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博览群书2005年第06期 >

第13章

博览群书2005年第06期-第13章

小说: 博览群书2005年第06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简单,就是问他们一句:“如果正规大学扩招了,让你上正规院校就读,你还去参加成人教育吗?”我至今仍然坚持认为,那种成人教育学校办得实在不怎么样,要扩大高等教育就一定要正规学校扩招。
  其实写出这篇文章以后,我自己就发现了毛病所在,但却不是在成人教育辩护人批评我的地方。这个问题就是:扩招只是把竞争和矛盾往后推延,推延到毕业以后。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招生少,竞争主要是在高考的时候。如果招的多,竞争程度在高考时降低了,在毕业的时候就激烈了,有的人就找不到工作了。即使如此,今天我仍然支持扩招,因为没办法,学习还有罪吗?至于以后的竞争,那就大家自己承受吧。家长首先不能承受的是孩子念不了大学,其次在日后又承受不了孩子找不到工作,先要解决当务之急。何况走过这么一遭,大家看到扩招后毕业生不好找工作,下一茬学生的家长就会掂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都看到了,我们就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完善、周全一点。
  如何使事情处理得比较周全,我觉得从深层原因上说,就不该有这么多人竞争高考,应该早期分流。这是说应该,现实上能不能做到另说。德国就是这样的,德国年轻人在初中后就开始了一次重要的分流,有些人就准备做技术工人了。德国的教育制度非常成熟,最初做这样选择的人,如果学习的潜力好,还想继续深造,还有进入大学的机会。因为分流,大家不走一个独木桥,就把矛盾缓解了。我看过《北京晚报》有一个报道,现在北京的技工学校毕业生95%都找到了工作,比大本毕业的人找工作容易。预计企业的需求还没有满足,因为企业已经把2006年技工学校的毕业生都预定了;而现在北京市的技工短缺数是33万。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就业又容易,但这能不能使得千家万户的孩子早期分流,去学技工呢?在我看起来,并不乐观。因为多数的家庭——我强调是家庭而不是孩子,很多孩子是没有自主性的——是家长说了算的,多数家庭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技校,原因就是我所认为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独生子女。
  在多子女时代,早期分流实际上在家庭内就完成了。那时一个家庭多则七八个孩子,少则三四个孩子,多数家庭没有承受全部孩子都上大学的能力,就由家长和学生一同做出早期分流。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相对而言,几个孩子之中会有人多念书,有人少念书;有些孩子就是家长愿意花钱供他上大学,他还不愿意念呢。这样的人也并非没有能力,有的甚至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企业家,但是他没有耐心读书。假使几个孩子都想念书,家长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做出决定。这种观察肯定看不走眼,这不是凭一次考试,而是观察了十年,从这些孩子很小开始,观察智力、性格等多重因素,判断谁适合念书,谁不适合念书。这样家长做了筛选,有的时候还能照顾孩子的自由。从家庭开始,社会自然而然在早期就造成了分流。分流以后,高考的竞争就不会那么激烈,应试的道路就不会走得那么坚决。
  后来独生子女时代来了。二十余年的独生子女时代造成所有家长对孩子都有非常高的期望值,特别是大城市,太多的家长抱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多子女构成一种自然的生态,基本可以根据个人性格、智力、耐心等等因素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独生子女不成,独生子女要承担一项特殊的任务:满足父母的愿望。也就是说,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家长们扼杀了孩子不上学的愿望,要孩子必须走这一条路。多数家长这样做,最终导致了高考竞争过于激烈。
  我个人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深远后果在渐渐释放,被我们渐渐看到。现在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政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应该说,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一个伟大的试验,我们承受了代价,全世界各民族可以无偿地从我们的试验里得到很多经验。毫无疑问,我们从独生子女政策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延缓了人满为患后果的出现,但我也认为,对此其实也应该打点折扣。如果经济搞得顺利,人再多点,也不像原来所说的那样绝对不能承受。一个最简单的账:世界上人口密度比中国大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其中多数经济水平高于中国。不要光说人多,我们有13亿人,我们还有这么大地方呢。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大,日本的人均密度比我们大多了,德国、法国的人均密度比我们大,似色列的密度大到极点,同样搞得很不错。所以认真地说,控制人口是对的,但是说人口过多是中国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胡说八道,是被用来推卸经济没有搞好责任的一个廉价的借口。我同意独生子女政策,但它的好处却不在于大家常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的人口比刚开始摘计划生育的时候多了很多,但是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这是因为邓小平的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经济繁荣的本质因素。人多人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同意搞计划生育,但是我要强调另一点,经济学家常说一句话: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人口控制的代价是很大的。这就是:数量上得到了抑止,可是质量降低了。我碰到很多胖孩子的家长,问怎么把孩子养成了肥仔,他们都说没办法,就一件事,管不住孩子吃巧克力。肥胖是一个最外在的不太要紧的事情。要紧的事情很多,如我们中华民族下一代的性格、意志力等等非常重要的东西;可是目前这种情况,青少年人格培养中有些极其重要的素质不能按照我们的愿望发育,而人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为一个参数变了,就全变了。
  
  第二,从大学角度看应试教育的恶果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了学生大学阶段的一些负面的特征。
  第一个负面后果就是大学生厌学现象。从大学的角度看,学生厌学严重。中学时期要为高考奋斗,这是人生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学校、社会、家长挟一种冠冕堂皇的,总体上也符合学生长远利益的话语,通力合作,把学生死死地按住,学生年纪小抗争不过,还是就范了。考上大学以后,前途大致上有了保证,厌学情绪开始释放,拒绝再努力学习。可以这么说,一个厌学的人,不论进人什么学校,今后注定不会有什么学术成就。当然导致厌学的也不只一个原因。我认为也得从我们这些教师身上找点原因。大学有相当数量的师资不够格,或者水平低。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传授思想的时候缺乏魅力,对学生没有感召力。老实说,这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认为,大学里面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是不够格的,大学的教育体制也是必须改革的,否则误人子弟。但这一导致厌学的因素还得屈居第二,第一位的因素还是中学的时候学生学得太累了,心理上受了伤。听说日本大学生学习的动力跟中学比也大不如前。中学时候都是拼命、冲刺,厕所里都贴着高考的知识,真可谓寝食不安。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到大学里要松一口气,长休一阵子。我看到过一个哲学家写过非常生动的一段话:“让一个孩子在非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摇晃一棵苹果树,你不但不能摇下苹果来,相反使得苹果花纷纷落地,以至于到了秋天应该收获的时候你不再能收获到苹果了。”我觉得这话非常凄美。我们到秋天的时候收获不到果子,是因为我们犯了一个大错:我们这些家长、教师用自己的双手造就了这样一个悲哀的事实:我们所最钟爱的下一代难成大器。
  我算是骂中国足球骂得最狠的球迷了。我认为,中国足球很糟的原因不是一个,如果是一个的话,不至于二十年赢不了球。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年足球。“少足”失败的原因仍然有好几个,但主要是中国的孩子们踢球不是凭兴趣,而是苦役。教练能让孩子变得讨厌足球,但是还有家长在后头逼着呢,还得去练。马拉多纳不是这么成长的,他是凭自己的兴趣踢球,是街头的小球王,在街头玩出来的,那不是在教练的紧逼下一个接一个做机械的运动。“少足”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没有给孩子留下发展兴趣的空间,而是指定了要他怎么做,强迫他亦步亦趋。我问过一个教练,他告诉我:我们这套方式能使得球员一看球就烦,就起腻,不想踢。我想国际上的大球星大概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兴趣愿意干与被人逼着干,都是出了大力流了大汗,其效果截然不同。
  我曾经同数学家杨乐先生有过一次谈话。杨乐先生坚决反对我们现在的数学奥校,说,少年时代不要逼得太紧,不要揠苗助长,要重视兴趣,搞数学是个马拉松。前一段跑得快什么也不说明,后面什么结果,鹿死谁手不好说,前面千万不要着急。我为了让杨先生能把道理说得充分点,故意反驳他:“杨先生您这话说得刻薄了。听说五十年代的时候,报纸上介绍您,说您高二、高三的时候做的数学题不计其数。你做上千道数学题今天成了数学家,为什么告诉别人不要做这么多题呢?”他愣了一下说:“我是做题做得挺多的,没有人逼我,我自找,我有兴趣,以苦为乐,我高兴。”这话蕴涵着一个真理。出于自己由衷的热爱,无法按捺的兴趣做事情,和被逼迫做事情,表面上看也许相同,但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少年时不怎么用功,大器晚成,那你只好听其自然;还有的孩子像杨乐少年时候,也挺好。只是你不能让不愿干的人拼命干,把他的元气耗尽,使他兴趣衰竭。人是不相同的,有的人早熟有的人晚熟。数学家嘉罗华,十七岁搞的题目是很多数学家—辈子都搞不出来的,这样的天才少年是极其稀少的。逼迫孩子做成人都不能负荷的劳动,最后必然是悲剧。有好多家长都说孩子太辛苦,全国最苦的就是这些孩子,似为这样民族就可以腾飞,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这是荒诞。这番话我自认为要比某些领导人说得深刻一点,但也是不切实际的。我只是领先一点,我有自知之明。
  给学生保留学习的兴趣和后劲是非常要紧的。十八岁的时候考上北大清华了,然后厌学,坯不如考上稍微差一点的学校。没考上北大清华,问题不大,只要后劲足,没有毁伤兴趣,大学时期学习热情仍然很大,就几乎一定可以超过虽然考进北大清华却已经厌学的孩子。这实际上是个风险投资,在每个阶段里都不能把劲使得太狠了。我想每一个行业里称职的老师父其实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我们这里竞争太激烈,激烈到身不由己,但是如果我们负责任的话,还是应该照着大器晚成,照着那种成大事的目标来培养。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不沾边的谎言,是有可能实现的。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不要为你不太喜欢的学科使太大的劲,因为你反正也不喜欢,你的专长也不在那里。比如说数学学得非常好,或者诗写得非常好的学生,就大可不需要其他科目都拿满分,那些分数也不错就行了。这样的话他可能考不上清华、北大,但兴趣从来没有被压制被扼杀,他解题或写诗的那种热情一直在上涨,那样,到了考研究生的时候,他再进北大,甚至进哈佛,进麻省,会有什么问题啊?所以我觉得越是对那些天赋非常高的学生,越不要让他早期的劲使得太大,不要苛求他总分很高很高,那是亏待他。鄙人现在北京大学教书,当我母亲电话告诉我在美国的妹妹,我调到北京大学当教授了,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他考都考不上北大。”这是真话,要是考的话,我真考不上北大。就是说,要是倒退回来,以我的智力和现在的好学生比的话,我肯定考不过他们。因为当年读书的时候,我也从来就没有读过班级的第一二名,年级的第一二名更到不了,要考上北大清华就不容易。我的例子也可以说明,不要把人生的第—次竞争看得太重要了,北大有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很平庸。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早年吐血了,后来厌学了。
  好的学校应该是为国家培养栋梁,各行各业的栋梁。在中学阶段,要帮助天分高的学生培养一种雄心大志,高过上北大清华的雄心大志,为此敢于冒风险,敢破釜沉舟。无论你要做数学家还是诗人,真正的雄心都应该超过对一所名牌大学的向往,真正考虑自己长远的发展。我觉得能够真正造就学生的雄心壮志,是功德无量的。现在很多学生,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没有雄心壮志。这是一种悲哀。比如说我们大批的硕士毕业生,毕业以后最大的愿望是去外企,月薪不能低于四五千块钱。但我觉得他们是把自己贱卖了。还有好多理工科的毕业生,最大愿望也是进外企,做什么呢?做推销员。那样月薪确实能挣五六千、六七千。有一个智力非常高的硕士毕业生,他最大愿望就是到西门子去做推销员,他懂技术,说出的话很在行,外文也好,企业能雇到这样的推销员当然太好了,一个顶俩,可以给高薪。但是这个孩子的智商要是一百五十,就是稀缺人才啊,他给自己定价了,一个月值五千块钱。我们替他可惜。他可以做数学家。一个人群里有几个人可以做数学家?多大面积的筛选能出这么一个人才?他这样绝对是贱卖自己。以他这么高的智商,在很多领域里都能够有所成就,但他欠缺在中学时代应该注入的一种“激素”——雄心壮志。我们的学校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普遍培养雄心壮志。一个人有了雄心壮志,身上的其他的硬件就能够很好的组合起来,凝聚起来,就能够帮助他日后的发育,保佑他长成一棵大树。海明威最优秀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老人和大鱼搏斗了半天最终一无所获。海明威说,一个人如果还是条好汉,就要做大事,哪怕没有成功,也不天天打小鱼。天天打几十条小鱼,一称斤两还真不错,也卖出不少钱,但辜负了自己的天分和雄心。好学校把智力好的人都归在一起,也因此有了一个使命:造就他们的雄心壮志。一个民族里面一定有跟着走跟着混的,有需要别人帮助和照顾的,有优秀出色的,面对天分高条件好的学生,我们的校长教师应有造就他们雄心壮志的使命感。
  
  第三,培养独立性
  
  我同意独生子女政策,但不同意这个政策永远推行下去,我认为可以见好就收。以后两个孩子也不是不能承受,特别是当经济有了相当基础的时候。也就是说,中国有了相当的生产力之后,最终人口达到十五亿也不是不能承受的,何况因为不再娇惯孩子了,养两个孩子花的钱就不是一个孩子的两倍,顶多一点五倍。在多子女家庭中更可能从小造就一种俭朴的生活态度。很多道理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此一时其实不都正确,只是有一部分道理,彼一时也不都是错误,也有一部分道理。前一个时代,苏联有一个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家庭只养一个孩子是对社会犯罪。”他认为只养一个孩子,将来其性格可能会成问题。这话一点道理没有吗?今天既然确定了独生子女政策,人口增长缓慢了,应该反过来想一想独生子女的弊病,努力克服。要承认我们过去说我们的政策最好、完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