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87-医方集解 >

第15章

087-医方集解-第15章

小说: 087-医方集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戴氏曰∶血鲜者,心、小肠实热;血瘀者,肾、膀胱虚冷。《准绳》曰∶多有热极而血 
凝黑者 
小蓟 蒲黄(炒黑) 藕节 滑石 木通 生地黄 栀子(炒) 淡竹叶 当归 甘草 
(各 
此手足太阳药也。小蓟、藕节退热散瘀,生地凉血,蒲黄止血(生行血、炒涩血),木 
通降心肺之火、下达小肠,栀子散三焦郁火,由小便出,竹叶凉心而清肺肺为生水之源,凡 
通淋者必 

理血之剂第八
复元羌活汤
属性: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疼痛不可忍者(不问伤在何经,恶血必积胁下,以肝主血 
故 
柴胡(五钱) 当归 栝蒌根 穿山甲(炮。二钱) 甘草 红花(二钱) 桃仁(五 
十个。去皮尖。研) 大黄(一两。酒浸)。每服一两,加酒煎。以利为度药(内无羌活。 
而以名方何 
此足厥阴也。原文曰∶肝胆之经,行于胁下,属厥阴、少阳,故以柴胡引用为君;以当 
归活 
花破 


祛风之剂第九
属性: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也。六者之中,风淫为首,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 
,乃 
而闷 
重则 
其 
生 
而 
溪尝 

祛风之剂第九
小续命汤
属性:(《千金》) 
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 斜,语言謇涩,风湿腰痛, 
痰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阴虚火旺,痰随火涌,故不省人事;血虚风中左体,为 
左不遂,气虚风中右体,为右不遂,风中筋脉则拘急,风中口面则 斜,风中舌本则语涩, 
风湿中腰则腰痛;痉者项背强直,手足反张也;伤风有汗为柔痉,以风能散气也;伤寒无汗 
为刚痉,以寒能涩血也;亦有血虚筋无所荣养而成痉者。凡中风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 
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吐沫直视、发直头摇、面赤如妆、汗缀如珠者,皆 
不治;或只见一二证,尚有得生者。《金匮》中风篇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 
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脉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则 
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脊重不伸;邪入于腑;则不识 
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释曰∶中络者邪方入卫,尚在经络之外,故但肌肤不 
仁;中经则入荣脉之中,骨肉皆失所养,故身体重着;至中腑中脏,则离外而内邪入深矣。 
中腑必归于胃者,胃为六腑之总司也;中脏必归于心者,心为神明之主也;风入胃中,胃热 
必盛,蒸其津液,结为痰涎,胃之大络入心,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窍,故中腑则不识人也; 
诸脏受邪,进入于心,则神明无主,故中脏者,舌纵难言,廉泉开而流涎沫也。廉泉穴在舌 
下,窍通于肾,津液之所出也)。 
防风(一钱二分) 桂枝 麻黄 杏仁(去皮尖。炒研) 芎 (酒洗) 白芍(酒炒) 
人参 
煎。筋急语迟脉 
倍芍药,加竹沥;日久不大便,胸中不 
子,加白术;呕逆加半夏;语言謇涩, 
加麦冬、花粉;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 
膏。 
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吴鹤皋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 
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 
此中 
芩。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赅也(按∶中风有解表、攻里、行中道三法。内外证俱有者,先解 
表而后攻里。《医贯》曰∶此治冬月直中风寒之的方,亦麻黄、桂枝之变法。六经有余之表 
证,须从汗解。如有便溺阻隔,宜三化汤、麻仁丸通利之。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世间内 
伤者多,此方终不可轻用也。昂按∶此方为治风套剂,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 
为治。喻嘉言曰∶中风之脉,必有所兼,兼寒则浮紧,兼风则浮缓,兼热则浮数,兼痰则浮 
滑,兼气则浮涩,兼火则盛大,兼阳虚则脉微,兼阴虚则脉数或细如丝;虚滑为头痛,缓迟 
为营卫衰。然虚浮迟缓,正气不足,尚可补救;急大数疾,邪不受制,必死无疑;若数大未 
至急疾,尚有不死者。《保命集》曰∶厥阴泻痢不止,脉沉迟,手足厥逆,脓血稠粘,此为 
难治,宜麻黄汤、小续命汗之;谓有表邪宿于内,当散表邪,则脏腑自安矣。又曰∶厥阴风 
泻,以 
易老六经加减法;本方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本方 
知母 
续命 
太阴 
活、 
仁(《玉机微义》曰∶此方无分经络,不辨寒热虚实,虽多亦奚以为易老治分六经,庶乎活 
法)。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 
(音肥)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录验》方去人参,加干 
姜、黄芩、荆 

祛风之剂第九
侯氏黑散
属性:(《金匮》) 
治中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四肢烦重,风中经络,热而挟湿也;心中恶寒,阳 
虚也)。《外台》用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防风 白术(十分) 桔梗(八分)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干 
姜桂 
服四十日 
此手太阴、少阴、足厥阴药也。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 
火降 
以清 
收,又能化顽痰,加酒服者,以行药势也(喻嘉言曰∶治风而驱风补虚,谁不能之,至驱补 
之中而行堵截之法,则非思议可到。方用矾石以固涩诸药,使积而不散,以渐填其空窍,则 
旧风尽去,新风不受矣;盖矾性得冷则止,得热则行,故又嘱以宜冷食也。中风入脏,最防 
风邪乘虚进入心中,故以菊花为君,仲景制方,匠心独创,乃中风证首引此散,岂非深服其 
长乎, 
附∶《金匮》风引汤∶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 
二两)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各六两)。杵筛,取三指撮,煮 
三沸,温服。治大人风引瘫痪,小儿惊痫螈 ,日数十发。巢氏用治香港脚(按黑散,风引二 
汤,喻氏以为仲景圣方,而程云来《金匮直解》又云∶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 
风摩膏、矾石汤,所主皆非中风历节之证,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尽删之。又云∶仲 
景方书之祖,复取侯氏方为法耶,愚谓∶仲景多方,岂无祖述,而必创自一人之手乎;方若 
果佳,虽出自唐宋,其可删邪;但瘫痪必气血不足之人,风引汤用大黄为君、又石药居其大 
半,独不曰石药之气悍乎;喻氏虽深赞之,亦未知其果尝以此治风而获实验乎;抑亦门外之 
揣摩云尔也。若黑散之君菊花,又加气血解表除痰之药,视此亦不同矣。昂按∶中风为危笃 
之证,古方佳者颇少,兹录 

祛风之剂第九
大秦艽汤
属性:(《机要》) 
治中风手足不能运掉,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经曰∶掌受血而能握, 
足 
心火 
视、 
秦艽 石膏(三两)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川芎 生地(酒洗) 熟地 白 
术(土炒) 
(五钱。)每服一两 
此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以秦艽为君者,祛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散胸中之火 
也; 
肾, 
兼发 
芎活 
气以壮中枢,脾运湿除,则手足健矣(脾主四肢,湿则筋痿)。又风能生热,故用黄芩清上, 
石膏泻中,生地凉下,以共平逆上之火也(刘宗浓曰∶秦艽汤、愈风汤虽皆有补血之药,而 
行经散风之剂居其大半,将何以养血而益筋骨也。天麻丸养血壮筋骨,庶几近理。喻嘉言曰∶ 
此方既云养血而筋自柔,何得多用风燥药;既云静以养血,何复用风药以动之,是言与方悖 
矣。偶论三化汤、愈风汤及大秦艽汤,皆似是而非者。昂按∶此方用之颇众,获效亦多,未 
可与愈风、三化同日语也。此盖国中之时,外挟表邪,故用风药以解表,而用血药、气药以 
调里,非专于燥散者也。治风有解表、攻里、行中道三法,内外证俱有者,先解表而后攻里 
是也。若愈 
附∶易老天麻丸∶天麻(祛风) 牛膝(强筋) 萆 (祛风湿、强筋骨) 玄参(壮 
水制火。六两) 杜仲(七两。使筋骨相着) 当归(十两。和血) 生地(一斤。益真阴) 
羌活(十两 

祛风之剂第九
三生饮
属性:治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謇涩等证(李东垣曰∶中风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 
也,若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 生附子(去皮。五钱) 木香(二钱。)每服一两。 
加人参 
此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少阳药也。南星辛烈,散风除痰;附子重峻,温脾逐寒;乌 
头轻 
所以扶其正气;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气也(《医贯》曰∶观东垣之论,当以气虚为主,纵 
有风邪,亦是乘虚而袭。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当此之时,岂寻常药饵能通达于 
上下哉。急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此乃行经治痰之剂,斩关擒王之将,必 
用人参两许,驱驾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以取败,观先哲用 附、参附,其 
义可见。若遗尿、手撒、口开、鼻鼾为不治,然服前药多有生者。喻嘉言曰∶脏为阴可胜纯 
阳之药 

祛风之剂第九
地黄饮子
属性:(河间) 
治中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至,名曰风痱(音肥),急当温之(风 
痱,如瘫痪是也。刘河间曰∶中风瘫痪,非为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 
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 
无知也,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而卒中者,皆为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治宜 
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昂按∶此即河间主乎火之说。盖西北风气刚劲,虚人感之,名 
真中风,可用风药下药;南方卑湿,质弱气虚,虽有中证,而实不同,名类中风,宜兼补养 
为治)。 
熟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 肉苁蓉(酒浸) 附子(炮) 官桂 石斛 茯苓 石 
菖蒲 
此手足少阴、太阴、足厥阴药也。熟地以滋根本之阴,巴戟、苁蓉、官桂、附子以返 
真元之 
味保肺以滋水源,使水火相交,精气渐旺,而风火自息矣(《医贯》曰∶观刘氏之论,则以 
风为末而以火为本,殊不知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刘氏原以补肾为本,观其地黄饮子可见 
矣,故治中风,又当以真阴虚为本。但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火虚者以 
河间地黄饮子为主,水虚者当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果是水虚,辛热之药,与参 之品,俱不 
可加。或曰风淫所胜,治以辛凉,何故反用桂附,使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而风不益甚耶。 
曰∶此是肾虚真阴失守,孤阳飞越,若非桂附,何以追复其散失之元阳。其痰涎上涌者,水 
不归元也;面赤烦渴者,火不归元也;惟桂附能引火归元,水火既归其元,则水能生木,木 
不生风,而 

祛风之剂第九
顺风匀气散
属性: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半身不遂,偏枯也。经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 
小坚急,皆属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盖心是神机开发之本,胃是水谷 
充大之标,标本相得,则膻中、气海之宗气盈溢,分布四脏三焦,上下中外无不周偏;若标 
本相失,宗气虚耗,分布不周于经脉则偏枯,不周于五脏则喑。口眼 斜者,足阳明之脉夹 
口环唇,寒则筋急,热则筋弛,左寒右热,则左急而右缓,右寒左热,则右急而左缓。阳明 
燥金主 
《元 
毒, 
白术(二钱) 乌药(钱半) 人参 天麻(五分) 白芷 苏叶 木瓜 青皮 甘草 
(炙) 
此足厥阴、阳明药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偏枯 僻,或左或右,盖血脉不周,而气 
不匀 
行之、补之而气匀矣,气匀则风顺矣;用木瓜者,能于土中泻木,调荣卫而伸筋也(戴复庵 
曰∶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若不顺气,遽用乌附,若不活血,遽 
用羌防 

祛风之剂第九

属性:(张咏) 
治中风 僻,语言謇涩,肢缓骨痛;及风痹走痛;或十指麻木;肝肾风气风湿诸疮( 
斜语涩,风中于经也;肢缓骨痛,风而兼湿也;风痹肿痛,湿热流注也,世俗谓之流火,即 
《内经 
草。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者佳。不拘多少,拣去粗茎,留枝、叶、 
花、实,酒拌蒸晒九次,蜜丸 辛苦气寒,其味 臭,必蒸晒九次,加以酒蜜,则苦寒之 
阴浊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 能祛风散湿,行大肠之气,加以酒蒸蜜丸,气味清和,故能 
补肝润肾,益气强筋(湿去则筋强)。然风药终燥,若风痹由于脾肾两虚,阴血不足,不由 
风湿而得者,亦忌服之(唐成讷有进 表,宋张咏进 表云∶其草金棱银线,素茎紫 , 
节叶相对,颇类苍耳,臣吃百服,即至千服,须发乌黑,筋力轻捷,效验多端。昂按∶此药 
不但搜风 

祛风之剂第九
牵正散
属性:(《直指方》) 
治中风口眼 斜,无他证者(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阳明 
内蓄痰热,太阳外中于风,故牵急而 斜也。又曰∶木不及则金化缩短乘之,木为金乘,则 
土寡于 
白附子 僵蚕 全蝎(等分。为末。)每二钱,酒调服。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吴鹤皋曰∶艽防之属,可以驱外风,而内生之风非其治也(肝有 
热则自生风,与外感之风不同);星夏之属,可以除湿痰,而风虚之痰非其治也。三药疗内 
生之风,治虚热之痰,得酒引之,能入经而正口眼。又曰∶白附辛可祛风(白附去头面之游 
风),蚕蝎咸能软痰(僵蚕清化轻浮,能上走头面,驱风散痰;全蝎直走厥阴,为治风要药, 
辛中有热凡药辛者必热),可使从风、蚕蝎有毒,可使破结。药有用热以攻热,用毒以攻毒 
者,《大易》所 
附∶改容膏∶蓖麻子(一两) 冰片(三分。)共捣为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左 

祛风之剂第九
如圣饮
属性:(节庵) 
治刚柔二痉,面赤项强,头摇口噤。角弓反张,与螈 (音炽纵)同法(痉者,太阳中 
风重感 
风挟寒则 
伸缩不已为 
羌活 防风 白芷 柴胡 甘草 黄芩 半夏 川芎 芍药 当归 乌药。加姜煎。入 
姜汁、竹沥服。柔痉加白术、桂枝;刚痉加苍术、麻黄;口噤、切牙、大便实,加大黄。 
此足太阳、厥阴药也。羌、防、芎、芷、柴胡、甘草辛甘以发散风邪;用乌药者,治风 
须顺气也;用归芍者,治风先活血也;用半夏、竹沥、姜汁者,风必挟痰也;用黄芩者,风 
必生 
阳明 

祛风之剂第九
独活汤
属性:(丹溪) 
治风虚螈 ,昏 不觉,或为寒热(筋急而缩为螈,缓而纵为 ,伸缩不已为螈 ,木 
曰曲直之象也。肝虚而风乘之,入于血脉则螈 ,若在皮肤则为寒热,若移邪于所生,则昏 
愦不觉 
独活 羌活 防风 细辛 桂心 白薇 当归 芎 半夏 人参 茯神 远志 菖蒲 
(五钱) 甘草(炙。二钱半)。每服一两。加姜、枣煎。 
此手少阴、足厥阴药也。肝属风木而主筋,故螈 为肝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