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雷学习法--世界最强学习法-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学:基本的题目分析的过深、难题做的过多、看题多自己做题少等等,都容易产生知识误痕。
物理:某些物理学概念、原理、定律等理解的不正确、不精确,就做了大量练习。
化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对于这些东西,一定要记准。
政治:某些典型的“大题”,记住即可。
化解“知识误痕”的主要学习方法
不需要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东西就不必理解和深入思考:很多东西,如英语的基本语法,英语的某些典型、优秀文章,数学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技巧,化学的基本知识点等等,无需理解和深入思考,就不必理解和深入思考,记住即可。
专项训练:练习的“知识误痕”,表现在碰到类似的题目,就往错误的、偏的路子上想。一旦发现了自己练习的“知识误痕”,要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强行突破。
背文章:产生了英语的各种“知识误痕”,如文章的“知识误痕”、练习的“知识误痕”后,均可以用“背文章”这种方法化解。
以英语和语文为例说明如何化解“知识误痕”
一、两种大的学习方法。
从某个角度,英语(语文)可以分为两种大的学习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选择一篇典型的、优秀的、难度适宜的文章,把这篇文章中的单词、句法、文章结构分析透彻,围绕着这篇文章,记忆单词,学习语法,思考阅读技巧,仿照着写作文等等。一篇文章学习的差不多了,接着学习下一篇。我们平时老师上课时,往往以这种方法为主,我们使用的课本也往往是依照这个方法编写的。第二种方法是把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分为单词部分、语法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等,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复习考试时,往往以这种方法为主,我们买的参考书,如词典、语法书、泛读书、模拟题集等等,则是依照这种方法编写。
从知识体系的角度,第一种方法是以某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第二种方法是以某部分知识,如单词,作为一个整体。
二、知识体系上的漏洞导致“知识误痕”产生。
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往往知识体系上有较大的漏洞,往往以前学习过的某部分知识好,某部分知识差,例如有的人语法好,但单词差;有的人单词好,但作文差。这样,对于某部分没有学习好的人,例如单词没有学好者,在采用第一种方法学习时,往往会有较多的单词不认识,这样,老师分析语法时,老师引导大家思考阅读技巧时,你往往就无法正确理解,但又必须跟上老师的进度,于是就胡乱猜一下,并总结出一些错误的东西,这些错误的东西积累多了,就会产生“知识误痕”。
三、课文分析的过细导致“知识误痕”产生。
有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把某篇文章理解透彻,从各个方面反复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并采用大量的练习进行强化。实际上,作为语言作品,再好的文章,也可能会有一些缺陷;水平再高的作者,文字表达上也往往会有含混的地方。如果你用对待数学定理那样,非要把一篇英语(语文)文章的每个句子分析无比透彻,必然会导致矛盾,或者你不很满意。
对于英语(语文)的课文,你应该采取能吸收就吸收、不能吸收就放弃的态度,不能像学习数学那样,一定要刨根问底,不彻底理解清楚绝不罢休。
例如,对于课文后的生词表上的单词,你只需记忆考试要求范围内的单词,对于一些超出考试要求的单词、不常用的单词、很少见的地名等等,不必记忆;对于课文中好的搭配、好的句式要记住,还可以通过“仿写”、“换词写”等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对于复杂的句式、较难的语法等,不必太放在心上,能吸收就吸收,不能吸收就放弃,以免产生知识误痕。
你越早介入历年考题越好,尤其是历年高考中的语法题、阅读题,当你积累了足够的英语阅读技巧后,体味出一些命题人的思路后,你就知道上课时哪些内容该听,哪些内容不该听。
英语处于初级阶段的高一学生王散找到一本英语各地历年高考阅读题书,这本书把阅读题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把命题人的意图进行了论述。他挑选了比较简单的十多篇文章,仔细研究。由于他的英语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读不懂这些高考阅读文章,于是他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查字典,并把文章翻译成中文。经过累计四十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他把这十多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命题人意图大多弄清楚了,他自己总结出一些阅读技巧,并记在笔记本上。
到了高一下学期,上英语课时,对于课文中与语言本身无关的各种知识,他就不怎么在意了;对于那些过于复杂的课文分析,他就不再理会了。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文的英汉互译、仿照课文写作等上面,这时,他感觉自己学习英语时心情轻松多了,心得感和满足感多了,英语学习兴趣大增。
5。22。4。学习误区——过于在意学习兴趣
当然,你要善于培养学习兴趣,如果你对某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时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少,学习就能更持久,更容易将这门课程学好。
产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产生心得: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要尽力产生心得。一旦你做出某道题目或者记住了某些东西,或者通过思考,理解透某些东西,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你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了,就有学习心得了。随着学习心得的积累,慢慢就产生兴趣了。
通过运用,产生兴趣: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你可以通过做实验、看一些科普读物等来产生学习兴趣;对于历史,你可以通过读一些你喜欢或者崇拜的历史人物的传记,产生学习兴趣;对于数学,你可以通过思考一些最简单且最本质的习题和问题,如无穷大、无穷小等等,产生学习兴趣;对于英语,你可以通过阅读某些自己喜欢的知识的英语读物,如关于小动物、汽车等等方面的英语读物,产生学习兴趣。
尽量放松、尽量平静:如果产生了学习心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后,你仍然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你仍可以学习的很好。这时,你应该在学习时尽量减少意志、尽量放松、心情要尽量平静,只有这样,你才能体味出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
保持轻松、饱满的学习状态:学习时保持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时身体活力足,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时大脑清晰度越高,精神越饱满,越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不同课程交替进行、改变做题顺序、变换参考书:你可以在学习其他课程的间隙学习其他课程,例如做数学题时间长了,感到烦了,就听一会儿英语听力,做英语阅读的间隙做一、两道数学题目等等。
做习题集时,不一定非要按顺序一道、一道题目往下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先做。
看参考书时,你既可以先看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看那一部分内容;你可以看这本参考书,也可以看那本参考书。总之,你不必怕有些东西没有看到,有什么损失。实际上,很多参考书本身就不见得写的很完整、很系统,有些参考书把某些内容弄的过深、有些部分又涉及的很少。
没有学习兴趣,硬着头皮学下去
但是,如果你对某门课程没有学习兴趣呢?你就不学习它了吗?当然不行,你要硬着头皮学习下去。
强迫自己学习:认为没有兴趣就无法学习好,是学习的误区。当很难产生某门课程的兴趣时,你就不得不用意志强迫自己学习这门课程,这时,你要加大“狠劲”。学习“狠”为先。只要你的“狠劲”十足,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即使不能学习的最好,至少可以学习的很好。
5。22。5。学习误区——学习了过多超出考试范围的知识
有人学习语文时,费了很多劲,背记很多生僻字词,结果大多数都没有记下来;有人学习英语时,记忆很多超出考试要求的单词,结果大多数单词都很快忘记了;有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时,做了很多难题,做完了之后,既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理清思路,只是含混的记住了几个小解题技巧,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忘记了。
不要学习过多的超出考试范围的知识
只有极少数人,对某门课程很有兴趣,对这门课程的思想方法理解的很深入,感悟很深,对这门课程的研究远远超出了一般人,这些人,可以学习超出考试范围的知识。对于大多数人,学习过多超出考试范围的知识,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却很难掌握它们,还会感到心里很不踏实,很容易产生焦躁的心情。
不要记忆过多的意义不大的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灵活运用,而不是记忆过多的意义不大的知识。语文中的生僻字词、难度过大的病句修改等,英语中的超出考试要求的单词、过于复杂的语法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偏题、怪题,政治中很难理解的哲学原理题目,地理中过于复杂的题目、要求记忆过于繁琐的题目,历史中的小的地名、不重要的年代等等,你都不要去学习。
5。22。6。学习误区——过于在意细微的知识
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细微程度不同。对于高级阶段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对于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来说,可能就属于过于细微的小知识,应该暂时放弃。
某些难题,是考察你对某些知识点的细微之处的掌握,在你没有能够掌握好这些知识点的精妙之处时,即使你勉强把这些题目做出来了,在理解上,还是比较含混的。这时,你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不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另外一种选择是使用“精挑极练”、“精挑极背”、“深入思考长长练”等高级学习方法强行突破,不管花多少时间,不管学习强度多大,也要把这些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尽量思考清楚,实在思考不清楚,也要记准记牢。这就要冒一定的风险,好的结果是你学习取得局部或者阶段性突破,不好的结果是白白浪费很多时间。如果一开始就放弃这道题目,虽然有些可惜,但你不会因学习了过多的含混的知识,自己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弄乱。
5。22。7。学习误区——相信“学习机”的“神奇”的作用
定义:“学习机”
本书中,为了简单起见,把针对高中学习的电脑软件、掌上电脑、电子词典、各种“学习机”、网络软件、网络数据库等等统称为“学习机”。
至于VCD、DVD、mp3 、mp3、磁带等等,由于功能过于简单,就不必讨论了。
“学习机”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智能检测上
对于高考,与书籍相比,“学习机”的独特优势,就是在智能检测上,主要体现在“帮你制定学习计划”和“查漏补缺”这两个方面上。在其他方面,“学习机”并无独特优势,完全可以由书籍取代。但即使在“帮你制定学习计划”和“查漏补缺”这两个方面,“学习机”要想做到充分发挥威力,也非常不容易。
“学习机”的独特优势之一:智能检测,帮你指定学习计划
要针对某一个学习者,制定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计划,就必须确定这个学习者的心态、身体、学习状态、学习、每门课程的情况。更详细一点,就是,“学习机”必须获得至少如下信息:
你学习时心情的愉悦程度如何?平静程度如何?“气恨”等不良心态严重程度如何?“狠劲”的情况如何?自信心的情况如何?身体情况如何?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是几个小时?每次最长学习时间是多长?学习强度多大?大脑清晰度如何?每次学习多长时间大脑清晰度就会下降?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记忆能力如何?理解能力如何?深入思考能力如何?把握要点能力如何?每门课程的每个部分掌握到什么程度?你每天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你们学校的每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水平如何?等等。
获得了这么多的关于你的信息之后,“学习机”才能做出判断,帮你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
“学习机”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帮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么?很难!你跟电脑比赛英语单词,你肯定输。但世界上最好的电脑和最好的将军指挥一场战争,谁会赢?
而且,实际上,目前多数“学习机”,往往是商业炒作多,下真功夫的少。
“学习机”的独特优势之二:智能检测、查漏补缺
“学习机”要能通过限时模拟考题,检测出你在知识上的漏洞,检测出你的速度、准确性、灵活性等方面的欠缺,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训练。
例如,给你一篇很简单的英语小短文,如果你能在3秒内看完10行,并理解其大意,说明你阅读速度很快,如果只能3秒内看完五行,说明你的速度中等,如果你在3秒内连两行都没看完,没理解,说明你的阅读速度不行,你必须提高反应速度。这时,“学习机”就提示你,你的阅读速度不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单词不行”、“语法不行”、“阅读不行”、“大脑清晰度不够”等等。于是,你在以上选项中进行选择,你想了一下,最近刚背完一本单词书,单词应该没有问题啊,但你自己也感觉心里没底,于是,你就选择“单词不行”,马上,“学习机”就给你出几道单词测试题目,测试完了之后,“学习机”说,“你的单词没有问题!请找其他原因!”。于是“语法不行”、“阅读不行”、“大脑清晰度不够”等几个选项就出现了,于是,你又想了想,语法应该没问题,因为,你刚看完一本语法书,于是你就选择“阅读不行”。这时,“学习机”上就马上出现了一些测试题目,你做完之后,学习机就告诉你“你的阅读能力太差,只能采用‘看背——中英对照’的学习方法!”于是,你同意了,这时,“学习机”上就出现了50篇中英对照的文章,规定你在5天之内必须读完。结果3天之后,你就把这50篇文章读完了。这时,“学习机”又开始检测你了,如果“学习机”认为你不行,你就必须再读完50篇文章中英对照的文章,如果“学习机”认为你可以了,“学习机”上就会有50篇简单的小英语短文,没有中文翻译,你就必须硬着头皮读下去了,当你用了10天时间把这50篇短文读完后,“学习机”又检测你一下,然后,根据你的情况又给你30篇短文… …。直到有一天,“学习机”对你说:“同学,你的英语阅读速度没有问题了,你应该提高阅读准确性了!”于是,训练你的阅读准确性的文章就出现了… …。
你买的“学习机”等工具能做到这些吗?
在其他方面,“学习机”并无明显的优势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要想学习好,就要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理解必须理解的知识,思考清楚必须思考的问题。老师、书籍、“学习机”等等,只能给你提供记忆的材料、帮助你理解、引导你思考。要记住任何东西,你必须自己记忆;要想理解某个事物,你必须自己理解;要思考明白一个问题,你必须自己去思考。
“学习机”既不能代替你理解、记忆,也不能代替你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目前市场上的“学习机”不过是一本或者几本参考书而已。有的“学习机”还有权威性差、错误多、针对性差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