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的背后-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行信用贷款的增长率从16%提高到18%,这表明我们的信贷规模还在持续增长。可是民营企业家借不到钱,老百姓也借不到,钱去了哪里?这就是今天中国的问题。钱呢?基本上是流向了地方政府和国有大企业的手中。那么政府拿钱做什么呢?搞公共建设,比如说修桥铺路等。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也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现状。通过这次宏观调控,我们收紧了民营企业和老百姓的资金增长规模,却放宽了地方政府及大型国企借贷的规模。因此和地方建设有关的部门其经济发展是膨胀过热的,一般民营企业却是过冷的。为什么我们经济非常热,而实际上企业家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原因就是在二元经济环境下,我们产生了资金逆流转的现象。而资金逆流转是银行主导的,他们对过冷的民营企业部门施行收缩信用的政策,把借出的钱收回来或者根本不再借出,而这些钱给谁用了呢?给了地方政府。
我为什么提这个理论?这跟拐点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今天中国经济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二元经济,也就是说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有关的部门,即与建设有关的部门,其经济发展是过热的,如房地产业、钢铁制造业、水泥生产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银行和股票市场。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其经济发展是过冷的。
如果各位来宾认同我独创的二元经济理论的话,你们晓不晓得王石的拐点论,以及你们在学校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在全世界通用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面,利率或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之所以能调节经济,它都有一个前提,即,这个国家必须是一元经济。
什么叫一元经济?那就是经济萧条的时候全国萧条,经济过热的时候全国过热。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一元经济环境里,诸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我们中国不同,我们是二元经济环境,是过热跟过冷同时存在。
二、拐点到底是什么
随着拐点论呼声的日益高涨,在房地产大腕之间,拐点之争也进行得轰轰烈烈。以王石为代表的有拐论者坚持房价拐点已经成型,建议人们三四年后再买房子,而以潘石屹为代表的地产商们则坚持拐点根本没有出现,房价还有上升的空间。大腕之间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有人站出来说,争论双方所认为的拐点概念不同,可是到底什么是拐点呢?
什么叫拐点?大家看看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地产的走势。当美国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时候,美国房地产市场立刻热了起来,房价大幅上升。因为利率低了,大家都可以借钱去买房子。可房价起来之后,美国政府认为,可能经济过热了,那怎么办?就按照美国大学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方法,提高利率。利率上升了,借贷人的负担也相应加重,所以他们就不借钱了,不买房了,房价立刻就下跌了。各位,这才叫做拐点。
所以宏观调控的力量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由于一元经济没有太多阻碍,只要中央银行一声号令,从中央到地方,它的政策都能得到贯彻。在这种经济环境里,宏观调控就能够对房价造成及时影响,这就形成了拐点。所以,关于2008年的房价走势,我们不要再做预测了,我们根本不是一元经济环境,我们是过热与过冷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环境。你怎么预测房地产未来的走势和拐点呢?我们不断调升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前面说过,由于央行宏观调控会造成资金逆流转现象,会使得过热的部门更热,过冷的部门更冷。所以央行越是调控,就越会加速二元经济环境的剧烈动荡。
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一再提高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过冷的部门会有怎样的举动?你会发现,这些民营企业家不想干了。我以深圳地区为例,深圳地区的民营企业家投资10亿元从事制造业,一年所赚利润肯定比不上他去年用1000万买一套房子所获的利润——去年深圳的房价有的翻了两三番。照着这种情况,如果他们一直老实地从事制造业的话,肯定亏惨了。那么,他们该怎么办?首先,利率的提高使得借钱成本相应提高,他们不想借钱了,而且即使想借也不一定能借到。另外,就算他们借得到钱,可一旦银行抽回信用贷款,那么其流动资金也就断了。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该怎么办呢?他们把应该投资而没有投资的钱集中起来,拿来干嘛?从事房地产买卖,而这就是去年深圳房价翻两三番的原因。而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这么强的资金实力。
三、中国的房地产会有拐点吗
到2008年二三月份,各种左证拐点来临的数字铺天盖地,深圳部分楼盘降价幅度达到10%,上海的楼盘暗中优惠,北京的楼盘则直接打出“一次性付清全款八折”的优惠。在房价涨幅过快的一线城市,交易量急剧萎缩;以万科为首的房地产公司也纷纷传来打折的消息。一时间,楼市仿佛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处处弥漫着降价的气息。有人问道,这些现象难道还不能代表房价“拐点”真的来了吗?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切的话题了,我们的房地产会不会有拐点?
大家应不应该去买房?在这儿,我们不做预测,我们来进行逻辑推理。只要你们听懂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理念,你们就会理解了。以王石同志为例,大家想一想,他所谓的拐点,究竟是他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呢?还是他自己真正在做的事?王石在抛出“楼市拐点论”之后,为了配合这个拐点论,万科的地盘首先开始降价,这有什么意义?
举一个实例,福州每平米的房价平均是6000块。当万科进来之后,他所盖的房子,地价是每平方米7000块,加上构建成本和利润,房价至少要到15000块。那么这个房地产有什么特性呢?当这个楼盘从过去应该卖6000块,到现在卖到15000块的时候,附近的楼盘,虽然什么事都没有做,但房价也跟着上涨。在这种情形下,万科房价在15000块的基础上,只便宜5%,你觉得有意义吗?
简单地讲,购地成本提高了房子的总成本,越晚盖的房子,房价就会越贵。2008年下半年房子肯定比之前的贵,2009年这一批的将更贵。全世界没有哪一个经济指标,会像我们中国的房价这样涨得如此之快,黄金、石油和重金属的涨价,它们都远远没有我们的地价涨得快。而且我们地价上涨还有一个特色,即只涨不跌,我们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地价会比去年更便宜的。
?
四、如何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
地产商的降价仅仅是暂时的假像,再加上中国如今二元经济的本质,如果仅仅依靠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市场化运作,“拐点”的存在就缺乏基础,那么如何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有序呢?
今天中国要解决经济问题,就必须跳出经济圈,也就是要“围魏救赵”,什么意思?我用中医术语来讲,今天我们地产泡沫就像得了肝炎。“炎”字很有意思,是两个“火”。什么叫肝炎?肝火太旺。按照中医理论该怎么治呢?要怎么灭火呢?要大凉,大凉碰到大火才能够中和。但如果真用大凉的话,说不定就把病人给治死了,因为病人体质不行,那应该怎么救他呢?要反其道而行之,用温补,先把他身体慢慢补好,然后再用大凉。我们房地产市场就像得了肝炎,而目前从美国移植过来的以一元经济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什么?就是大凉。但我们应该用温补,怎么温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需求面的问题,二是供给面的问题。需求面问题是什么啊?首先,政府要改善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恶劣的投资经商环境,让资金回归,鼓励他们从事应该从事的制造生产行业。这虽然很困难,但可以治本。否则这些资金会流向哪里呢?当政府打压楼市和股市之后,这些资金没有了去处,它就跑去炒黄金、炒钻石、炒名画、炒古董和炒普洱茶。
关于供给面,我们就要重新检讨了。公开竞价是公平的,很难被取代。但是公开竞价之后的卖地款应该怎么使用?是当做地方政府的财政盈余呢,还是把这笔钱还之于民,建更多的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呢?而更重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结合供给面与需求面这两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同时解决。这就叫温补。
我们有良好的愿望,但是实际的经济现象,就像我们所面临的二元经济环境一样,是严峻无比的。要解决房地产和房价的问题,首先就要看能不能解决供给面与需求面的问题。我把这些理论全部介绍给在座的各位,但是对于会不会有拐点的问题,我没有下结论,而是留给大家自己思考。至于2008年到2009年的房价走向,那必定是依赖政府政策的结果。
最后,我要告诉各位一个经济学理论。大家都炒过股吧,如果当天股市没有交易,股市会有什么结果?股价不动。而股价之所以动是因为有交易。那么房价为什么在2007年年底到2008年1月份比较稳定呢?这是房地产市场目前缺乏大量交易的必然结果。但我们不要激动,也千万不要兴奋,因为这不是实际现象。房价下一步该怎么走?你们按照我刚讲的理论,仔细琢磨之后自有定论。
观众:郎教授,你好。刚才您谈到,我们的货币量增长之后,投资主要涌向了房地产等热门产业,而对制造业等冷门产业的投资,却减少了。那么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这是市场的调节作用,还是政府的调节作用?
郎咸平:非常好,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刻。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一直希望以市场为主导来调配资源,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的供给面和政府的掌控有关,这就是房地产市场化不足的表现。房地产的需求面呢?企业资金到处乱窜,这是市场化过度的表现。因此,我们的市场化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要不然不足,要不然过度,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为什么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因为这是正确的政策。
但目前我们缺乏一个有效调配资源的市场,原因就是我刚刚讲的力量的扭曲。比如说调配资源应该由银行调配,它应该把资源用到价值最高的地方,这才叫市场化。但它没有,用到了什么地方呢?
用到了它的上级部门。地方建设部门的书记开口向银行借钱,银行能不借吗?这不是市场化,不是按照效益调配资源,而是按照权力来调配资源,这就是问题。但是企业家的行为就比较市场化了。日子难过,他可以不干。不干了去干嘛呢?去炒股、炒楼。虽然我们不同意他这样做,对他的做法感到悲痛难过,但是他的行为却是合理的,这就是所谓市场化跟非市场化扭曲的结果。
第10讲
从奥巴马与希拉里之争看美国
? 美国人的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
? 她说:“我过得好艰难……”然后眼圈就红了。
? 他对美国黑人妇女说:“如果你不知道教养小孩,就请你不要多生。”
2008年堪称“大选之年”,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等一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都面临着大选考验。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在美国拉开序幕的总统大选。随着初选的进行,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戏剧性场面出现了。民主党出现了最为耀眼的两位候选人,一位是黑人竞选者奥巴马,另一位则是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这场被称之为“黑人PK女人”的对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一、美日金融战
为什么这一次的选举特别有意思呢?因为这次选举很奇怪。美国有两个党,一个叫共和党,一个叫民主党。共和党选出一个白人,我觉得不奇怪。民主党有两个候选人,而且未来的总统很可能在这两个人中诞生:一个是美国女人,一个是美国黑人。这个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而且完全不符合美国历史传统。什么是我们心目中的美国呢?我想从美国大选谈美国文化,谈美国大选。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从此国门开启,中国人开始近距离地观察美国,了解西方社会。自由女神像、可口可乐、高度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曾经让中国人感到新鲜;而随着了解的加深,人们也发现,美国社会失业率高、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问题严重,那里并不是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的风水宝地。那么,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美国人的精神内涵是怎样的呢?我们对美国和美国人有哪些误读呢?
我对美国的理解是有实际例子的。日本经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汽车、家电用品大量出口到美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日本因此觉得自己不得了了,觉得自己可以挑战美国了,竟然跑去收购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你说蠢不蠢?洛克菲勒中心是你日本可以收购的吗?你晓不晓得那是美国的文化、美国的历史、美国的灵魂。什么东西是美国的灵魂?包括洛克菲勒、梅隆等大家族的名字是你不能乱用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你不能乱用的。你想收购它,你想跟它对抗,你门儿都没有。美国的石油、美国的军事是你不能动的,你根本就不要想。
你怎么敢去收购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你好大胆,真以为自己翅膀长硬了。好了,收购完成之后,美国人开始整治日本人。怎么整治呢?签订了一个协议,叫做广场协议,压迫日币升值,日币升值的结果是日本经济一塌糊涂,结果这一家曾经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的公司难以为继,不得不半价把洛克菲勒中心再卖给美国人。拿到一半的美金之后呢,转成日币,再砍一半。投资100块,只收回25块。
二、美国的人才策略
虽然美国经济发展近年来有放缓的迹象,但是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仍是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钢铁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车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类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在印刷业与出版业中,美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国家。美国一些少数的大公司控制着大多数的企业。除了经济,美国在人才的使用上,也有它独特的一面,这与美国的社会现状是分不开的。
我告诉各位,美国的一流人才都是念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美国的三流人才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人跟我们想的都是不一样的。美国人讨厌我们中国人去留学吗?刁难你的签证吗?那是表面现象。美国人最希望我们去留学了,楚才晋用,而且都是学核工程、机电一类的专业。这是最好的,美国人不学,你学了之后慢慢移民,拿绿卡,当美国公民。然后怎么样?我们最优秀的人才替美国服务,所以美国的留学政策是绝对不会倒退的。我们中国最优秀的理工科学生,到最后都是为人做嫁衣,替美国贡献下半生,创造出今天美国富强的一部分。
美国的制造业呢?它是把整条产业链里面价值最低的部分给你中国来做,它掌握了除产品制造以外的其他所有环节,包括产品设计、仓储运输、物流管理、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等等。我个人的研究显示,这些软环节,它所创造的价值是基础制造的9倍。这就是美国的制造业。
法制化的精神、特殊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