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 >

第6章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第6章

小说: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条命。

当然,并不是说在险要的政治环境中,就完全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但
是要巧妙。如:1976年春,百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四人帮”
一伙竭力进行阻挠和破坏。但是,广大人民群众有无限的智慧,有一首词说: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
还是烧?”这里的“江桥摇”用的是谐音双关,表面上指江桥已经要散架了,
实际上是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要完蛋了,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感情。这是
一种不得已的适应。又如,鲁迅用许多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
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适应。

三、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自然环境,就是指山川景物、建筑名胜、季节变化等,这些客观环境也
是需要适应的,也是能利用的。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它的本来意
义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古诗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谈恋爱
的极好环境。偏僻、幽静、优美,有利于说情话。如果“太阳当顶头,人约
繁华路”,那就要闹笑话了。

同样是表示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如在埃及应该说“两国人民的友
情像尼罗河水一样长”,如果到了印度,则要改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像红河
的水一样长,”到了缅甸则要改为“像湄公河水一样长。”这就是对自然景
观的适应和利用。

自然环境还包括所处的季节。而季节又是由景物来体现的。有时注意适
应和利用,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如 
1984年,在中英香港问题 
22轮会谈中,
中方代表周南对英方代表伊文思说:“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记得大使先生
是春天来的,那么就经历了三个季节了:春天、夏天、秋天——秋天是收获
的季节。这里,周南巧妙地利用了季节变化的特征作为自己的话题,以秋天
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成熟和收获,将我国收复香港主权问题的态度和决
心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虽是轻松地说家常话,却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
针对性和灵活的策略性,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四、心理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交际即人与人打交道,人即是交际的对象,但是,把握对象的特点,最
要紧的是把握住对象的心理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如果不懂得对方想什么,不考虑心理环境,那么交际就很难成功。下面介绍
几种心理环境,并顺便谈谈如何适应及利用。

交际即人与人打交道,人即是交际的对象,但是,把握对象的特点,最
要紧的是把握住对象的心理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如果不懂得对方想什么,不考虑心理环境,那么交际就很难成功。下面介绍
几种心理环境,并顺便谈谈如何适应及利用。

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里说:“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妒忌
心理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但很多人都难避免。因此,语言交际时,需要加以
注意。先看日常生活中的这个事例:一位男青年和他的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
影,男青年在入场处见到一位容貌美丽、打扮入时的女学生,随口说了一句:
“好漂亮的女孩子!”女朋友听后,瞪他一眼,撂下一句:“你跟她去看电
影吧!”说完匆匆走了。这就是妒忌心理的表现。

妒忌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因此,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注意适应和利
用这种心理,否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历史上因触动他人的妒忌心,而
给交际带来不良后果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因此丧失了生命。据史料载,有
一次,曹操与诸葛亮作战,驻军斜谷界口,想进兵吧,又被马超拒守;想退
兵吧,又怕蜀兵耻笑。他正在喝鸡汤,心中犹豫不决,夏侯惇请问夜间口号,
随口答曰:“鸡肋”。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平时聪明过人,但就不懂
得适应和利用曹操的妒忌心理。他接到口令后,即让战士打点行装,准备归
程。夏侯惇问他原因,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
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明日魏王就要班师了。结果在全营忙着打点行装时,
正巧遇上曹操亲自查夜,叫夏侯惇一问,才知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因对杨修
早有妒恨,于是就借口杨修乱了军心而把杨修杀了。其实杨修关于退兵的判
断正是曹操的打算,谈不上什么“乱我军心”,只是因逞才称能惹恼了曹操
而已。

(二)虚荣心理

虚荣心,就是遇事都要争得一个不切实际的光荣的心理,它与过份自尊、
好胜、浮夸是有联系的。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并不是知道不对就可以很
容易改掉的。因此,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对有虚荣心的人说话就要适应他的
特点,不可“对着干”。比如:

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的旧友常来看他。一天,来了一
个旧友,见面就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
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立刻封他做了羽林军总管。后来,又来了一
个旧友,见面就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都替人家
放牛,有一天,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
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豆子,汤都
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
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个
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咽下
去。”朱元璋听他这么一说,气得大叫:“推出去斩了!”朱元
璋当了皇帝以后,今非昔比,不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也有
了至大无比的虚荣心。所以,同样是过去的朋友——可谓“患难
之交”,同样是回叙过去的生活——可谓“实话实说”,一个懂
得并适应他的虚荣心,立即封了大官;一个通通直说,揭了他的


老底,结果丢了性命,这就说明交际对象的虚荣心是不能不“适

老底,结果丢了性命,这就说明交际对象的虚荣心是不能不“适

再如《红楼梦》中的那个贾母,也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机灵的王熙
凤深知贾母的这个特点,总是迎合,说些使她高兴的话。在第三回“接外甥
贾母惜孤女”中,王熙凤初见黛玉当着贾母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真有这
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段话
有三层意思:一是夸黛玉“标致”、“气派”,讨黛玉的欢心;二是说她“像
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意思是说贾母也非常“标致”、“气派”,
三是当着黛玉和在场的人说“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说明贾母是如
何疼爱和想念这位外甥女的。所以贾母听完“笑”起来了。交际语言迎合了
贾母的虚荣心,效果是格外好的。

(三)羞怯心理

人都有一种羞怯感,在某些交际场合中,由于各种原因,“羞于启齿”
是很正常的。如果不论何种场合,不管面对谁,不管谈什么事情,都毫无羞
怯心理,那应该看成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一位青年大学生说:”我有腼腆
怯场的毛病,每次开会发言和老师提问时,我就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
呼吸困难,浑身哆嗦,说话变调,声音像哭一样难听。”这是典型的交谈羞
怯症。美国的一个心理调查表明,在宴会上与陌生人相处时,有四分之三的
成年人会感到局促不安。至于女孩子在生人面前,尤其是在恋人面前,往往
害羞,生怕说话,更不愿意坦露内心秘密。例如:一个女大学生爱着一个男
同学,在毕业前夕,她约他在校园树丛中交谈,本意是想表露爱情,却谈了
一个晚上的理想、事业和追求。分手十儿年后,两人又见面时,女大学生仍
然独身,因为她没有遇到比他更好的男人,而他已有了一个 
8岁的儿子了。
两人见面后,她说:“毕业前那次约会,我本想向你求爱的。”他说:“那
天我一直等你说,可你一直没有说。”她说:“在那个时候,真不该说那些
废话,误了一生。。”两人因为害羞,始终没有能捅破“窗户纸”。本来可
以成为一对恩爱夫妻的,结果落得个“劳燕分飞”。如果两人之中的任何一
个适应一下对方的羞怯心理,主动说出求爱的话,问题不就圆满解决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羞怯心理造成的交际障碍,是屡见不鲜的。巴金的
长篇小说《家》,写了三少爷觉慧与丫头鸣凤真心相爱,当鸣凤得知自己要
被卖出去当姨太太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来到书房想找觉慧,觉慧一点
也没有察觉到鸣凤的神色,也不理解少女的害羞心理,错过了表露爱情、挽
救鸣风的机会,鸣凤痛苦已极,喊着觉慧的名字跳水自杀了。要是当时觉慧
对鸣凤的羞怯心理有一点理解,主动说出求爱的话,或者引导鸣凤说出她自
己的爱慕之意,这场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四)自卑心理

自卑,也是一种普遍心理状态: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总怕别人瞧不起自
己。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会因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如体残、
相貌不美、身材矮、胖等等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从思想上说,有过高的期
望,有不切实际的攀比心理。从环境条件说,家庭环境、居住环境、经济条
件、文化水平不如人。从经验体会说,曾因条件不好,被人奚落,遭人冷遇。
从性格上说,比较沉郁、内向、孤僻等。这些都能使人产生自卑感。同这种
人交谈时,首先要知道理解、尊重他的这一心理,尽量消除他的自卑感,创


造一个好的交际环境。比如教师找一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谈话,指出他的学
习需要努力,除了态度要亲近、和蔼外,谈话可以先从他的优点说起,说他
的进步(哪怕是别的方面的进步),指出其他优点,然后,再回到学习要努
方的话题上来。这样,对方的自卑心理就会被打消一些。又如,孩子去参加
班上的演讲比赛,心里很害怕,觉得自己比不过口才好的同学。这时家长和
老师就应多方面鼓励他,谈他的长处,要他消除顾虑,不考虑能不能得奖,
大胆地去讲,相信自己能讲得好等等。孩子说:“爸,我一上台就发抖。”
爸爸就可以说:“美国前总统林肯当初上台演说也曾紧张得手足发抖,思想
放开来讲,很快就能克服,既然林肯能讲好,你也能讲好。”千万不可说孩
子的短处,也不可有过高的期望。

造一个好的交际环境。比如教师找一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谈话,指出他的学
习需要努力,除了态度要亲近、和蔼外,谈话可以先从他的优点说起,说他
的进步(哪怕是别的方面的进步),指出其他优点,然后,再回到学习要努
方的话题上来。这样,对方的自卑心理就会被打消一些。又如,孩子去参加
班上的演讲比赛,心里很害怕,觉得自己比不过口才好的同学。这时家长和
老师就应多方面鼓励他,谈他的长处,要他消除顾虑,不考虑能不能得奖,
大胆地去讲,相信自己能讲得好等等。孩子说:“爸,我一上台就发抖。”
爸爸就可以说:“美国前总统林肯当初上台演说也曾紧张得手足发抖,思想
放开来讲,很快就能克服,既然林肯能讲好,你也能讲好。”千万不可说孩
子的短处,也不可有过高的期望。

究其原因,就是曲啸十分理解和尊重犯人的心理,不去直话直说,勾引
出他们的自卑感情,唤起他们的内心苦痛。

(五)功名心理

有的人功名心理很重,急于要建功立业。同这种人交际,就可以利用他
的这个特点,达到交际的目的。《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蒋干两番中
计,就是功名心太重,被周瑜所利用。头一次,周瑜亲自率领众将士隆重迎
接,并在酒席宴前“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这就适应(符合)蒋干的功名心。这是以“言”,接着又以“文”——故意
让他偷走假的蔡瑁、张允的降书。蒋干如获至宝,以为可以带回去立大功。
结果曹操所倚靠的两员水军都督被离间杀掉了,除掉了周瑜的心腹之患。第
二次蒋干又去,他立功建业的心理依旧不变,并无半点吸取教训之心。周瑜
把他安排到西山庵歇息,连夜结识庞统,使他介绍庞统到了曹营,献连环计
成功。蒋干自以为“引进”了著名的谋士,可以建立奇功大业。他这心理又
一次被周瑜所利用。可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瑜充分利用蒋干的
功名心,赢得了胜利。

在谈判中、在外交场合,抓住对方功名心重的弱点,往往能够制胜。

(六)深层心理

有的人是很深沉的,言与行并不统一。浅层心理和深层心理也并个总是
表现一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谈话,直接指向的意义,只是浅层心理
的反映,他的谈话的背后,即浅层心理下面还有一个不易发现的动机或目的,
这才是他的深层心理所在。同这类人打交道,脑子就要复杂一点,语言也需
十分慎重,否则就要吃大亏。《韩非子·说难》中关思其被杀的故事就是如
此:春秋初期,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他问群臣:“我想出兵,你们说说哪
个国家应该受到征伐?”大夫关思其答:“胡国。”郑武公大怒:“胡国是
兄弟之国,你要我征伐胡国,想干什么?”下令杀了关思其。胡国国君知道
后,认为郑国真心友好,放弃戒备,郑国突然发动袭击,一举攻下胡国。

关思其的上述回答只考虑了郑武公的表层心里——谁可以攻打。所以他


的回答自然是对的,后来攻伐胡国也说明他的回答没有错。但他不知道郑武
公的深层心理是什么,他是要麻痹胡国,并找机会公开表示这个意思。关思
其正好中了计,成了政治阴谋中的牺牲品。这是不了解受话人的深层心理的
结果。《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曹操梦中杀掉勤务兵的事,那个勤务兵只知道
丞相有梦中杀人的毛病,以为未必杀服侍他的人,而不知道曹操是杀鸡给猴
看,是怕遭暗杀行的诡计(这才是他的深层心理)。士兵不知他这阴险的深
层心理,所以就糊里糊涂被杀掉了。

的回答自然是对的,后来攻伐胡国也说明他的回答没有错。但他不知道郑武
公的深层心理是什么,他是要麻痹胡国,并找机会公开表示这个意思。关思
其正好中了计,成了政治阴谋中的牺牲品。这是不了解受话人的深层心理的
结果。《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曹操梦中杀掉勤务兵的事,那个勤务兵只知道
丞相有梦中杀人的毛病,以为未必杀服侍他的人,而不知道曹操是杀鸡给猴
看,是怕遭暗杀行的诡计(这才是他的深层心理)。士兵不知他这阴险的深
层心理,所以就糊里糊涂被杀掉了。

以上都属于个体对象的心理环境,还有一种群体心理环境,交际时也是
要特别注意的。在影片《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同志到北京后,特别想深入
人民群众,了解一下人民的情况,也想领略一番过去曾工作、学习过的京城
的风味。于是叫上李子龙,夜访北京街头,并吃了一碗馄饨。临别时被群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