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 >

第3章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第3章

小说: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为人共知。通常,生命的自由程度,人
的尊严的获得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它的文明
程度无疑比以往的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发达,事实上,人类并没有因社
会的文明的发达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

斯金纳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尊严。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
摆脱了有害的事物或不利的控制,而并非摆脱一切的控制。因此,无羁无缚
的自由是虚空的幻想,人感到无羁无缚之时,仍然处于社会环境的控制之中,
只不过这种控制和人的行为正好相切合,而人没有感受到控制而已。

斯金纳所谓的超越自由,简单说是要人们抛弃幻想中的绝对自由,或说
得残酷些,他提示人们,所谓的自由,并不存在。尽管这样明白直接的结论,
没有在书中出现,但这个观点可以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读得出来。

尽管本书书名赫然写着“超越自由与尊严”,但斯金纳并不在书中大谈
如何超越,自由与尊严这样的文字也几乎被论述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褒
奖、惩罚等言词所淹没。斯金纳断然否定人的“自由”的美丽幻想,但他并
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只是把对人的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虚空转到更贴近
人的现实中来。

人的行为根源是什么?人的行为被社会环境所刺激、控制和影响,也被
人的行为后果所影响。人无法达到不受任何控制而处于为所欲为的状态,如
果有,那也只是想象之中。因此,人应该抛弃那种想象之中的“自由”,而
把努力与奋斗放在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上,促
进并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这就是斯金纳抛弃“自由”的理论。它没有了“自
由”的幻想所带给人们的美丽色彩,它企盼通过人的切实的努力来改善人的
生命存在状况。

作为一本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的专著,《超越自由与尊严》由于作者极力
证明自己的观点,书中的论述并无严密的层次递进,而大多是铺陈罗列,这
些并不很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它也没有严密的定义和概念,而更
多的是事实的阐述和说明。因此,对于这本书,不宜企望去追索其要点重点,
它给读者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启发。通过不断启发,让人改变一些原有的
看法而接受它的一些看法。正如《中译者序》中所说,斯金纳并不完善,我
们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超越自由和尊严》。

(梁启谈)


《敬畏生命》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有时候,伟大的思想家一句简短的话,可以摧毁旧的思想观念,新的价
值因此而标举。尼采的“上帝死了”和史怀泽的“敬畏生命”,都可称得上
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宣言。

“上帝死了”不是狂人尼采的随口妄语,同样,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也不是故作深挚的表述。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时代中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
时代,从而对时代的历史、现实、未来作出既充满个性又符合了时代的需要、
预示着发展方向的宣示。“上帝死了”具有惊雷般的震撼力,它的指向是破
坏和瓦解,这如同要在旧房子上建筑完全不同的新房,就必须彻底拆除旧房
子;而“敬畏生命”则富于建设性,它正如在原有的黄土路上,建造高速公
路。

“敬畏生命”的观点要求人们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上去接受,它不只是
指一般的生命保护,仅仅给予足够的水和食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等,它
也不仅是宗教性的不杀生伤生,而是特别强调对生命的责任。

史怀泽之所以被人类普遍接受,首先是他倡导的“敬畏生命”这一观念,
具有面向全人类的跨度;其次是他以宗教般的虔诚去倡导,并身体力行。

在几十年前,史怀泽就坚决反对核武器。一切生命都在核武器面前脆弱
不堪,史怀泽则以他“敬畏生命”的信念与力量对抗核武器,他以一人之躯,
去阻止时代的一种倾向,似乎那么势单力薄,但时间仅过了几十年,全球的
人类都把限制和消除核武器当作地球存亡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不禁对史怀
泽肃然起敬:几十年前史怀泽所做的一切,变成了今天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
向!他以他的个体行为,预示时代的未来!

“敬畏生命”的魅力还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而且,它富于
实践性,史怀泽就是以“敬畏生命”的言行度过他的一生的。如果面对《敬
畏生命》,仅仅从知识性的角度去接受,增加些学问,那么,“敬畏生命”
就会僵死在知识和学问之中。知识和学问如果不能化为精神,那么都是死的
东西。史怀泽和他“敬畏生命”的全部言行,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位1954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由于他把“敬畏生命”化为一种精神,因此也使
这精神在他身上上升到了一般人难以与他相比肩的高度。史怀泽小时,跟同
学去打鸟,在同学命令他把弹弓对准鸟放射时,由于对生命深切的责任感,
他把弹丸射到他处。这些,对我们来说,该不难做到。

(梁启谈)


《逃避自由》

[德]埃里希·弗罗姆著,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出版。

关于自由的宣言,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
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这一神圣的字
眼,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使人们把自由看作比人的生命本
身更高的存在,比人类的情感中最美丽的爱情更完善的东西。古往今来,为
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以及他们的传说,在人类漫长的历
史画卷上早已闪耀着夺目而令人骄傲的光彩。而在现代生活中,自由甚至成
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款之一,与社会的思想、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密切相
关。

当代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师,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社会哲学家
埃里希·弗罗姆,却将他被誉为20 世纪最出色的社会学著作的书名,命名为
“逃避自由”。为什么要逃避多年来孜孜以求的自由呢?逃避自由的真正的
原因、方式和涵义是什么呢?

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罗姆,从心理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
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摆脱个人的孤独和软弱状态,
一种是人对自由的追求以克服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
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人就能实现自我、自然、
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世界。这是积极意义
上的自由,也是人们追求的自由。

逃避自由,弗洛姆指出了它所隐含的两种原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
婴儿呱呱坠地,割断了与母体相连结的脐带后,一方面,他成为一个独立的
个体,是新诞生的自由的生命。另一方面,与母体的隔离,婴儿随即失去母
体给予他的安全感、从属感和踏实感,油然而生的不安全感、孤独感便时刻
笼罩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直至成年。这种感受,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
克称之为“原始忧虑”——“出生的经历使不能自主的生物非常惊骇,不仅
惊骇于与母体的肉体分离,而且惊骇于生理状况的危险和变化。”因此,人
这种内在的心理机制,会导致个体不时地产生放弃其独立自由的强烈冲动,
而希望依赖、结合他人及外在事物,以抗拒深刻的恐惧感,弥补自身缺乏的
力量。

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成自由的双重含义。资本主义使人们摆脱了
中世纪传统枷锁的束缚,在智力、社会关系、政治上为人类追求自由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机会。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关系和个人活动原则决定了人必然
陷入孤独的漩涡之中。超自然的大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个
人成为实现经济目的的大机器的奴仆,人际关系物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异化关
系。人已经不能完全控制他所创造的世界,而日益为这世界所吞食。他们变
得更加孤独、彷徨,更加沦落为在自身之外的某种制约性力量的工具。这些
事实客观上触及了人的异化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追求自由又隐含着失去
自由的威胁,积极意义上的自由不时的变为消极被动的自由。

然而,现代人真的是无法寻找自由吗?人将无可避免地直面自身的真
相,这是唯一的真正的解决方式。他们必须意识到并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力
量,能够让人们从窘迫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只有利用自身的力量,


才能够使人们重新寻找到达到自由境界的途径。弗罗姆坚信,总有一种积极
的自由状态存在,即通过充分实现人所具备的才能:爱和有成效的工作,使
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性力量和信仰,在不
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并达到自由。

“我要认识支配个人生活的规律和社会规律,也就是人在社会生存中的
规律。”弗罗姆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规律。我们不会因为他寻找的道
路存在着个人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而完全地否定他在此领域中所做出的重大
贡献。这也许正是弗罗姆如此执着地企图引起我们对自由话题重视的原因。

(梁丽明)


《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出版。

当我急切地渴望向你们描述苏菲的世界——可以隐藏可以展示的人的神
秘世界时,我更愿意再一次的讲述一个让我久久思索的故事,向你们,向所
有人。也许,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明白这个故事的真谛,这不是由于你们
曾经阅读过、听说过这个故事,而是因为许多人或许已经寻找到或明白了故
事中主人公的选择:为什么苏格拉底在真理和死亡之间,有勇气地直面后者,
而去追求前者。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哲学家。他从未留下任何有关哲学思想
的文字,但他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重大的人物之一。公元前399 年,他因
“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的罪名,在500 人的陪审团的投票表决下,
以极微弱的票数之差被定以死罪。尽管苏格拉底诚恳地向陪审团保证他所做
的每一件事,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幸福。不久,苏格拉底以在友人面前
服毒的方式,最后一次从容地完成了对信仰和真理的无条件遵从。

苏格拉底有没有第二种选择?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遵守众人的裁判而
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挽救生命?你愿意对像苏格拉底一样的人或更多人的行为
进行思考和提问吗?《苏菲的世界》,在浮躁和喧嚣的现代社会,为你提供
了一个严肃思考和享受思考的乐趣的哲学天地。

一位神秘的导师,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引人遐思的知识世界,还有许
多似真似幻的梦想。。你可以像小女孩苏菲一样,如此目不暇接地漫游在丰
富的哲学天地里;也可以兴之所致,随意、偶然地与某位沉思者相遇,被他
的理性光芒射中心扉;甚至可以大胆的怀疑、批判你不信服和不认同的思想
和理论。怀疑一切,理性地批判一切,是许多哲学家信奉的学术真理。也就
是说,你根本不用惧怕那些曾站在我们面前的哲人们。实际上,他们艰难的
思考,归根到底,正反映着人类的思想从天真的童年阶段不断推进到更高的
理性阶段的漫长历程。人类走向成熟的理性道路,需要许多有志者勇敢地向
时间和权威挑战。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凡此种种,这些向苏菲和你们提出的问题,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愿
意关心的吗?哲学实际上正是思想者试着用最好的方式来回答最简单、最基
本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可比回答它们容易得多。你可以自信地拥有个人的
答案,但是,读一读哲学家们和其他思考者的看法,关心一下这个世界上除
你之外的别人的想法,或许可以让你试着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生命和世界,
可以帮助你更系统、更理性地建立起自己对万物的观点。也许在未来,你会
拥有一部新的、自己的《苏菲的世界》。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不,我们并不认为苏格拉底真
的像他宣称的那样,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他并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孜孜不
倦,渴望认识自身和世界,丰富自己和他人心灵,永不言满足的哲学家。苏
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生,恰恰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不由自主的敬仰和
对人类未来永不停止的询问和关怀。只有凭借内心的真诚和理性的勇气,我


们才可能寻找到关于生命和未来的真正答案。

(梁丽明)


《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

布莱恩·麦基编,周穗明、翁塞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哲学内容在电视屏幕上能够展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一
些专业电视工作者们的脑海里,这个问题与他们电视制作的中心原则是冲突
的。因为历来电视节目的编制,遵循的是“形象化”的原则——动态的画面、
调动观众热情的内容、声形俱备的叙述,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节目。而在电视
里驾驭一个抽象的主题,制作一个严肃的哲学节目,并达到成功,这对许多
电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布莱恩·麦基与他的同仁们却做
到了。1978 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15 集电视系列节目,由麦基做主
持人,邀请十几位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在节目中与广大观众见面、讨论,使大
量新老观众变成哲学探讨的直接参与者。这种在电视中进行哲学对话的形
式,引人注目,受到极大欢迎。

《思想家》一书则是在这个非常成功的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推出的。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那些西方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和主将怎样简洁凝炼地将玄
奥的哲学观念传达到普通观众的心中,他们怎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
应付主持人的多方诘难。这使我们想起苏格拉底曾经为证实神谕,如何向一
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诘难。麦基当然不是苏格拉底,他是这场严肃的
哲学讨论的穿针引线之人,在思想家与普通的哲学爱好者之间搭起一座可以
交流的桥梁。他不断地提问,只是为了让思想家们能够最直接、最完善地表
达他们自己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在这样的对话语境中,他们也必须经受住
比以往的哲学对话更尖锐、更直接的挑战。

尽管麦基的节目,是以观众不具备哲学知识为前提而制作的,但他还是
在总体上力求提供一个当代西方哲学的“最重要生长领域的总画面”。当代
西方哲学有地位的思想学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语言分析学派,
哲学学科的某些相对独立的分支,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等,
以及这一切思想的哲学背景知识,都或多或少地介绍到、讨论到。当代西方
哲学,由于流派众多,处境迥异,出发点不一,要认识和探讨它,确是一项
艰辛的工作。而麦基的这本“与哲学家交谈”的对话汇编,不仅使从事专业
研究的读者获得思想家们的“第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