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
而且首先是激起诗人自己的激情”。连后来的高尔基也认为“浪漫主义只是
④
一种情绪”。因此,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在作品中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
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的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
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
等“非凡”人物,还喜欢用夸张、象征、对比手法,采用抒情诗、浪漫剧、
历史小说等体裁,重视对大自然和民间文学的描绘与研究。其人物形象的主
导艺术特征是人物性格的情绪化,人物与作者关系的同一化和人物与读者关
系的直观化。在艺术描写中,人物往往就是作家自己。在审美过程中,读者
往往只需诉诸视觉和听觉,便可对人物形成判断。
不过,由于作家们的政治立场和感情倾向不同,他们在作品中尽管都具
有共同的艺术特征,但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却常不一致。一些作家主张艺术脱
离社会,歌颂宗教与顺从,宣扬神秘主义,美化中世纪;而另一些作家则主
张艺术服务于社会,歌颂反抗与斗争,宣扬自由解放思想和没有人剥削人的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在同一的浪漫主义潮流中,实际便表现为基本体
现没落贵族思想情绪的消极浪漫主义和基本体现革命的中小资产阶级思想情
绪的积极浪漫主义这两个不同倾向的流派。
(3)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率先出现在封建落后和唯心主义哲学盛行的德国,
并在19世纪20年代前主宰欧洲文坛。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家弗利德里希·史
雷格尔(1772—1829)提出诗人应“任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规律的约
①
束”的同时,又竭力颂扬“中世纪的创造性的幻想”及“不可见的世界、神
性和纯粹的精灵”,并把“基督教哲学”和“神的启示”当作世间万有的“最
②
高知识” 。德国作家诺伐里斯(1772—1801)在长诗《夜的颂歌》(1800)
中,则通过诗人渴望跟死去的年轻妻子结合的情景,通篇用迷醉的语言歌颂
黑夜的无限和死亡的永恒。在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异常激烈的法国,消极浪漫
主义文学也率先在19世纪初出现。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1848)不但
在论文《基督教的真谛》(1802)中狂热歌颂宗教精神,肆意攻击启蒙思想,
而且在小说《阿拉达》(1802)中,借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混血女子阿拉达爱
上一个印第安异教徒夏克大,并毅然为宗教殉身的故事,歌颂宗教不但可以
战胜爱情的要求,而且可以战胜死亡的恐惧。稍后的法国诗人拉马丁(1790
—1869)在其诗作《沉思集》(1820)中,也同样用很大篇幅来描写他对宗
教的沉思和对上帝的向往,在一切现象后都看到有上帝的存在。就是在进行
过产业革命的英国,因政府政治倾向反动,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时期消极
浪漫主义文学也十分盛行。“湖畔派”诗人华滋华斯(1770—1850)和柯勒
律治 (1772—1834)合著的《抒情歌谣集》(1798)虽也有对农民辛勤劳动
② 华滋华斯:《〈抒情歌谣集〉1800 年版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
6 页。
③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第191 页。
④ 高尔基:《俄国文学史》,新文艺出版社1956 年版,第70 页。
① 弗·史雷格尔:《断片》,《西方文论选》下卷,第322 页。
② 弗·史雷格尔:《文学史讲演》,《西方文论选》下卷,第325 页。
… Page 9…
的歌咏和来自民间的朴素生动语言的运用,但主导思想却是对封建宗法式农
村的美化和对通过大自然以取得神的启示的追寻。柯勒律治在长诗《古舟子
咏》(1798)中,更通过老水手自叙他在一次航海中的可怕而又奇异的经历,
宣扬神秘主义的神的惩罚和饶恕。“湖畔派”的另一诗人骚塞(1774—1843)
在其长诗《审判的幻影》(1821)中,竟歌颂去世不久的暴君乔治三世,写
他死后居然进了天堂。在盛行封建农奴制的俄国,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是被称作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茹柯夫斯基(1783—1852)。他在故事
诗《斯维特兰娜》(1808—1812)中,借死亡的未婚夫黑夜来找未婚妻并把
她从梦中带走的情节,极力宣扬忧郁颓丧、顺从天命的思想,且通篇充满朦
胧的神秘主义色彩。
(4)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19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深入和工人
革命斗争的兴起,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登上文坛,并很快代替消极浪漫主义而
成为欧洲文坛的主流。德国进步作家沙米索(1781—1838)在童话体小说《彼
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 (1814)中,率先通过一个人用影子换来财富但
却丧失了人的要素的故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罪恶。接着,革命民主
主义作家海涅(1797—1856)在短文《论浪漫派》(1820)中,把德国消极
浪漫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评斥为一些脱离实际的“苍白的尼姑和夸耀门阀的
骑士”。其著名论著 《论浪漫派》(1833)更把德国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评斥
为“危害祖国自由和幸福”的“死亡的诗人”。他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如诗
集《歌集》(1827)和散文集《旅行杂记》(包括四部旅行札记,1826—1831)
的主要倾向,也多是表现在封建重压下的苦闷,抨击封建统治的罪恶和期望
进行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1802—1885)的文艺
论著《〈克伦威尔〉序言》(1827)继斯塔尔夫人(1766—1817)的《论文
学》(1800)之后,提出了文艺应面对现实,美丑并融和对比鲜明等主张,
奠定了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他的浪漫主义悲剧《艾尔那尼》
(1830)和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的演出、发表,则标志着
法国古典主义的结束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历史胜利。此外,民主诗人缪塞(1810
—1857)的浪漫主义诗歌《西班牙和意大利短歌集》(1830),也表现了强
烈的反封建情绪和民主思想。稍后的乔治·桑(1804—1876)的“社会问题
小说”《安吉堡的磨工》(1845)和大仲马(1803—1870)的传奇小说《基
度山伯爵》 (1844),在非凡、离奇的浪漫主义情节中,也包含有揭露资本
主义压迫和封建复辟的罪恶和现实内容。在英国,著名民主诗人拜伦和雪莱
的创作,更把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诗歌发展的顶峰。他们不仅在一
系列诗歌评论,如拜伦(1788—1824)的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
评论》 (1809)、雪莱(1792—1822)的长篇论文《诗辩》(1821)中,批
评“湖畔派”作家的脱离社会的神秘主义倾向,肯定诗人的社会作用和历史
贡献;同时更在一系列诗歌著作,如拜伦的《东方故事诗》(1813—1816)、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1817)和《唐璜》(1818—1832),雪
莱的《麦布女王》(1813)、《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和《西风颂》
(1819)中,愤怒揭露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罪恶,热情歌颂民族、民主革命
斗争,有的还始终充满胜利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乐观展望。此外,英年早逝
的英国诗人济兹(1795—1821)的抒情叙事诗《圣阿格尼斯前夕》(1819),
… Page 10…
虽带有一定的唯美主义色彩,但主体内容仍是对封建专制的抨击和对自由生
活的追求。著名历史小说家司各特 (1771—1832)的著名小说《清教徒》
(1816)、《艾凡赫》(1820),虽在一定程度上留恋和美化被资本主义破
坏了的宗法制社会,但主导倾向仍是对凶恶的封建上层的无情揭露。在俄国,
1812年的反拿破仑侵略战争和1825年的12月党人起义,大大地唤醒了人民
的民族意识和自由民主思想,因而具有强烈反封建农奴制精神的积极浪漫主
义文学,也在1825年前后蓬勃发展起来。12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1795—
1826)在政治讽刺诗《致宠臣》(1820)中,把沙皇的亲信、屠杀人民的刽
子手阿拉克切耶夫直称为“卑鄙、阴险的骗子”和“靠钻营而攫取显位的恶
棍”。普希金 (1799—1837)在一系列作品,特别是政治抒情诗《自由颂》
(1817)、《致大海》(1824)中,愤怒谴责专制暴政,强烈向往民主自由。
莱蒙托夫(1814—1841)在浪漫主义长诗《恶魔》(1829—1841)中,借一
个因反抗上帝而遭贬黜的天使形象,也鲜明表现了自己的坚守自由、永不妥
协的孤独而痛苦的反叛精神。在东欧和南欧,这时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也取
得了较大发展。波兰作家密茨凯维奇 (1793—1855)在叙事诗《先人祭》第
三部(1830)中,以高昂的浪漫激情描写波兰人民反沙俄奴役的英勇斗争,
主人公康拉德甚至毅然走上了为解放祖国而献身的革命道路。意大利作家曼
佐尼 (1785—1873)在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3)中,则以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揭露了封建暴政和异族
统治的残暴。
总之,浪漫主义文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不仅在全欧范围内掀起了文
学表现方法的新运动,而且形象地表现了各阶级、阶层的思想情绪和复杂动
荡的社会现实。它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而兴起,到19世纪30
年代又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衰落而逐渐走向衰落。
… Page 11…
2。拜伦和雪莱
(1)拜伦和雪莱的生平和创作特色
乔治·戈登·拜伦 (1788—1824)和波希·比西·雪莱(1792—1822)
同为19世纪初期欧洲最伟大的民主革命诗人及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
他俩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都生活在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高涨的年代,又都上的是英国名牌大学(拜伦上剑桥、雪莱上牛津),而且
又都因写作反社会、反宗教的作品为当局所不容——拜伦因创作讽刺上流社
会生活的诗集《懒散的时日》(1807)遭反动评论界围攻;雪莱因出版论证
上帝不存在的哲学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1811)被牛津大学开除。投身
社会后,他俩还都因积极支持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公开声援工人斗争和愤
怒揭发社会黑暗而屡遭当局迫害,以致不得不被迫先后流亡异国。拜伦于
1816年离开英国,先到瑞士,后定居意大利,积极参加意大利烧炭党人反奥
地利统治的民族革命斗争。1823年意大利革命失败后,又渡海去希腊全力支
持希腊人民反土耳其统治的解放斗争,被推举为总督,成为希腊民族革命斗
争的领袖,不幸翌年患病逝世。雪莱于1818年离开英国,也定居意大利,而
且也积极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不幸 1822年在一次航海中遇风暴逝
世。
恩格斯把雪莱称作“天才的预言家”,赞誉拜伦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
①
刺现社会” 。鲁迅也称拜伦的诗歌“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
①
荡涤” 。但在“神圣同盟”残酷镇压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拜论因受
资产阶级英雄史观影响,个人生活又十分不幸,故其作品在全面深刻地愤怒
揭发社会黑暗和高亢激越地号召进行自由抗争的同时,往往具有孤独、忧郁
情绪;而雪莱则因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家庭生活又一直幸福美满,
故其创作总是充满光明乐观信念。
(2)拜伦和雪莱的主要作品比较
现谨就他俩出国前后的主要作品来试作分析比较:
出国前,拜伦的主要作品是抒情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
一、二章(1812)、故事诗集《东方故事诗》(1813—1816)。《恰尔德·哈
罗尔德游记》第一、二章是1809到1811年诗人获得贵族院世袭议员席位后,
带着愤懑心情到西班牙和希腊游历的见闻,为叙述方便,拟放到后面跟出国
后创作的第三、四章一道分析。《东方叙事诗》是拜伦的一系列以东方故事
为题材的组诗,包括《异教徒》(1813)、《阿比托斯的新娘》(1813)、
《海盗》(1814)、《莱拉》(1814)、《巴里西耶》(1816)和《柯林斯
的围攻》(1816)等六篇,其情节均为个人复仇与反抗,背景全在大海、荒
原或土耳其王宫,主人公则是些对社会满怀仇怨,誓死抗争,但又总是单枪
匹马,高傲孤独,以致终归以悲剧告终的叛逆者。例如《海盗》的主人公海
盗首领康拉德愤世嫉俗而又孤僻高傲,坚定无畏而又阴沉严酷。他率部攻打
土耳其王宫,只一个人扮成回教僧进入王府,顷刻间便把那儿变成“血的岸
滩与一片火海”,使众多敌人“在他一个人面前缩成一团”。当他已胜利在
①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第528 页。
①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 卷,第214 页。
… Page 12…
握时,只因要拯救被囚禁在王宫的妇女,才使敌人得以重新聚集力量,致使
他最后被俘。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他始终威武不屈。后来他还从王府逃
脱,参加了西班牙的人民起义。康拉德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高傲、
孤独的叛逆者。通过他的形象,作者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
抗,但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
出国前,雪莱的主要作品是长诗《麦布女王》(1813)和《伊斯兰的起
义》 (1818)。前者写仙后麦布女王带熟睡的少女伊昂珊梦游过去、现在、
未来三界,看到过去是君主、僧侣、政客专横统治的废墟,现在是贫富悬殊、
残酷掠夺的交易市场,而未来则是冰河解冻、到处充满和平和智慧的美好世
界。后者借一个幻想的东方黄金城伊斯兰人民起来反抗封建暴政的悲剧故
事,歌颂主人公莱昂及其情人茜丝娜临刑前仍引吭高歌“压迫者最终必然崩
溃”,“人类的幸福会紧跟着我们的死亡”的革命乐观精神。作品对封建暴
政和金钱罪恶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