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尔格未被营救之谜-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姆齐”谍报网成绩斐然,但却未得到苏共中央的足够重视。佐尔格有时恨不得收回谍报。936年,该谍报网揭露了德日协定补充协定的秘密,莫斯科将间接受到军事威胁,因而,此情报意义重大。1938年,他们又发现了叛逃俄国将军柳什科夫向德国人所泄露的红军机密,从而使苏军赢得了一场重大战役。1941年6月1日,佐尔格又有重大情报发往莫斯科,德国人将于6月15日开始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这是几周来他的第二次警告,报喜不报忧的斯大林的情报员却压住了这重大情报。
佐尔格在1941年9月初正确预言:日本准备袭击物产丰富的东南亚而不是西伯利亚。这次他的情报得到重视,他的多份电报上留下了斯大林的亲笔批语。可惜不是佐尔格的所有情报都能及时到达莫斯科。
失望及放荡的生活作风使“拉姆齐”失去了理智。他告诉情人花子停止欧洲所有战争是他的任务。他对其德国女友大叫“如果有人干掉希特勒,那就是我!理查德·佐尔格。”他在大街上殴打日本警察,好像要迫不及待地暴露自己。直到1941年10月18日,特高课偶然发现了谍报网痕迹而逮捕了他,佐尔格才恢复了平静。
在监狱,佐尔格系统讲述了自己的毕生事业,审讯人员对他钦佩不已。他一直保持平静友好,甚至对带他走向绞架的日本人说:“谢谢你!”然而,在最后时刻,他仍表示坚信共产主义。日本人无法诱使他对斯大林进行批评诽谤。他就义于1944年11月7日,时年49岁。
留在俄国的卡佳在丈夫入狱后被指控为德国间谍而被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审讯之后,她被送往西伯利亚流放地,她比丈夫早死一年,时年38岁。
到此为止,这个间谍大师之谜会解开吗?怀特曼认为,此案尚未结束。尚待解释的有:1、发自东京的警告在斯大林的决策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与此相关的档案尚未公开。2、佐尔格是否为更进一步接近重要的纳粹情报源而成为双重间谍?
1949年,花子火化了情人佐尔格的遗体。这位老妇至今仍坚持经常到东京多摩公墓为情人扫墓。一条用死者的金牙制成的项链再也没有离开她的脖子。
**********************************************************
晓文:被抛弃的忠诚
…
佐尔格,我为你哭泣!
因为你是我儿时就知道的英雄,我却才了解你的悲剧;
因为你忠诚无畏,聪明机智,却难逃政治斗争的捉弄;
因为你正值男人的黄金岁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却死于绞刑架下;
因为你泰然自若走上刑场,最后高呼的口号还是在称颂那出卖你的势力。
佐尔格真名叫伊卡·哈尔多维奇·宗捷尔,1895年10月4日出生于高加索巴库的萨芬奇镇。其祖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佐尔格是美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是马克思、恩格斯、威廉·李卜克内西的战友。
二战期间,身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四部侦察员的佐尔格,以德国《法兰克福抱》驻日记者、德国驻日使馆新闻专员的身份为掩护,在东京成立了“拉姆扎”谍报小组,成员来自九个国家,三十多人。
他们都是勇敢机智的反法西斯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刺探德、日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核心机密。
他们曾最先侦悉德国将于1941年6月下旬进攻苏联及其主攻方向、兵力部署等绝密情报,并及时发往莫斯科,当时离开战还有七个月。
他们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分析出日本南进而非北攻的国策,使斯大林当机立断,在卫国战争的关键时刻,从西伯利亚东线抽调数十万兵力投入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拉姆扎”小组在日本活动长达八年之久,1941年10月被日本特高课破获,包括佐尔格在内的主要骨干全被逮捕,这就是世界瞩目的“共产国际间谍案”。
苏联方面始终保持沉默,日本人多次推迟对佐尔格的死刑执行日期,三次建议用他赎回日本俘虏,可三次得到的答案都是:“我们对理查德·佐尔格此人毫不知情。”
1944年11月7日,佐尔格从容走向刑场,10点20分,刽子手给他套上绞索,16分钟后,验尸官宣布佐尔格已停止呼吸,终年四十九岁。这一天,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
1961年的苏共22大继20大再次严厉批判斯大林之后,佐尔格的伯乐——别尔津将军获得平反昭雪。1964年11月5日,米高扬主席签署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令,追授佐尔格“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为祖国立下的卓越功勋和表现出的勇敢精神与英雄气概。” 11月26日,佐尔格的苏联妻子卡嘉也获平反昭雪,她以“德国间谍”的嫌疑被判刑五年,死于西伯利亚,终年38岁。
1965年,苏联发行了纪念佐尔格的邮票。
198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莫斯科佐尔格大街左侧广场竖起了佐尔格的塑像和纪念碑。
佐尔格应该为此而含笑九泉了吗?
可我的心中为什么充满伤痛!
尽管对于苏联政府没营救佐尔格有种种说法,“服从大局”呀、“战争需要”呀,理由充分,而且, 斯大林在战争中也没有同意德国人用他的儿子换回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的请求 。可是,佐尔格是伟大的功臣,不只是某人的儿子;换回他,也不需要德国元帅。所以,我不能不怀疑那场异常残酷的“大清洗”……
佐尔格拥有非凡的天赋,并在特定的岗位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他能影响战争的走向,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他活着是工具,死亡是工具,死后还是工具!那些大张旗鼓的纪念与歌颂,在我看来是对英雄的嘲弄。
佐尔格自己会觉得死得其所吗?他一定是怀着崇高感赴死,因为他自己选择的行刑日期表明了他的心迹,他最后的慷慨也献给了他无限忠诚的事业:“苏联万岁!红军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但愿佐尔格死得其所!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也不相信纸上的历史,我为佐尔格哭泣,也许只因他是让我着迷的男人,他永远不会老去,风度翩翩,忠诚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