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

第1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第1章

小说: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utobiography of a Yogi (Original 1946 Edition)
尤迦南达著(Paramhansa Yogananda)

尤迦南达简介
尤迦南达大师一八九三年一月五日出生于印度戈勒克浦尔,一九一五年取得加尔各答大学文学士学位,同年正式加入僧团。一九二零年起旅居美国,展开为期约三十年的西方弘法生涯。一九五二年三月七日在加州洛杉矶毕尔特摩尔(Biltmore)饭店欢迎印度大使毕内·山(H。E。 Binay R。 Sen)的宴会致词完毕后,进入最终涅盘。
人类自古以来致力于追求最终的「道」。这个法门数千年来以不同的名称和外貌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中。近世纪以来,由于外在环境的变迁和对于求法者严格的条件限制,使得这无上的法门名存实亡。十九世纪中期,当整个地球的大环境再度成熟时,喜玛拉雅山传奇不死的圣者巴巴吉将此「直接与上帝接触」的无上法门传给了印度圣人拿希里·马哈赛,并经由他的请求,放宽了对求法者条件的限制。拿希里开始传授这个名为克利亚瑜伽的古老法门,造就了许多圣人徒弟。圣尤地斯瓦尔即为他主要的徒弟之一。
尤迦南达一九一零年高中毕业后,遇见了圣尤地斯瓦尔并成为他首要的徒弟。一九二零年尤迦南达肩负着平衡精神与现代科学文明的使命,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是近代第一位将此亘古不变的真理法门从印度传至西方社会的圣者。如此一来,晚近失传已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至高无上「道」的法门,二十世纪终于在东西方广为流传。
一九二零年尤迦南达在美国创办了自我了悟联谊会(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一九二四年起他巡回全美演讲,广授克利亚瑜伽法门。各行各业许多杰出人士相继成为他的追随者,如农业专家路德·柏尔本(Luther Burbank),女高音阿美利塔·加利库尔奇(Amelita Galli…Curci),乔冶·伊士曼(George Eastman)(柯达相机的发明者),诗人爱德温·马克姆(Edwin Markham)和指挥家利奥波德·史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等。一九二七年喀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总统正式邀请他到白宫访问。
他在一九四六年出版的自传,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写出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此书曾荣登一九九七年洛杉矶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译成十八国文字。被公认是现代灵性书籍的经典之作。
一九五二年在他圆寂之后,洛杉矶森林殡仪馆(Forest Lawn Memorial…Park)馆长哈利·罗(Harry T。 Rowe)在给自我了悟联谊会的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尤迦南达在移至殡仪馆(三月十一日)后到入土(三月二十七日)之前这段时间,遗体栩栩如生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是他前所未见且不可思议的景象。
一代开悟的大师如此为人类散播及培育无法数计的灵性种子,树立了现代人生活的典范,创造了宇宙生命更璀灿的未来。
公元二零零三年八月   译者谨识于台北

原文序
伊文斯…文茨博士(W。 Y。 EVANS…WENTZ; M。A。; D。 Litt; D。 Sc。),牛津基督书院,《西藏度亡经》,《西藏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西藏瑜伽与奥秘教义》,等书的作者。
尤迦南达的自传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本书极为少见的不是由新闻记者或是外国人,而是印度自己培养出来的人用英文写作有关印度智者的书…简言之,一本由瑜伽大师描写有关瑜伽大师的书。作为亲眼目睹印度现代圣人非凡的能力和生平的描述,本书有着切时和超越时代的重要性。希望每位读者都能赏识与感激这位我有幸在印度和美国都熟知的杰出作者。他这份不寻常的生活文献无疑地是曾经在西方出版过有关印度心灵和情感及精神财富中最具深度的书本之一。
我有荣幸见过书中所描述圣人生活故事,他们当中的一位…圣尤地斯瓦尔吉利(Sri Yukteswar Giri)。这位可敬圣人的画像出现在我「西藏瑜伽与奥秘的教义」(注1)书前的插图。我是在奥里萨(Orissa)布利(Puri)的孟加拉湾遇见圣尤地斯瓦尔的。他那时在那里是靠近海边一间安静修道院的院长,主要从事于训练一群年轻的徒弟。他对美国、全美洲及英国人民的福祉表达了深切的关注,并问我有关他一九二零年将挚爱首要的徒弟尤迦南达·帕拉宏撒(Paramhansa Yogananda)送到西方去,做为他的使者,在远处的活动状况,特别是在加州地区。
圣尤地斯瓦尔有着温和的态度和声音,令人喜爱的风度,以及值得他的追随者自然对他产生的尊敬。不论是否属于他的团体,每个认识他的人都非常地敬重他。我鲜明地记得他高大、挺直、苦行的身材,穿著橘黄色舍弃世俗追求的僧袍,站在修道院的入口处迎接我。他的头发长而微卷,脸上留着胡须。他的身体有着结实的肌肉,身材修长且匀称,有着精力充沛的步伐。他选择了神圣的城市布利作为他在尘世的住处,那里每天都有成群代表印度每个省份虔诚的印度教徒在著名的「世界之主」札格纳斯(Jagannath)神庙朝圣。圣尤地斯瓦尔一九三六年在布利阖上了他用来审视这短暂存在场景的肉眼,过逝了,知道自己的化身已经达到圆满的完结。
事实上我很高兴能为文证实圣尤地斯瓦尔神圣高贵的特质。安于远离群众,他平静毫无保留奉献自己的理想生活,正是他的徒弟尤迦南达此刻为这个世代所描述的。
伊文斯…文茨

作者的致谢
我由衷的感激普烈特(L。V。 Pratt)小姐长时间编辑本书原稿的努力。也感谢露丝·桑(Ruth Zahn)小姐准备索引,理查·莱特(Richard Wright)先生允许我摘录他印度旅游的日记以及伊文斯…文茨博士的建议与鼓励。
尤迦南达·帕拉宏撒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安西尼塔斯(Encinitas),加州

目 录
第 1 章 我的父母及早年生活 6
第 2 章 母亲之死及神秘的护身符 15
第 3 章 分身的圣人 20
第 4 章 中断的喜玛拉亚山之旅 26
第 5 章 芳香圣人显示奇迹 37
第 6 章 老虎尊者 45
第 7 章 凌空飘浮的圣人 52
第 8 章 印度大科学家博斯 58
第 9 章 极乐的虔信者和他的宇宙传奇 65
第 10 章 与上师圣尤地斯瓦尔的相遇 71
第 11 章 两个身无分文的男孩在布伦德本 80
第 12 章 与上师在修道院的日子 88
第 13 章 不眠的圣人 115
第 14 章 宇宙意识的体验 121
第 15 章 花椰菜窃盗案 129
第 16 章 智胜星象 139
第 17 章 萨西和三块蓝宝石 148
第 18 章 神奇的回教术士 154
第 19 章 在加尔各答的上师同时出现在塞伦波尔 159
第 20 章 未能成行的喀什米尔之旅 162
第 21 章 喀什米尔之旅 166
第 22 章 石雕圣像的心 174
第 23 章 取得学士学位 179
第 24 章 成为僧团中的和尚 190
第 25 章 哥哥阿南达与妹妹娜里尼 197
第 26 章 克利亚瑜伽科学 201
第 27 章 在兰契创办一所瑜伽学校 209
第 28 章 卡西的再生与发现 216
第 29 章 泰戈尔和我比较我们创办的学校 220
第 30 章 奇迹的法则 224
第 31 章 拜会神圣的师母 233
第 32 章 死里复活的罗摩 242
第 33 章 近代印度的瑜伽基督 巴巴吉 249
第 34 章 在喜玛拉雅山变化出一座宫殿 256
第 35 章 拿希里·玛哈赛基督般的生活 266
第 36 章 巴巴吉对西方的兴趣 277
第 37 章 到美国去 287
第 38 章 玫瑰花中的圣人 路德·柏尔本 295
第 39 章 有圣伤痕的天主教徒 泰瑞莎·诺伊曼 300
第 40 章 回到印度 307
第 41 章 南印度的田园风景 314
第 42 章 与古鲁在一起最后的日子 325
第 43 章 圣尤地斯瓦尔的复活 338
第 44 章 与圣雄甘地在瓦尔达 354
第 45 章 孟加拉「喜悦」之母 369
第 46 章 从不进食的女瑜伽行者 374
第 47 章 回到西方 384
第 48 章 在加州的安西尼塔斯 387

第 1 章 
我的父母及早年生活
  长久以来,印度文化的特征即是真理的追寻及伴随而来古鲁…徒弟(注1)间的关系。在我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有一位基督般神圣的上师,他永恒美好的生命照亮了千古的岁月。他是那些伟大上师中的一位,他们是印度唯一保留下来的财富。他们在每个世代出现,保卫着家园,使他们的国家不致遭遇到像古埃及、巴比伦灭亡的命运。 
 我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前世,我清楚地记得在遥远以前,我是倘佯在喜玛拉雅山雪地中的瑜伽行者(注2)。这些前世的窥见,经由超越空间的连结,也使我得以一览未来。 
 我并没有忘记婴儿时期无助的耻辱,我怨恨自己不能自由自在地行走及表达。当意识到自己肉体的无能时,虔诚的祷告在我的内心涌现。我强烈的感情以无声的言语表现出来。虽然说话的方式困惑着我,我的耳朵逐渐地习惯了周围人的孟加拉语调。被误导的成年人们总以为婴儿的心智只限于玩具和脚趾头! 
 心理的骚乱及力不从心的身体让我经常哭个不停。我还记得家人对我苦恼的迷惑。当然回忆里也充满了美好的经验,比如母亲的抚抱,第一次的牙牙学语,第一次的蹒跚学步。这些早期的成就虽然很快就被遗忘了,却也是建立自信的自然基础。 
 我这种深远的记忆并不独特,已知许多瑜伽行者保持着他们的自觉意识,不被「生」「死」轮回间戏剧性的转换中断。如果人只是一个肉体,那么当肉体灭亡时,本体应该也结束了。但如果先知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教理是真实的话,人类的本质是精神。人类持续存在自我的核心只是暂时与感官相连结而已。
 对婴儿时期有着清晰的记忆听起来虽然有些奇怪但并非罕见。当我在许多国家旅行时,从真诚人士的口中听到他们早年的回忆。 
 十九世纪末期,我在印度东北部联合省的戈勒克浦尔(Gorakhpur)出生,并在那里渡过最初的八年。我们共有八个兄弟姊妹,四男四女;我,穆昆达·拉尔·高绪(Mukunda Lal Ghosh)(注3)是排行老四的次子。 
 父母亲是属于剎帝利(Kshatriyas)阶级(注4)的孟加拉人。两人都具有圣人般的品质。他们互相敬爱、平静庄重,不曾有过任何轻浮的举止。完美和谐的双亲是八个闹烘烘的小孩寻求安宁庇护的中心。 
 父亲巴格拔第·夏蓝·高绪(Bhagabati Charan Ghosh) 仁慈、勇敢,有时是严格的。我们小孩很爱他,但跟他保持着一段敬畏的距离。他是个杰出的的数学和逻辑学家,主要受到理智的引导。母亲则凡事以爱来教导我们,是我们的精神女王。自她死后,父亲就较常显示出他内在温柔的一面。我注意到他的眼神经常转换为母亲的眼神。 
 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最早苦乐参半的圣典学习。摩呵婆罗多(Mahabharata)或罗摩耶纳(Ramayana)(注5)的故事每每在急需纪律的状况下,会适时地派上用场。教导与惩戒通常并轨而行。 
 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敬意,每天下午母亲会细心地将我们穿戴整齐,迎接他的归来。父亲在印度一家大公司孟加拉…那格浦尔(Bengal…Nagpur)铁路局做副总裁。他的工作需要出差,小时候,我们住过几个不同的城市。 
 母亲对贫苦的人慷慨好施,父亲也有同情的倾向,但他对法律与秩序遵守的精神扩及了预算。有一次在两星期内,母亲花在接济穷人身上的钱,超过了父亲一个月的薪水。 
 「所有我所要求的,是请你帮助人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即使只是父亲一个温和的斥责,都让母亲觉得很严重。没有对我们小孩暗示任何与父亲的不合,她雇了一辆出租马车。 
 「再见!我要回娘家去了。」…自古以来最后的通牒。 
 耶利米哀歌!我们惊慌失措。幸好舅舅及时出现,他在父亲耳旁私语了些圣贤亘古不变的忠告后,父亲说了一些安抚的话。母亲很高兴地把马车取消了。结束了我生平唯一一次注意到的父母之间的纷争。但我记得他们之间典型的对话如下。 
 「请给我十个卢布,给一位刚来无助的妇人。」母亲的笑容有着她的说服力。 
 「为什么需要十个卢布?一个就够了。」父亲解释道:「当我的父亲和祖父母突然去逝时,我第一次尝到贫穷的滋味,我的早餐只有一根香蕉,之后还要走几哩路去上学。后来在读大学时,是如此地缺钱,我曾向一位法官请求他每个月一个卢布的援助。他拒绝了,还说:『即使一个卢布也是很重要的。』」 
 「拒绝的那个卢布带给你多么痛苦的回忆!」母亲即刻地反应道。「你希望这位妇人以后也像你一样苦涩地记着这十个迫切需要而被拒绝的的卢布吗?」 
 「你赢了!」自古以来,丈夫总是说不过妻子的;父亲打开他的钱包:「这是一张十个卢布的纸钞。给她并送上我的祝福」。 
 对任何新的提议,父亲总倾向于先说「不」。他对那位轻易赢得母亲怜悯陌生人的态度,就是他惯常审慎行事的例子。不立即接受…典型西方法国式的心态…实际上只是尊重「适度反应」的原则。我发觉父亲总是理性而公正的。在我为数众多的请求中,只要能够列举出一两项正当的理由,父亲总会让我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不论那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或是假期的旅游。 
 童年时,父亲对我们很严格,但他自己过着更克苦斯巴达式的生活。比方说,他从不看戏,他的消遣就是修行及阅读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注6)。他从不曾拥有过任何奢侈品,一双鞋子穿到不能再穿了才扔掉。当他的儿子们购买已经普及的汽车来开时,他还是很满足地每日乘坐电车上班。为了权势而积聚钱财与他的本性不符。有一次他在组织了加尔各答市银行后,拒绝拥有该银行的股权来图利自己。他只单纯地希望在空闲时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父亲领退休金几年之后,从英国来了一位会计师审查孟加拉…那格浦尔铁路公司的帐,惊讶地发现父亲从未申请额外的津贴。 
 「他做三个人的工作!」会计师跟公司说:「公司应该补偿他十二万伍仟卢布(大约美金四万一仟两百五十元)。」出纳开了一张支票给父亲。父亲觉得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没有向家人提及。很久以后,小弟毕修(Bishnu) 在银行往来明细表上注意到这笔数额庞大的存款,才问起他来。 
   「为什么要为物质上的利益高兴?」父亲回答到:「一个追求心灵平静的人,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他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父母亲在结婚的早期,就成为贝拿勒斯(Benares)伟大上师拿希里·玛哈赛(Lahiri Mahasaya)的徒弟。由于这个联系加强了父亲天生苦行的特质。有一次母亲在大姊面前坦承:「你父亲和我一年只有一次夫妻关系,而且只是为了生儿育女。」 
  父亲第一次见到拿希里·玛哈赛是透过孟加拉…那格浦尔铁路局戈勒克浦尔分处的职员阿毕那斯巴布(Abinash Babu)(注7)。阿毕那斯在我年幼的耳朵里,教导我许多引人入胜印度圣人的故事。他总是以称颂他无限荣耀的古鲁做为结束。 
  「你有没有听说过你父亲是在何种特殊的情况下成为拿希里·玛哈赛的徒弟?」 
  在一个慵懒的仲夏午后,我和阿毕那斯一起坐在家中的院子裹,他问我这个引起我好奇心的问题,我摇着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