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医方集解-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不知桂枝能通营卫,致津液,则肺气能转输涎沫,以渐而下,尤为要紧,所以云治心中
温温液液也。《玉机微义》曰∶肺痿如咳久声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火热甚也;吐涎沫而
不咳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此肺中冷也,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
汤以温之;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用炙甘草汤,此补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
故肺
润燥之剂第十三
麦门冬汤
属性:(《金匮》)
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论曰∶止逆下气,此汤主之。)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粳
米(三合。)
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喻嘉言曰∶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用寒凉药而火反
升;
甘
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按∶半夏亦脾胃药,能燥能润,以能行水故燥,以味
辛
润燥之剂第十三
活血润燥生津汤
属性:(丹溪)
治内燥津液枯少(内燥血液枯少也。火炎水干,故津液枯少。)
当归 白芍 熟地黄(一钱) 天冬 麦冬 栝蒌(八分) 桃仁(研) 红花(五分。)
此手太阴、足厥阴药也。归、芍、地黄滋阴可以生血;栝蒌、二冬润燥兼能生津;桃仁
、红花活血又可润燥。分用各有专能,合用更互相济。
润燥之剂第十三
清燥汤
属性:(东垣)
治肺金受湿热之邪,痿 喘促,胸满少食,色白毛败,头眩体重,身痛肢倦,口渴便秘
(经曰∶肺也者,传相之官也,治节出焉。火盛克金,则肺热叶焦,气无所主,而失其治节,
故肢体或纵或缩,而成痿 也;火上逆肺,故喘促;肺主皮毛,故色白毛败;湿热填于膈中
故胸
气不
黄 (钱半) 苍术(炒,一钱) 白术(炒) 陈皮 泽泻(五分) 人参 茯苓 升
麻(三
苓(二分) 柴胡 黄连(炒,一分) 五味子(九粒。)每服五钱。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肺属辛金而主气,大肠属庚金而主津,燥金受湿热之邪,则寒
水膀胱生化之源绝,源绝则肾水亏(金不能生水),而痿 诸症作矣。金者,水之母也;气
者,水之源也。黄 益元气而实皮毛,故以为君;二术、参、苓、甘、橘、神曲健脾燥湿,
理气化滞,所以运动其土,土者金之母也;麦冬、五味保肺以生津,当归、生地滋阴而养血,
黄柏、黄连燥湿而清热(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痿正药,加牛膝名三妙散,)升麻、柴
胡所以升清,猪苓、泽泻所以降浊,使湿热从小便出,则燥金整肃肺为整肃之脏,水出高源,
而诸证平矣(喻嘉言曰∶燥与湿相反者也,方名清燥,而以去湿为首务,非东垣具过人之识,
不及此矣。朱丹溪曰∶今世风病,大率与诸痿证混同论治;古圣论风痿,条目不同,治法亦
异,夫风病外感,善行数变,其病多实,发表行滞,有何不可?诸痿起于肺热,传入五脏,
散为诸证,其昏惑螈 瞀闷,暴病郁冒,蒙昧暴喑,皆属于火;其四肢不举,足痿舌强,痰
涎有声,皆属于土,悉是湿热之病,当作诸痿论治。大抵只宜用补养,若以外感风邪治之,
宁免实实虚虚之祸乎。或曰∶《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何也,曰∶只诸痿生于肺热一语,已
见大意,金体燥而居上,主气畏火者也;土性湿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也;嗜欲不节,则水
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肺受热邪,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不
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虚则四肢不为人用,而诸痿之病作矣。泻南
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肺金不虚,何脾热之有。故阳明实
则宗筋润
润燥之剂第十三
滋燥养荣汤
属性:治火烁肺金,血虚外燥,皮肤皴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风秘(肺主皮毛,肝主筋爪,肝
血
当归(酒洗,二钱)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炒) 黄芩(酒炒) 秦艽(一钱) 防
风甘
此手太阴、足厥阴药也。前证为血虚而水涸,当归润燥养血,为君。二地滋肾水而补肝
,芍药泻肝火而益血,为臣。黄芩清肺热,能养阴退阳。艽防散肝风,为风药润剂(风能生
燥,艽、防味辛能润,)又秦艽能养血荣筋,防风乃血药之使(吐血、治崩,皆用为使;)甘
草甘平泻火
润燥之剂第十三
搜风顺气丸
属性:治中风风秘、气秘,便溺阻隔,遍身虚痒,脉来浮数;亦治肠风下血,中风瘫痪(风秘
者,风生燥也,气秘者,气滞也,故大便不通;燥则血涩,津液不行,故遍身虚痒;脉浮为
风,脉
大黄(九蒸九晒,五两) 大麻仁 郁李仁(去皮) 山药(酒蒸) 山茱肉 车前子 牛
膝
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峻猛,能下燥结而祛瘀热,加以蒸晒,则性稍和缓,故以为
君;
走元
滞由
补肾,菟丝益阳强阴,以补助之也(本方云∶久服百病皆除。喻嘉言曰∶药有偏峻,可暂用
以搜风
润燥之剂第十三
润肠丸
属性:(东垣)
治肠胃有优火,大便秘涩,全不思食,风结血结(风结即风秘,由风搏肺脏,传入大肠,
或素有风病者,亦多秘;气秘由气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虚、津液不足;热秘由大肠热结;
冷秘
此
热
大黄 归尾 羌活(五钱) 桃仁(研) 大麻仁(去壳,一两。)蜜丸。一方有防风。
风湿
此手足阳明药也。归尾、桃仁润燥活血,羌活搜风散邪,大黄破结通幽,麻仁滑肠利窍
。血
则难
用
生
本方加防风、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润燥丸∶治同(皂角得湿则滑,湿滑则燥结自除。)
本方去羌活,加升麻、红花、生熟二地,名润燥汤(俱东垣方∶治同加升麻者,能升始能降
也。)又方∶
润燥之剂第十三
通幽汤
属性:(东垣)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下
脘即幽门,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门,皆下冲上也。幽门上冲吸门,吸门即会厌,气喉
上掩
而大
润
也
当归身 升麻 桃仁(研) 红花 甘草(炙,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五分。)或
加槟榔
此手足阳明药也。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桃仁、红花润燥而行血;槟榔下坠而破气滞
;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经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
下为雨也(李东垣曰∶肾开窍于二阴,经曰∶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足则
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反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火伏血中,耗损真阴,
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散
之;阴结者,温之;伤食者,以苦泄之;血燥者,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风燥者,以麻仁
加大黄利之;气涩者,郁李仁、枳实、皂角仁润之。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损其津
液,燥
润燥之剂第十三
韭汁牛乳饮
属性:(丹溪)
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胃脘有死血者,嗜酒食辛,躁暴多怒,
积久而成
出也;瘀
可下而食
口也,此
阑门,小
宜随病
韭菜汁 牛乳,等分。时时呷之。有痰阻者,加姜汁。本方去牛乳,加陈酒,治血膈韭
汁专消瘀血。
此足阳明药也。韭汁辛温,益胃消瘀;牛乳甘温,润燥养血;瘀去则胃无阻,血润则大
肠通而食得下矣(朱丹溪曰;反胃膈噎,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兼服四物汤为上策;
不可
燥血
所言
姜
消
润燥之剂第十三
黄汤
属性:(《本事》)
治心中烦躁,不生津液,不思饮食。
黄 熟地黄 芍药 五味子 麦冬(三两) 天冬 人参 甘草(三钱) 茯苓(一
两。)
此手足太阴药也。黄 、人参补气,熟地、芍药补血,乌梅、五味敛耗生津,天冬、麦
冬泻火补水,茯苓淡以利湿,甘草甘以和中,湿去气运,则脾和而思食,津生而燥退矣。
润燥之剂第十三
消渴方
属性:(丹溪)
治渴证胃热,善消水谷(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
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也;皆火盛而水衰也。经曰∶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
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是血中伏火,
血不足
喜饮凉水,宜寒凉渗剂以清其热;血分渴者,喜饮热水,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上轻中重下
危,
泄,
黄连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或加姜汁、蜂蜜为膏
,噙化。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火盛灼金,不能生水,故令燥
渴。
火退
润燥之剂第十三
地黄饮子
属性:(《易简》)
治消渴烦躁,咽干面赤(咽干,肾火上炎也;面赤,阳明郁热也;烦属于心,躁属于肾。
人参 黄 (蜜炙) 甘草(炙)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枇杷叶(蜜炙) 石
斛泽泻 枳壳(麸炒)等分。每服三钱。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喻嘉言曰∶此方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
腑(泽泻泻膀胱之火,枳壳宽大肠之气,使小腑清利,则心火下降心与小肠相表里,大腑流
畅,则肺经润泽肺与大肠相表里,宿热既除,其渴自止矣喻嘉言又曰∶人参白虎汤,专治渴
证气分燥热,此汤专治血分燥热;竹叶黄 汤兼治气血燥热,宜辩证而用之。附∶竹叶黄
汤∶淡竹叶 生地黄二钱 当归 川芎 芍药 麦冬 黄芩炒 人参 黄 甘草 半夏
石膏
润燥之剂第十三
白茯苓丸
属性:治肾消两腿渐细,腰脚无力(此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故致此
疾。按∶肾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传变,饮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气,肺无
病则气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荣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
随溲下
茯苓 黄连 花粉 萆 熟地黄 覆盆子 人参 玄参(一两) 石斛 蛇床子(七
钱五分
此足少阴药也。茯苓降心火而交肾,黄连清脾而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能壮筋骨,
疗风痹脚弱,)熟地、玄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肾精,人参补气,花粉生津,萆 清热利
湿; ,鸡之脾也,能消水谷,通小肠、膀胱而止便数,善治膈消;磁石色黑入肾,补肾
益精,故假之为使也(喻嘉言曰∶友人病消渴,后渴少止,反加躁急,足膝痿弱,余主是丸
加犀角。有医曰∶肾病以黄连、犀角治心,毋乃倒乎。余曰∶肾者胃之关也,胃热下传于肾,
则关门大开,心之阳火得以直降于肾,心火灼肾,躁不能濡,余用犀角、黄连对治其下降之
阳光,宁
润燥之剂第十三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
属性:(许仁则)
治气嗽经久,将成肺痿,乍寒乍热,唾涕稠粘,喘息气上,唇口焦干;亦有唾血者,渐
觉瘦悴,小便赤少,色败毛耸,此亦成蒸;及久嗽成肺痈,唾悉成脓,出无多少。
桑白皮(一升) 地骨皮(三升。二味合煎,取汁三升) 生地汁(五升) 生麦冬汁
(二升)
冬、生地、葛根
枣膏,搅勿停手,煎如饴糖。夜卧时,取一
此手太阴药也。桑皮泻肺行水,麦冬补肺生津,地骨退热除蒸,竹沥清痰养血(能除阴
虚之有大热者,)生姜祛寒而温胃,枣膏补土以生金,地黄汁、葛汁甘寒以除大热,白蜜、
牛酥甘润
润燥之剂第十三
治久嗽方
属性:(《千金》)
白蜜(一斤) 生姜(二斤,取汁。)先秤铜铫知斤两讫。纳蜜、姜汁,微火熬,令姜
汁尽,惟有蜜斤两在则止。每含如枣大一丸,日三服。
此手太阴药也。白蜜滑能润肺,生姜(辛能散寒宋洪迈有痰疾,晚对,上喻以胡桃三枚、
姜三
亦同
润燥之剂第十三
猪膏酒
属性:治过劳四肢筋液耗竭,数数转筋,爪甲皆痛,不能久立,名曰筋极(肝主筋,筋极,六
极之一也。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骨过劳,耗其津液,不能荣养,故劲急
而筋数
猪脂 姜汁(二升。熬取三升,再入酒) 酒(五合。)分三服。
此足厥阴药也。津竭筋枯,非草木之药卒能责效,猪膏润能养筋,姜汁辛能润燥,酒和
血而性善行,取易达于四肢也。
本方除姜汁,加乱发煎,发消药成,名猪膏发煎(仲景∶)治诸黄,令病从小便出。本
方除
润燥之剂第十三
麻仁苏子粥
属性:(《本事方》)
治产后大便不通(许叔微曰∶妇人产后有三种病∶郁冒则多汗,多汗则大便秘,故难于
用
大麻仁 紫苏子,等分。洗净,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啜。
此手阳明药也。麻仁阳明正药,滑肠润燥,利便除风;苏子兼走太阴,润肺通肠,和血
下气;行而不峻,缓而能通,故老人、产妇气血不足者,所宜用也(许叔微曰∶一妇年八十
四忽腹痛头痛,恶心不食。医皆议补脾治风,清利头目,服药虽愈,全不进食,其家忧惶。
予辨前药皆误,此是老人风秘,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上至于巅,
则头痛
泻火之剂第十四
属性:火者,气之不得其平者也。五脏六腑,各得其平,则荣卫冲和,经脉调畅,何火之有;
一失
肝火
之类
他经相
湿火
者。诸
是也;
参、知
泻火之剂第十四
黄连解毒汤
属性:(相传此方为太仓公火剂,而崔氏治刘护军,又云其自制者)
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
发斑(毒,即火邪也。邪入于阳则狂,心为热所扰则烦,躁则烦之甚也;口燥咽干,火盛津
枯也;干呕,热毒上逆也;错语,热昏其神也;不眠,阴未得复也;伤寒吐衄血者,当汗不
汗,蕴热逼血上行也;发斑,热毒入胃也。崔尚书曰∶胃有燥粪,令人错语,邪热盛亦令人
错语;若秘而错语者,宜承气汤;通而错语者,宜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等分。
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
于中焦(王海藏曰∶黄连泻心,实泻脾也,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黄柏泻肾火于下焦,
栀子通
泻其
头疼
不能
脱而
利也
本方去栀子,名柏皮汤∶治三焦实热。用粥丸,名三补丸∶治三焦有火,嗌燥喉干,二
便闭结;及湿痰夜热(经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故少火宜升,壮火宜降。今以黄芩泻上,
黄连泻中,黄柏泻下,则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生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本方去芩、
连,加甘草,名栀子柏皮汤(仲景∶)治伤寒发黄身热(发黄,胃有瘀热,宜下之。发热,
为热未作实。盖寒湿之证,难于得热,热则势外出而不内入矣,故不必发汗、利小便,用栀
子清肌表,黄柏泻膀胱以和解之。按∶伤寒发黄,有在太阳膀胱者,与阳明瘀热在胃者不同,
故仲景亦有不可下,当于寒湿中求之之说;若瘀热在里,亦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汗利水
之剂者,方见《伤寒论》。)本方去黄柏、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