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瞿昙!卿瞿昙恰如能扶起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告之以道,于闇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说示教法。因此,予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伽。愿得于卿瞿昙之面前出家,愿得进入受具足戒。”世尊曰:“婆蹉!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彼应有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经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也。然对此,予认有个人之差别也。”婆蹉曰:“师尊!若诸曾为外道者,欲依此法、律出家,欲受具足戒者,应于四个月间学习别住之,四个月学习,励志决心者,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或为比丘身份;则予愿四年间学习别住之,经四年学习励志决心,诸比丘允使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身份。”
尔时,婆蹉姓普行者得于世尊之面前出家,得受具足也。具寿婆蹉衢多受具足戒不久,即受具足半个月时,往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婆蹉衢多白世尊曰:“师尊!予已学得有学者应学之智。愿世尊对予开示增上法”。世尊曰:“婆蹉!然,汝应增上修习二法:止与观也。婆蹉!汝对此等二法,即止与观实增上修习者,其将导致通达种种界。”
婆蹉!对彼神通倘若汝作是愿:“予愿经验种种神通力、即一身而能成为种种身,或种种身能成为一身;或显、或隐,又如穿壁、透墙、越山、能通行无碍,犹如于虚空;于地上能作出没,犹如于水中;能行于水上而不沈,犹如行于地上;跏趺坐于虚空中能飞行,如有翼之鸟;又能接触、能扪摸日、月,有如是大神力,如是大威力、乃至梵天界、以身得自在转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将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天耳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而超人之天耳界能闻人间或天界、远或近两方之声。”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知他心倘若汝愿:“予对他之有情及他人,从自心能熟知他心:即对有贪心,能知“有贪心也。”或对无贪心,能知“无贪心也。”或对有嗔心,能知“有嗔心也。”或对无嗔心,能知“无嗔心也。”或对有痴心,能知“有痴心也。”或对无痴心,能知“无痴心也。”或对摄心,能知“摄心也。”或对散乱心,能知“散乱心也。”或对高广心,能知“高广心也。”或对非高广心,能知“非高广心也。”或对有上心,能知“有上心也。”或对无上心,能知“无上心也。”或对得定心,能知“得定心也。”或对未得定心,能知“未得定心也。”或对心解脱,能知“心解脱也。”或对心未解脱,能知“心未解脱也。”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彼宿住如汝所愿:“予忆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数之坏劫,多数之成劫,多数之坏成劫,于其处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彼予从其处死、彼处生,于彼处(再生之),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终;又,彼予从其处死,(再)生此处。如是,共行相,共境遇,随种种宿住,而忆念之。”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之。
婆蹉!就彼天眼倘若汝愿:“予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能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即:“实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恶行,以口具足恶行,以意具足恶行,是嘲骂诸圣者,执邪见者,持邪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恶处、恶趣、堕处、地狱。又,他之此等尊贵有情,正是以身具足善行,以口具足善行,以意具足善行,是具赞扬诸圣者”具正见者,持正见业者。彼等身坏命终,往生善趣、天界。”如是,予能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观诸有情之正在死、正在再生,为卑贱者、高贵者、美者、丑者、幸福者、不幸者。能知诸有情随其业而遭遇报应。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婆蹉!对彼诸漏灭尽倘若汝愿:”予能于现法,由灭尽诸漏,而为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己以通智自作证具足住。”汝可于一切处、一切境、能应愿得自证。
尔时,具寿婆蹉衢多对世尊之教示,欢喜、随喜已,由座起立,顶礼世尊,右绕而离去。于是,具寿婆蹉衢多为独住者、远离者、不放逸者、热心精动者、自励而住者,不久之后,凡良家子为义由在家而出家为无家者,彼于无上梵行之究竟,于现法以自己通智自作证具足住: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更为此轮回状态。又,具寿婆蹉衢多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尔时,众多比丘欲往见世尊,具寿婆蹉衢多遥见彼等比丘前来,乃往彼等比丘处;诣已,对彼等比丘曰:“哈!汝等比丘往何处耶?”彼等曰:“贤者!予等(欲)往见世尊也。”婆蹉曰:“若然,诸具寿,代予顶礼世尊足,曰:“师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彼等比丘应诺比丘婆蹉衢多曰:“如是,贤者!”于是,彼等比丘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比丘白世尊言:“师尊!比丘婆蹉衢多顶礼世尊足,言:“予恭敬世尊,予恭敬善逝。”世尊曰:“诸比丘!而比丘婆蹉衢多,由予心悉知其心:“比丘婆磋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者。”诸天亦告予此义:“师尊!比丘婆蹉衢多是三明者、有大神力者、大威德。””
世尊说此已,彼等意悦之此丘皆欢喜世尊之所说。
第七十四 长爪经
北传 杂阿九六九.(大正藏二、二四九页。)别二O三(大正藏二、四四九页,)
本经普行者长爪,受世尊之说法,遂为信者。说法之内容,一、不应执着于见,及身受等。北传大纲与此合致,但终了之处,长爪成为佛教之比丘。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鹫峰山须伽罗伽陀(豚掘穴)洞。尔时,普行者长爪诣世尊处;诣已,问讯世尊,交换友谊礼让之语,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普行者长爪白世尊言:
“卿瞿昙!予实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世尊曰:“火种居士!汝之此见“予不容忍一切见。”依汝对此见亦不容忍耶?”长爪曰:
“卿瞿昙!予若容忍此见,对其应为如是、对其应为如是。”世尊曰:“此故,火种居士!凡彼等如是言:“对其应为如是,对其应为如是。”而不舍其见,且执他见者,于世间多之又多。此故,火种居士!凡彼等如是言:“对其应为如是,对其应为如是。”而舍其见、且不执他见者,于世间少之又少。”
世尊曰:“火种居士!有一些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一切见也。”火种居士!另有一群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也。”火种居士!又另有一群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火种居士!此处,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一切见也。”对彼等,此见为贪着现于前、系缚现于前、欢喜现于前、耽着现于前、取着现于前。火种居士!此处,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也。”对彼等,此见为无贪着现于前、无系缚现于前、无欢喜现于前、无耽着现于前、无取着现于前。”如是言已,普行者长爪白世尊言:“卿瞿昙称扬予之成见,卿瞿昙赞叹予之成见。”世尊曰:“火种居士!此处,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凡彼等所容忍之此见,实为贪着现于前、系缚现于前、欢喜现于前、耽着现于前、取着现于前;而彼等所不容忍之此见,实为无贪着现于前、无系缚现于前、无欢喜现于前、无耽着现于前、无取着现于前也。”
火种居士!在此,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一切见也。”其时,有识之士作如此之深虑:“凡予示此见:“予容忍一切见也。”对此见,予若以刚毅执取之,执着之,断言:“只此是真实也,其他是虚伪也。”则予可能和二者有异执:一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也。”二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予与此等二者有异执。如是有异执时则有诤论;有诤论时则有反论;有反论时则有恼害。”如是于自己正在正观异执、诤论、反论、恼害之后,舍断此见及不执取他见;如是有彼等诸见之舍断,如是有彼等诸见之定弃。火种居士!在此,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也。”其时,有识之士作如此之深虑:“凡予之此见:“予不容忍一切见也。”对此见,予若以刚毅执取之、执着之,断言:“只此是真实,其他是虚伪。”则予可能与二者有异执:一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一切见也。”二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予与此等二者有异执。如是有异执时则有诤论;有诤论时则有反论:有反论时则有恼害。”如是于自己正在正观异执、诤论、反论、恼害之后,舍断此见及不执取他见;如是有彼等诸见之舍断、如是有彼等诸见之定弃。
火种居士!在此,凡彼等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其时,若有识之士作如此之深虑:“若予示此见:“予容忍某些见;予不容忍某些见也。”对此见,予若以刚毅执取之,执着之,断言:“只此是真实,其他是虚伪。”则予可能与二者有异执:一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容忍一切见也。二者凡此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者:“予不容忍一切(见)也。”予与此等二者有异执。如是有异执时则有诤论;有诤论时则有反论;有反论时则有恼害。”如是于自己正在正观异执、诤论、反论、恼害之后,舍断此见及不执取他见;如是有彼等诸见之舍断、如是有离彼等之诸见。
火种居士!此身由色而成、四大而成、父母所生、饭、乳所长养,是无常、削灭、磨灭、变坏、分散之法;应随观此等是无常、苦、疾、癌、箭、痛、病、敌、灭坏、空、无我也。此身以无常、苦、疾、癌、箭、痛、病、敌、坏灭、空、无我、随观之者;即舍去着于此身之身欲、于身之爱着、于身之征服。火种居士!此等有三受,曰:“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也。”人若受乐受时,即不受苦受,亦不受不苦不乐受,于其时唯受乐受。火种居士!人若受苦受时,即不受乐受,亦不受不苦不乐受,于其时唯受苦受。火种居士!人若受不苦不乐受时,即不受乐受,亦不受苦受,于其时唯受不苦不乐受。火种居士!乐受是无常,有为,由缘生而是灭法、坏法、衰法、灭尽法。火种居士!苦受亦是无常、有为,由缘生而是灭法、坏法、衰法、灭尽法。火种居士!不苦不乐受亦是无常、有为,由缘生而是灭法、坏法、衰法、灭尽法也。火种居士!如是见,多闻之圣弟子,厌乐受、厌苦受、厌不苦不乐受。由厌而离,由离而解脱,解脱已,有解脱智,即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此之后有。火种居士!如是心解脱之比丘,无共任何之和,无共任何之争。而于世间之说,决断而不为所迷。
其时,具寿舍利弗立于世尊背后,对世尊扇风。是时,具寿舍利弗如是念:“世尊实已证知,而为我等说彼等彼等诸法之舍断;善逝实已证知,而为我等说彼等彼等诸法之定弃”正作如是深虑之尊者舍利弗之心,已无取着,而从诸漏解脱也。又,普行者长爪亦远尘、离垢法眼生起,悟得:“凡任何由缘所生之法皆是灭尽之法也。于是,普行者长爪足已见法者、得法者、知法者、已深入法者、已度疑者、已离惑者、已得无所畏者、于师教不依他者,白世尊言:“伟哉!尊者瞿昙!伟哉,尊者瞿昙!尊者瞿昙犹如能扶起颠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能导之以道,于闇中能持来明灯,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是,尊者瞿昙以种种方便之法开示。因此,予归依尊者瞿昙,归依法,及归依比丘僧伽。愿师尊瞿昙容受予自今后,终生归依佛、法、僧为优婆塞。
第七十五 摩犍提径
北传 中阿一五三.须闲提经(大正藏一、六七O页。)
本经是普行者摩犍提,被世尊所说伏,遂为佛教之比丘而成为阿罗汉。说法之内容,于五种欲份,应制御五根,以世尊自己在家时之实例,如生于天界者,不羡望人间之乐。以及癞病者之喻,不离欲者,即不得心之寂静,及有盲人之喻。北传大纲和此合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拘楼国中名为剑魔瑟昙邑拘楼人聚落之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之圣火堂草座。尔时,世尊晨早,着衣,执持衣钵,为乞食入剑魔瑟昙邑,于剑魔瑟昙邑行乞已,从乞食归返,食后,为昼住行近某一丛林,深入其丛林中,坐于一树下。
尔时,普行者摩犍提徘徊步行诣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之圣火堂。普行者摩犍提见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之于圣火堂所设之草座;见已,对婆罗堕阇姓婆罗门曰:“卿婆罗堕阇于圣火堂所设之此草座是为谁耶?予以为似为沙门所设之床座也。”婆罗门曰:“卿摩犍提!有释迦族之子,由释迦族出家之沙门瞿昙者,彼尊者瞿昙有如是善美高扬之名声:“如是,彼世尊为应供者、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者、世间解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也!”此乃为彼尊者瞿昙所设之床座也。”普行者曰:“卿婆罗堕阇!予等实见恶见也,即予等见为彼世间破坏者瞿昙所设之床座也。”婆罗门曰:“摩犍提!宜留心此语,摩犍提!宜留心此语。彼尊者瞿昙实是众多王族之智者,婆罗门之智者,居士之智者及沙门之智者,对彼尊者瞿昙信仰,并被导于圣道、善法。”普行者曰:“卿婆罗堕阇!即使予等亲见彼尊者瞿昙,予等当面亦应语:“沙门瞿昙是杀生者也!”何以故?“予等之经中实如是宣判也。”婆罗门曰:“倘若卿摩犍提不介意,予愿为沙门瞿昙告此言。”普行者曰:“如卿婆罗堕阇所言,汝可安心如是对彼语之。”世尊以清净超人之天耳,闻此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与普行者摩犍提之共语:于是,世尊由晡时宴默出定,往访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之圣火堂。至已,就坐于所设之草座。于是,婆罗堕阇姓婆罗门诣世尊处。诣已,问讯世尊,交换友谊礼让之语,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婆罗堕阇姓之婆罗门曰:“婆罗堕阇!汝与普行者摩犍提,有关此草座,曾有任何共话否?”如是言已,婆罗门婆罗堕阇栗然身毛竖立,向世尊曰:“此事予等欲告世尊也;然而尊者瞿昙已说出予等所未说者。”而在此,世尊与婆罗堕阇姓之婆罗门之共诸,尚未终结时,普行者摩犍提步行徘徊来诣婆罗堕阇姓婆罗门之圣火堂世尊处。诣已,问讯世尊,交换友谊礼让之语,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普行者摩犍提曰:“摩犍提!此嗜好色、爱好色、喜悦色之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