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清净道论 >

第73章

清净道论-第73章

小说: 清净道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巴利跋陀迦(树),如泡沫,如水泡,如阳焰,如芭蕉树干,如幻的
  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是的色……乃至老死的不坚实无坚实
  而离坚实如平常所认为的常坚实的坚实……乃至不变易法”。
  (十行相空)他这样以八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十相而把握
  (空)。怎样的呢?即“观色是(一)无,(二)虚,(三)空,(四)
  无我,(五)无主,(六)非随欲所作者,(七)不可得者,(八)不自
  在者,(九)是他,(十)是(因果)分别的。观受……识是无……乃
  至是分别的”。
  (十二相空)他这样以十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十二相把握
  (空)。即所谓:“色(一)非有情,(二)非寿者,(三)非人,(四)
  非摩奴之子(青年),(五)非女人,(六)非男人,(七)非我,(八)
  非我所,(九)非自,(十)非我的,(十一)非他的,(十二)非任
  何人;受……乃至识……非任何人”。
  (四十二相空)他这样以十二行相把握了空之后,再以推度遍
  知的四十二相把握空。即“观色是(一)无常,(二)苦,(三)病、
  (四)痈,(五)箭,(六)恶,(七)疾,(八)他,(九)毁,(十)难,
  (十一)祸,(十二)怖畏,(十三)灾患,(十四)动,(十五)坏,
  (十六)不恒,(十七)非保护所,(十八)非避难所,(十九)非皈依
  处,(二十)非去皈依法,(二十一)无,(二十二)虚,(二十三)空,
  (二十四)无我,(二十五)无乐味,(二十六)过患,(二十七)变易
  法,(二十八)不实,(二十九)恶之根,(三十)杀戮者,(三十一)
  不利,(三十二)有漏,(三十三)有为,(三十四)魔食,(三十五)
  生法,(三十六)老法,(三十七)病法,(三十八)死法,(三十九)
  愁悲苦忧恼法,(四十)集,(四十一)灭,(四十二)出离。观受……
  乃至识是无常……乃至出离”。所以这样说:“观色是无常……
  乃至出离者,观察世间空。观受……乃至识是无常……乃至出离
  者,观察世间空”。
  “莫伽罗阇呀!
  常念破除自我的见,
  观察世间的空,可以超越于死。
  这样的观察世间者,
  是不会给那死王看见的”。
  (2)(行舍智的结果)如果是观空而提起三相,把握诸行而舍
  断怖畏与欢喜,则对于诸行成为无关心而中立,不执它们为我及我
  所,正如与妻子离了婚的人相似:
  譬如一人有一可爱适意的好妻子,他极宠爱她,和她实在片刻
  难离。一旦他看见此女和别的男人同立,同坐,或语,或笑,则恼怒
  不乐,受大忧苦。后来他继续看见此女的过失,便欲放弃她,和她
  离异,不再执她是我的了。从此以后,他看见她和任何人作任何
  事,也不会恼怒忧苦,绝无关心而中立了。
  如是此(瑜伽者)欲从一切诸行而脱离,以审察随观智而把握
  诸行,观见不应执彼为我及我所,舍断了怖畏与喜欲,对一切诸行
  成为无关心而中立。如是而知如是而见者,则对于三有,四生,五
  趣,七识住,九有情居,他的心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住立于
  舍(中庸)或厌恶。譬如水滴之于倾斜的莲叶,无滞着,萎缩,回转
  而不伸展;亦如鸡的羽毛或如筋络,投之于火,无滞着、萎缩、回转
  而不伸展。如是这(瑜伽者)对于三有,……乃至舍或厌恶。这是
  他的行舍智的生起。
  如果彼(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
  跃入涅槃。若不见涅槃寂静,则再再以诸行为所缘而转起;正如航
  海者的方向乌鸦相似:
  譬如航海的商人,带着方向乌鸦上船。当他们的船为风飘流
  至异域而不知是否有海岸之时,便放出他们的方向乌鸦。于是那
  乌鸦便从桅竿飞入空中,探察一切方维,若见海岸,便向那方面飞
  去,如果不见,则屡屡回来而止于桅竿之上。如是,如果行舍智见
  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跃入涅槃;若不见,则屡
  屡以诸行为所缘即转起。
  这(行舍智)(净)如在粉筛上旋转的麦粉,亦如去了子在弹的
  棉花,以种种相把握诸行,舍断怖畏和欢喜,于审察诸行中而成中
  立,以(无常,苦,无我)三种随观而住。如是而住(的行舍智),则入
  于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及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
  (Ⅰ)(三解脱门)因为这(行舍智)是由三种随观而转起,所以
  说以(信、定、慧)三根为主而入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即是说以三种
  随观为三解脱门。所谓:“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即
  无相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诸行为区限与路向,并以导其心入于无
  相界,(无愿解脱门是)对于一切诸行由于意的恐惧,并以导其心入
  于无愿界;(空解脱门是)由屡观一切法为他,并以导其心入于空
  界。故此等三解脱门是引导出离世间的”。
  此中:“为区限与路向”,即以生灭为区限与路向。因为在无常
  随观区限了“自生以前无诸行”,再追求它们(诸行)的所趣,则屡观
  “(诸行)灭后无所去,必于此处而消灭”为路向。
  “由于意的恐惧”,即是由于心的恐惧。因为由于苦随观,对于
  诸行而心悚然。
  “屡观(一切法)为他”,即以“无我、无我所”这样的观无我。
  当知此等三句是依无常随观等而说的。所以跟着那以后的答
  问中便这样说:“忆念无常者,现起诸行为灭尽。忆念苦者,现
  起诸行为怖畏。忆念无我者,现起诸行为空”。
  然而此等三随观门的那些解脱是什么?即无相,无愿,空的三
  种。即如这样说:“忆念无常者则胜解多,而获得无相解脱。忆
  念苦者则轻安多,而获得无愿解脱。忆念无我者则知多,而获得空
  解脱”。
  此中:“无相解脱”,是以无相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
  道。因此(圣道)于无相界而生起故为无相,从烦恼而解脱故为解
  脱。同样的,以无愿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无愿
  (解脱)”。以空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空(解脱)”。
  其次于阿毗达磨中只说这样的二种解脱:“当修习导至出
  离及灭的出世间之禅时,为除恶见,为得初地,离诸欲,具足无愿及
  空的初禅而住”。这(二解脱)是直接关于从观而来说的。因为观
  智,虽曾于《无碍解道》中这样说:“无常随观智,因为脱离常的
  住着,故为空解脱;苦随观智,因为脱离乐的住着……无我随观智,
  因为脱离我的住着,故为空解脱”。如是由于脱离住着而说空解
  脱。“无常随观智,因为脱离常的相,故为无相解脱;苦随观智,因
  为脱离乐相……无我随观智,因为脱离无我相,故为无相解
  脱”,如是依于脱离于相,故说无相解脱。“无常随观智,因为脱
  离常的愿,故为无愿解脱;苦随观智,因为脱离乐的愿……无我随
  观智,因为脱离我的愿,故为无愿解脱”。如是依于脱离于愿,故说
  无愿解脱,然而这(三解脱)因为不是舍断行的相,所以非直接的
  无相,但是直接的说空与无愿。对这(二解脱)是由于从(观)而来,
  于圣道的刹那而论解脱的。是故当知(于阿毗达磨)只说无愿与空
  的二种解脱。

  ——这是先说解脱门——

  (Ⅱ)(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其次在所说的“为七圣者的各
  别之缘”的文中:即(一)随信行,(二)信解脱,(三)身证,(四)
  俱分解脱,(五)随法行,(六)见得,(七)慧解脱,这是先说七圣
  者。这行舍智为彼等(七圣者)的各别之缘。
  (一)那忆念无常者是信解多而获得信根的,他于须陀洹道的
  刹那为“随信行”。(二)在其他的七处为“信解脱”。(三)那忆念
  于苦者是轻安多而获得定根的,他于一切处名为“身证”。(四)
  其次得无色定而得最上果(阿罗汉)者,名为“俱分解脱”。(五)那
  忆念无我者是知多而获得慧根的,他于须陀洹道的刹那为“随法
  行”。(六)在六处为“见得”,(七)在最上果为“慧解脱”。
  即如这样的说:“忆念无常者则信根增盛;由于信根的增
  盛,而获得须陀洹道;所以说他为随信行”。亦说:“忆念无常者
  则信根增盛,由于信根的增盛而证得须陀洹果;所以说他为信解
  脱等”。又说:“他信故解脱为信解脱。他证最后的触(无色禅),
  故为身证。得最后见,故为见得。信故解脱为信解脱。他先触于
  (无色)禅触,而后证灭、涅槃,故为身证。诸行是苦,灭是乐,他这
  样以慧而知、见、觉知、作证及触,故为见得”。在其余的四者之中,
  他随行于信,或以信随行而行,故为随信行。同样的,他随行于称
  为慧的法,或以法而随行,故为随法行。以无色禅及圣道的两分而
  解脱,故为俱分解脱。他知解故解脱,为慧解脱。如是当知这样的
  语义。

  ——行舍智——

  (3)(行舍智的三名)其次这(行舍智)与前面的二智意义是同
  一的。所以古师说:“这行舍智虽为一而得三名:初名欲解脱智,中
  名审察随观智,后达顶点而名行舍智)。于圣典中亦曾这样说:
  “如何欲解脱、审察、止住之慧成为行舍之智?对于生起欲脱、审
  察、止住之慧为行舍之智。对于转起……相……乃至恼欲脱、审
  察、止住之慧为行舍之智。生起是苦……乃至是怖畏……是欲
  乐……乃至生起是行……乃至恼是行、欲脱、审察、止住之慧为行
  舍之智”。
  此中:欲脱与审察及止住为“欲脱审察止住(之慧)”。如是于
  (修道的)前分以厌离智而厌离者的欲舍于生起等为“欲脱”。为作
  解脱的方便而于中间审察为“审察”。即已解脱而后舍(中立)为
  “止住”。有关于此的曾作这样说:“生起是诸行,于彼等诸行而
  舍,故为行舍”等。如是此智(三者)是一。
  其次当知于圣典的文中这(三智)唯是一。即如所说:“那欲
  脱与审察随观及行舍的此等三法,是义一而文异”。
  (4)(至出起观)如是证得行舍的善男子的观,是达于顶点而至
  出起。“达顶点观”或“至出起观”,这只是行舍等的三智之名而已。
  因这(观)到达了顶点最上的状态,所以是“达顶点”。因去至出起,
  所以是“至出起”。因为从住着的事物之外的相(而出起)及从于内
  转起的(烦恼蕴)而出起,故说道为出起。去至此(道)为“至出起
  (观)”,即与道结合之意。
  这里为说明“住着”与“出起”,有这些论母:(一)于内住着从内
  出起,(二)于内住着从外出起,(三)于外住着从外出起,(四)于
  外住着从内出起,(五)于色住着从色出起,(六)于色住着从无色
  出起,(七)于无色住着从无色出起,(八)于无色住着从色出起,
  (九)以一下从五蕴出起,(十)以无常住着从无常出起,(十一)以
  无常住着从苦及无我出起,(十二)以苦住着从苦、无常、无我出
  起,(十三)以无我住着从无我、无常、苦出起。怎样的呢?
  (一)兹或有人,先住着(其心)于内诸行,住着之后而观彼等
  (诸行)。可是但观于内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于外,所以他
  亦观他人的诸蕴及非执受的(与身心无关的)诸行为“无常、苦、无
  我”。他于一时思惟于内,于一时思惟于外,如是思惟,当在思惟于
  内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内住着从内出起”。(二)如果在
  思惟于外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内住着从外出起”。(三
  ~四)此法亦可解说“于外住着从外从内出起”的地方。
  另一种人,(五)先住着(其心)于色,住着之后而观大种色及
  所造色为一聚。可是但观于色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无色,
  所以他以彼色为所缘之后,亦观生起“受、想、行、识为非色”的无
  色。他于一时思惟于色,于一时思惟于无色。他如是思惟,当在思
  惟于色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是名“于色住着从色出起”。(六)如
  果在思惟无色之时,他的观与道结合,则名“于色住着从无色出
  起”。(七~八)此法亦可解说“于非色住着从无色及色出起”的地
  方。(九)其次若这样住着“任何集的法一切都是灭的法”,如是出
  起之时,则名“以一下从五蕴而出起”。
  或有人,(十)先以无常思惟诸行。可是只以无常思惟是不会
  有出起的,亦应以苦及无我而思惟,所以他亦以苦及无我而思惟。
  如是行道者在以无常思惟之时而得出起的,是名“以无常住着从无
  常出起”。(十一)如果在以苦及以无我思惟之时而得出起的,则名
  “以无常住着从苦及从无我出起”。(十二~十三)此法亦可解说
  “以苦及无我住着从余者出起”的地方。
  这里,那以无常住着者,以苦、以无我住着者,在出起之时,若
  从无常而得出起的,则此三人胜解多,获得信根,由无相解脱而解
  脱,于初道的刹那为随信行,在其他的七处为信解脱。如果从苦而
  得出起的,则三人轻安多,获得定根,由无愿解脱而解脱,于一切处
  都为身证。但这里若以无色禅为所依处者,则他于最上果为俱分
  解脱。如果他们从无我而得出起的,则三人知多,获得慧根,由空
  解脱而解脱,于初道的刹那为随法行,在六处为见得,在最上果为
  慧解脱。
  (5)(至出起观的譬喻)为了说明与前后之智(怖畏现起智及
  种姓智等)相共的至出起观,当知有十二种譬喻。它们的要目如下:
  蝙蝠、黑蛇、屋、牛、夜叉女,
  孩子、饥、渴、冷、热、黑暗、毒。
  此等譬喻可以适用于从怖畏现起智开始的任何智。取之适用于这
  里(至出起观)之时,则从怖畏现起而至于果智的一切智悉皆明了,
  所以当适于此处而说。
  (一)“蝙蝠”——据说有一只蝙蝠,歇在一株有五枝的蜜
  果树上想道:“我可于这里获得了花或果”,探察了一枝,不见有任
  何可取的花或果。如于第一枝,这样探寻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枝,亦毫无所见。它想“此树实在无果,毫无可取之物”,于是放弃
  了对于此树的爱着,便升到上面的树枝,从树枝中伸首上望,飞入
  虚空,歇于另一株的树枝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