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以人为本〃。
与之相反,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管理者却只能利用员工,不可能真正地〃以人为本〃。在他们眼里,所谓〃以人为本〃其实是如何利用别人的弱点(例如虚荣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他们做市场营销的时候大喊〃以人为本〃,其实关心的是怎样更有效地榨取顾客的金钱。当他们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大喊〃以人为本〃,其实关心的是怎样更有效地榨取员工的劳动力。
《人力资本》的主编孙虹钢告诉我说,〃以人为本〃甚至成了公司裁员的理由。很多著名企业的CEO,即便因为自己的无能而裁员,也会说裁员是〃以人为本〃的行为,因为这样可以让留下来的员工们保住饭碗……然而,如果还有节约成本的需要,他们还会继续裁员。所谓〃以人为本〃在他们眼里无非是一个骗人的幌子。第七个问题:老板总是希望员工们对自己、对企业无条件地忠诚。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杰克·韦尔奇也有类似论调。可是,我们真的应该对老板和企业继续保持愚忠吗?谁在对老板和企业保持愚忠?如果这个老板只是在利用你,你怎么会对他愚忠呢?傻瓜才会对这样的老板愚忠呢!
第47节:享受创造的乐趣
事情的真相是,在这样的企业里,老板在利用员工,员工也在利用老板和企业,他们都在追求自我实现,都在利用对方。老板在假装关怀员工,员工在假装忠诚于企业,没有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没有可笑的愚忠,只有相互利用。唯一的区别在于,通常老板比较强势一些。
所以,在老板们那里,员工的忠诚度始终是一个难题。《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之类的图书之所以受到老板们的热捧,是因为他们试图借助这些图书的说辞,来教化他们的那些员工。
我在全国巡回讲学,有很多老板问到同一个问题:〃如何加强员工的忠诚度建设?〃我回答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无非是让我帮你更有效地去糊弄你的员工吧?〃然而,没有一个老板勇于承认这个事实。我以为,对于这些老板而言,真正需要思考的难题是:员工为什么会忠诚于你?
我们已经知道,现代管理学起源于员工偷懒。偷懒者在工作中没成就感,但在领薪水时有成就感。这样,职场就成了老板和员工博弈的竞技场。长期博弈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为此感到疲惫。多么荒唐啊,职场本来应该是人们快乐成长的花园,结果却成了彼此折磨的地狱。
有人说,在这个博弈的年代,忠诚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可是,一棵小草懂得忠诚,一棵花树也懂得忠诚,它们忠诚于自己的生命,以至于它们神采奕奕、青春焕发。和它们一样,每一个人类都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原生态,忠诚于自己热爱的那份工作。这样,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在享受那份工作、享受那种创造的乐趣。
所以,最高明的管理就是让员工们恢复他们的原生态,以创造者的身份投入到他们热爱的工作中去。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博弈的双方,不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对手,而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朋友。至于博弈,作为一种蠢人的游戏,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去吧!
当然,你可能不容易找到这样理想的老板和企业。但是,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原生态,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热爱的那份工作。如果你不能在富丽堂皇的花园里生长,你也可以在荒野上和山谷里扎根。哪怕是在贫瘠的山头上,你也应该让自己的花朵尽情地开放。第八个问题:你一直都在宣扬〃人之初,性本善〃,原生态就是你说的〃性本善〃吗?〃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理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却在现代社会遭到了质疑。为什么?因为达尔文主义出现了,物竞天择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友悌,竞争成了人类活动的主题。想想看,忙于竞争的人们怎么会有闲工夫与人为善呢?在这个竞争的年代,表达善意成了一种公关技巧,而那种真正的发自人们内心的天然的善意被忽略甚至被否定了。
现在,人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赢得竞争〃这个焦点问题上。求职的人们在竞争。工作的人们在竞争。企业与企业在竞争。在这个竞争环境中,谁会抛下自己的利益于不顾、去追求什么善意呢?
雷锋曾经是中国人热爱和学习的榜样。但现在,人们却不能理解他当年的所作所为,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像雷锋那样默默无闻做好事的人,简直就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大傻瓜。与雷锋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孔繁森。
我想,雷锋和孔繁森之所以愿意奉献,一定是他们从自己的奉献之中感受到了某种生命存在的意义。于是,他们奉献并快乐着,无怨无悔……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们就是受虐狂,根本不值得我们学习。
很少有人能够理解雷锋和孔繁森,就像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一样。1993年,在新加坡广播局与中央电视台联手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决赛的辩题就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主张〃人性本善〃的正方,还是主张〃人性本恶〃的反方,事实上都没有弄懂什么是真正的人性。
当人类动摇了〃人性本善〃的人文理念之后,人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这就像管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手表定理〃一样:有一只手表的人知道现在是几点钟,有两只手表的人则无法确定。如果人们不去核对当地的标准时间,那么所有手表和时钟都会指向一个奇怪的方向,致使人们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混乱之中。
每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是一致的,错误的手表指针千奇百怪。机器运行的正常状态是一致的,不正常状态千奇百怪。人体的健康状态是一致的,不健康状态千奇百怪。人类的幸福状态是一致的,不幸福状态千奇百怪。同样地,人性的善意是一致的,恶念却千奇百怪。只有正确地理解和相信〃人性本善〃,才能让人们从那种莫名其妙的混乱中解放出来。
一位权威的新闻工作者对我说:〃我不知道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我相信人性本私。〃我告诉他,人类有两种私,一种是需要,另一种是欲望。人之初的这个私,指的就是原生态的需要,就像花儿需要阳光、树苗需要土壤、庄稼需要雨水一样天经地义的需要。
第48节:人会害怕失败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说的就是人的原生态,当然也包括原生态的需要和原生态所有的生命特质。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生命都保持着它们的原生态,它们是美丽的。它们有需要,但它们没有欲望。只有人有欲望,只有人会远离他们的原生态,于是也就有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混乱、痛苦和罪恶。
西方人说,人是有原罪的。这话不对,人之初的那些孩子有什么罪?他们是那样天真无邪,像伊甸园里无忧无虑的亚当和夏娃一样天真无邪,他们有什么罪?最初,亚当和夏娃是没有罪的,当他们偷吃了禁果之后,罪就出现了。他们偷吃的那个禁果,有人把它称为智慧果,但这种称谓是错误的。智慧怎么是罪呢?自作聪明才是一种罪。
如果人类能够放下种种自作聪明的妄念,重新回归那种原生态,那么,人性本善的特质就会闪耀出生命的光彩。而久违的伊甸园,也将重新降临人间。第九个问题:你说,竞争是蠢人们的游戏,真正有智慧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创造力。可是,我怎样才能拥有毕加索那样神奇的创造力呢?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习期满,两人一起比赛驾车。赵襄主换了三次马,可每一次都落在后面。于是,赵襄主不高兴地说:〃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把技术完全教给我呢?〃
王子期说:〃我已经把技术完全教给你了呀。〃
赵襄主问:〃既然如此,你我就应该不相上下。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不过你呢?〃
王子期说:〃这是你的竞争意识造成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时候你在我后面,有时候你在我前面,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你的注意力不在如何驾车上,而是在竞争对手身上。当你在我前面时,你害怕我赶上你。当你在我后面时,你又害怕赶不上我。如此一来,你怎么能够专心致志地指挥马呢?这就是你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赵襄主懊恼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确有这样的恐惧,因为我害怕不能赢得比赛。难道,你要我放弃竞争意识吗?当我放弃竞争意识之后,怎么能够赢得比赛呢?这太不可思议了。〃
王子期说:〃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对你能否专心致志的考验。当你专心致志于驾车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在马身上。你会挑选最好的马,会给马提供最好的帮助。这个时候,你的眼里只有马的奔跑,你只在意自己能否让马跑得更快,你与马配合得那样默契,甚至已经与马合二为一,这样就能够让你的驾车技术发挥到极致。〃
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帮你做得更好。但对于那些蠢人而言,比赛的目的却是为了赢得竞争。在书画市场上,在那些画匠之间是有竞争的。但对于真正的画家而言,竞争这个词就显得非常可笑。
让你的创造力得到更尽情的发挥,而不是赢得竞争。所以,你要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模仿别人。可是,一个竞争意识太强烈的人会害怕失败,强烈的恐惧感会扼杀他的创造力。许多人总是抱怨中国落后,而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缺乏创造力。
你就是你,你怎么能够变成毕加索呢?毕加索之所以是毕加索,是因为他做了一个优秀的毕加索。你不要去做一个毕加索的赝品,毕加索所拥有的创造力不可能复制给你,你必须找到属于你的创造力。
技术可以学习,创造力却无法模仿。你要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你不一定像毕加索那样出名,也不一定像莎士比亚那样流芳百世,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在用自己的创造方式,做一个优秀的你自己。你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厨师,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园丁,或许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清洁工。当然,你不一定是最有名的厨师,但你一定得是有创造力的厨师。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在乎他的身份、社会地位、职务薪酬、以及胜负,因为这些外在的形式会制约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来自你的原生态,持续的创造力来自你持之以恒的原生态。你喜欢你的工作,你享受着创造的乐趣。即使是做一个清洁工,你也能让这份工作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忘掉竞争吧,人生不应该是一场胜负游戏,而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当你沉浸在那种创造的意境中的时候,没有竞争,没有模仿,没有欲望,只有快乐像一首歌在心中唱响。第十个问题:我也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问题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你是一种非原生态的存在。只有在原生态中,生命的能量才能自然、顺畅地流动,才能产生出创造力。
你为什么不能回归你的原生态呢?障碍在哪里呢?
第一种障碍:身份
多少年来,你一直以某种身份的形式存在着。身份是一种工具,一种安身立命的工具。换而言之,你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用身份命名的工具。听上去很伤自尊,但你知道,我说的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追溯到你求学的时候。那时你正在长大,你面临着人生的难题。老师和家长都告诉你说,你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结果,你就成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第49节:快乐地成长
孔子说,学问可以分为两部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说,从形式上看,上面这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道〃,下面这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器〃。〃器〃就是工具。所谓〃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是不会沦为某种工具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恰恰就把学生培养成了某种不是人的工具。在学校里,学生们可以学到这样或那样的专业技术,毕业之后,他们会拥有一些做事的本领,可就是不懂得怎样做人。一个硕士研究生做人的涵养,甚至还不如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
孔子说:〃君子不器。〃他说,仅仅学会做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专业是狭隘的,身份是僵硬的,但人的智慧却像天空和海洋一样广阔和柔软。当你拥有了那种智慧,你就能够自由地进入任何一个专业领域。19世纪以前的中国学者,几乎都是兼通文学、历史、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中医、中药、风水、军事等许多领域的大家。只要你喜欢,你也可以。
忘记你的身份,忘记你的自我,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一些。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存在于自己的身份中,你的视野就不可能开阔起来。你是如此狭隘,以至于你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你是如此狭隘,以至于你只能用自作聪明的方式故步自封。
世人往往把聪明与智慧混为一团,其实它们是两码事。聪明来自大脑,智慧来自心灵。你的心灵与智慧同在,但它与你的身份却格格不入。
从你的身份里走出来吧,你将看到一个风和日丽的大千世界那是属于你的世界,属于你我共同享受的世界。你不能占有它,但你可以享受它,用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尽情地享受它。
我们可以一起享受阳光、雨水、新鲜的空气,让我们各自的生命得到滋润和成长,用各自不同的创造方式花儿开放的方式或者鸟儿欢叫的方式快乐地成长。
第二种障碍:名誉
身份是一种愚蠢的自我意识,名誉是另一种愚蠢的自我意识。
有人夸奖你聪明,他用许多笨蛋跟你做比较。有人夸奖你漂亮,他用许多丑陋的人跟你做比较。可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聪明?用一些笨蛋所证明的聪明?用一些丑陋的人所证明的美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为了得到那些名誉,你在跟一群笨蛋竞争,跟一群丑陋的人竞争,这实在是太荒唐可笑了。
尤其荒唐可笑的是,你可能并不比那些笨蛋更聪明,但为了赢得竞争,你会用卖弄聪明的方式区别于那些笨蛋。你也可能不是什么帅哥或者美女,但你会用乔装打扮的方式让自己看上去好像一位帅哥或者美女。然而,你只能自欺欺人,却无法改变事实。
一位英俊的男士来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检查报告上说他有性功能缺陷。他涨红了脸对医生说:〃你怎么能够给我这样一个难堪的检查报告呢?〃
医生说:〃这个检查报告的确很有些让你难堪,但它是真实的。〃
〃不!我不需要这样的检查报告。〃那位男士叫喊道,〃我需要一个完美的检查报告。我给你钱,你把它修改过来。〃
修改检查报告?这么做也许能够让他好受一些,却无法帮助他恢复健康。医生可以修改检查报告,但他的痛苦依然存在。
和那位男士一样,你也很在乎自己的名誉。你变得受人敬重,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你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你的胸前挂满奖牌,但你的病痛依然存在。这些奖牌无法消除你的病痛,它们就像被修改过的体检报告,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把戏。
名誉是虚假的。如果你在乎名誉,你就会远离真实。人们之所以信奉达尔文,是因为他说,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于是,人们就为自己是〃最高等的动物〃而沾沾自喜。然而,那不是真实的。众生平等,人也毫不例外。
抛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