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6中国部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僧人答道:“灵隐寺。”
张咏再问:“有何凭证?请速取来。”
僧人忙从身上取出戒牒作为身份的证明交给衙吏。张咏看了良久,拍案
而起,道:“来人,将此僧人押入后牢,明日再审。”
僧人不服,高声叫屈不绝。
张咏摆手命衙吏将僧人带走,随后在纸上刷刷地写下几行字:此是假僧
人,请司理院审问这个杀人犯。
次日清晨,群官聚集听审。当介绍完此僧人昨日的劣迹后,众人不解,
单凭这些何能断定是假冒僧人呢?更令人迷惑的是,张咏又如何推断此人是
杀人犯呢?于是私下交耳议论。
张咏微微一笑道:“本官自有道理,各位看审吧。”说完传令将那僧人
押上。
僧人一进大堂,见此架势,心中生惧,跪在地上口念冤枉。
张咏道:“你先别喊冤,待本官问你几句话便可结案。昨日念你酒醉不
作计较,今再问你,出家人酗酒食肉违反佛门戒律第几条?”
那僧人头上冒汗,一时语塞。
张咏再问:“你出家为僧几年了?”
僧人即答:“七年了。”
张咏笑着追问:“出家七年,为什么你额头上还有束裹头巾的痕迹?”
僧人惊恐万分,无法解释。
张咏喝道:“该死的强盗,杀死了僧人冒名顶替,还不快快招来!”
僧人在严厉的审讯下,终于招供。原来他在前几日夜晚在路上遇见一位
云游僧人,假意结伴,行至荒僻处,将其砸死,剥下僧衣,取了他的户部戒
牒,自行披缁剃发假冒僧人,以靠化斋为生,不想竟被张咏识破。
… Page 24…
葛源巧治恶吏胥
宋朝时,江西泰和县有个吏胥为人奸猾狡诈。每当新任县令一到,他便
诱使县民数百人成群结队到县府告状,而且都是些莫名其妙、鸡毛蒜皮之事,
弄得县令心中生烦,草草了事。到后来,索性将这些案子统统交与吏胥经办。
这样,吏胥便大权在握,为非作歹,大发其财。而人们都敢怒不敢言,县令
也往往当不下去而调离。
后来,朝廷派葛源到泰和任县令。吏胥故伎重演,乘葛源新来乍到之机,
又纠集了数百人准备给他来个下马威。
葛源颇有心计,对吏胥的作为早有所闻,所以有了准备。
第一天上堂料理公务,门外便传来嚷嚷声,只见拥入众多告状之人,七
嘴八舌,堂上一片喧哗,什么也听不清。葛源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肃
静!此乃公堂,何以如此毫无规矩!有冤伸冤,有屈诉屈,亦得有个秩序。”
众人被葛源如此一喝,顿时不敢作声,大堂寂静无声。
葛源道:“有何状子,挨序交上。告状人分两边站好,待本官静心阅后
再作论断。”
众人听后按序而站。葛源将状子收上,阅了几张便道:“告状的状子有
规距,必须以事实为主。这些状子所述很是模糊,本官难以决断。请你们当
堂另写。”说完,命手下将纸发给告状人重写。有些不识字的人便叫吏胥代
笔。
不多时,状子收上。葛源发现大多状子内容居然与先前完全不同,更令
他生疑的是吏胥代笔的几张,笔迹竟与前收上的几张完全一样。
葛源心中有了底,大怒道:“听着,你们所告之状前后矛盾,这纯属有
意戏弄本官。来人,将他们押下,重重责打。”
众人吓得不知所措,纷纷跪下道:“大人饶恕。此状并非我们要告,是
吏胥老爷逼我们来的。”
葛源立即命将吏胥拿下。经审讯,吏胥只得认罪。
从此,葛源名声大振,县中奸诈之辈都十分惧怕他。
… Page 25…
李南公验伤识伪
宋朝的李南公尚书,出任长沙县令时,一天,有甲乙两个汉子来告状。
李南公见甲高大魁伟,煞是雄纠纠,乙却瘦弱惟悴一派病态样。
李南公问:“你们为何告状?”
甲说:“乙打我,把我身上打得通体是伤,请老爷明判。”乙气愤地辩
诉说:“他胡说,明明是他打我,不信可以看我身上的伤为证。”
两人争执不下,互相指责。李南公喝道:“来人,将他俩的衣服脱下,
待本官验伤定夺!”
几名衙役上前脱下甲乙的衣服,见两人膀上、胸口等处青赤伤痕累累,
看来这一架打得还不轻。
李南公心中生奇,这两人打架,从体力上讲,甲强乙弱,而且体魄悬殊
太大,吃亏的肯定是乙。可为什么甲身上居然也会受此重伤呢?于是,问乙
道:“你练过武功没有?”
乙垂泪回答:“小人体弱多病,从未练过武功。倘若有功在身,今日岂
会遭他如此欺凌?”
李南公忽然想起了什么,便捏捏他们的伤处,一摸便有数了。正色道:
“乙伤是真伤,甲伤是假伤。”
甲不服,经审讯,果然如此。原来,甲乙两家一向不和。为泄愤,甲预
先采集了一些榉柳树叶,用树叶涂擦胸口及手臂,不一会,皮肤上便会出现
青赤如同殴打的伤痕。然后,他又把剥下的树皮平放在皮肤上,用火热熨,
便又出现了棒伤的痕迹,明眼根本无法判其真伪。一切准备完毕,便诱乙出
门至僻静处,一顿拳打脚踢,把乙打得遍体鳞伤。乙不甘受辱,拼死拉其见
官,甲亦不惧,以为自己身上的假伤足以乱真。于是便出现了以上一幕。
李南公大怒,立即判打甲100板子,罚银20两给乙作赔偿。
衙吏不解李南公何以觉察甲伤有假,李南公道:“殴打的伤痕会因血液
凝聚而变得坚硬,而伪造的伤痕却是柔软平坦,一摸便知。他用榉柳树叶涂
擦皮肤,如何骗得了本官?”
… Page 26…
范纯佑预防盗墓
宋朝有个大官,名叫富弼。他的官邸巍峨富丽,家里财产堆积如山,奇
珍异宝不可胜数。
有一天,富弼家里忽然病死了一个人。富弼下令实行厚葬。
出殡的场面真是隆重极了:一口又厚又重的大棺材由八人抬着,后边是
演奏丧乐的乐队、戴白挂黑的亲朋好友,最后是扛着陪葬品的长长的队伍。
那陪葬品都是银闪闪、黄澄澄的,大大小小,圆圆方方,多得叫人目迷五色,
眼花缭乱。
大街两旁围观的人多极了,好奇的,羡慕的,惋惜的,当然更有怀着不
轨企图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这时,送丧的队伍中忽地跳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跑到扛送陪葬品的行
列里,抢过一件陪葬品,把它折成两段,大声喊道:“你们看呀,都说富家
富得冒油,其实是骗骗人的,这东西明明是锡做的。”
围观的人群骚动了。有认得那小孩的,都说:“嗨,他不是范仲俺的儿
子范纯佑吗?”
“纯佑到底聪明又眼尖,一眼就看穿陪葬品的假戏。”
说时迟,那时快,送丧队伍里跳出一个小孩,一把揪住范纯佑的上衣,
大骂道:“你真瞎了狗眼,竟敢嘲笑我家!”
人们一看,这小孩原来是富弼的儿子。
范纯佑也不与他纠缠,只是满脸挂着冷笑,凑近富公子的耳边,低声而
有力地说:“你好糊涂!你不怕别人认为这些是银器半夜来偷墓吗?”
富家公子恍然明白范纯佑的好意。
… Page 27…
刘光世铸钱之计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1年),金将完颜昌屯兵承、楚(今
江苏中部)。金兵来势凶猛,宋高宗命令宁武军节度使 (官职名)刘光世统
兵抗击完颜昌。
刘光世率兵抵至前线,先做了大量的调查,了解到一个情报:完颜昌手
下士兵因长期在外作战疲劳不堪,思念故乡,归心似箭。刘光世眉头一皱计
上心来:“用离间之策,让金兵产生二心而自我分解!”
刘光世铸造了一大批金、银、铜钱。所有钱币上,统统印上了“招纳信
宝”字样。每次俘获了金兵,刘光世都不杀死,反而让他们拿一些这种钱:
“带回去,给你们同伴看看。你们有谁想开小差回家,到江边,见了把守渡
口的宋兵,只要拿出这种钱做凭证。宋兵见了,就会通通放过!”
被俘的金兵端详着钱上的字样,边用手抚摸,心里边思付:“天下会有
这号大便宜买卖!”听了刘光世这番话,大伙仍将信将疑。不过,为了一试
真假,被俘的金兵都争着索要这种钱。
领到钱后,金兵拿着它逃回金营,暗暗收拾好包裹,偷偷回家。临到滔
滔江边,这群金兵踌躇再三,终于取出了从宋营领到的特制钱币,举起来晃
了晃。
把守渡口的宋兵笑道:“快快上船呀,我们送你们回家。”金兵欣喜若
狂,互相扮着怪脸,纷纷跳上渡船,渡江回家。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一时间,上宋营取钱后逃走的金兵
络绎不绝。完颜昌手下两支最精锐的部队“奇兵”、“赤心”,军心涣散。
完颜昌再也挺不住了,只好率部返往金国。
… Page 28…
岳飞大破铁塔兵
南宋初期,抗金英雄岳飞(1103—1142年)把金兵打得大败,金军统帅
兀术想集中力量,一举歼灭岳家军。
一次,金兀术听说岳飞驻在郾城,手下只有数量很少的轻骑兵和步军,
觉得是个好机会,就对手下几个大将说:“我要把铁塔兵、拐子马全带上,
杀了岳飞,碎尸万段,方消我心头之恨!”
那铁塔兵是金兀术的亲随卫队,都是从金军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彪形大
汉,骑的马也特别结实。他们头戴铁盔,脸罩铁网,身披铁甲,脚穿铁靴;
坐骑也从头到屁股,全盖着铁马甲,只有四条腿要跑路,才不得不露出马脚。
铁人骑在铁马上,真像一座座铁塔,因此叫铁塔兵。那拐子马是跟铁塔兵配
合的左右两翼的轻骑兵。士兵勇猛,马步迅速,铁塔兵在正面厮杀时,它飞
快地从两边出动:要是对方人少,就实行包围;人多,就冲击左右。铁塔兵
加上拐子马,就好像一柄大铁锤,左右两根狼牙棒,实在厉害极了。
就在金兀术带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进逼郾城时,在郾城的岳飞把几千将
士集中进来,讲述他的战术:“铁塔兵身躯虽然高大,但是笨重;铁甲尽管
坚固,那四脚却露在下面。这正好是咱们的盾牌军的用武之地;只要把四只
马脚中的一只砍断,整座铁塔就坍啦!再说那个拐子马吧,凶就凶在两翼出
击,气势汹汹,咱们干脆全部冲进敌人的中间去,叫拐子马扑个空。等它回
过头来,已经丧失了锐气,就跟普通骑兵差不多啦!”
留驻在郾城的岳家军步兵,号称盾牌军,作战时一手持盾牌护着身子,
一手握着麻札刀 (一种极锋利的快刀)砍杀敌人。两军相遇时,盾牌军照岳
元帅教的战法,对准铁塔兵的马脚,劈里啪啦地砍将过去,马脚被砍掉后,
铁塔兵一个个从马背上摔到地上,很快就被消灭了一大半。岳飞见盾牌兵得
胜,立即率领全体精骑兵,像旋风一样冲进了金军阵列。那金兵的拐子马扑
了一个空,等它回到自己的阵内,已没有什么威势了。就这样,岳家军大破
了铁塔兵和拐子马。
… Page 29…
岳飞论马谏惜才
南宋初年的一天,在都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的皇宫里,宋高宗刚想退
朝,听说岳飞元帅从抗金前线回来求见,就召他进宫。
岳飞汇报了前线的一些情况后,故意谈起双方的战马。
宋高宗随意地问道:“爱卿,你最近得到什么好马吗?”
岳飞说:“臣以前倒是有两匹骏马,食量要比一般的马大好几倍,而且
对食物很讲究,稍微不洁净就不吃。当然,本事也远远高于普通的马。我从
早晨策马出发,那马跑得还不算怎么快,等到跑上百八十里,却如同风驰电
掣般地飞跑。即使到了中午,那马仍有后劲,自中午到酉时(约下午6时),
仍能跑200里。到达目的地后,我卸下鞍甲,见这两匹马不但不喘息,甚至
连汗都没有。这样的良马是致远之材,真可托以重任啊!”
宋高宗赞许地点点头。
岳飞又说:“可是很不幸,前不久,我的这两匹马先后都死了。而现在
我乘的这匹马,虽然给什么草料都吃,脏水也能喝。跑起路来,开始时倒是
逞能,可没跑上几百里就没劲了,又是大口喘气,又是浑身是汗。这种劣马,
消耗是少,容易满足,但是爱逞能,没后劲,真是个驽钝之材啊!”
宋高宗明白,岳飞以马为题,讽劝自己要珍爱人才。虽然其中隐寓着忠
告和批评,但只是暗喻,没有明说,没伤高宗的自尊心,所以他欣然接受连
连夸赞说:“你说得好极了,要得到好马,就要珍爱它们啊!”
… Page 30…
杨政假招伏兵计
公元1141年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宋朝国力虚弱,金朝乘机兴兵,
屡屡攻打宋国城池。那年金秋十月,宋川陕宣抚司都统制 (官职名)杨政主
动出击,在宝鸡 (今陕西宝鸡)迎战金万户(官职名)通检。
当时,通检得知情报后,龟缩在渭河北面屯兵驻扎。整个营地防守严密
得如铁桶样坚实。
这天黎明,杨政率领精兵强将扑向通检军营。通检接报,忙点齐一万精
兵,列队出战。
两方旗帜鲜艳,战鼓劲擂,战将在阵地上捉对儿厮杀。太阳冉冉升起,
双方接战砍杀已五十多个回合,尚难决雌雄。
“金兵气焰正盛,看样子硬拼不行!”杨政思忖了一会,唤来一旁的裨
将悄悄吩咐:“如此这般……”
那位裨将得令,乘敌不备,单身匹马冲出阵地,策马奔到阵后一座山上。
他站在山顶,双手突然高举红旗,左右摇着,俨然一副招引、指挥山后
伏兵前来参战的样子。
眼尖的金兵看得清晰,以为山后真的藏有大批伏兵,急得扯直嗓子高呼:
“不好啦,宋朝伏兵杀过来啦!”一时间军心大乱,惊慌失措地溃败而逃。
杨政见计谋成功,大呼:“冲啊!”宋军乘势追杀过去,金兵忙向城内
龟缩。
通检慌不择路,气喘吁吁逃到城门。无奈,桥早被宋军拆毁,他长叹一
声,给尾随追至的宋兵活捉。
成为阶下囚的通检做梦也没想到,那宋营裨将的挥旗是欺诈之计,那儿
有什么伏兵呢?
… Page 31…
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