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国情备忘录 >

第1章

国情备忘录-第1章

小说: 国情备忘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项目组
万卷出版公司


    本书是由同名大型电视纪录片脚本改编,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部分。全书以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为参照,围绕当前我国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对我国国情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述,分析了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深刻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


《国情备忘录》引言:真相?假相?什么是你眼中的中国素描 
  今天,我们用行走的脚步纪录中国国情。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文明的中国,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荣之后,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什么是我们成长的基因,中国究竟面对怎样的道路?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长,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
  那个梦想,一百多年前,在刘鹗的书桌前曾奄奄一息,〃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无哭泣也,得乎?〃那个梦想,一百年前,在粱启超的海船上又曾复活了,〃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壮哉,我少年中国。〃中国仍然在〃历史的三峡〃中航行,我们也许将一帆风顺,也许将遭遇更险恶的激流。经过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 


第一章  中国之谜: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也无法理解的中国经济

    大萧条时代来临了。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忘记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想起来就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噩梦的时代。一场世纪灾难来临了,直接把整个世界经济带入百年不遇的剧变中。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与伤害程度,几乎已经到了令人谈〃危〃色变的地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当华尔街刮起的风暴愈演愈烈,席卷全球;当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帝国接连轰然倒下,华尔街人人自危。

  人们在奋力自救的同时,也在紧张地搜寻救世主。到底谁是救世主的候选人?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中国的呼声如此之高。中国以在经济危机中独当一面的风范,塑造了大国形象。此时的中国,坐拥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局,世界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盼望,这个已经延续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能成为抵御风暴的中流砥柱,引领世界走出危机。

  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并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是否真的正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地带?在世界眼中,中国到底制造了什么样的谜团,谁能破译当代中国基因?中国国情的真相是什么?最先进与最落后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中国发展有着怎样的本土化轨迹?

  世界和中国都在探寻答案,试图寻找一个可以鸟瞰中国的角度。


谁制造了〃中国之谜〃

危机中的中国盛宴

  2008年9月14日晚上,25000名雷曼员工度过了不眠之夜。整个公司开始〃敦刻尔克大撤退〃,一位曾因在雷曼工作而令人羡慕的员工这样描述他们的离职:

  〃这是一家经历过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公司,人们都说雷曼是'有十九条命的不死猫',我们加入雷曼也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这么一天,不过现实比我想象的要残酷得多。全公司灯火通明,员工通宵翻箱倒柜清理物品,甚至复制客户联络资料,为求职做准备,只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当走出雷曼大门时,就好像大人物从飞机上第一个走下来一样,无数相机对着你闪光。〃当然,当这样明星的滋味并不好受。

  在这规模浩大的25000名雷曼员工中,有一个中国人C。当他抱着纸盒走出雷曼的大门时,竟有些恍惚。在华尔街挣美元,在雷曼入职,他曾是那么意气风发。而今天,金融风暴已经彻底打碎了他的华尔街财富梦,孤单的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

  C站在大街上,被浮华堆砌得喧嚣的华尔街竟安静下来。他不禁想,〃连华尔街都阵脚大乱,哪里才是我的落脚地?〃

  不少朋友已经知道C离职的消息,纷纷打来电话问候。在中国的朋友劝他,〃回中国吧,那里才是金融危机的避风港。〃

  听到朋友的规劝,C不禁想起5年前,他从美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的左右为难,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他曾犹豫。

  一个声音告诉他,〃留在美国吧,美国的华尔街弥漫着世界上最悦耳的商业音乐。中国的金融土壤还很贫瘠,回去了你会发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另一个声音告诉他,〃回国吧。中国虽然没有华尔街,但这是一片待开垦的金融土地,充满机会和挑战。〃

  再三斟酌,C还是选择留在华尔街。〃潮水退了,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他怎么也没想到,美国成为金融风暴的风眼,华尔街被伤得遍体鳞伤,而大洋彼岸的中国却安然无恙。作为中国人,他竟然有些看不懂中国了。在美国,他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让人看不懂,中国是个谜!

  无论历史身处哪一个低谷,总有高坡出现,而中国就是历史的一个高坡。它以从容不迫的发展态势,为世界做出榜样。当其他国家还在收拾残局时,中国却在享受盛宴。此时的盛宴不是标榜中国有多么繁华和喧嚣,而是彰显中国出色的危机预防力及传递给世界的信心。

  2008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改变了前几个月一路下滑的颓势。在消费领域,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7年增长21。6%,2008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达到17。4%。2008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量,而人们期待中国将在2009年贡献一半左右的增长量。

  全球经济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体噤声,尤其是对高速增长这样的敏感字更是退避三尺。2008年,中国实现了9%的GDP高速增长,随后在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定下了2009年GDP增速保持8%的目标。

  这让全世界感到惊诧,全球经济每况愈下,中国却逆势而行,提出实现8%的高速增长,中国提出8%的底气在哪里,这到底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2009年7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 ,又为全年〃保8〃增加了几分胜算。

  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

  的确,中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但大量的统计数据向世界再清楚不过地标示着中国的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

  中国的GDP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增加,在〃10%〃徘徊的惊喜数字,让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大跌眼镜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黄金、原料药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截止到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我国外贸总额居第三位。2008年,中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实现贸易顺差约2955亿美元。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就曾这样感慨,〃在亚洲没有一个国家,甚至说能够接近中国在25年的时间里面贸易总额翻8倍的收入,不要说打破连接近都无法接近。在二战后,也很难找到一个经济体可以打破中国的经济情况。〃

  历史上,经过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如今,这一称号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中国生产全世界2/3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还有几乎全部玩具。以世界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店沃尔玛为例,在沃尔玛的6000个供应商中,就有5000个来自中国。

  上海港、天津港、营口港、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也在连年破纪录,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的身影,从鞋子、袜子到打火机、皮包。2008年,中国花了11330。8亿美元买外国货,却把14285。5亿美元中国货卖到了世界各地。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5年,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当中国上市公司开市的槌声在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响起的时候,在国际资本上中国概念已经成为国际投资银行家追捧的对象。百度、锦江之星、如家,中国老百姓日常接触最多的这些网络搜索平台和经济型酒店成为国际买家手中最有未来的成长型企业。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国际经济实力对比第四次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是19世纪早期英国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美国和德国的崛起,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经济奇迹,第四次就是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其余地区的崛起。

  经济学家罗纳德o科斯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我对此深信不疑。〃

  中国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没有理由不受关注。


世界眼中的中国

  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

  对2006年世界性的杂志SCI和SSCI索引,有28。9%的文章其题目都与中国有关。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说法首先来自西方,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美国《纽约时报》。1992年9月,该报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中国经济起飞了,根据是世界银行的报告,并附有一张很大的照片。

  全球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一旦涉及中国经济,经常使用的是一些加感叹号、感情色彩比较浓厚的词汇。比如庞然大物、中国虎、新的超级大国、中国旗舰、全球化的帝国……等等:

  在形容中国的众多新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周刊的〃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美国《新闻周刊》称中国是〃亚洲的庞然大物〃;

  美联社在新闻评论中用〃中国虎〃来代表中国经济;

  《时代网络在线》给中国的称号很吓人,叫〃新的超级大国〃;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发表了一部名为《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的著作。刊登于该书封底的简介说,〃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世界用1/4世纪的时间改变了中国,现在中国在改变世界,今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德国之声〃电台在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形势时将中国形容为〃旗舰〃。2008年,德国《金融时报》撰文,称德国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国。德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正在兴起的国家。

  无论是哪个称号,尽管是在绘声绘色描写中国的崛起,但无不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甚至还裹挟了〃中国威胁论〃的火药味。在他们看来,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扩张实现的,中国没有扩张的客观条件,但中国在掠夺世界的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则对中国经济抱有强烈的期待: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市当局要学中国〃经营城市〃,提出要〃15年赶超上海〃;

  巴西《经济价值报》在一篇长达14页的介绍中国的文章中称中国是〃全球化的帝国〃;

  拉丁美洲第一大周刊的巴西《请看》杂志在一篇长达78页的文章中称中国为〃正在上升中的帝国〃,该杂志封面图片是一条红色的龙盘在蓝色的地球上,虎视眈眈地看着整个地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有条不紊的脚步。经济格局混乱,谁将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世界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国不是功夫熊猫,非经济救世主。〃商务部长陈德铭不想世界为中国镀上〃救世主〃的光环。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当作〃功夫熊猫〃。

  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G2〃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们不断用G2来指代美国和中国,G2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词。的确,中国虽然是新兴国家,但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前进。

  渣打集团CEO彼得·桑兹就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2008年度经济数据)很振奋人心,因为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内需很强,中国经济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需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因为很明显,目前对增长率贡献较少的部分是出口和投资,我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保持内需持续增长,因为这正是中国渡过这次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中国的行动很重要。〃

  在全球化的经济链中,中国这个环节已不是可有可无。人们都清晰地懂得,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将惠及全世界。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标签,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主题中国越来越强大。
 

〃中国是个谜〃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长达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独特的、内容丰富多采、历史悠久的文明,没有其他民族可比。〃古老的中国神秘而瑰丽,让来自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阿兰·佩雷菲特感慨万千。崛起的中国,又蒙上新的面纱。30年经济的强劲增长,如此深入地改变了中国国情,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经济学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经济学的理论也要随之改变。在西方浩如烟海的经济学理论中,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所以,近些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中国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o麦金农,他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时间是1993年。接着,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中国之谜〃逐渐成为过渡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主流经济学家的重点课题。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借助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同样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这样诠释他心目中的〃中国之谜〃:〃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有人说,谁能够破解这个谜,谁就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为世界经济学家带来了伤脑筋的经济反例。

  这些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充满了困惑和不解。他们把中国的快速发展称为〃中国之谜〃,实际上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发展提出的质疑。

  罗纳德o麦金农在1993年提出了〃中国之谜〃时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o诺兰则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但中国是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谜〃。

  在全世界的眼中,中国迷雾重重,是一个难以看清的国家,成为经济命题中的悖论。外国经济学家无论如何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