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

第15章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15章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6—5世纪开始发生变化,刹帝利和吠舍的子弟也可进校学习。教师皆 

由婆罗门教士任教。 

     公元前8世纪《奥义书》出现,这是一部注释 《吠陀》经典的书,由此 

时到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印度史上称为奥义书时期。在这段时期,古代 

印度产生了“古儒”学校。 

     古代印度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若干门类的科学知识萌芽发展。人们为 

建筑祭坛、寺庙,获得了几何学、代数学方面的知识。当时出现有《祭坛经》 

之类的书,专门记述祭坛的形状、制作法和如何变换,书中已论述到勾股定 

理。为了选择吉祥的祭祀日期和适应农时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对星相进行观 

察,从而掌握了天文学和占星术方面的知识。为了正确学习和解释吠陀经书, 

文法学、发音学和音韵学应运而生。这么多门类的科学知识的诞生,使婆罗 

门教的教育由机械背诵《吠陀》经典逐渐发展到钻研经义,具备了从理论上 

阐述经义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以上这些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过去那种只重视背诵《吠陀》经典的 

传统教育,到这个时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胜任解释经义和传授各门学科知识 

的需要。这样,便产生了对于经义具有研究而又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 

人。这些人在印度的古籍中被称为古儒。由他们在自己家里开办的学校称之 

为古儒学校。古儒受到社会的尊敬,又有优厚的待遇。他们在家中设立学校, 

招收贵族子弟入学。阿什仑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由古儒私立的经义学校。下 

面简介古儒学校的办学情况: 

     古儒学校招生对象条件,婆罗门子弟7岁入学,贵族子弟8岁入学,商 

人、农民和手工业者子弟11岁入学,许多不愿或不能亲自教育子女的家庭送 

孩子到古儒学校读书。入学须经一定的手续,按婆罗门教的规定,凡有志入 

学儿童,在作正式学生之前,须向婆罗门教士提出申请。然后通过入法礼的 

仪式,仪式要选择在吉祥之日,届时适龄儿童着上新装,参加隆重的仪式, 

表示要成为梵行者。仪式结束后,经过古儒教师考试,合格者方能入学。开 

学期定在每年的七八月间。 

     学生进入古儒学校后,随古儒学习的年限不一,大约要12年,这是根据 

学习吠陀经卷数多少而定。一般来看,儿童在学完一卷《吠陀经》后就离开 

学校。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比较,其特点最重要的是,教育教 


… Page 59…

  学扩大了学习内容,教授多种学科和钻研吠陀经义。课程设置除《吠陀》经 

  以外,设历史、文法、祭礼规则、数学、预兆学、时间学、诗学、灵魂学、 

  武器学、天文学、美术等,并规定语言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 

  学和祭礼为六科,作为学习吠陀经典的基础学科。在学习以上这些基础学科 

  后,学生才去研读吠陀经典。古儒学校这样设课,虽以神学为核心,但涉及 

  了广泛知识领域,这就在客观上对印度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教学方 

  法方面,改进机械背诵,禁止体罚,加之演示、复述、记录和实习教学手段, 

  但实际上机械背诵和严酷体罚仍旧存在。古儒在教学时,还利用年龄大的儿 

  童作为助手,这些助手先随古儒学习,然后由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教给一般 

  儿童。这种教学方法,在18世纪为英国随军赴印度的牧师A·贝尔所采用改 

  进,后成为英国流行一时的导生制,即贝尔——兰卡斯特教学法。 

       当时,婆罗门教还在印度不少地方,设置了叫做“图洛司”的一种简陋 

  学舍。每个学舍约有25名学生,主要学习《吠陀》经。 

       高等教育方面,奥义书时期,在印度的一些城市形成了学术教育中心。 

  最初,学者们组织学术讨论会,研讨神学和哲学等问题。举行讨论会时,自 

  行设校的古儒参与讨论,受过基础教育的青年也可借此机会倾听和参加学 

  习。这种讨论会的规模日渐扩大,遂发展成为学术教育中心,且具备了高等 

  学校的雏型。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教育中心,有托克希拉、班拿耳斯等。 



                                  2。佛教的教育 



        (1)佛教创立与“四谛”教义 

       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大小国家争征的结果最后为摩 

  揭陀国所统一。在奴隶制发展过程中,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广大的劳动 

  人民群众对它所维护的种姓等级制度表示极大的愤慨,越来越强大的军事行 

  政贵族也不满意婆罗门的特权地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婆罗门教已不足以 

  维系人心。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 

                                                                                ① 

  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 ” 

  佛教正是在印度列国时代的这样“伟大转折”的社会形势下,于公元前六世 

  纪出现的新宗教。 

       佛教的创始者是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出生 

  于释迦族聚居的北印度河流域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 

  近),是净饭王的太子,属于刹帝利种姓,被佛教徒和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 

  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和圣人”。悉达多幼年受过完备的教育,聪明智慧, 

  多情善感。他29岁时,为要彻底解决人生问题,抛弃优裕的宫廷生活离家出 

  走,到摩揭陀国一带寻师求道。他经过七年的艰辛,修行成佛。佛的意思是 

   “大彻大悟的人”。此后,他在摩揭陀、憍萨罗、拔沙等国继续宣扬自己的 

  学说,周游列国传教达40年。公元前486年于拘尸那迦城圆寂。释迦牟尼死 

  后,佛教继续流行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主张不需要婆罗门特殊祭司阶层,认 

  为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修行得道。它反对婆罗门的特殊地位,但不反对奴隶 



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 



杜1972 年版,第231 页。 


… Page 60…

  制度,更不主张劳苦大众采用斗争的方式改变现实的处境。佛教比婆罗门教 

  进步之处在于它具有一定限度的民主性。佛教教义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是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说明人生经历的苦难。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人生多苦, 

  要经受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盛阴等八苦。 

       集谛:说明产生苦谛中种种“苦”的根源,在于存在各种欲望,有了欲 

  望就会付诸行动。有了行动便造成了“业”(后果),而“业”又是以后的 

   “因”,其结果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 

       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 

  灭的涅槃境界。 

       道谛:说明要达到涅槃,必须修行才能得道。其途径和方法,包括“正 

  见”(信仰正)、“正思维”(决心正)、“正语”、“正业”(行为正)、 

   “正命”(生活正)、“正精进”(努力正)、“正念”(思念正)、“正 

  定” (精神集中,禅定正)等八正道。 

       从佛教所宣扬的主张来看,人们如果修行得道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 

  实际上,佛教所谓的“众生平等”不是在现实世界,而是在“极乐世界”的 

   “天国”。这种教义在当时不仅对不满意婆罗门统治的人们来说,而且就是 

  对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而言,也是符合其利益的。因此,佛教很快流行 

  起来。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它被定为了国教。 



        (2)佛教的教育概况 

       从佛教四谛教义要求来看,它强调人们通过苦行修道而大彻大悟,蔑视 

  现实的人生和实际生活,弃绝世间享乐,消灭一切欲望,追求涅槃及虚幻的 

  来世,达到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佛教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面,佛 

  教进行了一些改革,在种姓划分上不像婆罗门教那样严格,主张人人都有受 

  教育的权力,凡是愿意为僧者都可以到寺院学习佛教教义。比起婆罗门教, 

  佛教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教育面向较多的群众,带有一定限度的民主色 

  彩。 

       佛教寺院是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接受教育的首要机构。婆罗门教以家 

  庭和学校为教育的场所,佛教广设寺院作为教育的场所。从教育的角度和意 

  义来说,寺院具备了学校的性质,可称为佛教学校。寺院建有殿堂储备经卷, 

  对学僧的徒众提供衣、食、住。凡是有志为僧者,首先经过父母的允许,并 

  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如患有癞病、疡病、肝病、肺病、癫痫病者不能入学。 

  另外,奴隶、负债人、已被国家征为兵员的人也不准进入寺院。入学者,必 

  须抛弃财产,与家庭割断联系,还要受具足戒。入学仪式简单:须剪去头发, 

  身着袈裟,向大和尚行礼,口中念诵:“我受佛祖之保佑,我受大嘛之保佑, 

                     ① 

  我受善之保佑。” 由此开始,在清规戒律的束缚下,接受佛教的教育。 

       佛教教育以神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经典,包活经、律、 

  论三藏,以及宗教的仪式。但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可能还要学习一些其他 

  的学科。在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中, 

  关于教育学习内容就曾记录:儿童“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七岁之后,渐 



① 蒋建白:《印度教育概览》,商务印书馆1947 年版,第8 页。 


… Page 61…

                 ① 

  授五明大论” 。“五明”,即五门学科分类: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 

  疏别”,即学习研究语音、语法和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 

  阳历数”,即学习研究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之类的科学技 

  术和艺术。三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即印度古代医学的内容。 

  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复真伪”,即学习研究论理学,所谓形式逻辑。 

  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即学习关于宗教哲学的知识。 

       佛教寺院教学,要求教师“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 

                                     ② 

  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 教学方法经师广泛使用地方语言解释经义, 

  改变婆罗门教师以梵文作为教学用语,这样易于僧徒学习掌握,是比较进步 

  的办法。在学习初期阶段,师生面对面地讲授,经师口诵,僧徒记诵,口耳 

  相传,反复诵读。学习到高级阶段,则采用议论和争辩的方法,对经义里面 

  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发问。僧徒学习年满12年,经考试合格者,称 

  作比丘,意谓僧人。多数比丘离寺回家,选择少数比丘留寺深造,一般再学 

  习十年,继续学习教义传授和生活监督,然后担任寺中僧职。 

       佛教教育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和僧徒的言行举止训练,在管理方面也很严 

  格,订有各种清规戒律。凡入寺院者,要过清静节约的生活,奉行不杀、不 

  盗、不淫、不饮酒等戒规,也不得从事任何世俗性职业,平时生活除睡眠、 

  托钵、饮食和洒扫之外,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修方面。寺院教学师生关系比较 

  融洽,教师不仅要传授经义,而且对学生负有一定的义务,照顾学生的衣食 

  住行。僧徒视老师为父母,更要毕恭毕敬地承担义务,侍奉老师的日常生活, 

  如送洗漱水、放好坐具、端饭等。 

       佛教重视对女子教育,这点和婆罗门教有所不同。佛教还在印度各地修 

  建尼庵,作为女子修行和学习的场所。尼庵在接受幼尼和教育内容上,和寺 

  院教育管理大致相同。尼庵教育的水平,除个别尼庵,一般不如寺院高。尼 

  徒学习完毕,称作为比丘尼。 

       佛教除以寺院和尼庵作为正式的教育场所外,还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佛 

  教教育面向广大群众,随着求学者人数日渐增加,寺院和尼庵有限,难以容 

  纳,一些信徒也可以在家修行,接受佛教的教育。这些在家僧称作优婆赛, 

  在家尼叫优婆意。在家僧尼也同样受到佛教戒律的约束,苦行修炼,诵读经 

  典,并要定期参加寺庵的宗教仪式。寺院和尼庵负有指导优婆赛和优婆意的 

  学习任务。这种辅助信徒家庭教育形式,有利于佛教的传播,使佛教很快成 

  为众人的宗教。 

       佛教教育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在教育措施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 

  和婆罗门教比较都是进步之处。佛教教育不仅对当时的印度,而且对以后东 

  方一些国家乃至古代西方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概而言之,古代印度人民同其他古代东方民族一样,为丰富世界文化教 

  育的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亚古代印度文化教育,在世界文化教育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 



① 玄奘:《大唐西域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第36 页。 

② 《大唐西域记》,第37 页。 


… Page 62…

                    六、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很早的古代开始,直到现在, 

已有了将近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 

个重要阶段。伴随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 

也出现了思想活跃、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 



                   1。西周官学的衰废和私人办学的兴起 



     随着西周奴隶制社会的解体,与它相适应的“学在官府”的教育也走向 

没落和衰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代替西周官学的教 

育组织的新的形式。官学的衰废和私学的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教育上 

发生的重大变化。 



      (1)西周官学的没落衰废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建立在商代学校教育基础上的西周教育,建立了奴隶制的 

官学体系,是奴隶主贵族教育的典型代表。西周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奴隶主阶 

级的统治人才,学校系统分“国学”和“乡学”两类,教育内容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