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 >

第10章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第10章

小说: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值得怀疑,耶稣的教诲变成了教会组织从事商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工具。教会组织要求人们遵循耶稣的教诲,但他们自己却表里不一。在东方成道的佛祖,是那样慈爱而又明慧,甚至能够那样快乐地迎接死亡的到来,但在许多地方,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已经变得极端教条主义。
  宗教的始祖与宗教组织之间的这种差异并不令人惊奇。当一个人成道之后,他就生活在真理之中,他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就会散发出真理的芬芳。于是,就会有一帮专家跑来诠释他说过的每一句话,而这些专家也因此理直气壮地掌握了某种权力他们对真理的诠释权。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牟利,宗教就这样成了商业的工具,成了政治的工具,成了一种道貌岸然的阴谋。
  你知道如何经营商业和政治吗?也许你研究过许多商业兵法和政治权谋,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恐吓+诱惑〃两大秘诀。

  第27节:规则与领悟

  第一秘诀:恐吓。
  你害怕吗?很好。经营商业和政治的第一秘诀就是让你害怕。
  如果你不害怕,那就设法让你害怕。如果你害怕,那就设法让你更害怕。当一个人害怕时,他就有需求了。他会到处寻找一种满足需求的方式而你,刚好可以提供这种方式。
  第二秘诀:诱惑。
  如果他害怕,他就会需要你。如果你恐吓他,他就会更需要你。然而,仅仅让他害怕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诱惑他。他害怕,他恐惧,他有需求,但他犹豫不决。他有多种选择,但他不知道如何选择。你需要给出更有魅力的诱惑,帮助他做出对你有利的选择。
  恐惧产生需求,而诱惑决定需求。在商业活动中,营销专家把这个理论称之为〃帮助顾客做出购买决定〃。
  罗素说:〃我对宗教抱有卢克莱修式的态度,认为它是由恐惧滋生出来的疾病。〃他说得不太准确。恐惧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科学是治疗这种疾病的一种选择,宗教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另一种选择。然而,贩卖科学或者宗教的阴谋者关心的根本不是你的疾病,而是如何利用你的疾病为他们牟利。
  这些阴谋者玷污了科学和宗教的令名,让科学和宗教变得似是而非。科学只剩下一种形式,沦落成了伪科学。宗教也只剩下一种形式,沦落成了伪宗教。
  伪科学是罪恶的,伪宗教也是罪恶的。这种罪恶的特点在于,它只能麻痹你的神经,却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种罪恶的特点还在于,如果你看穿了它的虚伪,你会背弃它,但令人痛心的是,你在背弃它的同时,也会背弃人类孜孜以求的真理。
  规则与领悟
  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形式进入了〃道〃,这些各自不同的形式被各自不同的宗教组织贩卖着。他们说,你也应该严格遵循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他们制定了许多规则,如果你选择了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你就必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当你遵守这些规则时,你就被控制了。
  你恐惧,所以你选择宗教。你把宗教当成了一种工具,你要使用宗教来控制你的恐惧。然而,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当你选择了宗教之后,你就被宗教控制了。你甚至愿意被控制,你越恐惧,就越愿意被控制。你和那个孤苦伶仃的老人一样可怜,要么与恐惧搏斗,要么投身于宗教的监牢。
  这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你恐惧,所以你选择了监牢,就像你恐惧所以你躲在家里不敢出去一样。你躲在家里,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你觉得自己很安全,但你成了一个囚徒。每一种宗教都被设计成了一种家的形式,让你觉得温馨,让你心甘情愿地被囚禁。
  他们制定的那些规则,其实是监牢的门窗和门窗上的铁栅栏。透过铁栅栏,你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真理在外面,自由在外面,快乐也在外面。你在躲避恐惧的同时,也远离了自由和真理。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形式和规则,而是领悟。不要遵从那些规则,要从那些规则中穿越出来。规则是死的,领悟是活的。规则是一种禁锢,领悟却给了你无垠的天空。
  释迦牟尼之所以是释迦牟尼,因为他做了一个真实的释迦牟尼。耶稣之所以是耶稣,因为他做了一个真实的耶稣。他们从真实中到达了真理,而不是从形式和规则中到达了真理。如果你模仿释迦牟尼,你就只能是一个教徒,但永远无法成为释迦牟尼。你是释迦牟尼的一个赝品。释迦牟尼是自由的,而你不自由。释迦牟尼是慈爱的,而你只能假装慈爱。释迦牟尼是快乐的,而你却充满了恐惧。
  你需要的是领悟,面对真实你才能领悟。如果你逃避,如果你虚伪,那么你就永远无法领悟。你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虚伪的释迦牟尼。你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你的恐惧。
  是的,真实地面对你的恐惧,不要自作聪明地攻击它,也不要可耻地逃避它,你要去了解它。当它被了解之后,你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它。那时,你就实现了自由,实现了快乐,实现了你自己。释迦牟尼是一种形式的得道者,穆罕默德是另一种形式的得道者,而你也将从自己的形式中成为一个新的得道者。
  恐惧是自我的影子
  只有在镇定自如中才能了解你的恐惧。如果你惊惶失措,你就会错过事情的真相,而你所有的决定都将是错误的。
  有个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很害怕,他要摆脱它。可是,无论他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他无法逃避,只好鼓起勇气与影子搏斗。
  他怎么能够打败自己的影子呢?就像《西游记》中的真假孙悟空一样,他和他的影子一样强大。他使尽了浑身解数,累得大汗淋漓,也无法打败自己的影子。他无可奈何,只好再次选择逃避。
  然而,影子依然不依不饶地紧跟着他。他更加害怕了,就使劲地奔跑起来。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紧。影子跟得越紧,他就跑得越快。于是,他就这样不停地狂奔,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死去了。

  第28节:恐惧与疼痛

  记住,那个人就是你。那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你的逻辑,你惊惶失措,你在攻击自己的影子,逃避自己的影子。你觉得你只能这样选择,要么打败它,要么躲避它。否则,你要怎么办呢?
  恐惧感就是你的影子,它紧跟着你,你攻击它,你逃避它,但那样做是徒劳的。你无法摧毁你的恐惧,也无法控制你的恐惧,你要去了解它。事实上你是不会跟影子搏斗的,因为你了解影子,它构成不了你的烦恼。问题是,你为什么要跟恐惧搏斗呢?
  你无法摧毁恐惧。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这样做,他们是一群跟影子搏斗的人。结果如何?局面变得混乱不堪。你也无法逃避恐惧你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处境逃到另一种处境,但恐惧依然存在。你用忙碌的方式逃避,用寻欢作乐的方式逃避,但恐惧依然存在。它如影随形,无法摧毁,也无法逃避。然而,当它被了解之后,它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恐惧是自我的影子。如果你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让它像金字塔一样高高耸立,那么你就会有一道长长的影子。你的自我有多么强大,你的恐惧就有多么强大,这就是你为什么无法打败它的原因。
  有自我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恐惧。你要得到一个女人,于是恐惧就产生了,因为你害怕受挫。你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于是恐惧就产生了,因为你害怕失败。恐惧是自我的影子,它是一项副产品。如果你想要占有,你就会紧张,就会恐惧。如果你不想占有,你就会放松,就不会恐惧。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充满恐惧的穷人,第二种人是充满恐惧的富人。穷人不能放松的,是对贫穷的恐惧害怕得不到。富人不能放松的,是对占有的恐惧害怕保不住。恐惧的穷人会拼命地追求财富,好让自己变成一个恐惧的富人。恐惧的富人会拼命地寻欢作乐,又把自己折腾成一个恐惧的穷人。
  只有第三种人,他们了解恐惧,于是就超越了恐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能够安之若素,从容不迫。当恐惧来临的时候,他们会洞察它,看看它来自哪里,是什么欲望在产生这个恐惧。当他们把欲望拿掉之后,恐惧就消失了。
  恐惧与疼痛
  他曾经像尼采一样强硬,后来又像萨特一样虚无,现在,他开始变得像庄子一样轻松了。第八章恐惧与疼痛胜利时刻的莫名惊慌
  太阳第三次从海平线上升起来了。现在是第八十七天的早晨,老人和那条大鱼之间的搏斗到了最激烈的时刻。他忍住了一切痛楚,鼓起剩余的所有力气,把鱼叉高高举起,奋力扎进鱼身,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压下去……
  于是,那条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把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暴露无遗。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老人的头顶上空。然后,它砰的一声掉在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了一船。
  在那一刹那间,老人感到猛烈的头晕和恶心,眼睛也模糊了。他看见那条鱼仰天躺着,从它的心脏里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海水,像云彩般扩散开来。
  战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努力眨巴着眼睛,好让他的视觉能够清晰一些。他仔细望着他的战利品。那是一条大马林鱼,看样子它不止一千五百磅重,也许还要重得多。他在暗自盘算,这么巨大的收获,可以折算成多少钱哪?它是我的财产,老人想。它太大了,船舱里根本容不下它。老人设法把它绑在船边,就像船边绑上了另一只大得多的船。然后他竖起桅杆,张起带补丁的帆,朝着回家的方向驶去。一路上,他会时常向那条鱼望一望,好确定他真的打败了它、赢得了它。
  有时候,他的头脑也会犯迷糊。那条船和那条鱼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老人望着它们,竟然疑惑着:究竟是那条鱼在带我回家呢,还是我在带那条鱼回家?
  这是一个胜利的时刻,天气晴好,老人满载而归,但奇怪的是,他却并不感到快乐。他还记得,当鱼跃出水面,在落下前一动不动地悬在半空中的那一刹那,他确信在此情此景之中暗含着什么莫大的奥秘。
  是的,从他出海以来,天气一直很好,尽管现在积云已经堆聚得很高,上空还有相当多的卷云。老人把划破了皮的手浸在海水里,努力保持头脑清醒。一个钟点以后,第一条鲨鱼出现了:大马林鱼的鲜血早已泄露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它追逐着血腥味的踪迹,兴奋而又勇敢地蹿了上来。
  当财富在那儿的时候
  现在,老人占有了那条大马林鱼和那条大马林鱼所象征的财富。然而,他仍然没有找到那种快乐,那种因为丰收和占有带来的快乐。恰恰相反,一种新的、更强烈的恐惧正在孳生。当他看到这条鲨鱼冲过来时,他立即明白了他为什么恐惧。胜利来得太巨大了,它是不可能持久的,他想。穷人不能放松的,是对贫穷的恐惧害怕得不到。富人不能放松的,是对占有的恐惧害怕保不住。恐惧的穷人拼命地追求财富,结果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加恐惧的富人。

  第29节:穿过双手的疼痛

  零点调查公司2004年社会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地区,中高收入人群的安全感最低。这个公司的资深研究员袁岳先生介绍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居民的安全感还是相当高的。即使在社会安全感较低的广州,市民的安全感也在50%左右,比纽约、华盛顿等城市都要高。〃
  当这则新闻发布之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主要的反对意见来自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只知道自己对于贫穷的恐惧,却无法体会富人们的恐惧。对于这个调查结果,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他们认为,穷人生活压力大,工作收入不稳定,又是容易遭受欺负的弱势人群,怎么反而比富人们的安全感高呢?
  其实,安全感和恩格尔系数颇有相似之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曾经说过,在一个家庭中,收入越少,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换而言之,越是有钱的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同样地,越是有钱的人,他们的安全感也越小。
  越是有钱的人,失去的风险也就越大,他们用于财务管理的成本和生活成本也越大。与此相反,穷人是没有财务管理概念的,生活成本也很低。相比较而言,有钱人的恐惧感比穷人要大得多。尤其是那些富豪级的有钱人,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的恐惧。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个财主,日子过得很不快乐。他是一个相当富有的财主,娶了七个漂亮的老婆,而且雇了许多佣人伺候他们。每天,老婆们都在讨好他,佣人们都在奉承他,邻居们也都在羡慕他。可是,他仍然不快乐。
  财主为此百思不得其解,他又苦恼又纳闷,他想:〃我这么有钱,这么让人爱戴,为什么感觉不到快乐呢?〃
  在他家的隔壁,住着一对卖豆芽菜的夫妇。每天凌晨,丈夫就要去菜市场摆摊,妻子则在院子里汲水、淘豆、泡制豆芽。到了中午,丈夫卖完了豆芽菜回来,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男人的笑声,女人的笑声,孩子的笑声,就像鞭炮声一样,传送到了财主这边的豪宅里。
  财主感到奇怪。一个卖豆芽菜的小商贩,每天能有多少收入呢,居然这样快活?他去问邻居。邻居说,每天的一点收入,不过勉强能够维持温饱而已,图的就是一个穷快活。
  财主仍然不理解,他又去请教附近寺庙里的和尚。
  他问:〃为什么我这么富有却不快乐,邻居那么贫穷却能够欢声笑语呢?〃
  和尚问:〃你一定要找到答案吗?〃
  财主说:〃是的。如果我找不到这个答案,哪怕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无济于事的。〃
  和尚微笑着,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说:〃我有一个主意,你需要花一点钱,做个实验。〃
  财主便依计行事。到了半夜,他悄悄地来到院墙边,把一块金元宝扔到了隔壁的穷人家里。第二天凌晨,邻居的女人在院子里发现了金元宝,这个贫穷的家庭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财主站在院墙这边窃听着,他能感觉到,邻家夫妇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天,丈夫很晚才出门,女人在家里干活也有些丢三落四的。这一天,他们的欢声笑语不见了。
  第三天凌晨,邻居的女人在院子里又发现了第二块金元宝,情况立即变得更加严重。丈夫再也没有心事出去摆摊,女人也没有心事干活,连孩子也莫名其妙地被笼罩在了一种神秘的气氛里。
  第四天凌晨,他们在院子里发现了更多的金元宝,这些莫名其妙的财富把他们弄得更加心慌意乱。这是一个巨大的秘密,他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这些意外的财富,让他们惊惶失措,也让他们心情沉重。那一天,丈夫破天荒地喝醉了酒。那一天,妻子破天荒地打了孩子一耳光。孩子的哭声同样也传送到了财主的耳朵里。
  财主再次来到寺庙,对和尚说:〃你的实验很有意思,它让我终于明白快乐和烦恼的原因了。〃
  和尚说:〃如此,就恭喜你了。至于那些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