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真的能够通过金字塔登上天去吗?斯芬克斯蹲在那里,似笑非笑地看着你,像是一个永恒的谜。
沉睡的老人正在梦见这个谜。在他的窝棚外面,猛烈的风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把那条鱼的残骸和一些垃圾荡涤得干干净净。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被称为〃人〃的生命。你自自然然地活着,自自然然地需要着。你活得那样真实、那样快乐、那样容光焕发,充满了盎然的生机。第九章道德的〃格〃式化问题人之初,性本善
生命的存在不是一种虚无。当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时,才会觉得虚无。因此,问题出在你那儿,你要去找你的原因。
你并没有去体验生命的存在。你活得并不真实,你只是为了一个虚伪的自我而活着。然后你说:〃存在是一种虚无。〃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如果存在是一种虚无,那么人生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你会抱怨你的父母,为什么不经过你的同意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相信萨特,你把〃他人即是地狱〃奉为真理。与此相反,你怀疑爱,你觉得爱是一种虚伪。于是,在你的眼中就出现了一个颠倒的世界。
他人真的是地狱吗?如果是,那么你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你也是别人的地狱。可是,你知道自己是善良的。你之所以成为别人的地狱,是因为你〃不得已〃去做了一些利己损人的事情。很好,既然你是善良的,那么他人为什么一定是你的地狱呢?他人之所以是你的地狱,也一定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萨特不知道,在他出生的2200年前,中国的荀子就发表过〃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个〃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这是一道选择题,有些人赞成〃性本善〃,有些人坚持〃性本恶〃,还有另外一些人则无法选择。
第33节:道德的〃格〃式化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其实很好判断。如果你是善良的,那么别人也应该是善良的。
我听说过一则苏东坡的故事。他与一个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在林中打坐。
打坐是佛教徒参禅的一种方式。你坐在那里,闭上了双眼,但你在用心看。你不看外面,你只关注你的内在。你往里看,你看得越深,你就越能看清生命的真相。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静心的效果。就像苏东坡一样,他坐在那里,虽然竹林里一片寂然,但他的脑海里一定是万念纷飞。过了很久之后,他看到佛印睁开了眼睛,这时他问道:〃大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
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
苏东坡非常高兴。接着,他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师父的坐姿,倒是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而苏东坡却自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颇有些得意洋洋。
回到家里,苏东坡把故事经过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你心中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每个人看到的外在事物的形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投射啊!〃
如果你是善的,你看别人也是善的。如果你是恶的,你看别人也是恶的。所以,是你在决定人性的善恶。你会发现,所有的恶念其实都是因为你的自我意识在作祟。当你放下自我之后,人性本善的一面就会真切地显现出来。
当你是地狱时,他人就是地狱。当你是天堂时,人间就是天堂。所以,天堂不在别处,它在你的心里。你在外面是找不到天堂的,恰恰相反,天堂在你心里出现了。
如果你是真的,那么你就是善的。如果你是善的,那么你就是美的。你是那么善良,以至于你看周围的人也是那么善良。你是那么美,以至于你生活在天堂之中。
人性本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抱持错误观点的好人。他们和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一样,不是坏人,只是一些做蠢事的好人。耶稣说得对,他们是一群迷途的羔羊,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与帮助。
当你对了,世界就对了。存在不再是一种虚无,人生也不再是一场悲剧。人生是一场喜剧,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一场喜剧,像花儿开放一样的生命的喜剧。你活得越真实,你就越欢喜,以至于你忘记了所有的痛苦与仇恨。
大学之道
当你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本重要的经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名曰《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告诉你怎样做一个大人的。这个大人,不是说做官的大人,也不是说长辈或成年人,它指的不是社会地位、辈分或年龄等人的存在形式,而指的是内在的人格。所谓大人,指的是品格高尚的人。
现在的学生也读大学,那么,此大学与彼《大学》有什么区别呢?有一个故事说,两个大学生去旅游,路上他们的行李遗失了,没有钱买饭吃,也没有钱回家,怎么办呢?其中一个大学生拍着胸脯说:〃看我的!〃
他敲开了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向那户人家的女人求助。女人看他可怜,就送给他们一些食物,还资助了一笔路费供他们返校。你猜这个大学生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他回到学校,将此事广为宣扬。他认为他很有公关能力,因为他能够得到那个女人的帮助。
没有人看出这个大学生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他很有能力,以至于他能够绝处逢生。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他以为他用自己的公关技巧征服了那个女人,所以她才会资助他。就像企业的危机公关一样,公众的善良成就的是企业。那个善良的女人,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公关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这个大学生是多么自我。自我让他变得狂妄,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感恩。
仅仅责怪学生是不够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个孩子在寻找人生的答案时,他得不到正确的回答。
从一开始,学校的教育理念就错了。老师们说,孩子们的人格是有缺陷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完善孩子们的人格。老师们认为,他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无论自我如何完美,它都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面具而已。
其实,孩子们的人格本来就是完善的。他们活得那样纯真,那样自然和谐,甚至让每个成年人都羡慕不已。可是,老师们一定要坚持认为孩子的人格是有缺陷的,否则,老师的价值如何体现呢?所以,老师们的动机也是自我的。
一个错误的教育路线和一群错误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真正有爱心的人呢?孩子们学到了一些资料性和技巧性的知识,但他们忘记了爱,他们把爱也理解成了一种公关技巧。结果,学校没有能够培养出大人,倒是培养了一大群自作聪明的小人。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这个汉字,古代写作〃悳〃,直心即是德也。德的本意,指的是一颗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谓之德,真情谓之亲,草木萌芽者皆谓之民。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学之道,在于你能否明白你那颗晶莹透明的真心,在于你能否用那颗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于你能否到达本性纯洁的至善境界。
第34节:大学之道
接下来,《大学》就谈到了一个管理学的问题。
管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大学》谈的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活着都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所有的学问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如果你理解了大学之道,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你的人生是幸福的,你的家庭是美满的,你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如果有机会担任企业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主管,你同样可以把它管理得健康有序。你会帮助身边的每个人,让他们也像你一样,用真心率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之道就是真正的管理之道。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商业社会,管理学是一种相当热门的学问。你到书店去看看,会看到很多畅销的管理学图书。这些图书的作者在告诉你一些概念,例如〃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执行〃、〃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沟通〃……以及管理是这个、管理是那个。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读者们得到了一大堆的概念,却仍然不得其解。
我听说过一个美妙的佛教故事。故事说,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智慧的镜面王,在他身边有许多学者,常常因为一些不同的观点而互相争吵。刚开始,镜面王认为这些争论是有必要的,他可以通过这些争论去辨别和采纳最好的意见。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他所采纳的意见往往并不正确。等到下一次争论的时候,镜面王说:〃你们别吵了。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
一只大象出现在舞台上。接着,又上来了几个盲人。镜面王吩咐他们,先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人们,大象是什么。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我觉得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摸着象腿的盲人说:〃不对,大象是一根圆柱。〃
摸着象肚子的盲人说:〃不对,大象分明是一堵墙。〃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你们都错了,我觉得大象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牛角一样,尖尖的。你们要知道,那时候我还没有瞎呢。〃
虽然这些盲人都错了,但是他们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镜面王说:〃你们不要争论了。商量一下,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于是,盲人们就凑在一起,叽里咕噜了好久,然后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我们经过民主评议,决定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大象是一根圆柱。〃
镜面王奇怪地问:〃为什么?〃
盲人们回答说:〃因为说大象是一根圆柱的人最多。〃
镜面王愣了好久,最后哈哈大笑地说:〃你们这些盲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大象,也不了解大象的全貌,却在这里争论是非,真是可笑。可笑也就罢了,还搞什么民主评议,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接着,他转身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学者,说:〃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学者,那种自作聪明的模样,和那些摸象的盲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要去找到它。但是,许多人没有去寻找它,他们用自作聪明的方式、用争论的方式,或者用某种政治手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虽然荒唐,却是现实的写照。
你要看到大象的全貌。大象不是局部的,它是整体的。管理学也不是局部的,它也是整体的。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泰勒手中的那只秒表,弗雷德里克·泰勒也因此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然而100多年来,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案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学者们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可笑。
事实上,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曾参在他的著作《大学》中,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被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曾参的学生、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有一部著作流传于世,名曰《中庸》。《中庸》的思想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所以,大学之道也被称为中庸之道。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格物致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它指的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即:逻辑推理。大约在晚清时期,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中国学者就把科学叫做〃格致之学〃。但这个说法在13世纪,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500年前,就被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给否定了。
王阳明曾经像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格物〃。据说,他〃格物〃是相当认真的,可是〃格〃来〃格〃去,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竟然〃格〃得大病一场。后来,王阳明回忆从〃格物〃到发病、再到痊愈的整个过程,最后恍然大悟。于是,他终于大胆地否定了朱熹的说法,认为〃格物致知〃不是逻辑推理。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朱熹是王阳明的前辈,他老人家曾经自作聪明地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进行了〃格〃式化的注解。从那以后,人们看到的孔子学说,其实就是朱熹版本的孔子学说。
第35节:人的原生态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门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对,但它会让我们的目光远离自然,远离老子、庄子、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们当年所说的〃道〃。虽然社会科学也谈到道德,但这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的〃格〃式化道德并不具有道德本来应该具有的自由、快乐和爱,恰恰相反,它让人感到刻板、莫名其妙和压抑。花儿是不可能按照这种道德来成长的,人也不可能。100多年前,人们之所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因为朱熹的这种〃格〃式化道德。
朱熹的〃格〃式化道德是〃存天理,灭人欲〃,达尔文主义的〃格〃式化道德却是〃人欲即天理〃。一种〃格〃式化道德打败了另一种〃格〃式化道德,却让孔子和洋溢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了黑锅。
天理即真理也,即〃道〃也。从表面上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与王阳明的悟道并无不同,其实大有区别。朱熹的哲学是推理出来,王阳明的〃道〃是感悟出来的。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无法并立,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虽然天理只有通过〃格去物欲,方能致知〃,但凡是符合天理的人欲无疑都是正当的。
所谓符合天理的人欲,其实是为了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你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它们是应该被满足的。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所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本身就违背了天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朱熹的〃格〃式化道德为什么会弄得天怒人怨。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但欲望不是,〃人欲即天理〃的理论混淆了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区别。欲望是一种病态的需要,是一种发了疯的需要。你饿了,需要一碗米饭,这理所当然。但欲望却是不可理喻的,你想要一万元钱,某一天你得到了,可就在你得到的那一刻,欲望会让你想要更多的钱。于是你想要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永无止尽,直到你彻底崩溃。
欲望甚至会剥夺你的需要。你需要吃饭,可欲望剥夺了你吃饭的权利,为了身材苗条它迫使你拼命节食。你需要睡觉,可欲望剥夺了你睡觉的权利,为了追求成功它迫使你拼命工作。你需要轻松,可欲望剥夺了你轻松的权利,为了占有它迫使你绞尽脑汁地巧取豪夺。
需要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欲望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需要是容易满足的,欲望却不容易满足。需要是为了满足生命的成长,欲望却在伤害生命的成长。但奇怪的是,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剥夺自己的需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