当时的俚语“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哪有母鸡叫早的?妇人主事,家庭必败,国家必亡。
孔子在《论语》里引用了此言,并从牙缝里吹出冷风:“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只有9个娘儿们,国家焉能兴旺发达?
H127坑的故事
1936年6月12日,看起来是个倒霉透顶的日子。这一天中午,闷热难当,连知了都懒得鸣叫。此时,在河南省安阳,一支疲惫不堪的挖掘队正在为一次失败的考古工作进行着扫尾工作。这是中央研究院对安阳殷墟进行的第十三次考古挖掘。
十三对于西方人来说,不是个吉祥的数字,而这次考古工作也真像触了霉头一般,很少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发现。看来是到结束工作的时候了,队长郭宝钧决定,考古发掘就在这一天进行扫尾。正当人们按部就班的忙碌之时,在一座坑内,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叫。
这是一次相当意外的发现,在坑内北面壁上,有一副蜷曲的人骨架显露出来,有人小心翼翼的对骨架周围的土层进行了清理,出人意料的是,这副骨架之下,竟然是一大片从未扰动过的甲骨层。全队的人们顿时兴奋起来。
不久后,考古人员在距地面6米处挖掘了一个大坑,在坑中间保留的大块土堆中,竟然埋藏了数以万计的甲骨,人们顿时被眼前的发现惊呆了。自安阳考古工作开展以来,这是关于甲骨文的最为重大的发现。这些甲骨完整异常,如果按一片甲骨有十个字来平均计算,那么一万多片甲骨之上将有十多万字,它们,会使人们对商代的认识取得更大的收获吗?
这个坑被编号为YH127,它从被发掘的第一天起就流言纷纷。从尸骨上看,甲骨坑之上的死尸并不是被砍死的,而是被活埋的,但是,他为什么被埋在这坑甲骨之上呢?在当时,主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董作宾认为这具尸首是属于一名贞人的。如果这个死尸真如董作宾的推测,是一个护卫商王档案的贞人,那么,这坑甲骨之中,又埋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呢?
为了安全起见,考古队特别请河南省政府安排了一个“自卫团”昼夜守卫。但是,仍有一些小军阀的密探和武装土匪明目张胆的来到挖掘现场“踩点”,每一夜都有可能发生武装抢劫事件。
正当郭宝钧坐力不安之际,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立刻组织人订做了一个大木箱,将这个编号为YH127的甲骨坑整个取出,装进箱内,再用铁条将木箱牢牢箍紧。由于年代久远,坑内的甲骨与泥土已经紧密粘连在一起。因此木箱的重量达到了6吨。此事一经传开,顿时轰动了安阳。安阳出土甲骨40年,还未见如此丰硕的窖藏。而趴伏在甲骨上的尸骨,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但是,这个重达6吨的大木箱,要如何才能起运到南京呢?
中华民国的第二位总统袁世凯就葬在安阳,当时,在袁世凯墓地旁,还住着一批为袁世凯抬过棺的老工人。有人给郭宝钧出了个主意,既然这批老工人能够为袁世凯抬棺,那么就应该抬得动这坑甲骨。虽然郭保钧将信将疑,但事以至此,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