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胜利者的骑兵和失败者的骑兵同样多,或者更少些,那么胜利者追击的成果就会减小,因而就会失去很大一部分胜利成果。
最后,还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同样采取迂回敌人或迫使敌人改变正面的方法的条件下,以优势兵力取得的胜利,要比以劣势兵力取得的胜利有更大的成果。人们根据勒登会战可能会怀疑这个原则在实际上的正确性,在这里请允许我们说一句我们平常不大爱说的话: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因此,统帅利用上述四种条件可以使他进行的会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固然,他冒的危险也会因而增大,不过,他的全部活动本来就免不了要受精神世界的这个力学定律的支配。
这样,在战争中就没有什么比主力会战更重要的了。因此,战略上最大的智慧就表现在为主力会战提供手段,巧妙地确定主力会战的时间、地点和使用兵力的方向,以及利用主力会战的结果。
虽然上述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它们是很复杂的,很不容易捉摸的。恰好相反,这一切都是很简单的,并不需要很多巧妙的艺术,而只需要有敏锐地判断各种现象的能力、魄力和坚决地贯彻始终的精神,以及朝气蓬勃的敢作敢为的精神,总之只要有我们以后还要时常谈到的英雄气概。在这方面,统帅很少需要书本上的知识,如果说他能够学到一点知识的话,那么更多地要通过书本以外的其他途径。
要想进行主力会战,要想在主力会战中主动而有把握地行动,就必须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和对必然性有明确的认识,换句话说,必须有天生的勇气和在广阔的生活经历中锻炼出来的锐敏的洞察力。
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教师,但是,千万别让理论上的偏见象乌云一样遮蔽住这些战例,因为,阳光即使能穿过乌云,也会产生折射和变色。这些偏见有时会象瘴气那样扩散开来,所以理论的迫切任务就是粉碎这些偏见,因为理智上产生的错误,只能用理智来消除。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尽可能地为赢得胜利作好准备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是战略默默无闻地作出的功绩。战略在这方面几乎得不到任何赞扬,只有利用了已经取得的胜利,战略才显得光彩和荣耀。
会战可能有什么样的特殊目的,它对整个军事行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取得胜利以及胜利的顶点在什么地方,所有这一切问题我们将在以后讨论①。
但是,不进行追击,任何胜利都不能取得巨大的效果;不论胜利的发展是怎样地短促,它也总有个初步追击的时间。在一切情况下都确实是这样的。为了避免到处重复这一点,我们想简短而概括地谈一谈胜负决定后必然随之而来的这个任务。
对战败了的敌人的追击,是从他放弃战斗撤出阵地的时刻开始的。至于在这以前双方交替出现的一切前进和后退的运动,都不能算是追击,而只是会战进程本身。在对方放弃战斗撤出阵地的瞬间,胜利虽然已经肯定了,但它的规模通常还很小,而且它的效果还不大。如果不在当天进行追击以发展胜利,那么胜利就不会在许多方面提供更积极的利益。如前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胜利的那些战利品是通过这种追击获得的。我们首先就来谈谈这种追击。
会战前夕的各种活动都是紧迫的,因此,交战双方军队‘的体力通常在进入会战以前就已经受到很大削弱。而在长时间的搏斗中体力消耗很大,军队可能会筋疲力竭。此外,胜利者在部队分散和队形混乱方面并不比失败者好多少。
因此,有必要进行整顿,召集失散的人员,给用完子弹的人补充弹药。这一切使胜利者自己也处于危机状态,这是我们已经讲过的。如果被击败的只是敌军的一个从属部分,它们可能被主力所收容,或者得到强大的增援,那么很明显,胜利者就很容易有丧失胜利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考虑到这种危险,就会立刻停止追击,至少给追击规定一个限度。即使胜利者并不担心失败者会得到很多增援,但在上述危机状态中,胜利者的追击的冲力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胜利者并不担心胜利会被夺走,但仍然可能发生不利的战斗,仍然可能减少既得的利益。此外,人们生理上的需要和弱点也必然对统帅的意志施加全部压力。统帅指挥的成千上万的人,都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都要求暂时避免危险和停止活动。只有少数人可以看作是例外,只有他们还能看到和想到比眼前更远的东西。只有他们还有发挥勇气的余地,在完成了必要的任务以后,还能想到其他成果,这些成果在别人看来已经是美化胜利的奢侈晶。但是,成千上万的人的呼声在统帅左右是会有人反映的,因为,人们的这种切身利益通过各级指挥官将会如实地传到统帅那里。何况统帅本身精神也很紧张,身体也很劳累,他的内心活动或多或少也会有所削弱。于是,由于人的这种常情,人们所做到的往往比能够做到的要少得多,而且做到的也只是最高统帅的荣誉心、魄力和严酷所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有许多统帅在以优势兵力取得了胜利以后,在扩大这个胜利时却迟疑不决。胜利后的初步追击,我们认为一般只限于当天,最迟到当天夜间,因为在这个时间以后,由于自己需要休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中止追击。
初步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可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骑兵进行的追击。这种追击主要是威胁和监视敌人,而不是真正紧逼敌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大的地形障碍就往往可以妨碍追击者前进。骑兵虽然能攻击精神受到震撼和力量受到削弱的部队中的零星队伍,但对敌人整个军队进行追击时,它始终只是辅助兵种,因为敌人可以用预备队来掩护退却,利用就近不大的地形障碍就能够联合各兵种进行有效的抵抗。只有真正逃窜的完全瓦解的军队在这里才是例外。
第二种,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的追击。当然大部分骑兵要参加这种追击。这种追击可以迫使敌人一直退到他后卫的、或者整个军队的下一个阵地。通常,失败者不会立刻有利用这种阵地的机会,因此胜利者可以继续追击,但多半不超过一小时的行程,至多不过二、三小时的行程,否则,前卫就有得不到充分支援的顾虑。
第三种,也是最强有力的一种,胜利者倾其整个军队的力量继续向前推进的追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失败者可以利用地形所提供的阵地,但只要觉察到追击者准备进攻或迂回,又会放弃大部分阵地,至于他的后卫,就更不敢进行顽强的抵抗了。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即使整个追击还没有结束,如果黑夜到来,通常也会停止追击。至于在少数情况下彻夜继续追击,就必须看作是极其猛烈的追击。
如果人们想到,夜间战斗时一切都或多或少要依靠偶然性,而且在会战临近尾声时,各部分之间的正常联系和会战的正常步骤已受到严重破坏,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双方统帅都害怕在夜间继续战斗。除非失败者已经完全瓦解,或者胜利者的军队具有出众的武德,能够确有把握地取得成果,否则,在夜战中几乎一切都只好碰运气,而这是任何人,甚至最卤莽的统帅也不愿作的。因此,通常黑夜会使追击停止,即使会战是在天黑前不久才决定胜负的,也是如此。黑夜可以直接给失败者一个喘息和集合部队的机会,或者,如果他想在夜间继续退却,夜暗可以帮助他摆脱敌人。黑夜一过,失败者的处境会显著地好转。大部分溃散的士兵重新归队,弹药得到补充,整个部队会重新恢复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还要继续同胜利者作战,那么这个战斗就是一个新的战斗,并非上次战斗的延续。即使在这一次战斗中失败者没有取得绝对良好的结局,也仍然是一次新的战斗,而不是胜利者收拾上次战斗的残局。
因此,在胜利者可以彻夜继续追击的情况下,即使只用各兵种组成的强有力的前卫进行追击,也能显著地扩大胜利的效果。勒登会战和滑铁卢会战就是例证。
这种追击的全部活动,基本上是战术活动,我们谈到它,只是为了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追击所获得的胜利的效果是不同于其他效果的。
在初步追击中将敌人追到他的下一个阵地,这是每个胜利者的权利,它是不受以后计划和情况的限制的。这些计划和情况虽然可能大大减小胜利者主力获得的胜利的积极成果,但是却不会妨碍利用胜利进行这种初步追击。即使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至少是极为罕见的,以致理论可以不去考虑它们。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现代战争为人的魄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活动领域。在过去那些规模小的、局限性很大的战争中,追击如同其他许多活动一样,受到一种不必要的、习惯上的限制。在当时的统帅看来,胜利的概念、胜利的荣誉,是十分重要的,以致他们在胜利时很少想到真正消灭敌人军队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消灭敌人军队只不过是战争的许多手段中的一个手段而已,从来就不是主要的手段,更谈不到是唯一的手段了。
一旦敌人把剑垂下,他们便乐于把自己的剑插入鞘中。在他们看来,胜负一旦分晓,战斗就可以停止,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继续流血就是无谓的残忍。这种错误的理论虽然不是人们作出全部决定的唯一依据,但它却能产生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占主导地位的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力量都已耗尽,军队已不可能继续进行战斗。如果一个统帅只有一支军队,而且估计这支军队不久将会遇到无力完成任务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进攻中每前进一步都是常常会遇到的) ,那么他当然要十分珍惜这个夺取胜利的工具。但是,显而易见,这种估计是错误的,因为追击时自己兵力遭受的损失比对方的损失要小得多。这种看法所以一再产生,是因为人们没有把消灭敌人军队看作是主要的。因此,我们看到,在过去的战争中,只有象查理十二、马尔波罗、欧根、腓特烈大帝这样一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才在胜负决定以后立即进行有力的追击,而其他统帅大多是占领了战场就满足了。到了现代,由于导致战争的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更加激烈,才打破了这种因循守旧的限制。于是,追击成了胜利者的主要事情,战利品的数量因此大大增加。如果在现代会战中还可以看到不进行追击的情况,那只是例外,往往是由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
****************
蚂蚁爬爬
antpp
****************
例如在格尔申会战和包岑会战中,联军是由于骑兵占有优势才避免了彻底的失败。在格罗斯贝伦和登纳维次会战中,是由于瑞典王储不愿意而没有追击。在郎城会战中,是由于年老的布留赫尔身体不适,才没有进行追击。
博罗迪诺会战也是属于这方面的例子,关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多讲几句,因为我们并不认为单单责备一下拿破仑就可以完事,同时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以及许多类似的情况( 即在会战结束时统帅被总的形势所束缚的情况) 是极其罕见的。有些法国军事著作家和拿破仑的崇拜者( 例如沃东库尔、尚布雷、塞居尔) 严厉地责备拿破仑,怪他没有把俄军全部逐出战场,没有用他最后的兵力粉碎俄军,否则就可以使俄军失利的会战变成彻底的失败。在这里详尽地说明双方军队当时的情况将会离题太远,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当拿破仑渡过涅曼河时,他统率的准备参加博罗迪诺会战的军队共有三十万人,而到博罗迪诺进行会战时,却只剩下十二万人了。他可能担心这些兵力不足以向莫斯科进军,而看来莫斯科是决定一切问题的焦点。在取得这次胜利后,他确信可以占领这个首都,因为看来俄国人决不可能在八天内发起第二次会战。拿破仑是希望在莫斯科缔结和约的。
假使能把俄军打垮,缔结和约的把握当然更大,但无论如何到达莫斯科是重要的,因为如果率领一支兵力雄厚的军队到达莫斯科,就可以依靠这支军队控制首都,从而控制整个俄国及其政府。后来的事实表明,他带到莫斯科的兵力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在博罗迪诺为了打垮俄军而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消耗殆尽,那就更不能做到这一点了。
拿破仑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在我们看来,他做得完全正确。因此这种情况不能算作是统帅由于总的形势而不能在胜利后进行初步追击的例子。这里涉及的不单纯是追击的问题。当天下午四时,胜负已经决定,可是俄军仍保有绝大部分战场,而且不打算放弃它。他们准备在拿破仑重新发起攻击时进行顽强的抵抗,尽管这种抵抗一定会遭到彻底失败,但也会迫使对方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只能把博罗迪诺会战列入包岑会战一类没有进行到底的会战。但包岑会战中的失败者愿意早一些离开战场,而博罗迪诺会战的胜利者却宁愿满足于半个胜利,这不是因为他怀疑胜局是否已定,而是因为他的兵力不足以获取全胜。
如果我们回到正题上来,那么,从我们的考察中,对初步追击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胜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追击时的猛烈程度;追击是取得胜利的第二个步骤,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第一个步骤更为重要;战略为了同战术接近,以便利用战术上取得的完整的成果,就要求战术获得全胜。
但是,初步追击只是发挥胜利的潜力的第一步,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胜利的效果才仅仅表现在这种初步追击上。我们曾经说过,胜利的潜力的作用是其他条件决定的。
在这里我们不准备谈这些条件,但是我们不妨谈谈追击的一般情况,以免在可能涉及到它的场合一再重复。
继续追击就其程度来说又可分为三种:单纯的追踪、真正的紧逼和以截断敌人退路为目的的平行追击。
单纯的追踪可以使敌人继续退却,一直退到他认为可以再度发动一次战斗的地点为止。因此,单纯的追踪能够充分发挥已得的优势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得到失败者所不能带走的一切,如伤病员、疲惫不堪的士兵、行李和各种车辆等。但是,这种单纯的追踪不能象下面两种追击那样使敌方军队进一步瓦解。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把敌人追到原来的营地和占领敌人放弃的地区,而是要索取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每当敌人的后卫要占领阵地时我们就用做好攻击准备的前卫向他发起攻击,那么这就可以促使敌人加速运动,促使敌人瓦解。——敌人的瓦解主要是由于敌人在退却中毫无休止地逃窜所引起的。对士兵来说,在强行军后正想休息的时候又听到敌人的炮声,这是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天天遇到这种情况,就可能引起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况下,失败者往往就不能不承认,对方的意志是无法抗拒的,自己已无力抵抗。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军队的精神力量就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削弱。如果能迫使失败者在夜间行军,那么,紧逼追击就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因为,失败者在傍晚被胜利者逼迫离开选定的营地( 不论这个营地是整个军队本身用的还是后卫用的) ,就只好进行夜行军,至少在夜间继续后撤另找宿营地,这两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