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炎黄春秋200912 >

第1章

炎黄春秋200912-第1章

小说: 炎黄春秋200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存章
 
2009年12月 炎黄春秋网刊外稿455
 
 

 

2004年6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6版刊登本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旅游‘火’了虎头山。”文中写道:“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大寨视察时下榻的地方……”

我敢肯定地说,刘少奇没有去过大寨。

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春元著《转身》一书,首篇是大寨郭凤莲,其中第5页写道:“在大寨,还有很多坟墓特别有意思,比如郭沫若的坟。郭沫若的骨灰一部分撒在虎头山上。当年很多作家和文化名人,包括新华社的记者、《人民日报》的记者,都把坟墓建在虎头山上,这让我很感动。他们的激情岁月和大寨共生死。”

我也敢肯定地说,新华社的记者、《人民日报》的记者至今没有一个把坟墓建在虎头山上。

2008年9月2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6版刊登(转载)文章:“陈永贵为何大骂新华社记者。”文前有一段按语:“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四人帮’利用大寨这个典型,在农村抓阶级斗争,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割资本主义尾巴,搞‘穷过渡’、‘大概工’等一整套‘左’的东西,把它变成一场政治运动,因而走向了反面。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陈永贵,也曾经是大寨的一个好带头人,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当了造反派,参与并领导了夺权活动,先后夺取了昔阳县委书记、昔阳地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的权,接着又当上了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

我认为,“‘四人帮’利用大寨这个典型”的提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请看事实:二十亿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寨就成为组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的先进典型,陈永贵成为模范党支部书记。1963年大寨战胜特大洪灾,提出自力更生十大好处和“三不要三不少。”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寨精神作了精辟的概括:“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这一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970年国务院召开的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建设大寨县,是周总理亲自策划和组织的。1975年全国召开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是华国锋主持,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粉碎“四人帮”,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江青去过大寨,企图利用大寨,但遭到邓小平抵制,毛泽东拒绝印发江青评水浒的讲话。当时大寨人热情接待江青,但也同她的胡作非为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斗争。据我观察,在大寨和学大寨运动中“四人帮”捆手和利用的事实很难成立。尽管“左”的东西严重存在,那是当时的政治气候所致。至于说陈永贵造反夺取县、地、省领导大权,最后当上副总理,当时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如果毛主席不点头谁敢拍这个板,这不能简单的往“四人帮”头上“扣”,有其多种政治原因,应该还历史的真实!

当年,阶级斗争是个筐,什么坏人坏事都往里边装。今天,“四人帮”也成了筐,提到“文革”窃难都往里边装,你装他也装,历史真实变了样!

 

2009年8月4日上午11时

(该文所表述的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与《炎黄春秋》杂志及炎黄春秋网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从统计数据看新中国六十年的曲折历程 
朱妙宽
 
2009年12月 炎黄春秋网刊外稿407
 
 


1949年在解放战争洗礼中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声中喜庆六十华诞。这六十年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曲折历程、取得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的六十年,是亿万炎黄子孙从饥寒交迫、贫穷落后走向整体小康、繁荣富强的六十年。六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以数学的精确性反映了这种曲折历程。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我们有必要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充分认识这种曲折历程,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历史上的是非曲直,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的关键抉择,牢牢记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的“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从而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

一、新中国六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

新中国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十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六十年。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前人经验可循,全靠中国人自己探索,所以毫不奇怪,探索的过程十分艰辛,前进的道路十分曲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已经走过的曲折道路,就可以认清今后的前进方向。邓小平在1988年说过:“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 '1'(P260)现在已经建国60年,我们同样可以说,60年来,头8年(1949—1957)好,后31年(1978—2009)也好,中间21年(1957—1978)情况不大好。下面表1是新中国六十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

表1  1952—2008年我国部分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

指             标
 单位
 19521
 19571
 19781
 2008②
 年均增长率(%)
 
52…57
 58…78
 79…08
 
人口
 亿人
 5。75
 6。47
 9。63
 13.28
 2。4
 1。9
 1。1
 
城钲人口比重
 %
 12。5
 15。4
 17。9
 45.7
 4。3
 0。7
 3。2
 
GDP
 亿元
 679
 1068
 3624
 300670
 9。2
 5。4
 9。83
 
人均GDP
 元
 119
 168
 379
 22641
 6。8
 3。4
 8。63
 
农村人均纯收入
 元
  
 73
 133。6
 4761
  
 2。9
 6。73
 
城钲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54
 343。4
 15781
  
 1。4
 6。93
 
农村人均消费水平
 元
 62
 79
 138
 32654
 4。6
 2。7
 5。43
 
城钲人均消费水平
 元
 148
 205
 405
 118554
 9。4
 3。3
 6。03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亿元
 8。6
 35。2
 210。6
 221503
 33。0
 8。9
 16。7
 
城乡人均储蓄余额
 元
 1。50
 5。44
 21。88
 16679
 29。0
 6。5
 15。5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m2
  
  
 8。1
 31。64
  
  
 4。9
 
城市人均住房面积
 m2
  
  
 3。6
 27。15
  
  
 7。3
 
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
 人
 3。3
 6。8
 8。9
 192。44
 15。6
 1。3
 11。2
 
高等教育入学率
 %
 0。5
 0。7
 1。4
 225
 7。0
 3。4
 10。3
 
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岁
 566
 576
 68。26
 737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57。5
 37.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67。7
 43。7
  
  
  
 
电话普及率
 部/百人
  
  
 0。4
 74.3
  
  
 19。0
 
公路里程
 万公里
 12。7
 25。5
 89
 358。44
 15。0
 6。1
 5。0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万辆
  
  
 136
 6467
  
  
 13。7
 

说明:①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②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3按可比价计算。4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系2007年数。5系2006年数。6据1984年中国统计年鉴。7据中国网2008…10…23。

从统计数据看新中国六十年的曲折历程
朱妙宽
2009年12月 炎黄春秋网刊外稿409 


  
  1949年在解放战争洗礼中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声中喜庆六十华诞。这六十年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曲折历程、取得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的六十年,是亿万炎黄子孙从饥寒交迫、贫穷落后走向整体小康、繁荣富强的六十年。六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以数学的精确性反映了这种曲折历程。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我们有必要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充分认识这种曲折历程,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历史上的是非曲直,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的关键抉择,牢牢记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的“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从而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
  一、新中国六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
  新中国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十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六十年。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前人经验可循,全靠中国人自己探索,所以毫不奇怪,探索的过程十分艰辛,前进的道路十分曲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已经走过的曲折道路,就可以认清今后的前进方向。邓小平在1988年说过:“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 '1'(P260)现在已经建国60年,我们同样可以说,60年来,头8年(1949—1957)好,后31年(1978—2009)也好,中间21年(1957—1978)情况不大好。下面表1是新中国六十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
表1  1952—2008年我国部分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
指             标
单位
19521
19571
19781
2008②
     年均增长率(%)






52…57
58…78
79…08
人口
亿人
5。75
6。47
9。63
13.28
2。4
1。9
1。1
城钲人口比重

12。5
15。4
17。9
45.7
4。3
0。7
3。2
GDP
亿元
679
1068
3624
300670
9。2
5。4
9。83
人均GDP

119
168
379
22641
6。8
3。4
8。63
农村人均纯收入


73
133。6
4761

2。9
6。73
城钲人均可支配收入


254
343。4
15781

1。4
6。93
农村人均消费水平

62
79
138
32654
4。6
2。7
5。43
城钲人均消费水平

148
205
405
118554
9。4
3。3
6。03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亿元
8。6
35。2
210。6
221503
33。0
8。9
16。7
城乡人均储蓄余额

1。50
5。44
21。88
16679
29。0
6。5
15。5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m2


8。1
31。64


4。9
城市人均住房面积
m2


3。6
27。15


7。3
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

3。3
6。8
8。9
192。44
15。6
1。3
11。2
高等教育入学率

0。5
0。7
1。4
225
7。0
3。4
10。3
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566
576
68。26
737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57。5
37.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67。7
43。7



电话普及率
部/百人


0。4
74.3


19。0
公路里程
万公里
12。7
25。5
89
358。44
15。0
6。1
5。0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万辆


136
6467


13。7
    说明:①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②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3按可比价计算。4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系2007年数。5系2006年数。6据1984年中国统计年鉴。7据中国网2008…10…23。


二、从统计数据看新中国六十年发展的曲折历程

表1表明,新中国60年来经历了“好”、“不大好”、“也好”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7年的头8年好。好就好在我们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就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年至1957年成功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2%的速度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全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好就好在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从而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好就好在成功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整套国家机构,建立了有利于巩固我国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好就好在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运用于中国的实际,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第二阶段,1957年下半年至1978年上半年的21年“不大好”,甚至是比较糟。糟就糟在实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阶级斗争严重地扩大化、绝对化,结果伤害了一大批革命干部、知识分子、优秀人才和无辜群众,造成了巨大不幸。从1957年下半年起,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到运动结束,在全国公职人员中被划为“右派”的有552877人,占1957年国家干部总数的5。8%(到1980年共改正了54万余人,余下的尚有一部分须陆续甄别)。'2'(P47)经过这次运动,举国上下人缄其口,左倾思潮任意泛滥。糟就糟在脱离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变革生产关系,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由于一连串错误,导致了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和严重经济困难。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人(乡村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702万人)。1961年全国总人口比1960年又减少348万人。两年合计减少1348万人。按正常情况,两年应增加2700万人。两者相加,两年中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达4000万人。此外,三年“大跃进”经济损失1200亿元,耽误时间8年。'2'(P104)糟就糟在错误发动了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遍于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国家干部占总数的17。5%,其中副省级以上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占同级干部总数的75%,全国被迫害人数包括受牵连的家属占到人口总数的1/9,约1亿人。'3'(P9)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在一次讲话中沉痛地说:“文化大革命”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元人民币。'4'(P9)由于这一系列严重错误和灾难,国民经济被推向崩溃的边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60年代10年中,就有1960、1961、1962、1967、1968这5年GDP出现负增长,而这一时期正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期。据统计,60年代按不变价计算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世界为3。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4。0%,发展中国家为2。6%,苏联和东欧国家为5。5%,日本为10。2%,而中国仅为0。2%,远远低于上述所有国家。'5'(P20)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1'(P237)有资料表明:“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民族。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1957年日本国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