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明清宫廷档案 >

第2章

明清宫廷档案-第2章

小说: 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砹幻祝挥貌员本┓可降那喟资⒋臃侵蘼蚶吹摹疤婺尽保褂泻颖笔√刂频拇蠛呕疑乔阶┙ㄔ臁!   
    自永乐年间造北京城,至清末,北京内外城城门、皇城城门、紫禁城内的门和宫殿,名称多有变动。这里记述的,是清末延续下来的叫法。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1)

    五百年紫禁城,住过二十四名皇帝。    
    《史记》指出:“中宫天极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勾四星,末大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明太祖朱元璋依此建造南京的皇宫,前有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后宫前曰乾清,后曰坤宁,“六宫以次列焉”。    
    明城祖朱棣照葫芦画瓢,建造北京的紫禁城。    
    清代皇帝保持了明代皇宫的格局。    
    紫禁城的建筑和布局,更是以皇帝为轴心,处处显示着皇帝的至高无上,神圣而不可侵犯。今天,游客以审视历史、欣赏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到的是它的壮丽和辉煌。当皇帝还住在里面时,平民百姓面对这个庞然大物,那种“君重民轻”,自己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的感觉,当是刻骨铭心的。    
    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高高在上,普照山川大地,把紫禁城的正门,称作“午门”。这座朝南设置的城门,是紫禁城四个城门中最宏伟、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出入皇宫的“御道”,由正阳门直通这里。    
    从正面看,午门呈凹形。东、北、西三面相连的城台,高十二米,使门前形成了一个可容纳两万多人的方形广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男高音”,曾在依门而设的临时舞台上,面对广场上如醉如痴的听众,引吭高歌。    
    门正面(北面)城台上,正中是重檐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城楼,面阔九间。所谓“重檐”,就是从外面看,有上下重叠的双层房檐;“庑殿顶”,即房顶呈五条屋脊、四面斜坡状。    
    城楼东、西两侧,分设钟楼和鼓楼。皇帝祭社稷坛时,鸣钟,祭太庙时击鼓,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    
    从城外看,午门“三门洞开”;从城内看,则是“五门并列”。这是因为,东西城台北端,还各有一个门,尤如藏在人的两腋之下,名为“掖门”。两个掖门分别从城台的“肚子里”,曲折通向城台之后,正面不易看到。因此,人们称午门的门洞,为“明三暗五”。正中的门洞,专供皇帝出入。此外,还有两种人,一生仅有一次通过这个门洞的机会:皇帝结婚时,被册立为皇后的新娘子,有幸由此入宫;在国家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殿试”中,夺得冠、亚、季军的人,有幸由此出宫。平时,文武官员出入左侧门洞,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洞。举行大典时,王公大臣出入两个掖门。    
    正中门洞,由护军参领一名,率十二名军士把守。左右侧门,各由军校三人,率十二名军士警卫。另有两名军校,手持红色的木棒子,端坐于门前两侧;亲王以下人等出入,他俩不必起立,有擅闯宫门者,则“举杖殴之”。    
    明代,议事时触怒了皇帝老子的文臣武将,常常被绳缚两腕从“会议室”拖到午门之外,接受“廷杖”。监刑官端坐午门西墀下,左锦衣卫使陪坐,军校百人执棍环立。施刑者每敲一杖即大喝一声,环立军校则应和一声。施刑者体力消耗可能不小,因而每打五棍就易一行刑人。杖而至死者,不乏其人;侥幸活下来的,实际上比死了还难受。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翰林院检讨沈用贤,各被杖了六十。杖毕,吴中行已经气绝;大胖子沈用贤经得住敲打,一息尚存。二人被拖至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外,用门板抬出京城。中书舍人秦柱找来医生,把沈用贤救活。但是,从他腿上取下数十块烂肉。沈用贤的夫人,把从丈夫腿上取下的一块巴掌大的烂肉,风干保存,留作子孙的“家训”。    
    刑部员外郎艾穆、刑部主事沈思孝,各被杖了八十,又加桎梏,监禁三天,再发配充军。    
    0 0 新科进士、刑部观政邹元标,被杖八十,落下终身残疾,步履维艰。四十多年后,在为熹宗朱由校“进讲”时,摔了一跤。朱由校同情邹元标,未追究他的“君前失仪”,还对他表示慰问。    
    皇家使用的刑杖,头圆而大,刻着寿字纹;尾端极有韧性。受刑的人,往往肌肉被打烂了,皮肤却无破绽。清代对刑杖加以“改进”,杖中灌铅,用以惩治“犯罪”的太监,十杖之内,少有生还。就这么一件“凶器”,却美其名曰“寿杖”。    
    施杖刑有很多讲究。监刑官不动声色,名堂全在脚上。监刑官双脚呈“外八字”摆放,暗示“手下留情”,施刑人把“寿杖”举得高高的,狠狠地砸下来,落在受刑人身上却是“轻轻的”,旁观者还啥也看不出来。监刑官双脚呈“内八字”,施刑人就往死里打;双脚“平行”,则示意:千万别打死,怎么着也得给留口气儿……    
    皇帝有时在午门“颁诏”,宣示重大事件。明崇祯年间,军情危急,不便举行盛大典礼;册立皇太子时免典,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在午门外聆听“诏敕”。    
    元宵节,皇帝在城楼上设宴,招待百官;立春时,在这里向百官赐春饼;端午节,在此赐凉糕;重阳节赏花糕。清代,逢农历十月初一,在这里举行“颁朔礼”,皇帝和后妃接受钦天监印制的来年的历书;皇帝向王公大臣颁历书。这样的历书,印制装璜都极其精美,盖着钦天监的朱红大印。历书内容繁杂,每天的宜忌事项、节气、节日、朝廷的祭祀典礼等,都一一注明,一页纸上只能印三日。有一种御用“挂历”,高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每四页为一个月,吉神、节气、日出日落、所宜等用红墨印刷,时刻、不宜等用黑墨印刷。    
    最能展现国威、军威的仪式,莫过于“献俘之礼”了。届时,午门前广场上,刀枪林立,旌旗蔽日。皇上驾临城楼,一声令下,先是两个人高喊“拿去!”回音未落,又有四个人齐呼“拿去!”接着,八个人、十六个人、三十二个人……直至三百二十人放声呐喊“拿去!”气势磅礴,声震苍穹。    
    明隆庆四年十二月,朝廷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穆宗朱载垕(死后葬在十三陵昭陵)登上午门城楼。在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中,赵全、李自馨等十几名俘虏,被五花大绑地带到广场上,瑟缩着跪倒在地。礼毕,皇上祭天、告太庙,俘虏统统被处以磔刑。    
    乾隆二十年,平定了西部准葛尔部叛乱后,朝廷于六月和十月举行了两次“献俘之礼”。典礼前,乾隆皇帝弘历(葬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裕陵)遣官告祭太庙、社稷、天地及孔子。典礼时,“上御午门受俘”,宽恕了罗布藏丹增,释放了达瓦齐,处死了巴朗等人。    
    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俘虏”受到朝廷宽待。这场耗时多年、让数名大将军人头落地的战事,在京西留下了许多“纪念”。为了训练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军队,弘历下令,在香山脚下修筑了许多坚固的碉楼和城堡。有些碉楼至今仍在,而“团城”,则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能在紫禁城里过夜的男人,除了皇上,还有皇太子、未成年的皇子、皇孙,再有,那就是值班的臣工和侍卫了。除了这些,只有太监和女人。城内的建筑和设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也只有皇上可以通行无阻。住在城里的其他人,包括皇后、皇太子,戒律森严,稍不留神,就会“犯规”。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2)

    城区大体可以分为中、东、西三路。    
    中路的建筑和设施,突显了皇帝和皇后的地位,现已全部对外开放。    
    进午门,过金水桥,迎面是太和门。门前广场东、西厢房,分设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起居注公署、内阁公署和膳房等。    
    太和门内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俗称“外朝三大殿”;东、西两侧的厢房,分设体仁阁、弘义阁,以及银、皮、缎、衣、瓷、茶库。体仁阁、弘义阁,归属内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可能由于外朝三大殿的“个头”太高,避雷设施不当,屡遭雷击。    
    成祖朱棣刚刚举家迁入紫禁城,钦天监有位姓胡的官员就忧心忡忡地说:三大殿在四个月内,可能会发生火灾。在朱棣看来,这小子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庆贺乔迁的日子口儿,说这种丧气话;立刻下令,将其逮捕。此后,不到四个月,三大殿果然因雷击“走水”,化为瓦砾。朱棣这才想到,应该和那个姓胡的好好谈谈。遗憾的是,下面人报告:胡某已经“畏罪自杀”。    
    其实,胡某的警示,绝非巫师的预言或诅咒。农历一月乔迁,作为钦天监的官员,胡某知道,再过四个月左右,京城会进入雷雨季节。如果皇上当时让他把话说透,那么,在后来的数百年中,三大殿也许会免遭不少磨难。    
    按照封建王朝的规矩,逢大灾大难,皇上要自我检讨工作中的失误,百官也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皇上和群臣,没有一个人就胡某的预言探讨“走水”的原因,都围绕着“雷击是不是迁都引发的”激烈争吵。“缘木求鱼”,结果可想而知。    
    外朝三大殿的修复工程,进展非常缓慢,直到正统五年(1440年),才基本完工。在这之后,成化十年(1475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德九年(1514年),嘉靖元年(1522年)和嘉靖四年,三大殿烧了修,修了又烧。到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又着火了,世宗朱厚熜(死后葬在十三陵永陵)多了个心眼儿,要查查失火原因。查来查去,他恍然大悟:原来是名称不好!紫禁城刚建成时,太和门叫奉天门,太和殿称奉天殿,中和殿叫华盖殿,保和殿叫谨身殿。朱厚熜认为,“树高千丈,也不能撑破了天”,无论何时何地,“天”都应该居于首位;“奉天门”、“奉天殿”“胆大包天”,老天爷能不生气么!朱厚熜作主,把奉天门改为皇极门,奉天殿改成皇极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分别称中极殿和建极殿。    
    名称改了,老天爷还是不高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大殿又一次被焚毁。神宗朱翊钧传旨重建。工程时断时续,花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到朱翊钧死的时候,还未峻工。    
    崇祯年间,皇宫加强了夜间巡逻,防火防盗。内廷中宫的巡夜工作,由“犯了错误”或在文化培训中成绩不及格的宫女承担。她们一边敲铃,一边念叨着“天下平安”。    
    太和殿内景一天夜里,大雨如注,狂风呼啸。住在乾清宫的思宗朱由检(死后葬在十三陵思陵),觉得“天下太平”的声音不大对劲儿,带着哭腔,颇为凄惨,似乎不大太平,令人传来巡夜女盘问。朱由检见名叫韩翠娥的宫女,老实巴交,身体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便格外开恩,命令免除她的巡夜工作,回原单位上班。后来,韩翠娥努力学习,当上了女官,也算因祸得福了。    
    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旬朱由检上吊身亡,李自成率起义军入京,到明朝叛将吴三桂偕清军占领北京,四十多天,“三朝”更迭,兵荒马乱,紫禁城内一片狼藉。《清史稿》说:顺治三年,乾清宫成,复修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清代,宫中火灾比明代少多了。康熙皇帝玄烨(死后葬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景陵)特别重视防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设专职的“巡检火烛太监”。入夜,不该留在宫里的人都走了,乾清宫就会发出一声呼喊:“下钱粮(锁门)!小心火烛!”随后,紫禁城的角角落落,就会接茬不断地传来太监那种阴阳怪气儿的“响应”。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失火。通过调研,玄烨认定,这是一次“责任事故”,处死了十六名责任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这个称谓源于唐代。当时,皇宫中有一处宫殿,背靠的山坡叫金銮坡。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和翰林院的官员。翰林院的官儿,都是学者型的,惯于摇唇鼓舌,舞文弄墨,创造点儿新名词儿什么的。他们在口头上、文章中,总是把这座宫殿称作“金銮殿”。这个名称气势恢宏,“皇”色浓重,皇上很喜欢。世代相传,广泛流行于民间,人们都把皇帝办公的宫殿称为金銮殿。可惜,今人只能从文字资料中,一睹秦、汉、隋、唐皇宫的风采了。    
    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朝”、“常朝”的地方。它坐落在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的庭院中,八米多高的汉白玉雕砌的台基上。殿内的金銮宝座,又设在有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可以想像,俯伏在地仰望圣颜,感觉肯定如瞻仰天庭中的上帝一样。古代,在人们的心目中,那是“天下第一把交椅”。英文中,把总统称作“有椅子坐的人”,大概也暗含着这层意思。    
    宝座之上,有名为“藻井”的穹窿形天花板。所谓“藻井”,乃是中国传统建筑物中对顶棚的一种装饰方式,有方形、圆形、多边形等,上有花纹、彩画或雕刻;从下往上看,尤如倒挂着的“井”。    
    金銮宝座上面的藻井,巨龙蟠卧,口衔一颗大宝珠,名为“轩辕镜”,是以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字命名的,为所谓“真龙天子”的象征。言外之意,它又是一面“照妖镜”。1916年,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变共和为zhuanzhi,穿上了怪模怪样的“龙袍”,自称皇帝。他让人把原来的宝座搬走,换上了一把西式高背大靠椅。他怕“照妖镜”掉下来,砸着他的狗头,把大靠椅的位置向后移了移。冥冥之中,袁大头都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事实也的确如此。袁世凯是个野心家,告密者,投机分子。那个时代的人,称其为“窃国大盗”。他本是清廷的一名将军,级别“三品”,负责训练新式陆军。向慈禧太后密报了光绪皇帝载湉的某些变法动向后,载湉遭到幽禁,他却平步青云。后来,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等王公大臣,指其心怀叵测,把他贬回老家河南项城“闲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又请袁大头出山。他以总理事务大臣身份,周旋于革命势力和朝廷之间,左右逢源,摇身一变,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不久,他居然“黄袍加身”。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他只当了八十多天“洪宪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民间依据他的“洪宪”年号,演绎出一段故事,说他是通天河里的大王八转世。唐僧师徒坐在大王八背上,渡过通天河,去西天取经。大王八曾托他们向佛祖打听一下,它什么时候能修炼成人。回来时,孙悟空编了个瞎话,告诉大王八:佛祖说,你不仅很快就能成人,而且身上长出“红线”时,还能当上皇帝……    
    保和殿1947年,故宫博物院把袁式宝座搬出太和殿,却找不到原来的金銮宝座。1959年,故宫博物院发现一张摄于光绪年间的照片,上面有“金銮宝座”。他们按图索骥,终于在废家具堆中,找到了那个造于明代的宝座。    
    皇帝每次到太和殿参加朝会前,都在太和殿后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