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正骨推拿手 >

第4章

正骨推拿手-第4章

小说: 正骨推拿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门里人,看到以后不要乱用,“不传之秘”必有道理。
武学派也象中国人的习惯一样,认先贤大哲为师,以老子为祖师,都视自己为老子的传人。其实号称自己是那一派,或者说自已无门无派都无所谓,能得那一派的神韵,就可以是那一派的传人。中医光看书、听大课,是难得到精髓的,这口传心受、手下感觉的部分,没有一对一的传授是不行的,这也是强调传承宗派、正门、之类的理由。西医其实也必须有上级医师的讲解和示范,住院医须24小时床头观察和上级医师指导,才能有好的水平。只是西医可以一对二、一对三,甚至一对六、七个都行,而中医必须一对一。中医教育西化以后,我们不排除在大课堂教育中,个别学生用心学习,追随老师达到一对一的水平,但终究是个别人。而且,中医教育在入门时就要一对一才能真正学进去。否则都是死知识,那是电脑硬盘不是学问。有师承的中医,总是在私下里对没有师承的中医有不肖的言词,正是由此而来。现实中我也见过没有师承,而医术很高的中医大夫,但只能是手法以外的中医科目,内科之类。而且学习起来是很艰辛的,至少要有深厚的儒老文化功底。
周宽这一门,下有二子都已成人,承其传授,没有保留。大儿子已中医大专毕业,尚无失传之忧。
武当派至周宽这一脉系,只有骨折、关节脱位的手法。其它手法按理说应当有所传承?只是我没见过,不敢妄言。
想我泱泱大国,武当功夫传承未绝,武当推拿也应当有所传承。有传统文化根基的人,尚庄老风范,隐于民间、“清林静苑”之地,也应是当然之事。但愿是我孤陋寡闻,未曾知晓而矣。

2。3。2。6医家派
医家派以用药奇特为胜,方药可以落于文字,或口口相授,流传比较容易,临床骨科疾病的治疗用药多于手法。由于存世较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就不能不称为一派了。只是手法没什么特点,即使传承有特点,大多也归于三大派别。其用药的特点,在第二部分骨科、推拿各病中论论,这里就不重复了。

2。3。2。7杂家
杂家中有一些人有很好的技术,人数众多,是现实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只是太杂。现实的原因及其自身的特点,往往很难独树一门,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2。3。2。8中医推拿正骨必亲眼见证为是
以上门派都是我亲眼见证,亲身体会的,短则一、两年,长则十几年。不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对手法的认识,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若道听途说就有失公正,坏我中华医学之声誉。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就是往往说之神奇,验之不符。为此,我也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费去了多少时间。只举一个例子,2004年夏,听说一中老年妇女,在家行医,一两次就能治好骨科病,大多不用复诊。正好我颈椎疼痛,也未治疗,专等机会前往一察。忍了两个多月的脖子疼,终于找了机会,约了识路人,带上一两位门里高手,驱车几百里前往察看。到时,已近正午,烈阳高照,村中人稀,大约都忙着做饭去了。到了她家,有大院一亩,门庭广阔,正厢互配,北房十间,正屋三间为一室。屋里牌匾、锦旗高挂,两面墙被占满,有新加坡人送的,有美国人送的,有韩国人送的,甚为张煌。虽时已不早,屋里尚有七、八个人等待治疗,带路人说:“前几次来,院外的小车一直排到村外,院里站满了人,”想来也未说慌。以我的标准,能用手法一、二次较正胸1、2、3骨关节的,必是门中高手。而今“高人”就在眼前,一个中老年看似平常的妇女,这女人若能有如此手法,以我谈到的中医手法之基本功,或一指禅,或抖绳,或站低桩,或拍铁砂袋,对壮年男子,尚百无求一,难以做到,女人如棉之手,能过此功力,甚可称为一绝,敢言胜我须眉,我等男子当屈膝足下,甘拜下风。心中几许兴致、几许期盼、几许疑问,想必是可以理解的。见中老年妇人为先到者看病,令患者正坐,脱去上衣,双手食指在患者脊柱两侧从上至下一摸,两道红印直下,中间一条白线左右不直之态甚是了然可见。我心中一喜…“高!”此手法自信、有力、迅速,半日诊治病人过百,当不为虚言。之后,其助手从一旁桌上取来一只大塘瓷罐子,口阔一拃有余,足有数升之大。再看桌上,如此之物,黑呼呼,排了两排。其助手向罐中注水半升许,中老年妇人右手接过。助手又取过六条报纸,每条报纸二折为一掌宽,用火点燃,顿时其火如炬。老妇人右手持罐,左手持火,晃晃而动,火光腾然于室,照耀四壁。火光正旺之时,将火把插入罐中,快速晃动几下,便将火把弃之一旁,中老年妇人以动若疾风之速,将大塘瓷罐子扣向了患者颈部,罐子里的水一滴未跑,可见其动作之娴熟。见其屋顶,白色天花板已被火把熏成一片黑色,可见施术已日久。我心中有所期许很快即见“真人”。中老年妇人双手抱住瓷罐,从上向下,慢慢下拉。为防痛疼,两位助手,一左一右已将病人扶定。病人口中呻吟,中老年妇人以一声长声的“……嗨”断喝为止,其势有千军不挡之勇,让人不敢小视。揭去罐子,病人后背乌红一条,有两掌宽,中见块块如分币大小乌黑肿起,其曰:“毒气可见”。我心中颇以为然,西方正脊疗法,捏拿而矣,比此手法差之远矣!罐子过大,施力为重,加水即有防火伤人之便,有密封之宜,又可清凉退肿,一举三得,可谓之“妙”矣!术后,中老年妇人令两位旁人扶患者双腿,两位助手扶患者双肩,中老年妇人一手拇指按于患者胸1棘突左侧,另一手拇指按于患者胸2棘突右侧,趋步于前,双肩下压,脸已近手,呈全身用力之状。我立即探身前往,想看个究竟,可其脸已盖住双手,不可见之。只听中老年妇人已一声断喝“唉”,之后听其指下轻轻一声骨响,手法已毕,我没看见,甚为遗憾!以其姿势、加力手法看,也过于平常,怎么有深厚功力呢?心中疑团无法消解。前边两个病人治完后,就到我了。程序如前,至“一指禅”手法正骨将施,心中疑瞬间可解,心情已无法言表了。等中老年妇人断喝之后,我就觉得妇人的拇指指腹弹在了我的背上,骨关节丝毫没动。原来正骨的骨声之响,是双手拇指弹响之声而矣,骨病必未除。同来之友,急问:如何?我说:出村再谈。急忙上车出了村,我才道出其中原委。她用的大火罐法,却有可取之处,其见效的手段全在其中,一条脊柱投射全身,有疾必有效,无疾可健身。可正骨一说就全不存在了。
所以,正骨推拿一科,必亲见亲验,方以为实,不可听病人传之为讹。
但是,天下之大,事有万一。正骨有一宗,虽未亲验,不可不表。否则,有损中华医术正门功夫于不全之嫌。

2。3。2。9丰盛医院正骨
这一门,就是响誉京华几十年的丰盛医院正骨。丰盛医院正骨是走上社会,并被社会所公认的一门技术。
结识一位曾在丰盛医院工作十余年的西医老专家,虽不会正骨,但在丰盛工作日久,丰盛之人、之术多有亲见亲闻。再考之于丰盛医院求治过的患者,其言不虚。因此,就此一表,不没名门。
笔锋所及,或点名道姓,或有不周,或有不妥,并未与丰盛正门传人核对,赞也罢,损也罢,恭请丰盛正门传人海涵为是。
丰盛医院的前身,是公私合营时期的一家诊所。开设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商场对面的红庙胡同内,后来发展为集体所有制医院。
丰盛医院正骨以纯中医为主,只在内科辅助治疗时,使用西医、西药。
其正骨传承,向前追述到陈老,陈老当为丰盛正骨开宗立派的大师。陈老传医术于董老。
董老活到90岁,寿终于文革后期。时任西城区中医医院副院长2年,病累而亡故。其人文雅可敬,著有专书存世。下有四子,承其家学,均以正骨为业,在辟才胡同办了一个诊所。只是不知董老之子传承如何。
至改革开放,董老之妻弟隋书义,受董老之学,坐诊于丰盛医院,与院长刘贵明同振丰盛之声,响誉京华。隋书义于90年代离开丰盛医院坐诊于它处。其下有妻妹孙付主任医师、徒弟鲍专家两人坐诊于丰盛医院。承其医术,解骨病于民。
刘贵明主理医院业务。2000年前后,78岁亡故于肝癌。刘老德术双全,其术可嘉,其德可表。与董老同为一代大家,以我言之,称为大师亦不为过。刘贵明老前辈没有学院背景,有师传关系,以手法看,应归于董老门下或陈老门下。此君脾气甚大,但只对员工发火,对病人从不发火。病人多为骨折急病而来,带钱不够,刘老写一条给予减收,未带钱的写一纸,一概减免。刘贵明老前辈为人周正,有君子之德,员工多和谐相处,以医、以病为重,故其德可表。其术与隋书义不分伯仲,同振京化,为我中华医术可证之于西医不比,故其术可嘉。
余以丰盛正骨言之,当以刘贵明、隋书义两位名师传承为准。目前,陈老前辈之下的其它传承,以及刘贵明老前辈是否有传承,我尚不知。能否代表丰盛正骨之境界也未曾考究,不敢妄言。若能达到董老前辈、陈老前辈之水平,当不忘传我中华医术之责,处境或艰或易,地位或高或低,当以不失传承为高尚,多留根苗于世为已任,多助丰盛正骨之功德,则为人文之幸事矣!
丰盛正骨以纸板固定、手法复位见长。其病种涵盖了西医大中型开放性骨折以外的全部。乃至粉碎性骨折,西医钢丝、钢板手术固定的骨折手术,绝大部分均可手法完全复位。既使复位不好,已初步形成骨痂的,也可以断开再接,复位后严丝合缝,甚可嘉表。其固定方法也很独道。先在骨折断端敷以脱脂棉,再用薄的糟纸板,沾一下水,使纸板变软可随意塑形,又有坚韧之性的时候,覆于棉花之上,如此二至三层,一层棉花、一层纸板,包扎至一寸多厚。纸板干后既坚韧,可以固定骨折位置不变;又以棉花之柔软,使病人有一定活动空间而轻软舒适。随着骨断处肿胀消退,一周打开一次,重新纸板固定,固无断骨移位之弊。西医管状石膏固定法在患处消肿后,皮肉与石膏之间间隙变大,多有复位不正之弊。纸板固定法,用材简便,操作不难,确可推崇。较之有些中医正骨,方法不当,也断然排斥其它技术的门户之见,确为高明。丰盛正骨也借鉴了一些西医技术,如股骨颈骨折软牵引,解决了复位后回缩的问题。其实,工器之巧,无所谓中医、西医之分,也无所谓门派之别。汉代化佗剖腹开脑,行外科手术,这工具、器械也无所谓中医、西医。中医万不可陷自身于井蛙之见,把现代科技排除于门外。至于CT、X光、器械、仪器之类,终为工器之属,何必非言之为西医。中医工器、解剖古已有之,今亦可恒用之。
丰盛正骨若概括一下,可用四字表达:“骨直、筋顺”。若说法不当,敬请丰盛门人斧正。“骨直”,以复位完全、恢复生理解剖位为特点,骨生长、连接必然平顺,所造成的功能后遗症就少。曾有一患者,拇指骨折,钢钉复位不理想、骨不连,丰盛医院拔去钢钉,手法复位后,纸板固定至腕以上,不久即康复。“筋顺”是以软组织各回本位,经顺筋舒为要点。隋书义曾治一小儿,大腿骨折后在其它医院治疗,留下病腿短一寸的后遗症,走路姿势不正。隋书义一周治疗一次,每次点点推推,手法轻灵,有少林推拿之风范。几个月后,小儿病愈归其乡。可见“骨直、筋顺”的重要。
丰盛正骨的手法,必有过人之处。否则,复位如初就做不到。虽然医界有复位后髓腔2/3对位既为合格之说,可终为完全复位为上。丰盛医院常收治其它中西医院治疗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很少听说丰盛治的不理想,再求治于其它医院的情况,就是明证。
丰盛正骨所用口服药不多,服些同仁堂回生第一丹之类即可,收费低廉,常见骨折一次几十元即可,较之西医动辄上万,不可共语。
丰盛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与西医相当。若能使用中医正骨医家派、练家派之中药,一、二周内生长出成骨骨痂,则病期缩短。从骨折断端用药的特点看,纸板固定法也最适合于加用敷药,膏、丹之类用之甚为方便。两者结合,我中华正骨必独步于世界骨科之林,别无二家。
遗憾的是,未曾亲自观察、交流其手法,门道、窍门也就无从说起了,丰盛正骨的传承渊源也不知道。若有机缘解其端详,一、两年既可成言,当以补述。

2。3。2。10后话
总体看来,我了解的门派,从手法和治疗上分析,只能占全部门派的一半多。从地域上说,主要是京冀一带,北至沈阳,西至山西,南至湖北,东至津唐,只是我中华疆域的一部分,考查难免挂一漏万。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目前大多停留在内科范围。内科有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滋补学派以及经方派、时方派之分。不知为什么学派之分未包括红伤的学派论述?正骨推拿门派研究多有遗漏。其学派的传承,随着中华武术实战意义的减少,正门传授也越来越少,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去古远矣”的感觉。
手法的脉系相承是中国古文化的遗存,在西方文明的对比和影响下,也可以称之为文化遗产了。如有亡失,虽在眼前看不到这些手法的损失意义,但是,从现代科技有待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是人类瑰宝的亡失。可以简单设想一下,大手法正骨,从物理学和生理、解剖上讲,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取代大手法正骨,研制出相应的设备、仪器,就可以打破中医正骨、按摩必须严格传承的局限,可以大量复制这门技术。那么,其医学意义是多么重大!而其它正骨按摩手法是目前西医知识无法破解的,是科学技术还不能用设备复制的。等到有一天,科技、医学能用设备复制这些技术时,这些手法已经失传了,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只要有生育,就会有骨缝不合;只要有骨骼,就会有骨病;只要有经络,就会有经络之病,就会有西医很长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疾病。我们有必要继承中华文化之遗存,造福于人类。
若能首先整理有关资料,考查全面一些,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是对中医做了一件“功德”事业。就是失传了,也让后人有所了解,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曾经遗失了什么不该亡种的学问。
对传承的派系的详细考究很有必要。这个考究不是文字训诂,必须懂手法、懂病理,并且要临床现场去看。所以进一步的考究有不低的难度,我一介布衣做不到,谈何容易!我的能力实在有限,也只能敬而盼之了!期望今人不要愧对祖先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望有心有德有能之士共同完成这一历史所付与的课题,以利后学。

这里借用几句话,武术界前辈李仲轩老人于2004年3月17日辞世后,网友刘金华发了一篇短文(《逝去的武林…后记》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267页),我借用其中的几段文字,表达中医传承状态的忧思。
 “李老确实是去了!!!……我想,李老辞世带来得损失是明显的,并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的……。在中华国术将成为绝学、后继乏人之际,多么需要像李老这样的名师高人啊!可李老还是去了……。他比那些骗人钱财、神化自己,愚弄、误导后学的武学人士要高大百倍、千倍……!在写上述文字的时候,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