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俱舍论疏 >

第63章

俱舍论疏-第63章

小说: 俱舍论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名無間由有無間業無間必入地獄。有此無間業。與此無間業合名無間者。
    論。三障應知何趣中有。已下一頌。就趣等分別三障。論曰至非扇搋等。述處及人。論。所以者何。問也。論。即前所說至無逆所以。答。即前所說無斷善不律儀所以。即是此中無逆所以。論。又彼父母至樱鼰o間罪。述異師釋。正理論云。鬼及傍生亦准扇搋等釋。論。然大德說至如聰慧馬。述異說也。聰慧馬者。如說有馬。人欲取其種遂染其母。色異於常令其行欲。後知是母斷勢而永死。論。若有人害至心境劣故。明異趣境劣不成逆也。婆沙廣有問答。論。已辨業障至唯無想處。明餘障通五趣也。三惡趣全是異熟障。人唯北洲。天唯無想。其煩惱障無文簡別。故知五趣全有。

俱舍論疏卷第十七

沙門法寶撰
保延三年八月二十四日秉燭點了
此卷落失不可說盡
予齡及六十奈俱舍學何  角樹
俱舍論疏卷第十八

                沙門法寶撰
            
    
       

分別業品第四之六

    論。於前所辨已下。第二別明業障。就中有六。一出業體。二別明僧破。三明成逆緣。四明加行定。五明重罪中大過。六明無間類。此一行頌第一明業障體。
    論曰至是虛誑語。出五逆業體。天授知五法實非是道。誑無知比丘說是道。故是妄語。餘四身業。出佛身血是加行。餘三是殺根本。論。既是虛誑語何緣名破僧。問也。
    論。因受果名或能破故。答。因虛誑語彼僧破故。誑語是因。僧破是果。因取果名名為破僧。或能破者。以虛誑語有其力用能破僧故名破僧也。從用為名名為破僧。
    論。若爾僧破其體是何。此下第二明僧破體。就中有五。一僧破體及成人。二能破成時處。三具緣成破僧。四破二種僧別。五無破法輪時。此一頌第一明僧破及成人也。論曰至行蘊所攝。出破僧體。此釋破僧是不和合。無覆無記。行蘊所攝。婆沙一百一十六評曰。隨住六識隨住五受皆能破僧。問僧破以何為自性。答以不和合。無覆無記不相應行為自性。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餘處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准此論文。不和合性即是非得無別體也。所以得知。准婆沙六十。評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即是非得。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退與順退法異。順退法以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為自性。如僧破與破僧罪異。僧破以不和合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准此論說。退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與僧破同退既更無別法。即是非得。故知僧破不和合性。即是同欲同忍非得。無別體性。論豈成無間。問。既是無覆無記豈成無間罪。論。如是僧破至是無間果答。如是無覆無記僧破因妄語生。妄語是無間罪。僧破之因。僧破不和合性。是妄語無間之果。果雖無記。因是不善故成無間。論。非能破者至所破僧眾所成。明成僧破人。僧破是所破僧成也。
    論。此能破人何所成就。下一頌。第二明能成無間罪等。論曰至語表無表業。此釋能破體。前問云。此能破人何所成就。答云。此能破人成破僧罪。誑語為性。明十業道中是虛誑語。即僧破俱生語表無表業者。明成時也。論。此必無間至不必生於無間。答第二·第三問。破僧果熟何處幾時。答云。無間大地獄中。答處。經一中劫。答時。便明餘逆處不定也。
    正理論云。然此不經一大劫者。欲界無有此壽量故。一中劫時亦不滿足。經說天授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證獨覺菩提故。然不摺硥垡唤傺浴R唤偕俜种辛⒁唤倜省,F有一分亦立全名。如言此日我有障礙。或如說言贌宓取U摗H糇鞫嗄嬷镣幸簧枴N迥婢闶谴紊堋H绾我粫r同受五果。論。隨彼罪增至五倍重苦。答也。正理論云。若造多逆。初一已招無間獄生。餘應無果。無無果失。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隨彼罪增苦還增劇。謂由多逆感地獄中大柔軟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或無中夭。受苦多時。如何可言餘應無果。今詳。異熟因果通於三世。故知因果相屬性定。五逆果體各別不同。若感色身諸根並感平為增上令所招果身大柔軟。所生苦受時促品增。平起相續經一劫等。若依成實論。若一劫受苦。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同受。餘後四劫從初為名生報。多同經部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若依正量部。若造乃至五逆。五劫受苦。於中初是生報。後四劫是後報。各各別感。若依大乘。對法論第八云。問若造多無間業者。於無間生中云何得受其異熟。答於一生中頓受一切所得異熟。無有過失。所以者何。若造眾多無間業者。所感身形最極柔軟。所有苦具眾多猛利。由此頓受種種大苦。又次下文云。於此業中從初熟位。建立順現法受等名。不唯受此一位異熟。乃至。若作是說。即善順訶怨心經。如彼經言。由無間業於那落迦中數數死生受大苦異熟。(准此論文。同經部。正量部說。大乘亦許一業引多生多業引一生也)。問准此對法。前後相摺4鹩袃舍尅R会尅G半S轉理門同有部相說。後依大乘。若不爾者。前說一生以多倍受苦。如何後說經多劫耶。二釋。准此即若造多逆於多劫中多倍受苦。由互相資成大苦故。非唯五倍一生受畢。問若爾何故立世經云。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世。天授造三逆入地獄。至第十劫減。至四萬穢時。來生人中證獨覺菩提。天授造三逆罪。准訶怨心經。合受三劫罪。因何不滿一劫得獨覺耶。若謂立世經同有部故是小乘經。訶怨心經同正量部等。因何不是小乘經也。兩文相摺A⑹澜浾f文極分明。不可通釋。訶怨心經容可釋也。於地獄中數死生者。似死生故名為生死。如等活地獄。又准智論。天授入地獄中猶如拍□。如何三劫入於地獄。彼宗應思。今詳有部義宗。若造餘趣次生定受業者。不造五逆。若造餘逆生餘地獄。不造破僧。若先造破僧後造餘逆。皆入阿鼻。
    論。誰於何處能破於誰。已下一頌。第三明具成緣成破等。論曰至言無威故。明能破人也。正理四十三云。要大比丘必非在家·比丘尼等。以彼依止無威德故唯見行人非愛行者。以惡意樂極堅深故。於染淨品俱躁動故。婆沙一百一十六大意亦同。
    論。要異處破至對必無能。明破處也。言。異處者。謂羯闍尸梨沙山。此云象頭山。山頂如象頭故。在鷲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天授住彼而破僧故。非對大師。(師在鷲峰山。應撿文)舊云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之與伽耶聲相近故。故謬傳爾。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峰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論。唯破異生至說愚夫言。明所破僧也。正理云。唯破異生非破拢摺K荒芤米C淨故。有說得忍亦不可破。由決定忍佛所說故。論。要所破僧至在如是時。明正破時。同忍佛教名為和合。忍有異佛及別佛教名為僧破。正忍之時是僧破時。亦是結彼破僧罪時。婆沙一百一十六云。齊何當言法輪僧破。有多釋。如是說者。若由意樂誓受餘師。謂彼愚癡諸比丘眾。由定意樂。發如是心。作如是語。提婆達多是我大師。非佛世尊。齊此當言法輪僧壞。論。此夜必和不經宿住者。明破已經幾時。真諦師云。日將暮時破。至夜三更還復和合。故言此夜必和不經宿住。論。如是名曰至壞僧和合故。總結上也。正理云。謂由僧壞邪道轉時。拢辣徽跁簳r不轉。言邪道者。提婆達多妄說五事為出離道。一者不應受用乳等(等取酪。等四味)二者斷肉。三者斷K恼邞徊唤匾路N逭邞泳勐溥吽隆1娙羧淘S彼所說時名破法輪。亦名僧破。婆沙一百一十六云。云何五法。一者盡壽著糞掃衣。二者盡壽常乞食。三者盡壽唯一坐食。四者盡壽常居迥露地。五者盡壽不食一切魚肉血味K乳等(不同正理亦可相似)。
    論。何洲人幾。已下一行頌。第四明破處及幾人破。論曰至過此無限。明處及人數。所以極少猶須九人。四人成眾。邪·正二眾合有八人。一人為佛故九人也。餘洲無佛豈得言我是佛。人不信也。頌中言等。顯過九人其數無限。論。唯破羯磨至故亦言等。明破磨僧。正理云。於何時分容有破僧·破羯磨僧。從結界後迄今亦有。至法未滅。破法輪僧除六時他。婆沙云。問破僧時佛在眾不。答佛時住彼界內而不在眾。云何知耶。曾聞。提婆達多欲破僧時。佛以慈愍故呵制之言。提婆達多汝勿破僧。勿起極重惡不善業。勿趣非愛大苦果處。佛雖如是慇懃呵制。而彼都無止息之心。爾時世尊起正智見審觀前際。勿我昔時破他眷屬。即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彼業異熟今現在前。觀見是已知此僧眾定當破壞。便入靜室默然宴坐。提婆達多便破壞僧。故知世尊在於界內而不在眾。婆沙一百六。問破羯磨僧破法輪僧。有何差別。答破羯磨者。謂一界內有二部僧。各各別住作布灑他羯磨說戒。破法輪者。謂立異師異道。如提婆達多言我是大師非沙門喬答磨。五法是道非喬答磨所說八支拢馈
    論。於何時分。已下一頌。第五明無破法輪僧時。論曰至無破法輪。明六位無破法輪僧。婆沙云。非初·後者。由此二時諸比丘眾。於拢讨泻秃弦晃丁2豢善茐摹7庆抖捨闯鰰r。謂拢讨形瓷洌姸N皰時。非未和合共結界時者。要一界內有二部僧別住異忍方名破僧故。非未建立第一雙者。謂未建立第一雙時。定無能破法輪僧者。諸佛法爾皆有第一雙賢拢茏印H粲衅茐姆ㄝ喩选2唤浫找埂4说谝浑p還令和合。非於大師涅槃後者。若於大師般涅槃後。作如是言我是大師非如來者。咸共責言。大師在世汝何不言我是大師。今涅槃後乃作是語。是故決定於此六時法輪不壞。於所餘時法輪可壞。論。非破法輪至有此事故。明破僧由業。正理論云。於此賢劫迦葉波佛時。釋迦牟尼曾破他眾。故婆沙云。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問因何二說不同。答有兩事。二論各引一證。又釋。婆沙日月劫故云無量無數劫。
    論。且止傍論。下一行半頌。大文第三明逆緣也。論曰至故成逆罪。釋成逆緣。父母是恩田。餘三是德田。身是德依故壞成逆。正理云。若有父母子初生時為殺棄於豺狼路等。或於胎內方便欲殺。由定業力子不命終。彼有何恩棄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於子事急起欲殺心。然棄等時必懷悲愍數數緣子愛變纏心。若棄此恩下逆罪樱轱@逆罪有下·中·上。故說棄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設彼無恩但害其命。必應無間生地獄中。諸聰慧人咸作是說。世尊於法了達根源作如是言。但應深信。論。父母形轉殺成逆耶。問也。論。逆罪亦成至謂父轉形。明父·母轉根殺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轉作畜生。殺不成逆。論。設有女人至能長成故。明從生本成逆也。正理論云。害其養者成無間同類。論。若於父母至謂餘而殺。明铡怀赡孀铩F派持性啤G彩垢改感袝r殺。若父母坐殺。不成逆罪。如是等但舉本心不同。皆不成逆。論。若一加行至勢力強故。明兩境同處。起一加行。殺於二類。表唯從強。無表具二。論。尊者妙音至極微成故。此師意說。表亦有二。正理論云。今觀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餘罪攝。論。若害阿羅漢至亦成逆罪。無簡別心者。定起殺意無簡別心。此是羅漢我即不殺。正理論云。有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亦無決定解此非阿羅漢。無簡別故害成逆罪。非於父母全與此同。以易識知。而不識者雖行殺害。無棄恩心。阿羅漢人無別標相。既難識是。亦難知非。故漫心殺亦成無間。此應成下。境勝非全不成逆罪。論。若有害父至依止一故。釋依一緣異。於一身上雖有恩德二田。依止身一故成一逆罪。應說重逆。
    論。若爾喻說至謂害父殺阿羅漢。引譬喻經難。佛在世。南印度國有一國王。以國委付太子始欠持。往室羅筏歸佛出家得阿羅漢果。太子無道專行非法暴亂百姓。有舊老臣至父王所具陳上事。請王還國示誨太子。父王許請遂還本國。太子佞臣恐被誅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還來奪太子位。請遣一使在路殺。太子迹素运烨彩箽ⅰ8竿踔獦I因緣應合子殺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謂害父殺何羅漢。始欠持此言頂髻。論。彼顯一逆至呵責彼罪。通難也。論。若於佛所至無間則無。明以殺心出血方成逆罪。正理論云。打心出血無間則無。無決定心壞福田故。婆沙四句分別。有出血不成逆。謂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謂以殺打佛。令血處成二分而不出皮。或俱句。如殺心出佛身血。或有俱非。除上爾所。論。若殺加行時至無殺加行故。明加行時非阿羅漢無逆罪也。
    論。若造無間加行不可轉。已下半行頌。第四明加行定無離染等。論曰至與彼定相摺省H糇髂婕有斜囟ǔ烧摺V虚g決定無離染得果。定生地獄故。餘殺等加行中間。若拢郎I道不起。轉作拢讼嗬m定不合成殺業等故。准此。或容彼命雖斷業道不成。或由道力令命不斷。正理四十三云。然我所宗無間加行總說有二。一近。二遠。於中近者不可轉故。本論依之而興問答。謂有於母起害加行。纔擊無間母命未終。或母力強反害其子。或為王等擒捉而殺。或子壽盡自致命終。本論依斯作如是說。(頗有未害生殺生未滅。此業異熟定生地獄耶。曰有。如作無間業加行位命終)於中遠者。由尚未至不可轉位容有可轉。若不爾者。世尊應說無間加行亦無間罪。譬喻者言。五無間業尚有可轉。況彼加行。乃至廣說。
    論。於諸惡行無間業中下一頌。第五明重罪大果。論曰至障世生天解脫道故。明破僧罪大。子法非法者。天授知佛是一切智。八正是真。自非一切智。五法妄也。顛倒顯示者。誑其愚者。顯真是妄。示妄是真等。此無間中為最大罪。一由傷毀佛法身故。二由障世生天。解脫道故。出大罪所以。正理云。謂僧已破乃至未合。力能遮遏諸異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餘果。若已得餘果令不得離染。若已得離染令不證漏盡。習定。溫誦。思等業息。論。謂僧已破至罪為最重。釋是最大罪因。論。餘無間罪至恩等少故。明餘逆輕·重次第。第五。謂出佛身血。第三謂殺阿羅漢。第一。謂殺母。第二。謂殺父。恩等少故者。釋漸輕所以。
    論。若爾何故至邪見最大。難也。若破僧罪大者。破僧語業。何故身語意罰入地獄名為三罰。經說意罰為最重。不說語業。論。據五無間至說邪見重。答。據義不同不相摺病U摗;蛞来蠊寥绱握f重。第二釋。據招大果。破僧為重。據仙人意憤害多有情。意業為重。據能斷善根。邪見為重。論。感第一有至說世善言。明善中大果。有二。一世善。二出世善。世善感第一有思。出世善謂金剛喻定相應思也。
    論。為唯無間罪定生地獄。已下一半頌。第六明無間同類。論曰至是五逆同類。正理論云。言同類者。是相似義。今詳。相似是得罪相似。謂此五同類得罪與所似罪輕重相似名為同類。如次與五無間同類。奪僧和合緣者。謂奪僧資具等。
    論。有異熟業於三時中。已下半頌。大文第五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