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部经 >

第96章

中部经-第96章

小说: 中部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是所言:“应知称赞,应知讥訾,知称赞、知讥訾已,不称赞、不讥訾而应说法。”彼乃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应知乐之决定,知乐之决定已,应追求内之乐。”然者,彼缘何而言耶?诸比丘!有此等之五妙乐。五者为何耶?眼所识之色,可望、可欲、可喜、可爱、持欲、可染著者,其所识之声……乃至……鼻所识之香……乃至……舌所识之味……乃至……身所识之诸触,可望、可欲、可喜、可爱、持欲、为可染着。诸比丘!此等乃此五妙欲。诸比丘!缘此等之五妙欲而生喜乐,言此为欲乐、秽乐、凡夫乐、不圣乐。我言:“如是之乐不应习、不应修、不应多作、应怖畏之。”
  诸比丘!兹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由寻、伺之止息内心安静、心一趣性、无寻、无伺而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乃至……第三禅……乃至……具足第四禅而住。此称为出离乐、舍离乐、止息乐、正觉乐也。我言:“如是之乐应习、应修、应多作、应无怖畏。”如是言:“应知乐之决定。乐之决定已,应追求于内之乐。”彼乃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不应语恶口。不应于面前而私语。”然者,彼缘何而言耶?诸比丘!若知此是恶口、不真、虚妄、不持利益,如是可及之恶口,不应语。又所知若恶口之真、如实不持利益,如是不应语,应学之。而且所知若恶口之真、如实而持利益,对如是之恶口,于此以应知其语时。
  诸比丘!于此,所知若于面前之私语,不真、虚妄而不持利益,如是于面前可及之私语,不应语之。又,所知若面前之私语,虽真、如实而不持利益,如是不应语,当学之。而且所知若面前之私语,真、如实而持利益,对如是面前之私语,于此应知其语时。如是所言:“不应语恶口,不应于面前而私语。”彼乃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应语柔缓,勿紧急。”然者,缘何而言耶?诸比丘!于此,由于紧急语,身疲、心损、声16害、咽喉亦痛。又紧急者之所说,不明了而不了解。
  诸比丘!于此由于柔缓语,身不疲、心不损、声不害、咽喉亦不痛。又柔缓者之所语,明了而善了解。如是言:“应语柔缓,勿紧急。”彼即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不应执各国土之语言,不应用过剩之俗称。”然者,缘何而言耶?诸比丘!然而,如何执各国土之语,用过剩之俗称。诸比丘!于此,同一物,或于各国,有名为婆提(瓯),有名为钵陀(钵),有名为吃陀(碗),有名为沙罗瓦(杯),有名为达噜拔(杅),有名为钵那(饮食器),有名为美系罗(饮水器)。如是于各国土,如是名之。真正如是坚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余为虚妄。”诸比丘!如是,执此各国之语言,使用过剩之俗称。诸比丘!然而,如何不执各国之语言,不使用过剩之俗称耶?诸比丘!于此,同一吻,或于各国,名为瓯,名为钵,名为碗,名为杯,名为杅,名为饮食器,名为饮水器。如是,于各不同之国土,实如诸长老如是语”而名之,真实如是,无取着而语。诸比丘!如是不执各国之言说,不使用过剩之俗称。如是所言:“应不执各国土之语言,不应使用过剩之俗称。”彼乃缘此而言。
  诸比丘!于此,凡与欲结合之有乐,与喜相应,此是下劣、贱陋、凡俗者、非圣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凡与欲结合之有乐,与喜相应,不与此下劣、贱陋、凡俗者、非圣而不持利益所相应,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之正行。故如足之法乃无诤。诸比丘!于此,凡自己苦恼惑溺之此苦、非圣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凡不耽着与自己苦恼惑溺之此苦、非圣而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诤。诸比丘!于此,彼中道由如来而正等觉,此是眼之因、智之因、寂静、证智、导于涅槃,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诤。诸比丘!于此,有彼称赞、讥訾而无说法,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无彼称赞、讥訾而说法,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诤。诸比丘!于此,为彼欲、秽乐、凡夫乐、非圣乐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为彼出离乐、舍离乐、止息乐、正觉乐,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诤。诸比丘!于此,为彼恶口之不真、虚妄而不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
  诸比丘!于此,为彼恶口之真、如实亦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为彼恶口之真、如实而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有诤。 
  诸比丘!于此,于彼面前私语之不真、虚妄而不持利益者,如是之法乃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之邪行。故如是之法乃有诤。诸比丘!于此,于彼面前私语之真、如实亦不持利益,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诤。诸比丘!于此,于彼面前私语之真、如实而持利益者,如是之法无有苦……正行……无诤。诸比丘!于此,彼紧急者之所语,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诤。诸比丘!于此,彼柔缓者之所语,如是之法乃无苦……正行……无诤。诸比丘!于此,执行各国之语言,使用过剩之俗称者,如是之法乃有苦……邪行……有诤。诸比丘!于此,不执彼各国之语言,不使用过剩之俗称,如是之法乃无苦、无恼害、无烦劳、无热恼之正行。故如是之法乃无诤。
  诸比丘!是故于此:“我等当不能不知有诤之法。且亦不能不知无诤之法。如有诤之法,且知无诤之法已,我等当行无诤之道。”诸比丘!如是当不能不学之。
  诸比丘!而善男子须菩提乃实行无诤之道。”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彼等诸比丘随喜世尊之所说。

  作须必热心 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 实谓无其事
  热心如是住 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然者,诸比丘!如何为“追过去?”“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行。”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诸比丘!如是为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追过去?”“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不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诸比丘!如是为不追过去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愿未来?”“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于此随起喜悦。诸比丘!如是为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愿未来?”“于未来时应有如是色。”于此不起喜悦。“于未来时应有如是受……应有如是想……应有如是行……应有如是识。”于此不起喜悦。诸比丘!如是为不愿未来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动摇于现在之诸法?”诸比丘!兹有无闻凡夫,不见诸圣者,不熟达圣法,不通晓圣法。不见诸善人,不熟达诸善人法,不通晓诸善人法。见色是我、或我是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也。见受是我、或我有受、或我中有受、或受中有我也。见想是我、或我有想、或我中有想、或想中有找他。见行是我、或我有行、或我中有行、或行中有我也。见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也。诸比丘!如是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诸比丘!然者,如何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诸比丘!兹有闻之圣弟子,见诸圣者,熟达圣法,通晓圣法,以见善人,熟达善法,通晓善人法。不见色是我、或我有色、或我中有色、或色中有我。不见受是我……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识是我、或我有识、或我中有识、或识中有我之等见。诸比丘!如是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勿追于过去 勿愿于未来
  ……参照前偈……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一夜贤者之诸比丘!应为汝等说总说及分别,如是说者,缘如是而说也。”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彼诸比丘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一三二 阿难一夜贤者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一六七、阿难说经(大正藏一、六九九页。)
  本经乃阿难为诸比丘,说明一夜贤者偈,而后佛陀更为阿难解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恰其时,尊者阿难集于会堂,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之总说与分别。其时,世尊于日暮从独住而起,来近集会堂,近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何人集于会堂、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诸比丘言:“世尊!尊者阿难集于会堂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其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然者,阿难!汝如何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尊者阿难言:“如是,世尊!我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勿追于过去 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 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 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 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 唯应今日作
  作须必热心 谁知明日光
  不遇死大军 实谓无是事
  热心如是住 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然者,友!如何为追过去。“于过去时有如是色。”于此随起喜悦。“于过去时有如是受。”于此随起喜悦。……参照前经……如是,友!如是于现在之诸法不动摇也。
  勿追于过去 勿追于未来
  ……参照前 之偈……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如是,世尊!我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世尊曰:“善哉!善哉!阿难!善哉!阿难!汝为诸比丘说法、说示、令正持、令踊跃、令欢喜、即语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勿追于过去 勿追于未来
  ……乃至……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然者,阿难!如何为追过去……乃至……阿难!如何为追过去也。然者,阿难!如何为不追过去……乃至……阿难!如是为不追过去。然者,阿难!如何为愿未来……乃至……阿难!如是为愿未来也。然者,阿难!如何为不愿未来……乃至……阿难!如是不愿未来也。然者,阿难!如何为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乃至……阿难!如是为动摇于现在之诸法。然者,阿难!如何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乃至……阿难!如是为不动摇于现在之诸法也。
  勿追于过去 勿追于未来
  ……乃至……
  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阿难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一三三 大迦旃延一夜贤者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一六五、温泉林天经(大正藏一,六九六页。)
  本经乃比丘三弥提住温泉精舍时,一天神来问彼知一夜贤者之说,但彼不知道,于是彼以此问佛。佛唯说其偈,不为解释而去。诸比丘不知此偈之详义,因而请大迦旃延为之说明,大迦旃延向诸比丘详释之,后诸比丘以此义报告佛陀,佛陀赞叹大迦旃延之解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多普达(温泉)精舍。时,尊者三弥提于夜晓时起出,往彼温泉洗浴肢体,洗浴肢体已,着一衣而上以伫立干其肢体。时有殊胜容色之一天神,夜渐明时以耀照全温泉,近至尊者三弥提之处。近已,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彼天神,如是言尊者三弥提:“比丘!汝忆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耶?”尊者三弥提曰:“友!我不忆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友!然者,汝受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耶?”
  天神曰:“比丘!我亦不忆持一夜贤者之总说分别。比丘!然者,汝忆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尊者三弥提曰:“友!我不忆持一夜贤者之偈。友!然者,汝忆持一夜贤者之偈耶?”
  天神曰:“比丘!我亦不忆持一夜贤者之偈。比丘!汝应学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比丘!汝应习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比丘!汝应忆持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比丘!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是持梵行最初之利益者也。”彼天神如是言。如是言已,彼忽然消失。时,尊者三弥提,其夜过后,诣彼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三弥提,如是白世尊言:“世尊!于此,于此,我于夜将晓时起出,至彼温泉洗浴肢体。于温泉洗浴肢体已,着一衣而上,伫立干其肢体。世尊!时,有一天神,夜渐明时……参看前节……梵行之最利益者也。如是言已,忽然消失。善哉,世尊!世尊为我说一夜贤者之总说与分别。”
  世尊曰:“然者,比丘!应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之。”尊者三弥提应世尊:“如是,世尊。”世尊即如是说: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
  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
  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
  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了知彼修习唯应今日作
  作须诚热心谁知明日死
  不遇死大军实谓无是事
  热心如是住昼夜不懈怠
  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说,如是说已,善逝从坐起,入于精舍。
  时,世尊入去后不久,彼诸比丘如是思念:“友!如是世尊为我等略说而示总说,不分别详细之义,从坐起而入精舍。勿追于过去 勿愿于未来……参看前 偈……此一夜贤者 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略示总说而不分别详细之义,谁得详细分别其义耶?”
  时,彼诸比丘如是思念:“彼尊者大迦旃延是大师,为诸有学识之同梵行者所称赞、所敬重。然者,尊者大迦旃延堪得详细分别世尊所略总说之未详细分别之义,我等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处。至已,对尊者迦旃延以问其义如何?”
  时,彼诸比丘,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处。至已,共问讯尊者大迦旃延。交换应喜、应乐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诸比丘,如是言尊者大迦旃延曰:“友!迦旃延!此,世尊为我等略示总说,未详世分别其义,从坐起而入精舍。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乃至……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如是,世尊去后不久,友!迦旃延!我等生如是思惟:“如是,友!世尊略示总说、不详细分别其义,从坐起而入精舍。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乃至……此一夜贤者谓静寂默者
  世尊如是略示总说而不详细分别其义,谁得详细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