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 作者:潘绥铭 >

第22章

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 作者:潘绥铭-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意识是三角洲市场经济“上台阶”的产物,也只有三角洲才会率先产生。
  它正在逐渐流传,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许多其他地方当局在“创建‘“红灯区”’
  竞争”中的原始推动力。
  第五个原因是:从经营者个人的角度来说,由于种种非经济的和超经济的负担过重,由于“性产业”比其他行业更必须依赖于权力和“体制资本”,由于经济起飞之后,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竞争因素,使得三角洲地区的“性产业”的利润率显然在下降,至少不大可能再出现“一夜暴富”。再加上在1996年年底之前,盗版光盘的生产成为暴利的新热点,结果,许多商人和投资者纷纷转向其他行业。所以从1993年以后,其他地方“性产业”的发展开始出现迟缓,甚至停滞。 B镇虽然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它获得的好处更多:竞争减少了,至少在A市地域内,B镇近乎于“硕果仅存”。
  3。得以存在的原因1985年前后, ×men镇的“性产业”之所以被扫荡,并不仅仅是因为数量多、名声大,也不仅仅是为了杀鸡给猴看。它的根本原因是(可惜没有人肯于或者敢于明明白白地说出来):那里的“性产业”正在迅速地出现三大发展趋势:
  (1) 卖淫主业和各种配套服务,都开始集中在同一个场所内,同时地和共同地营业(即所谓“吃喝嫖赌抽,不用出大楼”);(2) 集中统一、全面系统的经营管理已经开始“浮出水面”,甚至开始制度化;(3) “性产业”的既得利益集团被认为已经开始形成,已经开始在社会生活中,甚至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中国将近50年来的理论和思维习惯,这三大趋势,应该被毫无疑问地定性为:企图把目前中国所存在的暗娼活动,向前推进一大步,朝着正规化的妓院体制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向公娼制发展,甚至可能向政治权力的“黑社会化”发展。
  这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性产业”的问题,而是威胁到现行政治制度的生存的根本问题。一个在理论上连卖淫都不能容忍的国家,一个在实践中连暗娼都试图根除的政府,绝对不会容许这种令当局毛骨悚然的发展。扫荡它是必然的和必须的,充其量也仅仅可能在由谁来直接地具体执行、扫荡到什么程度为止这样的枝节问题上,出现一点点回旋余地。
  继×men镇之后,×tang镇的“性产业”利益集团显然并没有深刻理解×men镇的教训。他们大概是试图运用农民的传统智慧,搞它一个“东边不亮西边亮”,指望着“法不责众”或者“强龙压不倒地头蛇”。于是他们又开始向集中场所和配套服务、统一管理、利益集团显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结果当然是自讨苦吃,被打得落花流水。
  笔者没有充足的证据来判断, B镇的潜在的或者潜伏的“性产业”利益集团,是否认真地总结了前车之鉴。但是从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这里的“性产业”
  确实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精妙绝伦地避开那三大“雷区”。
  从第一个“雷区” 来看,B镇的各种活动场所,尤其是×fang娱乐城里的按摩小姐和×hu度假村里的三陪小姐,在数量上是足够多了。但是在同一个场所里,她们却分别由两三个甚至四五个“妈咪”来领导,因此每个小姐群体的人数却又并不那么多,使人觉得不太扎眼与出格。至于那些发廊妹,虽然主要集中在×ye大道的两侧200米之内, 但是她们又分别呆在将近20个相互独立与分隔的发廊里,所以也无法算作“集中场所内的共同营业”。
  从第二个“雷区”来看,本镇的各种“小姐”基本上都是由“妈眯”来管理的,几乎没有被老板或者经理“直辖”的;由“鸡头”直接进行人身束缚的也并不多,而且“脱槽”的可能性也相对地比较大。
  也就是说,拥有活动场所产权的老板,与经营业务的经理已经相对分离(这是一般的经济管理规律的产物);主管正常业务的经理也已经与管理“小姐”的妈咪相对分离(这却或多或少是我们重点打击卖淫组织者的结果);同时,“妈咪”对“小姐”的各种控制权也已经相对削弱,小姐的各种相对自由已经极大地增加了。
  二者之间也在出现越来越大的相对分离(这是“小姐”阶层“自觉、自立、自主”
  的初步表现)。
  所以,在本镇熙熙攘攘的”性产业”里,并不存在中央集权式的、计划经济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虽然据说一直有某些黑社会人物或者势力,试图把本镇的“性产业”整合起来,但是在笔者的考察中,还没有发现任何足以证明他们已经成功的证据。
  从第三个“雷区”来看,在最初的阶段,本镇与其他地方一样,创办“性产业”
  的那些个人,基本上都是充分使用了他们所拥有的“体制资本”。这样的一个创业途径,在客观上更可能持续地发展为“官商一体化”,从而形成更加具有政治意义的“性产业”既得利益集团。
  但是,随着原镇长(“老大中的老大”)摇身一变成为港商,随着越来越多的干部主要在各种企业里领薪水,随着几乎所有人都更喜欢被别人叫做“老板”而不是“××长”或者任何别的官衔,原来那条发展路线似乎已经被搁置了,甚至被放弃了。人们似乎也“上台阶”了,开始“以钱谋钱”了。
  因此,至少在本镇的范围内,至少在“性产业”这个侧面上,至少在笔者所能够找到的证据里,还没有发现“性产业”利益集团已经显化、组织化和政治化的任何明显迹象。
  以上这些,就是本镇“性产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4。推论当然,对于任何一个没有深入考察过“性产业”全貌的中国人来说,这些差异实在是过于细小了。人们很难相信,仅仅是由于这样的细枝末节的不同,政府就会容忍B镇“性产业”的存在。
  笔者并不掌握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这一点。但是,如果您是一位负责的官员,如果您见过在国内许多其他地方,那些“性产业”的后起之秀向正规化发展的那种疯狂劲,如果您想象一下“性产业”正规化以后的情景,那么,您不仅可以明白:任何政府都并不是仅仅出于道德义愤才把那些出头鸟打掉的;而且您也可以明白:正因如此,任何政府都不大可能仅仅为了寻求道德上的心理平衡,就花费几乎无法承受的过高成本,去B镇这种尚未冲破政府最后防线的地方,一个个地进行大扫除。
  第二章 “路边伴生型”:华南腹地某开发区本章所描述的,是华南腹地某工业城市边上的一个新兴开发区(以下均简称为开发区)里的“性产业”的情况。笔者于1997年3月1日到16日,对该开发区进行了社区考察。
  笔者的一位朋友给予笔者很大的帮助。出于他本人的意愿,这里不提及他的姓名与作用。
  第一节  社区概况一、地  理这个开发区紧贴在那个工业城市的边上,与市区仅是一江之隔。它距离市中心和火车站都是8公里, 距离民航机场15公里。市区有公共汽车可以直达这里,只需要半小时。
  这个开发区的交通非常方便。通往那个工业城市的一条一级公路和一条二级公路,在进入该城市地界之前,就是在这个开发区里合二而一,然后直达市区。
  这个开发区还紧挨着江边,水路交通也很发达,3000吨的客、货轮可以常年通往沿海地区。早些年的时候,许多货物都在这里进行水陆联运或者铁路与公路的联运。
  这里离那个工业城市实在是太近了。尤其是这些年来城里不停地扩大市区,住宅区已经快要盖到那条江的对面了。交通也更加便利了,江上的大桥修了两次,现在已经足够宽阔与通畅。城里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跑到这里来,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到这里来买菜。就连市区的公共汽车,其实也是过桥之后,在这个开发区的地界里掉头开回来的。
  此外,正是因为它是进入城市的最后一站,而且吃住都比城里便宜,所以过往车辆都不由自主地要在这里停靠一下,还有许多车辆干脆就停放在这里,然后人坐公共汽车进城里去办事。所以早在80年代初期,这里的农民就开始经营路边店,近年来更加兴旺。
  开发区的背后,是一大片绵延数十里的山林。过去没有什么名堂,可是80年代里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虽然开发区自己没有一寸土地是在森林公园之内,而且实际上路途遥遥,但是它却大肆宣传自己“背靠”这个国家森林公园,似乎也具有风景胜地的意思。它还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地名,用背后的一座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很风雅的。
  二、经  济这个开发区原来是一个农村的镇,只有4000左右人口。早在!992年3月,省政府就决定建立这个开发区,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个地方的交通便利,又依托着那个工业城市, 因此试图在这里建设起一个高新技术的工业区。1992年7月,经过隆重的庆典,开发区正式破土动工。
  开发区的辖地有20平方公里, 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有4平方公里。开发区的经济原则是:本地区连一分钱都不投入,一切市政建设都靠卖地皮的收入,一切发展都靠引进的资金。 根据开发区的官方统计资料,到1996年年底,已经有700多家企业进入了开发区, 而且外资独资或者合资的有将近100家之多。其中最大的几家投资者, 每家的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到1亿元之多。开发区所引进的资金总额,已经累计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可是实际上,直到笔者1997年春天前去考察时为止,经过漫长的4年多的开发,开发区可以用来显示其成就的东西实在是不多,而且它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已经被扭转了。
  首先,开发区里到当时为止,仍然没有建成和投产任何一个像样的、有价值的工业企业。
  在规划中和宣传材料里,这里应该建成一个小型钢铁企业、一个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一个车辆组装厂、几个轻工业和饮食加工企业,还应该有一批乡镇企业。
  可是前两个较大规模的企业,一直在不断地宣布将要从那个工业城市搬迁到这里,而且一直处于在搬迁之中,何时真的正式开始生产,谁也说不清。况且,这两个企业也不过是一般化的企业,与高新技术毫不沾边。至于其他企业,有的下马了,有的无声无息了;所以,在开发区先后编印的不同的宣传材料和广告上,关于工业与技术的部分总是变幻不定。
  据笔者现场考察,到那时为止,实际上真正已经开始创造工业生产价值的企业,只不过8家而已。其中能够拥有100个以上工人的企业,其实就是纸业厂、饮料厂这两家。
  其次,引进的资金虽然不能算少,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投入了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结果,开发区里虽然确实是新楼一片片,但是几乎都是住宅楼和商业楼。
  这片商住楼区,从华南腹地的一般水平来看,确实是足够宏伟壮丽了。它沿江矗立,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色彩斑斓,设计上也足够新潮。它与碧蓝的江水交相辉映,很有一些风韵;在宣传材料的照片上,就更像是乐园。
  可惜,对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第三, 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上了路。中心区的面积已经达到2平方公里还多,房屋总面积已经超过40万平方米,还建起了两条中心干道、变电站、自来水、邮政系统和程控电话。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更像是为一个商业住宅小区服务,而不像是在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
  对此,开发区的领导也并不回避。他们解释说:开发区原来的设计,的确是想充分利用近在咫尺的那个工业城市的各种资源,搞出一个高科技区来。不过那时候的思路仍然是计划经济的,仍然在心底念叨着什么“全国一盘棋”或者“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之类的东西。可是1992年市场经济的狂飚一吹,连那个工业城市自己都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们怎么会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再培育出一个竞争对手呢?
  尤其是人们很晚才意识到,那个工业城市自己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本身就已经是相当落后的,面临被淘汰的险境,即使它愿意,它又怎么能够援助这个意在建设高新技术的开发区呢?
  再说了,这个开发区的交通再方便,毕竟处于远离沿海的内地,也远离国内的主要消费市场,海外资金怎么会跑到这里来稿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呢?
  结果,开发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拉来不多的香港资金,而且人家看中的,其实是开发区紧靠市区,适于作为住宅小区或者别墅区。所以,大量的香港资金投入到这里,先后建起了“香港新×”、“××新都”、“××春苑”、“××商城”等商业楼区和住宅区。这样一来,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实际上是被投资者给扭转了。
  可是,一旦转向商住区,地价就不可避免地飞涨。加上前几年全国范围的昏炒房地产,使得这个开发区的地价高到荒谬的地步。到笔者考察时,它的边缘地带的不毛之地,也已经涨到一亩地最低8万元。中心区的地价则已经超过了旁边的市区。
  结果,开发区的干部虽然信誓旦旦地说:这里的房地产已经卖出去一半以上了,可是实际上仅仅是已经有人开发了而已。据当地老百姓估计,真正卖出去的最多是四分之一,真正住上人的,大约只有十分之一。这其实是有目共睹的。夜里那鬼火般散落着的住宅灯光就是明证。
  1996年起,开发区又是“漏船偏遇顶头风”。旁边的那个城市自己也在另一个方向的城市郊区,建起了大面积的房地产地带,不仅集商住区与旅游区于一身,而且地价明显低于这个开发区,尤其是, 开发区创建时所享有的3年免税期已经过去,因此在这里搞任何一项经营活动,已经没有任何优越条件可言。引进技术与工业的路,几乎被彻底堵死了。
  结果,这里的商住区开发也在最近一年多来陷入低谷,大批的半截子楼房树在那里,半截子马路躺在那里 。白天,几个巨大的商场门可罗雀,就像是河马张开大嘴,却又无食可吃。夜里,那成片的楼房只有稀疏的灯火,就像一群怪兽在潜伏着,只露出眼中的凶光。就连已经建成的楼房小区的环境美化也基本没有开始。
  整个开发区少树无草,风尘席卷。除了贯穿开发区的公路永远是车水马龙,路边的“红灯区”晚上永远是熙熙攘攘以外,这个开发区似乎根本就是个无人区。
  三、人  文实际上,如果按照人们对于沿海地带那些繁华的“开发区”的印象来衡量,这里恐怕也真的接近于无人区了。从户口上看,在这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原有的大约4000农民以外,所有后来搬进来的人口一共只有6000左右。但是在这些后来者里边,许多人实际上并不在这里居住,只是把户口迁来。这是因为在开发之初,人们普遍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就急匆匆地把户口迁进来,希望在将来的大发展中,能够作为“当地人”而捞一些实惠,例如买地皮的权利或者优惠地价什么的。后来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 也就如鸟兽散了。所以,开发区的实际常住人口肯定不足1万人,也就是每平方公里只有500人左右。这跟一般农村地区差不多。
  当然, 开发区还有1万左右的流动人口。可是除了与“红灯区”伴生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