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87-医方集解 >

第18章

087-医方集解-第18章

小说: 087-医方集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躁者,阳气内争);厥阴证干呕吐涎头痛(厥阴之脉夹胃,干呕吐沫,里寒内格也;厥阴 
之脉上巅,头痛,寒气上逆也。按∶三阳皆有头痛,太阴、少阴二经之脉不上循头,故无头 
痛,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然风温在少阴,湿温在太阴,而头反痛,是又不可拘 
拘者。李东垣曰∶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盖太阴、少阴二经,虽 
不上头,然痰 
吴茱萸(一升。炮)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六两) 
此足厥阴、少阴、阳明药也。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吴茱、生姜之辛,以温胃散寒下气; 
人参 
胃寒,与太阳之恶寒呕逆原为热证者不同(火热上冲而呕),恐误以寒药治寒呕也。若服吴 
茱萸汤反剧者,则仍属太阳热邪,而非胃寒明矣(宜葛根加半夏汤、小柴胡汤、栀子豉汤、 
黄芩汤)。若少阴证吐利厥逆,至于烦躁欲死,肾中之阴气上逆,将成危候(肾中阴盛,上 
格乎阳,而为吐逆),故用吴茱散寒下逆,人参、姜、枣助阳补土,使阴寒不得上下,温经 
而兼温中也。吴 
本方加附子,名吴茱萸加附子汤∶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 

祛寒之剂第十
大建中汤
属性:(《金匮》) 
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 
(阳受气于胸中,阳虚则阴邪得以中之,阴寒之气逆而上冲,横格于中焦,故见高起痛呕不 
可触近之证。心为阳,寒为阴,寒乘于心,冷热相激故痛;寒乘于脾,脾冷弱不消水谷,心 
脾为子 
蜀椒(二合)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煎,去渣,内饴糖一升,微煎,温服。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 
助阳 
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昂按∶俗云 
诸痛无补法,此证至于不可触近,痛亦甚矣,仲景乃用人参、饴糖大补之药,将以仲景为信 
欤,抑 

祛寒之剂第十
十四味建中汤
属性:治气血不足,虚损劳脊,短气嗜卧,欲成劳瘵;及阴证发斑,寒甚脉微(阴证发斑者, 
或因汗吐下后中气虚乏,或因欲事损伤肾气,或因过服凉药,遂成阴证。寒伏于下,逼其无 
根失守之火上冲熏肺而发斑点,其色淡红,隐隐见于肌表,与阳证发斑色紫赤者不同。此胃 
气极虚,若服寒药,立见危殆。吴鹤皋曰∶以参、 、桂、附而治斑,法之变者也,医不达 
权,安足 
黄 (蜜炙)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蜜炙) 半夏(姜制) 当归(酒 
洗) 白芍( 
此足三阴、阳明气血药也。黄 益卫壮气,补中首药;四君补阳,所以益气(参、术、 
苓、草);四物补阴,所以养血(芎、归、芍、地);阴阳调和,则血气各安其位矣。半夏和 
胃健脾,麦冬清心润肺,苁蓉补命门相火之不足,桂附引失守之火而归元,于十全大补之中 
而有加味, 
本方除茯苓、白术、麦冬、川芎、熟地、苁蓉,名八味大建中汤∶治同。本方除川芎、 
熟地 
潮热自汗,将成劳瘵,大能退虚热,生气血(喻嘉言曰∶乐令建中汤,柴胡、细辛为君,意 
在退热,而阴虚之热则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汤,用桂、附、苁蓉,意在复阳,而阴虚之阳未 
必可复;又在用方者之善为裁酌耳。又曰∶二方治脏气素虚,以之两建其脾肾之阳,盖虚劳 
之病, 

祛寒之剂第十
小建中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邪气入里,与正相搏,则腹痛;涩者,血不足也; 
弦者,木克土也;太阳在表,无腹痛;少阳在半表半里,有胸胁痛而无腹痛;阳明腹满急痛 
者,里实也,宜下之,大柴胡汤、小承气汤;三阴下利而腹痛者,里寒也,宜温之,四逆汤、 
附子理中汤;肠鸣泄泻而痛者,里虚有寒也,宜小建中汤温中散寒);伤寒二三日,心悸而 
烦(悸者,阳气虚也,烦者,阴血虚也,气血内虚,与此汤先建其里。倍芍药者,酸以敛阴, 
阴收则阳归附也;加饴糖者,甘以润土,土润则万物生也;仍不去姜桂,以散邪也);通治 
虚劳悸衄,里急腹痛,梦遗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燥口干,虚劳黄胆(黄胆,小便 
利而色白者,是无热也,不可除热,当作虚寒治之。喻嘉言曰∶虚劳病至于亡血失精,精血 
枯槁,难为力矣,急宜建其中脏,使饮食增而阴血旺,故但用稼穑作甘之味,生其精血;而 
酸辛酸苦 
桂枝 生姜(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一两。炙) 大枣(十二枚。)入饴糖一 
升,微火溶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此即桂枝加芍药汤,但桂有浓薄耳。昂按∶此 
汤以饴糖为君,故不名桂枝芍药而名建中,今人用建中者,绝不用饴糖,失仲景遗意矣。吴 
鹤皋曰∶桂枝当是桂,桂枝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准绳》曰∶脾居四脏之中,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 
则失 
甘草 
液不 
经》 
脾胃健而荣卫通,故以姜、枣为使(李东垣曰∶《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 
急痛 
肉 
解 
服, 
芍药 
治腹痛自 
上焦下焦 
本方加黄 两半,名黄 建中汤(《金匮》)∶治虚劳诸不足(《准绳》曰∶血不足而用黄 
。黄 味甘,加以甘草,大能生血,此仲景之妙法。盖稼穑作甘,甘能补胃,胃为气血之 
海,气血所从生也。经曰∶无阳则阴无以生,以甘益胃而生血,旨哉!今人但知参 为气药, 
故特表而出之。昂按∶补血汤黄 五倍于当归,而云补血,即此义);亦治伤寒汗后身痛, 
表虚恶寒,脉迟弱者(身痛乃六经俱有之证,有表、有里、有寒、有热、有风、有湿。阳证 
身痛,但拘急、身不能转侧;阴寒身痛,体势沉重,宛如被杖,以此别之。此证因过汗耗损 
阴气,血少不能营养筋骨,故痛;阳虚故脉迟;汗后故脉弱;用黄 、甘草之甘以补中气, 
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桂枝辛热,外以益卫而实表,内以和荣而补虚,使中气创建,则能生育 
荣卫,通 

祛寒之剂第十
白术附子汤
属性:(《近效方》)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食不知味,用此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 附子(一枚。炮)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一枚,煎。 
此足太阴、少阴药也。喻嘉言曰∶肾气空虚,外风入之,风挟肾中阴浊之气厥逆上攻, 
头间 
附子 
矣。 
本方加桂枝,不用姜、枣,名甘草附子汤(仲景)∶治风湿相搏,一身烦痛,汗出恶风, 
小便不利,或身微肿(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殆至两相搏结,注经络,流关节,入 
肌骨,无处不到,则无处不痛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故汗出而恶风;湿胜则水道不行,故小 
便不利而微肿;用白术以益土燥湿,桂枝以散风固表,附子以驱阴助阳,甘草以和中益气也)。 
本方加 

祛寒之剂第十
益元汤
属性:(《活人》) 
治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入口,名戴阳证(成氏曰∶烦躁者,先烦渐至躁也;躁 
烦者,先躁而迤进复烦也;从烦至躁为热,先躁后烦谓怫怫然更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 
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是也。此气欲脱而争,譬如灯将灭而复明矣。按∶内 
热曰烦,谓之心中郁烦,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曰躁,谓身 
体手足动 
附子(炮) 干姜 艾叶 黄连 知母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甘草。加姜、枣、葱白 
煎 
此足少阴药也。附子、干姜、艾叶回阳之药,协以人参、甘草补其阳虚,退其阴火,所 
谓甘温能除大热也;黄连以折泛上之火,知母以滋在下之阴(王海藏曰∶烦出于肺,躁出于 
肾。成无己曰∶烦,阳也;躁,阴也),以静其躁,盖阳无阴则孤阳无所附丽,故扶阳亦兼 
和阴也;麦冬、五味,补肺清心,合人参以生其脉,加童便而冷服者,热因寒用也(戴氏曰∶ 
烦躁,阴阳经皆有之。阳明经胃有燥屎故烦,当下之;太阳经已得汗而烦者,五苓散;少阳 
亦有烦,宜小柴胡汤。按∶先贤治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治独烦不躁多属热, 
惟悸而躁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惟火邪者属热。阴烦者少阴为多,由阳气传入阴 
经,阴得阳而烦,自利而烦,渴不眠者,辰砂五苓散;若非是阳气传阴,阴气犯阴经,吐利, 
手足厥冷而烦,经云∶阳虚阴乘之故烦。又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吴茱萸汤,甚者四逆 
汤加葱白。外有虚烦一证,乃病愈后阴阳未复,时发烦热,竹叶石膏汤;痰多睡不宁者,温 
胆汤;呕者橘 

祛寒之剂第十
回阳救急汤
属性:(节庵自注云∶即四逆汤) 
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引衣自盖,蜷卧沉重,腹痛 
吐泻 
表证, 
寒中少 
沉迟无 
鼓颔 
汗以 
附子(炮) 干姜 肉桂 人参(五分) 白术 茯苓(一钱) 半夏 陈皮(七分) 甘 
草( 
泄泻, 
此足三阴药也。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 
君温补之药助其阳气,五味合人参可以生脉,加麝香者,通其窍也。 

祛寒之剂第十
四神丸
属性:治肾泻脾泻(肾泻者,五更时泻也。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肾 
属 
运化阑门,故元气不足,不能分别水谷,不痛而泻也。两证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上生脾土故 
也。杨 
破故纸(四两酒浸一宿,炒) 五味子(三两。炒) 肉豆蔻(三两。面裹煨) 吴茱 
萸(一 
钱。临 
此足少阴药也。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 
辛温 
厥 
故 
本方单用破故纸、肉豆蔻,名二神丸∶治同(火乃土之母,破故纸补肾,为癸水;肉豆 
蔻浓肠 
效,予 
如鼎釜 
本方单用五味子、吴茱萸,名五味子散∶治同。本方除五味子、吴茱萸,加茴香(一两), 
木香(五 
肠,用以舒肝 
香、肉蔻、补 
八味丸;脾肾气 
吐痰,为脾肾亏 

祛寒之剂第十
感应丸
属性:治新旧冷积泻痢等证。 
木香 肉豆蔻 丁香(两半) 干姜(炮) 百草霜(一两)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 
皮尖) 
黄蜡六两溶 
取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 
此手足阳明药也。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 
和脾舒肝;杏仁降气散寒,润燥消积;炮姜能逐痼冷而散痞通关;巴豆善破沉寒而夺门宣滞 
,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治痢,为佐也(《医贯》曰∶此方神妙 
不可言,虽有巴豆,不令人泻,其积自然消化。李时珍曰∶一妇年六十余,溏泻五载,犯生 
冷油腻肉食即作痛,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积冷凝滞,法当以热下 
之 

祛寒之剂第十
导气汤
属性:治寒疝疼痛(阴气积于内,复为寒邪所袭,荣卫不调则成疝病。囊冷结硬如石,或引睾 
丸 
病实 
阴菌 
不月 
而名 
川楝子(四钱) 木香(三钱) 茴香(二钱) 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 
此足厥阴、少阴药也。川楝苦寒,能入肝舒筋,使无挛急之苦,又能导小肠膀胱之热, 
从 
暖 
便下利 

祛寒之剂第十
天台乌药散
属性: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厥阴肝脉络于阴器,上入少腹,疝病乃肝邪也,肝主筋,故 
牵引疼痛;小肠经络并于厥阴,寒邪客于小肠,少腹痛引睾丸,上而不下,痛入脐腹,甚则 
上冲心 
乌药 木香 茴香(盐炒) 良姜(炒) 青皮(五钱) 槟榔(二个) 川楝子(十 
个) 巴豆 
下一钱。 
此足厥阴、手太阳药也。乌药散膀胱冷气,能消肿止痛;川楝导小肠邪热,因小便下行 
;木 
夺门 

祛寒之剂第十
疝气方
属性:(丹溪) 
治疝气疼痛。 
吴茱萸 枳壳 栀子 唐球子(与山楂,俱炒用) 荔枝核( )。等分,为末。空心, 
长流 
此足厥阴药也。吴茱入厥阴气分,温肝逐寒;山栀泻三焦火热,由膀胱出;枳壳行气而 
破症;山楂散瘀而磨积;荔枝双结,形类睾丸,能入肝肾辟寒散滞,故假之以为引也(丹溪 
曰∶疝气《素问》而下,皆以为寒,世有寒而无疝者,必有说以通之可也。因思此病始于湿 
热在经,郁遏既久,又感外寒,湿热被郁而作痛,只作寒论,恐有未尽。古方以乌头、栀子 
等分作汤,其效亦速,后因此方随证加减,无有不应,须分湿热多少而治之。又有挟虚而发 
者,当以参、术为君,而佐以疏导,其脉沉紧而豁大者是也。按∶疏导药即桃仁、山楂、枳 
实、黑栀、川楝、吴茱、延胡、丁香、木香之类,山栀、附子酒煎加盐服,是栀附汤。丹溪 
曰∶乌头 

祛寒之剂第十
橘核丸
属性:(《济生》) 
治四种 疝(茎囊睾丸肿硬,不痛不痒,为 疝。亦有引脐腹绞痛者。四种∶肠 、卵 
橘核 川楝子 海藻 海带 昆布 桃仁(二两) 延胡索 浓朴 枳实 木通 桂心 
木香(五钱。)酒糊丸。盐汤或酒下。 
此足厥阴药也。疝病由于寒湿,或在气,或在血,证虽见乎肾,病实本乎肝(厥阴肝脉 
络阴器)。橘核、木香能入厥阴气分而行气;桃仁、延胡能入厥阴血分而活血;川楝、木通 
能导小肠膀胱之热由小便下行,所以去湿;官桂能平肝暖肾,补肾命之火,所以祛寒;浓朴、 
枳实并能行结水而破宿血;昆布、藻、带,咸润下而软坚,寒行水以泄热(湿久为热,寒久 
亦为热);同为散肿消坚之剂也(朱丹溪曰∶ 疝不痛,非痛断房事与浓味不可。若苍术、 
神曲、山楂、白芷、川芎、枳实、半夏,皆要药。又宜随时月寒热加减,有热加栀子,坚硬 
加朴硝,秋冬加吴 


清暑之剂第十一
属性:暑为阳邪,心属离火,故暑先入心,从其类也。巳月六阳尽出于地上,此气之浮也。经 
曰∶ 
暑。 
伤暑 
巨室 
中暑 
则肺 

清暑之剂第十一
四味香薷饮
属性:治一切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头重,自汗肢倦,或烦渴,或吐泻(暑为阳热,故蒸 
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湿干心则烦,干肺则渴,干脾则吐利,上蒸于头则重而痛;暑能 
伤气, 
香薷(一两) 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五钱) 黄连(姜炒。三钱。)冷服(香 
薷辛热,必 
此手少阴、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香薷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散皮 
肤之 
清; 
饮冷 
则愈 
变, 
刻害 
头 
引 
附子,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法也。香薷饮乃散阳气、导真阴之剂,若元气虚、犯房劳而 
用 
中 
不 
中 
渴 
属天气,尝中 
药,泻心数汤 
本方除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下鲜血。本方除黄连,名三物 
香薷 
香薷饮∶治中暑湿盛(热盛则加黄连以泻心火,湿盛则加茯苓、木瓜以去脾湿)。再加人参、 
黄、白术、陈皮,名十味香薷饮∶治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昏(加参 者,所以补 
肺益气;加苓术陈草者,所以助脾调中;木瓜酸温利湿收脱,能于土中泻木,平肝而和脾; 
此外感而兼内伤之证,故用香薷清暑解表,而以诸药专调中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