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财富的归宿 >

第25章

财富的归宿-第25章

小说: 财富的归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阿瑟基金会成立于冷战后期,对冷战以及冷战后的形势的关注是其特点之一。因此它在地域上的重点经常是苏联和东欧地区,冷战前后都是如此。这方面有特色的项目是柏林墙倒塌之后对民主德国转变的资助;苏联解体初期,捐资进行档案的整理与
  公开,特别是涉及外交部分,美国学术界对此兴趣极大,从各种渠道千方百计设法得到这些档案。麦克阿瑟基金会于1991年就设“冷战史”项目,以华盛顿的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为基地,资助美国及有关国家的学者利用前苏联的档案对冷战期间各个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包括范围甚广,形式多种多样。俄罗斯、东欧和中国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这个项目。其中一项工作是组织力量把俄文档案译成英文,按问题出不定期的《冷战公报》, 已连续进行10年。由于俄罗斯的档案尚无规范的整理和解密制度,查阅不便,而且懂俄文的人毕竟大大少于懂英文的人,事实上这些资料也不可避免地经过美国研究者的筛选,但
  这种公报也成为冷战史的权威原始资料。特别是有些档案是在苏联解体初期的混乱中开放的,现在又封闭起来了,所以已开放的资料尤为珍贵,
  基金会的这一工程也就更具意义。最近的一大动作是在2001年“9·11”之后,麦克阿瑟基金会公布出资500万美元设立对恐怖主义的研究项目,鼓励有志者申请。
  六、  威廉·宾基金会
  威廉·宾基金会(William Penn Foundation)成立于1945年,原来以创立者奥托·哈斯(Otto Haas) 的妻子菲比·沃特曼·哈斯(Phoebe Waterman Haas)命名;后改名为哈斯社区基金(Haas Community Fund),后来又改称威廉·宾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有几大特点:一是家庭性质,其资产始终绝大部分是罗姆—哈斯公司的股份;二是地区性,其活动范围仅限于费城、新泽西州的卡姆登和德拉威地区的几个县;三是以贫民福利为中心。
  奥托·哈斯出生于德国贫苦之家,1909年来美国,以化学工业发家,他的公司名为罗姆—哈斯(Rohm & Haas Company)。1960年老哈斯逝世后由他的两个儿子继承并亲自管理。最初哈斯成立基金会的动机是为了减免遗产税,使他的企业牢牢控制在家族手中(遗产税与控制公司的关系是遗产税率极高,如果所有财产都作为遗产,则为了缴纳遗产税需要卖掉一部分股份,就会使家族控股减少)。由于哈斯的妻子在印第安人的保留地长大,对底层人民疾苦比较了解,对社会福利有浓厚兴趣。所以基金会一开始就以社会福利为重点,最初规模不大,主要捐赠对象为当地的医院和教育机构。基金会开始发展是在1955年,哈斯家族聘请理查德·贝内特(Richard Bennett)管理基金会事务,贝内特任基金会执行会长达25年,基金会的活动也以他的思想为转移。贝内特为桂格派教徒(或称教友会),二次大战时因“良心反战”活动而被拘留过。战后他参加美国教友会,负责种族关系和少数民族事务。他以处理宾州的种族关系所表现的能力受到哈斯家族的注意,同时他也经常批评哈斯公司在用人上对黑人的歧视。哈斯家族请他来主持基金会事务并长期给予支持,说明其本身的倾向性。正是在此时,基金会改为现名。威廉·宾是早期著名的教友会人士、慈善家和改革家。宾夕法尼亚州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贝内特把他的理想和主张贯彻到他主持的基金会工作中,到他1982年退休时,基金会的累积捐赠达1亿美元,其中1/3为社会福利,其余30%为教育,16%为医疗,12%为文化。在后期,福利进一步增加,教育有所减少。70年代以后,捐助更加集中,大的连续项目有:在费城地区建立新的烧伤治疗系统;在一些居民区为穷人创造就医条件;少数民族青年的失业问题;贫民住房问题;犯罪和司法问题,特别是穷苦被告人的权利;80年代初开始在费城地区建立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疗养院。基金会的另一特点是对当地居民需要的变化比较敏感。贝内特认为基金会不但影响社会,而且也应接受社会的影响,以使其工作符合其所服务对象的需要。他对七八十年代美国政府的向右转和军事扩张政策有过尖锐批评。
  1982年接替贝内特任基金会会长的是一位全美国知名的黑人教育家沃森(Bernard Watson)。他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60年代后期应聘到费城任学监,到基金会之前任坦波大学副校长。他的思想基本上与贝内特一致,都重视基层福利。他到任后更进一步建立私人组织负责人与地方政府对话的机制,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居民的需要。鉴于经济衰退和政府福利开支的削减,他对基金会不救急的原则予以变通,设立了救急基金,帮助特别匮乏的穷人购买食物和冬天取暖以及对残疾人的救助等。他宣布此项措施时申明:基金会不应该解脱政府的责任,但是也不能无视无助的人的温饱、住房、医疗等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另外,沃森还启动与其他基金会的合作项目。1983年的重要工作有:与其他8家基金会合作为当地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与其他25家基金会合作帮助2500名城市青年获得暑期工作和职业培训;为刑满释放青年提供特别服务的项目,其结果使重新犯罪率减少84%;帮助西南亚新移民自助自立;向费城黑人工会领导理事会捐款几百万美元,协助其雇用青年进行某些非营利机构设施的恢复工作等等。
  基金会的工作倾向与哈斯家族的思想倾向也是分不开的。老哈斯的儿子约翰·哈斯是董事长,与会长合作很默契。哈斯家族有意延续其公益事业的传统,第三代也已有多人参加基金会的工作,或参加董事会“见习”。不过基金会有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哈斯家族在董事会中总是处于少数。同时,有意识地使董事会及工作人员在种族、性别和出身等方面多样化。
  七、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比尔·盖茨本人及其致富经历为众人所熟知,此处不赘。他的公益事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原名为威廉·盖茨基金会(William Gates Foundation),成立于1994年,总部在西雅图,1999改为现名。截至1999年3月的数字,基金会的资产为536869亿美元,居第7位,而在此后,盖茨又陆续投入巨款,到2000年底的数字为170亿美元,跃居榜首。2000年初又把1997年单独成立的盖茨学习基金会合并在一起,2001年11月资产上升至242亿美元。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盖茨对基金会的投入是加速度的,有人说他也像卡耐基一样准备在生前捐掉全部财产,当然现在还言之过早。不过根据其理念和捐赠方式,认为他可能成为21世纪的卡耐基之说不无根据。基金会现在还带有家族性质,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会长为比尔之父老威廉·盖茨,负责全面管理事务,学习基金会并入后,后者的原会长斯通希弗(Patricia Stonesifer)成为两会长之一。盖茨夫妇皆为董事会成员。梅琳达本人已辞去原来的工作在家,除理家外,也管理一部分基金会的事务。
  基金会的宗旨为:“通过与全球社会分享医疗与学习手段的进步以献身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寻求战略机会,在全世界普及现代技术带来的福利,特别关注那些因贫困而妨碍分享这些福利的地区。”
  1.  自述宗旨和计划
  以下举几份盖茨自己发表的文件,作为最好的说明。由于这些文件的文字有时重复拖沓,本文作了删节和概括,引号内的是其原文。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2001年盖茨夫妇的公开信
  (1)  2001年盖茨夫妇的公开信。
  “20世纪最后几十年新发明和革新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医疗和信息领域。但是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享受不到这些创新成果。所以,今后几十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与那些最匮乏的人群分享足以延长生命的科技进步,例如疫苗接种和新的医药,以及信息革命的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以下是基金会经常性的几大项目:
  ①  全球健康平等(Global Health Equity)。首要目的是减少目前“我们”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骇人听闻的差距”。以麻疹为例,在美国几乎已经灭绝,但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却还有近100万儿童死于这种病,或因之致残。基金会对这一项目的捐赠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一个非洲儿童的死亡和一个美国儿童的死亡是同等悲惨之事,生在富国的人对帮助生于穷国的人负有根本性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在各国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公司和其他捐赠者的空前的政治意愿与合作精神相结合之下,使6种主要的儿童流行病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和结核的接种率从5%上升到80%。不幸的是,随着捐赠者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政治意愿下降,这一接种率也下降了。但是相信这一数字还会恢复,甚至超过,并增加一些新的在发达国家已经常使用的品种,因为儿童有使用救命的疫苗的基本权利这样一种认识正在日益深入人心。现在包括挪威、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向“全球免疫接种联盟”捐款,用于向世界上74个最贫困的国家输送疫苗。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要使全世界每一个儿童都能用上所有已经存在的免疫接种,同时还需要开发新的疫苗以根绝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
  非洲目前有70%的成人和80%的儿童属于HIV 阳性。世界上已经死于艾滋病的2000万人中3/4在非洲。据估计,今后10年中,南非将有17%的国民收入被艾滋病吃掉。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攻势,重点在预防,帮助人们保护自己,同时聚集必要资源研制艾滋病的疫苗。
  有人担心减少死亡率就会使人口问题更加严重。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对已有的孩子成活信心增加可促使母亲加强自愿节育的意愿。因此,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15亿名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服务。
  ②  帮助所有的学生有所成就。教育在美国一向是公众首要关注之事。基金会这一教育项目是2000年开始的,拨款35亿美元,以3年为期,在3个优先地区支持改进教育。主要是支持模范学校和模范区县,为教师、校长和学监提供进修机会,并提供奖学金以消除高等教育的经济障碍。2000年一年中,基金会帮助了19个公共教育区,13所学校,以及在11个学校开始建立较小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接受帮助的学校多数在华盛顿州,少数分散在其他地方,如波士顿、圣地亚哥、克利夫兰等。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在每一个州改进教师、校长和学监的进修管理和技术。基金会还设立三项奖学金,颁发对象是华盛顿州的低收入学生、美国所有各州的少数族裔学生,以及全世界各国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生。
  ③  跨越数字化的分界岭。图书馆是盖茨基金会最早的项目,主要是向美国和加拿大低收入社区图书馆普及计算机和上网手段的工程。到2001年进行到中期,图书馆项目的培训人员已经跋涉1100万英里;到达美国首都和18个州以及加拿大12省区的图书馆,在北至(加拿大)育空地区,南至得克萨斯州,东至纽约,西至加州的各个社区内装备了28978台计算机 ;向大约1453亿人提供免费信息,相当于北美人口的一半。相信在其他各种国际和国内大小机构合作下,这一努力正在数字化的分界岭上打开缺口。美国全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最近发表调查结果,在过去两年中,公共图书馆联网的数字从83%上升到95%,而同期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站增加了一倍。根据本基金会图书馆工程在12个州的调查,低收入的学生和家长使用图书馆的计算机的时间最长、最频繁。有一半失业人员获得与就业有关的信息的惟一来源是公共图书馆的网络,而且获得计算机和培训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明显士气大有提高。
  “新的世纪带来医学和学习手段方面令人振奋的进步。我们大家都有责任使最需要的人群能够得到利用这一进步的机会。”
  (2)  2000年9月26日,联合国召开第一届世界小儿麻痹首脑会议前夕盖茨发表的声明。
  在全世界消灭小儿麻痹症的倒计时已经开始。如果对根除这一疾病给予必要的政治意志和财力的话,今年年底世界就可对此杀手宣布战斗大捷,到2005年,我们的星球就可以得到“无小儿麻痹”证书。世界卫生官员们已经在根除这一威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8年有35万例病症,到1999年只有6000例,主要在非洲和南亚。我们已经离完全消灭此疾病非常近了。如果我们能控制住已有的病情,并防止其传播,再无儿童受此疾病之害的那一天就已在望。我们赞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儿童急救基金、国际扶轮社、联合国基金会、特纳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组织、政府和企业的领导人,他们明天将聚会,唤起全世界共同关心消灭这一给千百万人带来苦难的疾病。我和我的妻子刚开始介入此事,决定把根除小儿麻痹作为我们基金会的首要目标之一。一旦达到目标(例如天花于1977年宣布消灭),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减少和消灭其他疾病。为达此目标,我们基金会向全球儿童接种基金作了大笔承诺,并与其他参加会议的与我们类似的同行合作,他们在普及疫苗接种方面已经作出了杰出的成绩。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只有5%的儿童能得到全面免疫预防,今天这个数字已达70%。我们捐款的一部分用于购买疫苗,平均每个孩子15美元。疫苗接种是预防许多种致命疾病的最便宜的办法。另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科学研究,希望能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的疫苗。目前这些疾病构成1/3的致死原因。
  我们与此时在纽约领导这一最后冲刺的人们同心同德。我们基金会的全体人员对所有在战壕中献身于这一事业的组织和千千万万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一起庆祝这一可怕的疾病的终结。
  (3)  2001年4月6日,盖茨夫妇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席沃思(Tim Wirth)、洛克菲勒基金会会长康韦(Gordon Conway)联合发表声明,表明对防治艾滋病达成的一致意见和共同合作的意愿。
  全世界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必须采取防与治并重的态度,我们将共同努力,既致力于治疗,又致力于预防。主要途径是在正在进行的公共卫生工作中建立一种防治并重的工程。
  预防方面,应对以下措施大力加强关注和增加物力:公共教育计划、普及有关用具(包括男性和女性的避孕套)、扩大能得到医疗的人群、防止母婴间的传播、关注个人的行为责任、加强对预防性疫苗的研究。
  治疗方面,应重视综合治疗。降低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antiretrovirus)的成本,使更多已经感染的人能用到,这当然很重要,但是这只是对HIV阳性者的综合处理的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