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无嗔即是慈,中舍即是舍。
(34~36)离去身的恶行为“离身恶行”。其他的(离语恶行,离意恶
行)亦是这样。其次从相等来说,此等三者都有对身恶行等的对象不犯的特相——即是说不蹂躏的特相;有摆脱身恶行等的对象的作用:以不作(恶行)为现
状,以信、惭、愧、少欲等的德为近因。即是心的不向恶行的状态。
当知上面的三十六行是和第一欲界善识相应的。与第一善心一样,第二善心
(亦和三十六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一点差别。第三善心,除了无痴之外
和余者(三十五行相应)。第四善心同样(有三十五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
的一点差别。如第一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了喜之外,余者(三十五行)是
第五善心相应的。第六善心与第五相同(有三十五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
一点差别。其次第七善心,再除无痴外,和其余的(三十四行相应)。第八善心
亦然(与三十四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一点差别。
如第一(欲界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了三种离(恶行)其余的(三十
三行)是与色界第一善心相应的。第二(色界善心),除去寻(与三十二行相
应),第三(色界善心)更除去伺(与三十一行相应),第四(色界善心)更除
去喜(与三十行相应),第五(色界善心)更除去不定中的悲和喜(与二十八行
相应)。在四无色善心中也是同样(与二十八行相应),这里只是在无色界的一
点不同而已。
出世间的善心中,先说在初禅的(四)道识的(相应行),与第一色界善识
中所说的相同,在第二禅等的(四道识的)种类,与第二色界识等中所说的相
同。但这里没有悲、喜,却决定有离(三恶行),并且是出世间,只此一点差别
而已。上面是先说善的诸行。
(2)(与诸不善心相应的行)在不善的诸行之中,先说与贪根中第一不善
心相应的十七行,即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三,不论何法的四种。此中:
1.触、2.思、3.寻、4.伺、5.喜、6.精进、7.命、8.
定、9.无惭、10.无愧、11.贪、12.痴、13.邪见,
此等是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三种。
14.欲、15.胜解、16.掉举、17.作意,
此等是不论何法的四种。此中:
(9~10)无惭厌之故为“无惭者”;无惭者的状态为“无惭”。无愧惧
之故为“无愧”。此中:无惭有不厌恶身的恶行等的特相,或有无耻的特相。无
愧有不畏缩身恶行等的特相,或以无怖骇为特相。这是略说,若欲详说,当知即
如惭、愧所说的反面。
(11~12)依此而(相应法)贪故,或自己贪故,或只是贪故为
“贪”。依此而(相应法)愚痴故,或自己愚痴故,或只是愚痴故为“痴”。此
中:“贪”——有把持所缘的特相,如捕猿的粘В挥姓匙诺淖饔茫缤队谌裙
的肉片;以不施舍为现状,如灯上的油垢;于诸结缚之法认为有乐味为近因。当
知贪能增长爱河而趋向恶趣,犹如急流的河而向大海一样。“痴”——有心的暗
冥的特相,或以无智为特相;有不通晓或覆蔽所缘的自性的作用;以不正的行为
或暗冥为现状;以不如理作意为近因。当知痴为一切不善的根本。
(13)依此而(相应法)邪见故,或自己邪见故,或只是邪见故为“邪
见”。它有不如理的见解的特相;有执着的作用;以邪的见解为现状;以不欲见
诸圣者等为近因。当知邪见是最上的罪恶。
(16)“掉举”——是心的浮动状态。有不寂静的特相,犹如给风吹动的
水波;有不稳定的作用,如风扬旗帜;以散动的状态为现状,如投以石而散布的
灰尘;由于心不寂静而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当知掉举即是心的散乱。其余诸
不善行,当知如前面的善行中所说。只有不善的状态,是因为不善之故为卑劣,
这些是和彼等诸善行的一点差别。当知上面的十七行是与第一不善识相应的。第
二不善心也和第一不善心相似,但这里是有行而起,并有惛沉、睡眠二种不定的
心所(有十九行相应),只有这一点差别而已。
此中:心的沉重为“惛沉”。心的倦睡为“睡眠”。即说此等是精神萎靡缺
乏勇气不堪努力之意。惛沉与睡眠合为“惛沉睡眠”。此中:惛沉以不堪努力为
特相;有除去精进的作用;以心的消沉为现状。睡眠以不适业为特相;有闭塞
(其心)的作用;以心的沉滞或眼的昏昏欲睡为现状。这两种都是由不乐及欠伸
等而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
第三不善心,如第一不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一邪见,而有不定的慢,唯此
差别,余者相同(亦有十七行相应)。“慢”以令心高举为特相;有傲慢的作
用;以欲自标榜为现状;以与见不相应的贪为近因。当知慢如狂人相似。
第四不善心,如第二所说的诸行中,除一邪见而有不定的慢,唯此差别,余
者相同(有十九行相应)。第五不善心,如第一所说的诸行中,除去一喜,与其
余的(十六行)相应。第六不善心,亦如第五所说,唯一不同的,这里是从有行
而起,并有惛沉、睡眠二不定(有十八行相应)。第七不善心,如第五所说,除
见而存一不定的慢(有十六行相应)。第八不善心,如第六所说的诸行中,除见
而存一不定的慢,余者相同(有十八行相应)。
其次于嗔根的二不善心中,先说与第一心相应的十八行:即决定依自身生起
的十一,不论何法的四种,及不决定生起的三种。此中:
1.触、2.思、3.寻、4.伺、5.精进、6.命、7.定、8.
无惭、9.无愧、10.嗔、11.痴,
此等是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一种。
12.欲、13.胜解、14.掉举、15.作意,
此等是不论何法的四种。
16.嫉、17.悭、18.恶作,
此等是不决定生起的三种。
此中:(10)由此而起嗔故,或自嗔故,或即以嗔故为“嗔”。它有激怒
的特相,如被击的毒蛇;有(怒)涨(全身)的作用,如毒遍(全身的作用)相
似,或有燃烧自己的所依(身体)的作用,如野火相似;以嗔怒为现状,如敌人
获得机会相似;以起嗔害的事物为近因。当知嗔如混了毒的腐尿一样。
(16)嫉妒作为“嫉”。它有嫉羡他人的繁荣的特相;有不喜(他人的繁
荣)的作用;以面背(他人的繁荣)为现状;以他人所得的繁荣为近因。当知嫉
是结缚。
(17)悭吝故为“悭”。它有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的特相;有不能
与他人共有他的所得的作用;以收缩或吝啬为现状;以自己的所得为近因。当知
悭是心的丑恶。
(18)轻蔑其所作为恶所作,此种状态为“恶作”(悔)。它有后悔的特
相;事后悲悔有已作与未作的作用;以后悔为现状;以作与未作为近因。当知恶
作如奴隶的状态。
其他诸行,已如前说。上面所说的十八行,是和第一嗔根的心相应的。第二
嗔心亦与第一相同,唯一差别的,这里是从有行而起,并于不定之中存有惛沉及
睡眠(有二十行相应)。
于痴根的二心中:先说疑相应心(所相应的诸行):
1.触、2.思、3.寻、4.伺、5.精进、6.命、7.心止、
8.无惭、9.无愧、10.痴、11.疑此等十一种是决依自身
生起的;12.掉举、13.作意这两种是不论何法,合有十三行
相应。
此中:(7)“心止”只是维持心的静止的弱定。(11)不能治愈其心故为
“疑”。它有怀疑的特相;有动摇的作用;以不决定或无决定见为现状;由疑而
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当知疑是行道的障碍。
其次掉举相应心(所相应的诸行),如疑相应心中所说的,除去疑,而存其
余的十二行。但这里由于无疑而起胜解。合胜解而成十三行。因有胜解,故可能
成为强定。并且这里的掉举是决依自身生起的,胜解则属于不论何法。当知上面
所说的是不善行。
(3)(与异熟无记心相应的行)无记的诸行中:先依异熟无记的无因与有
因,别为二种。此中,与无因异熟识相应的行为无因,于无因中,先说与善及不
善异熟的眼识相应的行有五种,即决依自身生起的触、思、命、心止,及不论何
法的作意。与耳、鼻、舌、身识相应的行亦同样。二异熟意界(39、55)
(相应的行),同前面的五种,再加寻、伺、胜解为八种。但于此中的喜俱心
(40),更加一喜(有九行相应)。
其次与有因异熟识相应的行为有因。此中先说与八欲界异熟(42~49)
相应的行,与八欲界善心(1~8)相应的行相似;但这里没有(八欲界善心中
所说的)悲与喜二不定(心所)——因为悲喜是以有情为所缘,故异熟心中是没
有的;并因为欲界异熟心,一向是小所缘的,所以不但没有悲喜,也没有三种离
在异熟心中。如说:“五学处只是善的”。
其次与色界、无色界、出世间诸异熟识(57~69)相应的行,等于那些
善识(9~21)相应的行。
(4)(与唯作无记心相应的行)唯作无记亦依无因、有因,别为二种。此
中,与无因唯作识相应的行为无因。他们与善异熟意界、(39)及二无因意识
界(41、40)相等。但这里的二意识界(71、72)增加精进,由于有精
进,故亦可能成为强定。这便是这里的唯一不同之处。次与有因唯作识相应的行
为有因。此中:先说与八欲界唯作识相应的行,除去三离,余者等于八欲界善心
相应的行。关于色界、无色界的唯作心相应的行,完全等于彼等善识相应的行。
当知上面的是无记行。
这是详论行蕴门。
(六)关于五蕴的杂论
(1)(五蕴的经文解释)上面是先依阿毗达摩中的句的分别法而详论五蕴
门。其次,世尊曾这样的详说诸蕴:“任何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
或内、或外、或粗、细、劣、胜、远、近的,集结在一起,总名为色蕴。任何受
……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识,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乃至总
名为识蕴”。
上面所引的文句中:“任何”是遍取无余之意。“色”是给以限止于超过色
的意义。由于这三字的结合,便成色的包括无余之义。然后开始对此色作过去等
的分别——即此色,有的是过去的,有的是未来的各种差别。受等亦然。
此中:先说此色,依于世、相续、时、刹那的四种名为“过去”。“未来、
现在”也是同样的。
此中:(一)先就“世”说,即于一个人的一有的结生之前为过去世;在死
的以后为后世;在两者之间的为现在世。
(二)依“相续”说,由于同一时节等起的色及同一食等起的色,虽系前后
持续而起,亦为现在相续;于(现在的)以前所不同的时节及食等起的色为过去
相续;以后的为未来相续。心生的色,则于同一路线、一速行、一三摩钵底等起
的为现在相续;在此以前的为过去相续;以后的为未来相续。业等起的色,依相
续没有过去等的各别;因为那(业等起的色)只是由时节、食及心等起的诸色的
支持者,当随(时节等起的色等的过去等)而知此(业等起的色)的过去等的分
别。
(三)依“时”说:即依于一须臾、朝、夕、昼、夜等的时间中相续而起的
色,彼等的时为现在时,从此前面的为未来时,在此后面的为过去时。
(四)依“刹那”说:即由于生住灭的三刹那所摄的色为现在;从此前面的
为未来;在后面的为过去。或以有过的因缘作用的色为过去;已尽因的作用而未
尽缘的作用的为现在;未曾达成(因缘)两种作用的为未来。或者在行其自作用
(地能坚持等)的刹那为现在;从此前面的为未来;在后面的为过去。这里只有
刹那等说是非差别的(正义),余者(世、相续、时)是差别的(借喻的)。
“内、外”的差别,已如前说。这里也是以个己为内、以他人为外。
“粗、细”之别,已如前说。
“劣、胜”之别,有差别(借喻的)及非差别(正义)二种。此中:比较色
究竟天的色,则善见天的色为劣;而此善见天的色比较善现天则为胜。如是乃至
地狱有情的色,当知从差别而比较胜劣。其次依非差别说,那不善异熟识生起之
处的色为劣,善异熟识生起之处的色为胜。
“远、近”亦如前说。这里亦当依处所比较而知远近。
“集结为一起”,即上面以过去等句各别显示的一切色,以汇集聚起来,成
为称作变坏相的一种状态,总名为“色蕴”。这便是经文之义。
依于此说,即指一切的色,于变坏的特相中集聚起来为色蕴,并非于色之外
另有色蕴。
(受蕴等)与色同样,而受等亦于觉受的特相等集聚起来为受蕴等,并非于
受等之外另有受蕴等。
其次于过去等的分别,这里亦依相续及刹那等而知有受的过去、未来、现在
的状态。此中:先“依相续”说即属于一路线、一速行、一等至所摄的受及于一
种境而起的为现在;在以前的为过去,在以后的为未来。次“依刹那等”说,即
属于(生、住、灭)三刹那所摄的、及在前际后际的中间而行自己的作用的受为
现在;在以前的为过去,在以后的为未来。
“内外”之别,当知亦依个己等而说。
“粗、细”之别,当依种类、自性、人、世间及出世间而知,即如《分别
论》所说“不善受为粗,善及无记受为细”等的方法。
(一)先就“种类”说:不善受,因为是有罪行之因,是烦恼热苦的状态,
是不寂静的习惯,所以比较于善受则为粗;又因为是有造作故,是有(为结果
而)努力故,有取得异熟故,是烦恼热苦的状态及有罪之故,比较异熟无记受则
为粗;只因为是有异熟,是烦恼热苦的状态,是障害及有罪之故,比较唯作无记
受则为粗。其次善受及无记受,恰恰与上述相反,所以比较不善受则为细。又善
与不善二种受,因为有造作,有努力,能取异熟之故,比较二种无记受又为粗。
恰恰与上述相反的二种无记受,比较彼等(善、不善受)则为细。如是先依种类
而知粗细。
(二)“依自性”说:苦受、因为无乐、不静、烦扰、恐怖及为他所克胜之
故,比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