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期的日本佛教团体还兴办的“社会慈善事业”。早在中世纪,一些
寺院也举办济贫、治病施药等社会事业,但在明治维新以后带有新的意义。
传统佛教教团根据“王法为本,镇护国家”的说教,主张通过传教和举办社
会福利调和社会矛盾,防止革命思想的深入传播。1911年召开“大日本佛教
大会”,宣言“佛教是国家风教的基础”。有些传统教团,如真宗本愿寺派
和大谷派,成立了专门的慈善机构,开展救贫、救灾、军事援助、医疗护理、
保护儿童,以至到军队传教、到监狱教诲等等。
日本新兴宗教是日本近现代群众思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1868年明治
维新之后,是新兴宗教竞相创立教团,各树一帜的时代。1892年,大本教成
立,1913年,本道教团成立。这一时期的新兴宗教,在政府的干预和压制下,
不得不在艰难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
(3)佛教教育和佛学研究
明治政府鼓励各宗办学,一些学僧为振兴佛教也致力佛教教育事业。幼
儿时期的佛教教育一般在幼儿园和保育所里进行,统称为“佛保园”,其教
… Page 49…
育称作“佛教保育”。佛保园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最早出现于明治时期。明
治十二年 (1879年)六月在东京成立的福田会育儿院是日本佛保园的开端。
随后,各地逐渐设佛保园。星期日学校是日本佛教教育机制的另一形式。它
受基督教影响,于明治后期创立。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正式出版教材《佛
教修身课本》。1911年又编出《统一佛教星期日学校教案》。宗立大学是日
本佛教界实施综合教育的高等学府和从事佛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战前的日本
宗立大学,实施近似单一的佛教教育。整个校园的宗教气氛很浓,学生自身
的佛教信仰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水平相对较高。从明治初年到大正年间(1912
—1926年),佛教各派兴起不少大学,著名的有净土真宗大谷派创立的真宗
大学,位于京都,起源于 1665年东本愿寺弟子的修学道场“学寮”,1896
年称“真宗大学”,1901年采取文科大学的体制后改称“大谷大学”。净土
真宗本愿寺派的宗立学校,在京都,最早始于1639年西本愿寺内的“学家”,
1875年正式成为本派的宗立学校。后发展为综合大学规模,称“龙谷大学”。
曹洞宗的大学林,地处东京,后称曹洞宗大学。该宗还有东北福祉大学和爱
知学院大学。临济宗的般著林,位于京都,1872年临济宗妙心寺派创办,1898
年成为妙心寺派的普通学林高等部。日莲宗的日莲宗大学,位于东京,源于
1580年创设的檀林,后几经扩建,至1904年发展为日莲宗大学,后改称立
正大学。还有净土宗的佛教大学等。佛教学者井上圆了 (1858—1919)创办
哲学馆,后来发展为东洋大学。此外还有不少由佛教宗派创立的中小学。由
佛教宗派创立的学校除讲授宗教学培养佛教人才外,也广设文理其它学科,
培养文教科技人才。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术界开始借鉴、汲取西欧近代学术研究方法与成
果,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对佛教的起源、教义、经典、历史、哲学等
学科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研究,取得丰富成果。日本佛教学者通过到欧美、
印度、斯里兰卡的留学考察,并通过吸收西方的科学文化思想,对佛教采取
西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又借助汉、梵、巴利、藏语文献的对
比研究,在佛典的研究和整理佛教教历、教义、艺术等多方面取得丰富的成
果,涌现了一批著名的佛教研究学者。主要有:村上专精 (1851—1929年)
是日本近代佛教史学研究的奠基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1894年创刊《佛
教史林》杂志,开拓了印度、中国、日本佛教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所著《日
本佛教史纲》,提示了日本佛教史沿革的基本轮廓,其体系被尔后众多的佛
教史学者所沿用,在佛教史学界曾占有指导地位。木村泰贤(1881—1930年)
是著名的印度学研究学者,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宗教史》等。小野玄妙(1883
—1939)是佛教美术学者,曾多次到中国、朝鲜各地考察、搜集佛教史料,
并参加、主持了《大正藏》的刊行工作。主要著作有《大乘佛教艺术史的研
究》等。《大日本续藏经》,开始修于1905年,把以往没有入藏的大量中国
以及部分印度、日本的佛教著作收编入藏,共收入950余人的著作1756部
7144卷。日本近代最早一部佛教辞典是织田得能编写的《佛教大辞典》,初
版于1917年,全书收佛教用语35000条,解说简明,引证原典,书后附梵文
索引。望月信亨所编《佛教大辞典》(全十卷)最有名,从1909年到1948
年陆续出版。
这一时期的佛学学术研究水平具有现代化的特点。明治维新之后,日本
佛教学者改变传统的“训古式或注释式”研究方法,开始了现代佛学的研究,
并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本各著名大学设有佛教研究机构,设立佛学研
… Page 50…
究的有关课程。各宗也建有许多教育、研究机构。日本从事佛教研究的团体
很多。在日本,近代的佛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有大批的佛教学者,
有为数众多的佛教院校和佛教学术研究机构,发行了各种各样的佛学刊物,
出版了大量的佛学著作。
这时期日本佛教开始向海外发展。1893年,临济宗的僧人宗演(1859—
1919年)赴美国芝加哥参加宗教会议,其坐禅修行引起美国人对禅宗的权大
兴趣。随后,他及弟子先后赴美宣扬禅宗佛法,创立坐禅中心。1904年,本
愿寺派正式向加拿大派传教僧人。
3。朝鲜佛教日本化
朝鲜在李朝统治的500年间,总的说是采取尊儒排佛政策,然而由新罗、
高丽时代长期流传下来的佛教仍隐存于一般民众之间。1876年,日本强迫朝
鲜签定 《江华条约》,使朝鲜沦为它的半殖民地;1905年,又强迫朝鲜签定
《日韩保护条约》,掌握了朝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进一步成为朝鲜
的保护国;1910年迫使朝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占领了朝鲜。在日
本占领朝鲜期间,加强了对僧尼和寺院的控制,同时支持日本佛教各派来朝
鲜,扩大日本佛教的影响。1911年,日本殖民政权“总督府”颁布“寺刹令”
及“施行规则”,规定全朝鲜置30个本山,下置末寺1371座。各本寺各置
住持;各本山再各置统辖下属寺院的“本末寺法”;有关寺院僧尼事务及寺
刹土地财物皆受总督府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还规定日本的所谓“纪元节”(建
国纪念日)、“天长节”(天皇诞生日)、新尝节、神尝节(皆为神道教节
日)、孝明天皇祭等,均须列入寺院的“恒例法式”之中,把寺院佛教活动
作为奴化朝鲜人民的重要措施。此后又成立了“佛教振兴会”及“禅教两宗
三十大本山联合事务所”等佛教组织。有不少朝鲜僧侣被派往日本佛教系大
学留学,日本佛教各宗也纷纷到朝鲜传教。由于受日本佛教影响,朝鲜佛教
的结构有了变化,在教团内分成继续遵守汉译戒律的独身僧和带有妻室的僧
人两派。这时期朝鲜的佛教教团有圆佛教。1916年,朴重彬,法号少太山,
在全罗北道创立“圆佛教”,以一圆相表示法身佛作为信仰对象,提倡精神
修养、智慧锻炼和正义实践。佛教教育在这一时期刚刚开始,圆佛教设有禅
院和大中学校,其中以圆光大学最为有名。1915年,圆光大学创办,该校原
是为宗教实践和培养传教人才而建的禅院,后来逐渐发展为设有佛教学院的
综合大学。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和文化的侵略,使得朝鲜的佛教开始有了
日本化的倾向。
4。越南佛教
这时期的越南佛教处于衰落阶段。19世纪初统一南北的阮朝在政治上扶
持临济宗,歧视莲宗。19世纪中叶,法国入侵越南,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
“保护国”。越南广大佛教徒投入了爱国抗法斗争中,佛教成为强化民族意
识和组织抗争的重要手段。1858—1873年间,法国强迫阮朝签定了两个丧权
辱国的西贡条约,激起了越南人民的强烈反对,宝山奇香派在这次斗争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初,在芹直市的一所佛寺创立了一个叫高台教的新教
派,活动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带,信徒有120万。
… Page 51…
六、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复兴
1。印度佛教考古的开始
19世纪开始,一些亚洲佛教国家的僧侣到印度朝圣礼佛,使已在印度消
失了700—800年的佛教再度出现。20世纪初,很多佛教胜(圣)地恢复旧
观,已有佛教组织和佛寺在印度建立,少量的印度教徒改宗佛教,出家为僧,
一些重要的佛教遗迹得到发掘和初步整理。与此同时,一些欧美学者纷纷对
东方的佛教文化进行研究,印度本土的学者也积极挖掘古老的传统佛教文
化,佛教在印度慢慢地产生影响,为现代印度佛教复兴奠定了基础。
1915年,印度学者依据中国唐代著名僧侣学者玄奘的记载,开始进行对
那烂陀的挖掘工作。那烂陀寺是古代印度的教育和学术中心,距比哈尔省首
府巴特纳90多公里。新发掘出来的遗址是一片红色砖石砌成的建筑群,其中
心据说是阿育王建造、以后又屡次修缮的庙塔,原高七层,现只剩下四层,
每层有很多巨大的石柱,上面雕有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周围有花纹
刻饰,是珍贵的印度佛教艺术品。庙的东边是一排排僧房遗址,西边有一排
排佛塔残存。
1891年,印度“佛教复兴运动”之父、现代印度佛教史上的圣人——安
培克出生,他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17年回印度,曾参
加过印度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运动,与当时的一些解放运动领导人关系甚
密。
中国与印度佛教徒的交流源远流长。印度佛教衰微后,两国间的佛教文
化交流渐渐隔绝。19世纪末印度重新出现了中国僧人,1891年达磨波罗在菩
提伽耶召开国际佛教徒会议,就有中国的代表参加。20世纪以后,中印两国
的佛教文化交流逐渐增多,1907年,达磨波罗来中国与杨仁山居士相商,共
约复兴印度佛教。随着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些汉地僧人到印度礼佛和学
习梵文。
2。斯里兰卡佛教的复兴
1870—1945年间,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和占领斯里兰卡时期。西方基督
教文化和东方佛教文化冲突,佛教受到排挤和打击。斯里兰卡已经酝酿着佛
教的改革和复兴,与基督教发生了多次争论。19世纪末,斯里兰卡掀起了佛
教改革和复兴运动。1875年,美国的奥尔考特少校和俄国的勃瓦拉斯基夫人
在纽约创建佛教神智学会,1880年又到斯里兰卡受佛教五戒,成为西方第一
批佛徒;同年在科伦坡设立佛教神智学会,兴办佛教学校,推动佛教复兴。
此后,被称为斯里兰卡佛教复兴之父的达磨波罗(1864—1933)访印,巡礼
佛迹。1891年5月,在科伦坡智增佛学院成立“摩诃菩提会”,这是世界佛
教组织的开端。该会发掘和保护佛教遗迹,编纂佛典,出版刊物,在国内外
宣传佛教,建立分支,致力于复兴印度和其它国家的佛教。“摩诃菩提会”
的活动成为一个广泛的佛教复兴运动。同年10月,在印度摩诃伽耶举行首次
国际佛教会议,斯里兰卡、印度、中国、日本、缅甸、泰国、尼泊尔等国的
佛教代表出席大会,这次大会增进各国佛教徒之间的了解,加强了合作。
20世纪开始,佛教有了提高民族意识的重要内容。1908年成立“科伦坡
… Page 52…
青年佛教联合会”。现代斯里兰卡的佛教复兴运动主要由本世纪初成立的斯
里兰卡青年佛教会(1898年)和全斯里兰卡佛教大会(1919年)发起和领导。
斯里兰卡佛教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许多国家佛教界认同,纷纷派人学
习取经。1918年,中国著名佛教僧人太虚大师深感斯里兰卡佛教地位的重
要,决定着手组织“锡兰佛教留学团”,派遣学僧到斯里兰卡学习巴利语和
上座部教义。
3。缅甸佛教的活动
1871年,缅甸曼同王(1853—1878)在曼德勒召开了南传佛教史上第五
次结集,有2400名比丘参加,由三位博学的上座轮流主持。这次结集考订对
校了以巴利文为主的各种文本的南传藏经。并将结集的三藏镌刻在729块石
碑上,立于曼德勒的拘他陀寺,四周环绕45座佛塔,以垂永久。刻石5年方
成,至今犹存。
1870—1885是雍籍牙时代(1752—1885)后期,这个时期的君主继续扶
持佛教,兴造佛塔佛像,拨给大量土地和劳力维修塔寺,供养僧众。16世纪
以来,缅甸先后经受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主义的武装侵略,西方文化
必然也侵入。1885年,缅甸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佛教成了反对外来侵略,
抵制外来宗教势力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东方觉醒,随着民族
解放运动的发展,缅甸僧人建立了佛教组织,积极地投入反英殖民主义的政
治斗争。1906年成立了佛教青年会,倡导民族觉悟和人民团结,其中的一些
激进分子还加入了政治团体,甚至组织政党。
4。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佛教的活动
(1)泰国近代佛教
从16世纪起,泰国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主义的侵略。
泰国佛教为国家的统治提供合理性的根据,泰国国王也以“正法”的护持者
身份,扶持佛教的发展。历代王朝对于佛教都是直接管理,严格置于王权的
控制之下。1902年,泰王签署了“僧伽管理法”,详细规定了从中央到地方
各管区、各寺庙的责任、义务和权限。1912年颁布了改订的“僧伽官职表”,
1913年颁布“常施食标准表”,分别规定了僧人官阶和月薪数额。
国家对于佛教教义的研究,也采取统一的指导方针。到朱拉隆历时期
(1868—1910),由瓦希拉耶南瓦洛洛亲王任僧伽法王。他大力推行僧伽改
革,促使僧团教会化,由此也确定了教理的研习形式和解释经典的正统方法。
他还推行教理考试制度,指定应考教材,如《佛教圣句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