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本草害利-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虚,阳火反炽,痰热未退,而脾胃先为败矣。前人立方,不能无弊,在后人善于简择耳。
〔利〕甘咸平,入肺胃大肠,能平肝下气,化顽痰痞结,行食积停留。
〔修治〕出江北诸山,有青白二种,以坚细青黑,中有白星点者为佳。用坩锅一个,以
蒙石
打碎,入硝石等分拌匀,炭火簇定, 至消尽,其石色如金为度,取出如无金星者,不入药
。研末水飞,去火毒,晒干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蜈蚣
内容:〔害〕惟有毒,善走窜。凡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语,大人温疟,非烟瘴气所发,心腹积
聚,
非虫结蛇瘕,便毒成脓将溃,咸忌用之。畏蜘蛛、蜒蚰、鸡矢、桑皮、戎盐。
〔利〕辛温,入肝经,善走能散。治脐风撮口、惊痫、瘰 、去风杀虫,堕胎,疮疥蛇
症,
瘴疟。
〔修治〕七八月采,取赤足黑头者,火炙,去头足尾甲,将薄荷叶火煨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蝎
内容:〔害〕有毒,此乃风药。凡似中风,及小儿慢脾风,病属于虚者,法咸禁之。
〔利〕甘辛,色青属木,故治诸风眩晕、惊痫搐掣、口眼 斜、疟疾、风疮、耳聋、带
疝、
厥阴风木之病。
〔修治〕采无时,青州形紧小者良,全用,谓之全蝎。去足焙尾,名蝎稍。其力尤紧。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水蛭
内容:x一名马蟥x
〔害〕有毒,破瘀血之药尽多,奚必用此难制之物,戒之可耳。用时,须 烟出。畏石
灰白
盐。
〔利〕咸苦平,治恶血积聚,能通经堕胎。赤白丹肿,瘰 结核,肿毒初起,入竹筒中,
令
咂病处有功。
〔修治〕五六月采,以水中马蟥啮人,腹中有血者,曝干为佳。当展其身令长,腹中有
子者
去之。性最难死,虽以火炙经年,得水犹活。必炒枯黄入药,诸小者不堪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虻虫
内容:〔害〕有毒,专啖牛马之血,逐瘀甚疾。伤寒发黄,脉沉细,少腹 ,如小便不利者,
为无
血也。症非蓄血不宜用。若瘀未结者,尤不宜用也。女子月水不通,由于脾胃薄弱,肝血枯
竭,而非血结闭塞者,不宜用,孕妇腹中有瘕聚,不宜用。凡病气血虚甚者,形质瘦损,非
气足之人,实有蓄血者,勿可妄投。恶麻黄。
〔利〕苦寒,攻血,遍行经络,堕胎只在须臾。色青入肝,泻血破瘀。
〔修治〕五月蜚虫啖马牛血者,伺其腹满,掩取干之,去翅足,炒熟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猪肝
内容:〔害〕《延寿书》云∶猪临宰绝气归肝,不可多食,必伤人,饵药人不可食。合鱼 食,
生
痈疽,合鲤鱼肠子食,伤人神。
〔利〕苦入肝,诸药中用为向导,泻肝明目。治小儿惊痫,打击青肿,炙贴。作膳常食,
有
损无益。
〔修治〕用时以竹刀切片。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穿山甲
内容:x一名鲮鱼x
〔害〕性猛善窜,用宜斟酌。痈疽已溃,痘疮挟虚,元气不足,不能起者,不宜用。
〔利〕咸寒有毒,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入肝胃二经。治风湿冷痹,通经下乳,
消肿
溃痈,为外科要药。
〔修治〕深山大谷皆有,如龟而小,如鲤有足尾,甲力更胜。或生用,或酥炙、醋炙、
童便
炙、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制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王不留行
内容:〔害〕其性行而不住,失血后,崩漏家及孕妇,并忌之。
〔利〕甘苦平,入阳明冲任之经,走血分,通血脉,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汁,止金疮痈
疡疔
毒。
〔修治〕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焙用。
肝部药队〔凉肝猛将〕
龙胆草
内容:〔害〕苦寒,大损胃气,无实火者忌之。虽能除实热,泄肝胆,然胃虚血少者,不可轻
试。
凡病脾胃两虚,虚而有热者,皆忌服。亦勿空腹服,令人溺不禁,以其泄太甚故也。
〔利〕大苦大寒,沉阴下行,入肝胆而泻火,兼入膀胱肾经,除下焦湿热,能明目。柴
胡为
主,龙胆为使,目疾要药。若目疾初起,宜发散,忌用寒凉;治小儿客忤惊疳,忌地黄。赤
小豆,贯众为使。
〔修治〕二、八月,十二月,采得阴干,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或酒浸炒。
肝部药队〔凉肝猛将〕
胡黄连
内容:〔害〕性味苦寒之极,设使阴血不足,真精耗竭,而脾阴胃气俱弱,切勿妄投。须与健
脾胃
等药同用,乃可无弊,慎之。忌畏恶,俱同黄连。
〔利〕苦寒,入胃肝胆三经,主虚家骨蒸,初起可用。久痢,胃气实可用。医小儿疳积
惊痫
,其性味功用,似黄连。
〔修治〕不拘时月收采,折之尘出如烟者真。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羚羊角
内容:〔害〕性寒,能伐生生之气,凡肝心二经有热者,宜之。无火热勿用。
〔利〕苦咸,泻心肝肺邪热,下气降火,解毒散血,祛风舒筋。故能明目去障,治惊痫
搐搦
,亦治狂越僻谬梦魇,伤寒,伏热,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散瘀血
而疗痘疮,解诸毒也。
〔修治〕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节,最坚劲,能碎金石,明亮而不黑者良,多两角,
一角
者更胜。镑片绵包,或磨汁用,入丸散须要不拆原对,绳缚,铁锉锉细,捣筛更研万遍入药
,免刮人肠。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夏枯草
内容:〔害〕久服亦伤胃家。
〔利〕辛苦微寒,缓肝火,解内热,散结气,治瘰 、鼠 、瘿瘤、乳痈、乳岩,目珠
夜痛
,能散厥阴之郁火故也。土瓜为使,伏汞砂。
〔修治〕此草夏至后即枯,四月采,晒干用。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石决明
内容:〔害〕多服令人寒中。永不得食山龟,令人丧目。
〔利〕咸凉,坠肺肝风热而明目,内服疗青盲内障,外点散赤膜外障,除目疾及肝火外,
他
用甚稀。亦治骨蒸劳热,通淋。
〔修治〕采无时,七孔九孔者佳。或 研,或生捣,或盐水煮用。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青蒿
内容:〔害〕苦寒之药,多与胃家不利。凡产后气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勿用。产后脾
胃薄
弱,忌与归地同用。雷公曰∶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子叶根茎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
。
〔利〕苦寒入肝胆肾,治三焦,清暑,治骨蒸劳瘦,骨间伏热,杀鬼疰传尸。苦寒之药,
多
与胃家不和。惟青蒿芬芳袭脾,宜于血虚有热之人,取其不犯中和之气耳。
〔修治〕四五月采茎叶,八九月采子,蒿梗功用相同,晒干入药,或熬膏,或蒸露。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菊花
内容:〔害〕苦寒之品,非胃家所宜。《牧竖闲谈》云∶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故丹溪曰∶野
菊服
之,大伤胃气是也。
〔利〕甘苦微寒,补益金水,善制风木,去胸中之热,祛头目之风,白术、枸杞、地骨
皮、
桑白皮为使。
〔修治〕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者为上。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其余苦菊,单不
入药
,或炒黑,或煨炭,或生用。九月采摘曝干。野菊苦辛惨烈有小毒,调中破血,治痈肿疔毒
,连茎叶捣,敷服皆效。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青黛
内容:〔害〕性凉,中寒者勿使,即阴虚有热者,亦不宜用。解毒治火,固其所长,古方多有
用于
诸血证者。使非血分实热而病,由于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空上炎,发为吐衄咯血唾血等
证,用之非宜,愈增其病,宜详辨之。
〔利〕咸寒清肝火,解郁结,治中下焦蓄蕴风热,吐血,理幼稚惊疳,敷热毒恶肿。染
靛功
同。
〔修治〕真者从波斯国来,不可得也。今用干靛花,取娇碧者,每斤淘取一两亦佳,内
多石
灰,故须淘净。
肝部药队〔凉肝次将〕
芦荟
内容:〔害〕苦寒之性,脾胃虚者犯之,洞泄不止。故凡小儿脾胃虚弱,不思食,及泄泻者,
禁用
。
〔利〕大苦大寒,功专清热杀虫,凉肝明目,镇心除烦,治惊痫,敷 齿湿癣。
〔修治〕出波斯国,状似黑锡,乃树脂也。采之不拘时月,味苦色绿者真。
密蒙花
〔利〕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音义,眼疾也),赤肿眵眼,小儿疳
气攻眼
。善疗眼疾,外无他用也。
〔修治〕产蜀中,树高丈余,叶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故名。二三月采花,拣净酒润
焙用
。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肉桂
内容:〔害〕其气大热,偏胜阳气,表里俱达。和营气,散表邪,出汗,实腠理,则桂枝为长。
故
仲景以治冬月伤风寒,病邪在表者。肉桂、桂心实一物也,只去皮耳,此则走里行血,除寒
、破血、平肝,入右肾命门,补相火不足。然大忌于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
,鼻衄,齿衄,汗血,小便因热不利,大便因热燥结,肝热咳嗽,肺热,气不下行,每上见
热症,下见足冷,产后去血过多,产后血虚发热,小产后血虚寒热,阴虚五心烦热,似中风
,口眼歪斜,失音不语,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阴虚,少腹痛,
一切温病,热头疼,口渴,阳症发斑发狂,小儿痧疹,腹疼作泻,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
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阴虚内热经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干,妇人血热,经行
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中暑泻利,暴注如火,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
血,脏毒便血,阳厥似阴,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症,法并忌之。误投则
祸不旋踵。谨察病因,用舍在断,行其所明,无行其所疑,其慎毋尝试也。忌生葱、石脂。
〔利〕甘辛大热大温,气浓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益阳消阴,治痼冷、
沉
寒、平肝、降气、引火归元,益火救元阳,温中扶脾胃,通血脉,下焦腹痛能除,奔豚疝瘕
立效。宣通百药,善堕胞胎,得人参、甘草、麦冬良。
〔修治〕去粗皮用,或研末冲入药煎,勿令泄气,或用米糁捣和为丸,先吞,或用枣肉
糊丸
,如前法吞,随症施用。去肉外皮,为桂心,枝小气薄者,为桂枝。又有一种观宾桂,今书
官桂,但能温里和营。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桂枝
内容:〔害〕同前。
〔利〕甘辛而温,入肺膀胱,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亦治手足痛
风、
胁风,为手臂之引经,故列于温肝。用桂枝发汗,乃调其营,则卫自和,风邪无容,遂自汗
而解。故用治风寒、咳嗽有奇功,非桂能发汗也。汗多用桂枝者,调和营卫,则邪从汗解,
而汗自止,非若麻黄之开腠理发汗也。肉桂在下,主治下焦,桂心在中,主治中焦,桂枝在
上,主治上焦。
〔修治〕桂之气味最薄者为桂枝,亦称桂木,或密炙用。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吴茱萸
内容:〔害〕阳厥似阴,手足虽逆冷,而口多渴喜饮水,大小便闭结,小便或通,亦赤涩短少,
此
火极似水。《内经》谓〃诸噤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是也。此与桂、附、干姜之类同
禁忌。呕吐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
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非寒
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症,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损气动火
,昏目发疮,非寒滞有湿者勿用。即有寒湿者,亦宜酌量少用。
〔利〕辛苦大热,疏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逐寒。主厥阴头疼,呕
逆吞
酸,痞满噎膈食积,泻痢血痹,阴疝奔豚 瘕,治阴寒攻心痛,香港脚水肿,所谓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又为温膀胱之猛将也。恶丹参硝石,畏紫石英。蓼实为使。
〔修治〕九月九日采实,开口陈久者良,阴干须滚汤泡去苦烈汁七次,始可焙用。治疝
盐水
炒,治血醋炒,止呕姜汁炒,疏肝胃黄连木香汁炒。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细辛
内容:〔害〕其性升燥发散,凡病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
嗽,
法皆禁用。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服过一钱,使人闷绝,因其气浓而性烈耳。双叶者
,服之害人。恶黄 、野狼毒、山茱萸,忌生菜,畏硝石、滑石。反藜芦。
〔利〕辛温香燥,善开窍,散风寒,入心肺肾三经,能行心下水停,宣通游风浮热,口
疮喉
痹,利九窍。
〔修治〕二八月采根纯阳,切去头子,以瓜水浸一宿,曝用。北产华阴者,细而香最佳。
南产者,名土细辛,稍大而不香,又名马辛。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胡椒
内容:〔害〕辛热之物。如血分有热者,与夫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干口渴,热气暴冲,目
昏口
臭,齿浮鼻衄,肠风脏毒,痔漏泄 等症,切勿轻饵,误服能令诸症即时剧作,慎之。世人
因其快膈,嗜之者众,然损肺走气,动火动血,损齿昏目,发疮痔脏毒,必阴气至足者方可
用。
〔利〕辛热,入脾、胃、肝、大肠四经,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盖此药犹
如附
桂,使与阴虚火衰,必与归地同用,则无偏胜之弊也。毕澄茄,即胡椒之大者。
〔修治〕五月采收,曝干乃皱。
肝部药队〔温肝猛将〕
骨碎补
内容:x一名猴姜,又名申姜x
〔害〕勿与风药同用,以其苦坚肾,肾藏恶燥,再加风药温燥,反伤血液,是为太过。
〔利〕苦温,入肝肾二经,主骨碎折伤,去瘀生新,治肾虚泄泻,耳鸣牙痛。
〔修治〕冬采根,以铜刀刮去黄毛,细切蜜拌,蒸后晒干用。急用只焙干,不蒸亦得也。
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菟丝子
内容:(见前补肝部)
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艾叶
内容:〔害〕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用。与炙火,亦大损阴血,虚者宜慎。胎动不安,
由于
热而不由于寒;妊娠下利脓血,由于暑湿;肠胃热甚,而非单湿为病;崩中由于血虚内热;
经事先期,由于血热;吐衄血由于血虚;火旺由于鬼击中恶;霍乱转筋,不由于寒邪,而由
于脾胃虚弱凝滞,或于暑湿所致;不孕由于血虚,而不由风冷袭入子宫者,法并忌用。
〔利〕生温熟热,辛可利窍,苦能舒通,入肺、脾、肝、肾四经,气血交理。安胎气,
暖子宫
,故妇科带下调经多需之。理血痢肠风,治崩吐衄,外用灸除百病,陈者良。醋香附为使
。
〔修治〕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干曝,揉捣如绵,谓之熟艾,陈久者可用。蕲州艾
为上
,煎服宜鲜者。生用,或烧成炭。入女科丸,醋煮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
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山茱萸
内容:(见本脏补部)
肝部药队〔温肝次将〕
茴香
内容:〔害〕其性温燥,能昏目发疮,若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吐者,均戒。大茴香,
性热
功用略同。
〔利〕辛温香,入胃、肝、肾、膀胱四经,主腹痛疝气,平霍乱血逆,得酒良。
〔修治〕八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