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生活习俗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分别举行“告别晚会”。新郎为自己男伙伴举行的告别晚会叫做“埋葬单
身汉生活”。这一告别晚会在婚礼的前夜举行,新郎邀其男同伴们到自己家
来举行一次“葬礼”,以示对单身汉生活的告别,为此,要制做一个象征性
的“棺材”,里面放上三两瓶白酒,然后把“棺材”摆在桌子中央,由新郎
摆酒设宴招待前来“吊葬”的亲朋好友,并且点上蜡烛,奏起哀乐,举行“安
魂祈祷”仪式。最后大家将“棺材”抬起来,新郎在前、众人在后抬着“棺
材”,把它埋在新郎的院子里。而且还要举行盖土仪式。有趣的是,当这家
的第一个孩子出世的那天,当年那些参加“送葬”的人都要过来,一起把“棺
材”挖出来,一起畅饮那几瓶随同“棺材”入葬的白酒,以示祝贺。新娘为
女友们举行的“告别晚会”则文雅多了。在会上,女友们向新娘献上花束或
花篮,然后唱起深情的送别歌。晚会在大家邀请新娘一起跳舞的欢乐气氛中
结束。在这两种告别晚会举行后的第二天早晨,新郎在亲友的伴送下到女家
迎亲,然后一对新人在双方的亲友簇拥下,由乐队引导到教堂举行结婚仪
式。俄罗斯人在婚礼前夕也要举行所谓的告别女友和告别男友晚会。在婚礼
前的一天晚上,未婚妻同自己的女友一起度过,未婚夫同他的男友一起度
过。这个仪式标志着单身生活的结束,直至今日也是如此。在婚礼上,俄罗
斯新娘身着白色婚礼服,或穿其他鲜艳的礼服,如果礼服没有袖子,可戴手
套或用假花编成的手镯。新娘的头上也由过去的盖布、头纱,换成了今日的
假花、发卡、彩带和珠串。而新郎在婚礼上则穿深色礼服,戴白手套,里面
的衬衫则必须是新娘送的。新娘手中的花束由白色和玫瑰色组成:白色象征
纯洁、温柔,玫瑰色象征年轻。按照习俗,新郎新娘应乘不同的车辆去婚姻
登记处,所以婚礼车队至少有两辆车。汽车开到新郎家,车子可装饰上彩带、
旗子和鲜花。当新郎新娘走进宣布结婚的大厅时,新郎的左手挽住新娘。新
郎新娘在结婚证上签字以后,两人一起坐进婚礼车队的第一辆车。
… Page 86…
在婚仪后的酒宴上,能歌善舞的俄罗斯人是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的,第
一对上舞场的应当是新郎新娘。他们跳的是华尔兹。接下来的规矩是,新郎
先邀请岳母,再邀请自己的母亲跳;而新娘则是先同丈夫的父亲跳,再同自
己的父亲跳。
在有些农村地区,俄罗斯人在婚仪上仍保留着劈木柴的内容。这是考验
新郎是否能持家,因此首先要看他会不会劈木柴。当新郎举起明晃晃的斧
头,把树段劈成一块块木柴,并在炉膛里点燃时,大家会大声说:“姑娘啊,
你真有福气,找到了一个会当家的好丈夫!”此时新郎也会情不自禁地拥抱
和亲吻新娘。那耀眼的柴火光象征着爱情,映红了他们幸福和微笑的脸;那
火光越来越亮,似乎也给所有来宾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新婚夫妇的爱情之火
也将会像炉火一样越烧越旺。
亚美尼亚人举行婚礼时,要扔给新郎、新娘一个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
面饼。据说这样,新婚夫妇的日子将会过得非常富有,永远不会缺吃少穿。
乌克兰人要在新婚夫妇面前铺上一块乌克兰的大白毛巾,让新郎新娘双
双站在上面。这意味着忠实的伴侣将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乌兹别克姑娘7岁时就要开始学刺绣,结婚时至少要拿出10件女红做
嫁妆。她们还要用芝麻、花生和核桃做的酥饼招待客人。来宾中的未婚男女
吃了它,预兆着会找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
拉脱维亚人结婚时,新婚夫妇要越过涅里斯河上的7座桥梁。其含意是:
桥梁能征服河流。新婚夫妇共同越过桥梁,那么在他们今后的共同生活中,
一切障碍都能克服。还有的拉脱维亚人喜欢在举行结婚仪式后,往波罗的海
里扔一只密封的空酒瓶,里面装进一张写着新婚夫妇姓名、结婚日期和住址
的纸条,欢迎拣到酒瓶的人在他们结婚10周年时到家里来作客。
离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从战场上返回的士兵和其配偶都
发现,重逢所带来的不幸要比他们预期的更多,但当时欧洲主要国家的法律
都实行的是“有过错离婚”的限制离婚主义,因此,分居成了解决婚姻关系
破裂的非正式手段。在意大利,成千上万个丈夫在无法与他们的妻子履行正
式的离婚手续时与其他女人同居,但社会却强烈反对妻子做同样的事。这是
绝对不平等的。鉴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从60年
代起,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离婚立法也出现了新变化,从“有过错”而
批准离婚向“无过错”也可以批准离婚转变,从追究当事人双方婚姻关系破
裂的责任转向不追究责任,主要以婚姻关系破裂的实际状况作为判定离婚的
根据。英国1969年公布的《离婚改革法》以婚姻关系破裂的事实和一定期
限的分居作根据,承认离婚既可归因于一方的缘由,也可出自双方的缘由,
既可能当事人有过失,也可能当事人双方均无过失。法国1975年制定的法
律规定,只要夫妻双方同意就可以离婚而毋须提供说明。在丹麦和瑞典,也
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离婚制度了。
欧洲国家的法律不仅给予离婚以更大的自由,而且简化了离婚的手续,
… Page 87…
同时也减少了离婚所需费用。离婚后交付赡养费的情况也由过去的男方支付
而改为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判决来决定父母哪一方支付,因为在很多家庭中
男女双方都参加工作,挣有薪水,有的妇女比丈夫挣得还多。离婚自由主义
①
使得离婚率在欧洲国家持续上升,从1960年至1980年,法国的离婚率增
长了3倍,在80年代初,法国每年有8万多对夫妇离婚,到了80年代末离
婚对数突破了10万。瑞典的离婚率更是高得惊人,曾一度超过了50%。1982
年瑞典全国登记结婚的有37000多对,而同年离婚的达20000对。离婚率达
54%。瑞典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不到12年。但是在西班牙和爱
尔兰,离婚仍受到严格限制。
(2)美洲
美洲分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部分。从当代经济形态划分,最发达的国家
和地区在这里,最不发达的地区和部落也在这里。美国在二战后最终爬上了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因此它也吸引了世界各地,包括美洲其它部分在
内的移民,并形成了既同其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有关,又同其发达
的经济和科学有关,既同传统文化有关,又同现代生活环境有关的独特的丰
富多彩的美洲习俗文化。作为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俗,在这里既
可找到古代群婚习俗的残余,又可见到当代人对历史上保持最久、最专一的
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的公然挑战。
联姻形态 美洲的联姻方式主要分为宗教婚姻、世俗婚姻和习惯法婚姻
三种。宗教婚姻属传统式婚姻,它是通过在教堂中由牧师主持宗教仪式而结
合的婚姻。同欧洲国家一样,这是一种普遍的婚姻缔结形式。世俗婚姻指婚
礼不采取宗教教仪式,而由地方官或其他人主持,新郎新娘到指定的政府有
关机构去领取结婚证书。而习惯法婚姻则是指男女双方同意结合后,夫妻同
居,就自然结成了合法婚姻,既无需领取结婚证书,也不举行任何仪式。这
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很常见,如爱斯基摩人不讲究结婚形式,如男方选对女
方作妻子,就送一套保暖的衣服作为礼物,然后女子把这套衣服穿上,自穿
衣之时起,她就正式成为这个男子的妻子了。美国早期开发大陆时代也是这
样,因为当时人们很难就近找到地方官吏和牧师。至今美国有21个州认可
习惯法婚姻。
目前美洲最通行的婚姻形态,仍是一夫一妻制,有的社会学家又把它细
分为五种类型:1。冲突不断的婚姻;2。无生命的婚姻;3。消极投合的婚姻;
4。充满活力的婚姻;5。全面的婚姻。后两种婚姻类型应该说是人类一夫一妻
制的支柱形态,但前三种婚姻类型越来越受到舆论的批评,持此种观点的人
认为,这三种婚姻形式都是对其婚姻实质内容——爱情与性的束缚和压抑。
与其这样结婚,倒不如不结婚。
非婚同居 未婚同居不是新事物。在秘鲁,婚前同居可以说是古已有
① 本文中的离婚率是指年离婚人数与年结婚人数之比率。
… Page 88…
之,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心爱的异
性。同时,未婚同居作为男女两性的一种结合方式越来越普遍化。二战后,
高速率的社会变迁,更替了人们的行动价值,也逐渐填平了两性之间存在的
传统沟壑,这些都为青年异性之间广泛的社会交往扫除了障碍。于是,非婚
同居首先在美国文化这种适宜的气候中迅速蔓延下来。
尽管非婚同居在美国有一定的市场,但它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少年
未婚母亲的出现、单亲家庭的增多、流浪儿童的问题,犯罪率的升高等,也
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忧虑。
求偶求爱 美洲人的求偶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传统习俗,也有现代新
潮。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至今保留着祖辈传下的“抢新娘”的习俗,当一个
男青年看中一个姑娘时他就直接向她征求意见。如果姑娘同意,他就可以到
她家里“抢新娘”。在严寒的冬季,小伙子必须在冰天雪地里等待新娘出门
的机会,才能动手“抢”。而姑娘明知小伙子在外面冻得浑身发抖,却仍坐
在屋里谈笑风生,佯装不知。姑娘这样做的用意,是为了进一步考验小伙子。
只要小伙子把姑娘“抢”到手,就算正式结婚,一不用举行任何仪式,二无
需履行任何手续。而且一旦同居,便要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在这个民族中,
没有离婚之说,除非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才能另行嫁娶。巴西的印第安人则
保留着姑娘首先求婚的权利。印第安姑娘如看中哪个小伙子,就会给自己的
意中人带上一罐饭。如果小伙子吃完了,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随后举行婚
礼;如果没吃完,则表示请求给予一定的考虑时间,如果拒绝吃饭,那就是
回绝了姑娘的求婚。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青年们接触机会较多,选择范围很大,因此当代青
年交朋友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他们的求偶的自主权不仅受到其父母的尊
重,而且很少通过媒人介绍。最大的变化则表现在当今有些青年求爱时倾向
于性爱的结合,而不是象往昔那样重视感情结合。准备结婚的夫妇为了避免
有朝一日由于他们婚姻解体而造成的财产和金钱纠纷,倾向于在婚前双双找
律师替双方签订一份“婚姻合同”。签订“婚姻合同”最初是那些上了年纪
而再婚的夫妇和那些离婚后财产纠纷未了结又再婚的夫妇。前者大多有了第
二、甚至第三代,希望把财产传给各自的子孙。如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
同希腊船王阿里斯多托·奥纳西斯结婚时,就签订了一份多达170项条款的
婚姻合同。后者要首先规定离婚的纠纷必须结束,并且谈妥财产以及赡养方
面的问题,然后再涉及再婚双方的财产归属,按各自收入分担家庭的开支,
准备生育几个孩子和子女的生活费如何分担等具体规定问题。近年来,越来
越多的未婚夫妇也倾向于在婚前签订“婚姻合同”,以免离婚时纠缠不清。
说明金钱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婚姻习俗之中。
职业红娘 尽管当代社会流动性增加,男女就业机会均等,相互接触机
会增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觅到合适的配偶。于是,各种各样的现代红娘—
—婚姻介绍所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专门为男女找配偶的商业性机构,在婚姻
… Page 89…
介绍所里,人们要求找配偶,必须先交出一笔佣金,并在一张表格上填上自
己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财产状况,提出找什么样的人,然后由“红娘”根
据填表人本人的基本状况和对对方的择偶要求,来牵媒拉线,介绍双方相
识。这样每交一次费可以负责介绍几次,如你仍不满意,则需要再交费,介
绍所重新给你介绍配偶。近些年来,电脑技术装备了各个婚姻介绍所,使得
前去择偶的人更便于查找自己的意中人。据统计,现在美国的各种婚姻介绍
所数以万计,“职业红娘”的从业人数不下二十万人。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最大的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一家“国际红娘”,它在全国的五十多个城市设
有分所,工作人员达一千余人,其中多为女性,每年接待近万名顾客。
由于市场竞争,这样的婚姻介绍所必须办出特色,才能有立足之地,因
此五花八门的介绍所应运而生,各以其“特种服务”吸引不同年龄、不同种
族、不同背景、不同需要的求偶者。如“空中红娘”是通过电视搭桥;“一
见钟情”介绍所答应为“钟情”的顾客提供免费去名胜度假:“黄昏”介绍
所专为老年人服务;“外来人”介绍所能解决外国移民的择偶问题,此外,
还有专为残疾人服务和为特殊体型人服务的婚姻介绍所。据统计,去婚姻介
绍所的人以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为多;从性别看,女性比男性多;再婚者约
占前去择偶者的一半。婚姻介绍所事业的兴旺繁荣,与当代婚姻的不稳定性
和离婚率的上升直接有关。它反映了当代婚俗演变的新特点。婚礼婚宴按照
传统的婚俗,美洲国家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样,婚礼上的一些固定仪式以及
婚礼后的婚宴是免不了的,但在60年代以后,美国的一些人主张婚礼从简,
婚礼在法院举行,由一名法官证婚。新娘新郎都穿着普通衣服,不办宴会,
不请客人,不接受送礼。通常只有双方的父母、亲属在场。也有一些婚礼在
户外举行,类似野餐似的,与父母、兄弟、姐妹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共餐一顿,
就算举行了婚礼。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办理结婚手续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外
国人在此登记结婚,也只要出示一下旅行护照就可以了,这里不仅办事效率
高,而且举办婚礼的费用也低,一对情侣只需带来良好的愿望和五十美元的
费用就可以在此了却终身大事。本世纪初,此地只举办过三次结婚典礼,1960
年上升为二万次,1986年为六万五千次,其中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