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

第12章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第12章

小说: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才能的时候,他也会抛弃它,甚至同它对立。而且,不管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总会出现我们以前讲到的那个结果: 才能和天才不受法则的约束,理论和现实对立。
            建立理论的出路
   ——困难的大小并不到处都一样——
  摆脱这些困难的出路有两条。
  首先,我们对军事活动的特点作一般探讨时所谈的一切,并不是对任何职位上的人都是相同的。职位越低,自我牺牲的勇气就更为需要,而在智力和判断方面遇到的困难就小得多,接触的事物就比较有限,追求的目的和使用的手段就比较少,知道的情况也比较确切,其中大部分甚至是亲眼看到的。但是,职位越高,困难就越大,到最高统帅的地位,困难就达到了顶点,以致几乎一切都必须依靠天才来解决。
  即使从军事活动本身的区分来看,困难也不是到处都是一样的。军事活动的效果,越是体现在物质领域,困难就越小,越是体现在精神领域,成为意志的动力,困难就越大飞因此,为战斗的部署、组织和实施规定理论比为战斗的运用规定理论容易。在前一种情况下,是用物质手段进行战斗的,虽然其中也不可能不包含精神因素,但毕竟还是以物质为主。但是在运用战斗的效果时,也就是当物质的结果变成动力时,人们所接触的就只是精神了。总之,为战术建主理论比为战略建立理论困难要少得多。
  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建立理论的第二条出路所根据的观点是,理论不必是死板的,也就是说不必是对行动的规定。如果某种活动一再涉及同一类事物,即同一类目的和手段,那么,即使它们本身有些小的变化,它们采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仍然可以是理论考凛的对象。这样的考察正是一切理论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只有这样的考察才配称为理论。
  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 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理论越是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事物,就越能把客观的知识变成主观的能力,就越能在一切依靠才能来解决问题的场合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对才能本身发生作用。如果理论能够探讨构成战争的各个部分,能够比较清楚地区别初看起来好象混淆不清的东西,能够全面说明手段的特性,能够指出手段可能产生的效果,能够明确目的的性质,能够不断批判地阐明战争中的一切问题,那么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务。这样,理论就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如果一个专家花费了半生的精力来全面地阐明一个本来是隐晦不明的问题,那么他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当然就比只用短时间研究这一问题的人深刻得多。建立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能够不必从头整理材料和从头开始研究,而可以利用已经整理好和研究好的成果。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始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地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w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象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如果从理论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则和规则,如果真理自然而然地凝结成原则和规则这样的晶体,那么,理论就不但不和智力活动的这种自然规律相对立,反而会象建筑拱门时最后砌上拱心石一样,把这些原则和规则突出起来。不进,理论所以要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要和人们思考的逻辑关系一致起来,明确许多线索的汇合点,而不是为了规定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因为就是这些原则和规则,也主要是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象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有了上述观点才能建立理论,才能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有了上述观点,才可能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也就是说建立二种有用的、与现实从不矛盾的作战理论。而且这样的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它就会接近实际;以致完全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这种反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不合理的理论所引起的,它使理论和健全的理智相对立,但却常常被那些智力贫乏而愚昧无知的人用来为他们天生的笨拙作辩护。
   因此理论应该考察目的和手段的性质
      ——战术上的目的和手段——
  因此,理论应该考察手段和目的的性质。
  在战术中,手段是用以进行斗争的受过训练的军队,目的是胜利。至于如何进一步确定胜利的概念,以后在研究战斗时才能更详细地阐述,在这里,只要把敌人退出战场看作是胜利的标志就够了。通过这样的胜利,就达到了战略为战斗规定的目的,这种目的使战斗具有了真正的意义,这种意义当然对胜利的性质会产生r 定的影响。一个以削弱敌人军队为目的的胜利和一个以占领某一阵地为目的的胜利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战斗的意义能够对战斗的组织和实施发生显著的影响,所以也应该是战术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战术上使用孚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既然有些条件是战斗所离不开的,会或多或少地对战斗发生影响,那么在使用军队时当然就必须考虑它们。这些条件就是地形、时间和天候。
  地形
  地形最好分为地区和地貌两个概念,严格地说,如果战斗是在完全平坦的荒原上进行的,地形对战斗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种情况在草原地带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但在文明的欧洲地区就几乎只是空想了。因此,文朗民族间的战斗要不受地形的影响,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时间时间有昼夜之分,所以对战斗发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范围当然会超过昼夜的界线,因为每次战斗都有一定的持续时间,规模大的战斗甚至要持续许多小时。对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来说,从早晨开始还是从下午开始是有重大区别的。但是,确实有许多战斗不受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时间对战斗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天候
  天候对战斗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情况更为少见,通常,只有雾发定的影响。
  战略上的目的和手段
  在战略上,本来只有胜利,即战术成果是手段,能直接导致和的因素才是最后的目的。在战略上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时,同样也离不开或多或少对此发生影响的那些条件。
  在战略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仍然是: 地区和地貌( 不过地区还应该扩大理解为整个战区的土地和居民);时间( 不过应包括季节) 以及天候( 不过是指严寒等特殊现象) 。
            构成了新的手段
  战略也上述条件和战斗成果结合在一起,就使战斗成果,当然也就使战斗本身;有了特殊的意义;也就是使战斗具有了特殊的目的,但是,只要这个目的还不直接导致娟和,而只是从属性的,那么就应该把它看作是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战斗成果或胜利都看作是战略上的手段。占领敌人阵地就是这样一种同地形结合在一起的战斗成果。不仅具有特殊目的的单个战斗应该看成是手段,而且在共同目的下进行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任何一个更高的战斗单位,也应该看成是一种手段。冬季战局就是这种和季节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行动。
  因此,只有那些可以看作是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目的。理论应该探讨这些目的和手段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只能根据经验来确定战略上应该探讨的手段和目的
  第一个问题是,战略怎样才能把这些手段和目的详尽无遗地举出来。如果要用哲学上的方法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那么就会陷入种种困难之中,使我们得不到作战和作战理论之间的逻辑的必然性。因此,只能面向经验,根据战史所提供的战例进行研究。当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理论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尽适用于和战史相同的情况。但是这种局限性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理论讲述的问题或者是从战史中抽象出来的,或者至少是和战史比较过的。不过这种局限性与其说存在于现实中,不如说存在于概念中。这种方法很大的优点在于能使理论切合实际,不致使人陷入无谓的思考,钻进牛角尖和流于泛泛的空想。
        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问题是,理论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显然,只需要考察它们使用时的各种特性就够了。对战术来说,各种武器的射程和效能是极为重要的,至于它们的构造,虽然能决定效能,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作战并不是用炭粉、硫磺和硝石制造火药,用铜和锡制造火炮,而是运用具有效能的现成的武器。对战略来说,只需要使用军用地图,并不需要研究三角测量;要取得最辉煌的战果,并不需要探讨如何建设国家,怎样教育和管理百姓,只需要了解欧洲各国社会在这方面的现状,并注意极为不同的情况能对战争发生显著的影响。
          知识的范围大为缩小
  这样一来,理论所需研究的对象就显著地减少了正作战所需的知识的范围也犬大缩小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一支装备好了的军队在进入战场以前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军事活动所必需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在最后要用于战争以前,必须压缩成为数极少的几条主要结论,就象一个地方的许多小河在流入大海以前先汇成几条大河一样。只有那些直接注入战争这个大海的主要结论,才是指挥战争的人所必须熟悉的。
  这就说明为什么伟大的统帅可以迅速成长和为什么统帅不是学者
  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得出其他的结论,那么我们的研究就是不正确的。只有这样的结抡才能说明,为什么往往有些从未接触过军事活动的人却担任了较高的职务,甚至做了统帅,在战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 为什么杰出的统帅从来不是来自知识渊博的军官,而大多数是那些环境不许可他们获得大量知识的人。因此,那些认为培养未来的统帅必须从了解一切细节开始,或者认为这样做至少是有益的人,一向被讥讽为可笑的书呆子。不难证明,了解一切细节对统帅来说是有害的,因为人的智力是通过他所接受的知识和思想培养起来的。关于大问题的知识和思想能使人成大材,关于细小和校节问题的知识和思想,如果不作为与己无关的东西而拒绝接受的话,那就只能使人成小材。
              以往的矛盾
  以往,人们没有注意到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简单的,总是把这些知识同那些为作战服务的活的大量知识和技能混为一谈,因此,当它们和现实世界的现象发生明显的矛盾时,只好把一切都推给天才,认为天才不需要理论,理论也不是为天才建立的。
  因此有人否认知识的用处,把一切都归之于天赋
  有些靠天赋办事的人觉得非凡的天才同有学问的人似乎有天渊之别,他们根本不相信理论,认为作战全凭个人的能力,而能力的大小则决定于个人天赋的高低,这样,他们就成了怀疑论者。不可否认,这种人比那些相信错误知识的人要好些,可是很容易看出,这种人的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不积累一定数量的观念,就不可能进行智力活动,这些观念至少大部分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这些观念就是知识。那么,现在要问,我们需要的是哪类知识呢? 可以肯定地说,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人们在战争中需要直接处理的事情的知识。
       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知识
  在军事活动的领域内,指挥官职位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知识。如果职位较低,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窄而比较具体的知识。如果职位较高,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广而比较概括的知识。让某些统帅当骑兵团长,并不一定很出色,反过来也是一样。
  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虽然很简单,但运用它们却不那么容易
  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是很简单的,它只涉及很少的问题,而且只要掌握这些问题的最后结论就行了,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却不那么容易。在战争中经常会遇到的困难,我们在第一篇中已经谈过。在这里我们不谈那些只能靠勇气克服的困难,至于智力活动,我们认为只是在较低的职位上才是简单和容易的,随着职位的提高,它的困难也就增大,到统帅这样的最高职位,智力活动就成为人类最困难的精神活动之一。
        这些知识应该是什么样的
  虽然统帅不必是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也不必是政论家,但是他必须熟悉国家大事,必须对传统的方针、当前的利害关系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当权人物等有所了解和有正确的评价。统帅不必是细致的入物观察家,不必是敏锐的性格分析家;但是他必须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考方式、习惯和主要优缺点。统帅不必通晓车辆的构造和火炮的挽曳法,但是他必须能正确地估计一个纵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军时间。所有这些知识都不能靠科学公式和机械方法来获得,只能在考察事物时和在实际生活中依靠理解事物的才能通过正确的判断来获得。因此,职位高的人在军事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可以在研究中,也就是在考察和思考中通过一种特殊的才能来取得( 这种才能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本能,象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生活现象中吸取精华) ;除了考察和研究以外,这种知识还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取得。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实践,人们虽然永远不能成为象牛顿或欧拉这样的人物,但却能获得象孔代或腓特烈这类人那样的杰出的推断力。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强调智力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而陷入言过其实的学究气的泥坑中。从来没有一个伟大而杰出的统帅是智力有限的人,但是常常有些人在较低的职位上表现得很突出,可是一到最高的职位就由于智力不足而表现得很平庸。甚至同样处于统帅的位置,由于职权范围不同,智力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知识必须变成能力
  现在我们还必须考虑另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对作战知识来说比对其他任何知识更为重要,那就是必须把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它不再是某种客观上的东西。几乎在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中,人们学过的知识即使已经遗忘了,使用时也可以到落满灰尘的书本里去寻找,甚至他们每年在手头运用的知识,也可以完全是身外之物。当一个建筑师拿起笔来,进行复杂的计算来求出一个石曦的负荷力时;他得出的正确的结果并不是他自己智力的创造。首先他必须努力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计算,计算时使用的定律并不是他自己发明的,甚至在计算时他还往往没有完全意识到为什么必须用这种方法,多半只是机械地运算。但是,在战争中决不是这样。在战争中,人们的精神不断起着反应,客观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把全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能随时随地定下必要的决心。因此,他的知识必须同思想和实践完全融为一体,变成真正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个杰出的指挥官的所作所为看来都那么容易,似乎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天赋的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