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宏基(第一部)-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一直盯着卢多逊。“奏上!”
卢多逊从怀里掏出奏本,并不急于呈上,他打开折子,朗声读道:
“臣参知政事卢多逊弹劾宰相赵普不赦之罪!”
毫不知情的赵普方才已感觉气氛异常,如今听得卢多逊这句话,像被蝎子蜇了一下,立睁着双眼看着卢多逊,不知他究竟要说什么。
“第一,臣劾其妄杀欺君之罪。去年澶州河决,陛下责宰相有失职之嫌,赵普却迁怒于澶州通判姚恕,不报陛下而擅自将姚恕杀死。事后又编造谎言,诬姚恕瞒灾不报。天下皆知此乃赵普挟私报复。只不过慑于赵普淫威,无人敢言,道路以目。据刑部、吏部、大理寺官员查证以及姚恕家属的诉状,姚恕自水患初发,便一直敦请知州杜审肇将此事速报朝廷,杜审肇因病迁延,酿成大过,其责与姚恕并无太多关涉。姚恕之死,实属冤案。一朝宰辅,竟敢如此戕害命官,欺蒙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整个大殿里没有其他声响,只听见卢多逊侃侃之声回旋震荡。
“第二,臣劾其离间君臣之罪。数年以来,贤王谦退不争,以至感动君心。赵普以无功不封王为借口,每每在大臣中间散播贤王无尺寸之功,专求封赏,致使贤王屡屡蒙受不白之冤,至今不得封王。贤王封不封王乃皇家大事,臣等无权过问干涉,只是这离间君王骨肉之罪,实不可赦。其他如诽谤晋王、诬陷将帅,桩桩件件,擢发难数……”
“第三,臣劾其专权武断之罪。宋朝者,天子之宋朝也,百官万民之宋朝也。赵普居宰相之位,行专断之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委派官员,易如指使子弟,在殿百官,哪个敢在他面前说一句违拗的话,则贬谪训斥随之而来……”
“第四,臣劾其赃污之罪。赵普以威权行之西北,命西北官吏无偿运输巨木良材送给其子赵承宗牟取暴利,此乃尽人皆知的丑事。更有甚者,其为相数年之内,仅收受南唐一国之贿,便有万金之数;其他吴越、北汉乃至西北李彝兴等来使,哪个不送重金给他?赵普饕餮成性,吞赃巨万,如此之人窃居宰席,谁可保其不与外敌勾连……”
“且慢!”赵匡胤听到这里,喝住卢多逊: “有何为证?”
“臣句句是实!”卢多逊掏出李从善给他的锦囊,阎承翰连忙接下,呈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将纸展平,目光落在一行行小字上。
“第五,臣劾其稽违迟慢之罪……”
“第六,臣劾其不恤民隐之罪……”
“第七,臣劾其压抑人才之罪……”
后边卢多逊又说了什么,赵匡胤没有听清,他仔细地看完纸上的字,然后说道:
“且住!以你之意,赵普该当何罪?”
“请陛下听听百官之言!”
卢多逊话音才落,跪地的官吏们齐声呼道:
“惟陛下圣断!”
谁都明白,“惟陛下圣断”就等于说“请陛下杀了他”!
赵匡胤这才把目光投向赵普,只见赵普一脸沮丧,也没出列,就地跪倒,说道:
“陛下,相信么?”
对于卢多逊来说,他的确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于赵匡胤来说,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晚赵匡胤把自己关在寝宫,他需要静静地考虑此事的本末原委、来龙去脉。他独坐在几案前,不时地瞅瞅卢多逊呈给他的那张罪证黄纸。如果此数是实,十个赵普也早该杀了!要说相信吧,他觉得赵普一向不像个惟利是图之辈,况且临散朝时赵普那句极度绝望又极度委屈的问话,多少可以证明这张纸上所说有假;要说不相信吧,连自己都能碰上一回!如今正是朝廷大张旗鼓肃贪倡廉的时候,卢多逊抓住这么有力的证据,此事还真难办了!况且卢多逊有意在大殿之上公开弹劾,明摆着是让所有人都堵死退路,也包括自己这个皇帝在内!此事交刑部、大理寺去审?眼见得今日随卢多逊跪在殿上的就是他们,再让他们去审,那不是板上钉钉的死罪吗?
卢多逊之所以联络起那么多官员共劾赵普,至少说明一点: 赵普已经大失人心,不适合再当宰相了。他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早有大臣不断说起,大概他的大失人心主要在这上面,百官早就不喜欢他了,如今让卢多逊抓住这么多把柄,当然会落得这个下场。然而赵普真像卢多逊说的那样不堪吗?他杀姚恕固然有些过分,但当时百姓怨愤之声响彻原野,如果没有弹压之举,激起民变,损失岂不更大?按卢多逊的意思,杀死杜审肇才是正理,但赵普敢杀杜审肇吗?这也太难为赵普了。
赵匡胤又拿起李从善那张惹祸的纸仔仔细细地看,透过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时间,他像发现了其中的欺诈: 林仁肇的铠甲被我盗来,唬得李煜把林仁肇送上了西天;如今李从善这么一张纸,会不会也在如法炮制,把赵普这样一个大器之才送上西天呢?江南人真肯送这么多银子给赵普?如果赵普真有这么多银子,还用得着让他儿子贩木敛财吗?想到这里,他渐渐理清了思路:
李从善恨赵普,故而以此坑害宋臣,也是一条反间计。
卢多逊恨赵普,抓住把柄想把赵普踢出宰相府,来他个“彼可取而代也”。这个不难理解,连老百姓都知道两头叫驴拴不到一个槽里。
在朝百官对赵普既恨且畏,故而附和卢多逊。
思路一清,办法也随之而来:
两头叫驴既然都会叫,那就让黑驴叫完白驴叫,总之槽上不能没有会叫的驴。
李从善用此毒计,恰好又给了自己一个教训唐国的把柄,这个把柄,要淋漓尽致地用一下!
在朝百官既然对赵普满腹牢骚,不妨让张狂太久的赵普也歇一歇,以厌群臣之心。
赵匡胤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
第五十二回 赵普奇接京城客
尽管赵匡胤并没有宣旨罢免赵普,但自从那日散朝之后,赵普便居家不出了。他完全没料到自己会输得这么惨。卢多逊毒就毒在出其不意地将此事曝于大庭广众之下,用耸人听闻的词语蛊惑百僚,使人心向背难以拨转。看赵匡胤当时的神情,一派将信将疑,怕是一时很难为自己洗冤。这真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还有那个李从善,怀恨宋人,却将狗屎盆子一股脑扣在自己的头上,真是用心险恶。现在最让他担心的是赵匡胤如何处置自己。以目前的格局分析,卢多逊新提拔为副宰相,这本身就说明他已得到赵匡胤十二分的信任,而他又
敢于咆哮于殿廷之上,更见其有恃无恐。这个时候与卢多逊争锋,是很难胜出的。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再看看那天跪满一地的狗官们,见风使舵,有奶叫娘,看卢多逊走了红运,便把自己往死里踢,人心之险,竟至于此!
赵普把牙咬得生疼,直到快把牙咬碎,才又想到: 下一步该怎么办?就这样在家里待下去等死?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去找赵匡胤申辩?现在赵匡胤怎么想还没摸清,稍有不慎,触动逆鳞,那就离死不远了!去找潘美、李符?谁知他们现在肯不肯为自己说话?就是肯,他们的话又能有多重的分量?去找晋王……?
门吏急报: “晋王到!”
赵普一身便装跑到府门口,将赵光义迎了进来。一进厅,他便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
“罪臣想不到此时此刻晋王莅临!”
“起来吧。”赵光义把袍子一撩,坐在凳子上。“本王专喜欢在朋友属僚落难时走动走动,丞相还记得吗?当初你如日中天的时候,本王差人传你入府议事。如今你有难在身,光彩散尽,本王却要来你府上叙谈!”
“谢晋王不弃之恩!”
“老丞相,这几天有谁来看望过你?”
“晋王万不可再称罪臣为丞相了,臣不敢领受。除了曹彬、潘美两位武帅之外,晋王是来看罪臣的文臣第一人。”
“看看吧,这些不仁不义的家伙!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赵光义叹了口气。
“晋王能来敝舍,罪臣如沐春风,这几天彻心彻骨的寒气一扫而尽了。”赵普动情地说。“臣就是明日死了,也无遗憾了!”
“说哪里话,本王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栋梁如此摧折?你和卢多逊恩怨太久,本王岂能不知?但总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就置人于死地啊!皇上对你的事确实大为恼怒,也曾几次三番想要你的人头,当此之时,人人缩项,本王若再不站出来,你的头岂不真要落地了?这几天本王把舌头都磨短了,没工夫来看你。今天本王前来,想必你也猜到何故了吧?”赵光义面露得意之色,瞅了瞅赵普。
赵普听罢,心里忽悠了一下,立即明白自己有了归宿。他急切地问道:
“晋王为罪臣掉转乾坤,不知皇上打算怎样处置罪臣?”
“话是这么说,丞相总还是要委屈一下。本王再三替你求情,皇上才答应命你离开京城,到孟州当个河阳三城节度使。丞相不妨暂且在那里栖身,待本王继续为你周旋,只要皇上回心转意,本王再加一把火,还会召你回来为相的。”
“晋王救死再造,罪臣没齿难报,请受罪臣一叩!”赵普含泪又给赵光义磕了个头,才站起身来坐在凳上。
“丞相放宽心吧,有本王在,不会总让你受委屈。”赵光义也起身整了整袍子。临行,又扭过头,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哦,对了,本王想起一件小事: 丞相上回在本王府里说到的那个金匮,如今藏在何处?”
赵普没想到赵光义又提此事,心中一怔,旋即答道:
“据罪臣所知,此乃太后所托,藏得甚为扃密,小人怎能得知?”
“好。”赵光义不再追问,出门而去。
数日之后,赵普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知孟州的圣旨传下。赵普谢恩之后,把家事向赵承宗交待了一番,便独自一人到孟州赴任去了。
再说京西南面转运使李符来到京城,在吏部、刑部办完注拟交接,心中并不踏实。想当初他从一个小吏得到提拔,皆出自赵普之力,为了向赵普表示感谢,他还曾设计害过卢多逊,幸亏那件事葫芦提无声无息,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但谁敢保证卢多逊不怀疑是自己操纵的?卢多逊是个精明透顶的人,他会把切肤之痛忘得干干净净?一旦此事有什么把柄落在他手中,自己能有好果子吃吗?退一步说,就算此事偃旗息鼓,那自己屡经赵普奖掖,又因书写诏旨被卢多逊奚落了一顿,还把自己从翰林院赶出了汴京。如今骤任刑部尚书,卢多逊肯定会给自己找上无穷无尽的麻烦。眼看赵普又贬到孟州,自己的靠山倒了,何以在朝廷立身?这几天他一直在寻思这件事: 赵普彻底没用了,千万别在他身上瞎耽误工夫了。至于卢多逊,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人,不管如何卑躬屈膝,一定得把关系缓和下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小心翼翼,相机行事。他相信凭着自己的精明,又坐在刑部这么张铁椅子上,谅他卢多逊也不敢太过放肆。可转念一想,这也未必,连赵普这样的人都被他整垮了,自己能不中他的暗箭?再说,要是缓和不了怎么办?嗯,还必须找个比卢多逊、赵普更硬的人做靠山才是正理!谁呢?他想来想去,除了皇上,只有晋王赵光义了。
怎样才能和晋王拉上关系呢?他又是好一番想来想去,想到一个人: 那个曾与自己有旧的弭德超就在晋王府里,虽然无官无职,却深得晋王信任,不妨通过他先通一通关节。
也是事有凑巧,李符主意刚定,弭德超正好到刑部公干。李符与他叙了旧情,又赠给他一些银子,把想求见晋王的意思说了出来。弭德超是个好大喜功之徒,对李符拍拍胸脯,保证此事可以做到。李符十分高兴,没过两天,弭德超果然又来传信,说晋王要召李符入府叙
谈。
“下官李符叩见晋王千岁殿下!”
李符头一次踏进晋王府,把早已熟记了多次的见面词声情并茂地朗声诵出,身体低伏,给赵光义行了个稽首大礼。
“李尚书不必过拘,看座吧。”
“谢晋王千岁殿下!”李符爬起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挪移到赵光义斜侧,在一张朱漆鼓凳上欠身坐了半个屁股。“下官在野日多,在京日少,鄙俗之辈,敬请晋王殿下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李尚书太客气了。”赵光义摆摆手说。“鄙俗之辈能当上堂堂大宋朝的刑部尚书吗?不过话说回来,有千里马而无伯乐,千里马最终还是野马一匹!”
“晋王千岁教训得极是,小人岂敢称什么千里马,不过是善被驱使罢了。”
“本王对你青睐已久,也曾与赵普商量过,让你主管刑部之事,赵丞相始终没顾上你。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丞相贬到孟州当父母官去了,正赶上皇上简拔英才,本王岂能忍心将你闲于草野?”
李符心领神会,连忙答道: “晋王奖掖超度,下官就是揽星摘月也无法回报!”
“李尚书是个干吏,日后定会大展宏图。”赵光义一派笑容可掬。
李符又是一连串的谢,转了转眼珠,对赵光义道:
“下官没别的本事,可做事定会干干脆脆,请晋王千岁一百个放心,只是,只是不知能否合卢丞相的心意?”
“呵呵,李尚书的意思本王明白,卢丞相只不过认为你不适合在翰林院而已,你做刑部的事,才是如鱼得水呀!赵普这个人太独断,好恶惟己,这不行。李尚书想想,明明是一匹千里马,非要在它脖子上套个木桥让它犁地,它能干得比牛好吗?”
“晋王的比喻真是精辟,不过下官谬承夸奖,实在汗颜。”
两人又说了些官场上的话,赵光义突然问李符道:
“几年前流放了一个叫闾丘仲卿的人,不知如今怎么样了?”
“晋王心真细,居然还记得此人?”李符话这么说,心里却惊了一下,因为赵普几次嘱咐他一定要把这个人看管好,只说他掌握了一些将帅谋反的证据,从没提到过赵光义,为什么赵光义也对此人感兴趣呢?他无暇多想,见赵光义问起,连忙回道,“闾丘仲卿现仍被拘押在归州隐秘之处,当时是按赵丞相的意思办的。赵丞相对此人非常重视,下官做事又滴水不漏,所以此人至今安然无恙。”
“赵丞相当时为什么要你看好此人?是不是怕有将帅要谋害他?”
“这个下官就不明就里了。”李符急切间弄不清赵光义的意图,含糊地答了一句。
“赵丞相还与你讲过别的话吗?”
“丞相只说务要留住一个活口,免得将来朝廷真出了乱子,他没了人证。”
赵光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 “你与闾丘仲卿交谈过吗?”
“回晋王,下官也尝试与他攀谈,可此人性情十分古怪,他翻来覆去只讲一句话: ‘我要面见天子。’下官劝他及早将那些证据交给皇上,他不是冷笑就是摇头。有一次下官吓唬他,说万一有一天有人将你谋害,你岂不是沉冤海底了?他气昂昂地对下官说: 谁敢今天杀了他,明天就会有人把那些证据交给皇上。那是个死硬的家伙,很难对付。”李符好容易找到具体的话头,一口气说了许多。
赵光义边听边沉思,他在考虑“谁敢今天杀了他,明天就会有人把那些证据交给皇上”是不是真的。他认为这可能是闾丘仲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